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喝了口茶,等同学们的掌声稍稍停息后,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各位,相信大家都是有信仰的人吧?”
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信佛教、信基督教等宗教,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信仰和平等正能量的东西,也有同学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信。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笑了笑,问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请问各位,信仰等同于迷信吗?”
这句话把一大半学生都问住了。张萌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按理说,信仰和平等东西,应该不是迷信,可宗教信仰算不算迷信呢?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仿佛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也就不再卖关子了:“各位想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明白迷信和信仰的区别是什么。迷信,就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是好奇心驱使你相信这个东西;而信仰则是基于对道理的明白而选择去相信,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见图4-3)
图4-3 信仰
张萌觉得自己有点听懂了。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接着说:“迷信的理论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对其信徒制造一种神秘的感觉,用尽浑身解数,让信徒无法了解事情的真相,甚至用戏法、魔术和骗术等手段,取得信徒的盲目信任;而信仰的对象则是真理,是直接告诉你人生的真相。所以信仰很简单,不会投你所好,也不会遮遮掩掩。”
“当然,中国是讲求宗教自由的国家,但宗教只能给人以心灵安慰,在古代更是君主控制人心、巩固政权的手段,”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说道,“像祭祀、求神、叩拜、捉鬼等行为,其实都是迷信的表现。做法的人内心不一定纯洁高尚,这些都只是迷信的形式罢了。而信仰则注重实质,注重纯粹,精神方面更加坦诚。”
“那么,宗教就是迷信吗?”一个戴着佛珠的年轻男子问道。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摇了摇头:“听我说,亲爱的学生,迷信的人都会停留在感性意识层面,所以经常会动摇、怀疑;而宗教的信徒们,则会坚持不动摇,甚至为了维护宗教舍生取义。此外,宗教会衍生出一套理论,所以将宗教看作迷信是不客观的。因此,宗教也是一种信仰。”
张萌听着听着,不由得脱口而出:“我明白了,迷信的人,其缺陷就在于‘迷’,迷而不觉,才会排斥真理,拒绝进步,也拒绝与其所知相悖的其他理论,甚至迫害那些意见相左的人;而信仰则会让人保持自己的智慧和理智,开放思想,坚定自我,坚持以理服人。迷信可能会让人上当受骗,吃亏受苦;但信仰正当宗教的人,则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与慰藉,甚至帮助身边的人共同向善。因此,迷信和信仰从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赞许地笑了,说道:“迷信,说实话,就是一种唯心主义,其理论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制造这种迷信理论的人,往往也都害怕经受实践的检验,因为他们害怕露馅;而信仰的对象则是真理,是客观的规律,更不是靠想象就能得出来的。”
刚才戴佛珠的年轻人又把手举了起来,征得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的同意后,男生缓缓开了口:“可是,佛祖也是人为臆想出来的吧?”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笑了笑:“看你戴着佛珠,看来修行还是不够啊。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是讲述佛法而并非发明佛法,佛法在宇宙中一直客观存在;孔子、释迦牟尼佛都是述而不作。佛教理论等于是求证宇宙终极真理的人,再返回地球告诉我们的,因此,佛法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科学的,也是终极的科学真理。”(见图4-4)
在座同学都听得暗暗咋舌,想不到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在佛法上也有不浅的造诣。
图4-4 佛
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用手轻轻点了一下张萌的方向,说道:“就像这位同学说的,迷信的含义,更多会倾向于盲目地相信、不理解地相信,而人们参加迷信活动,往往也是跟风活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不能判别这件事的真假,对事物的本质分辨不清。迷信的人盲目地把自己的行为同信仰画上等号,这才是最悲哀的。”
大家都拍手称是,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愉快地说:“所以,迷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当事人不具备逻辑思维,不能分辨事物本质;没有判断能力,轻信他人;盲目地追随别人,用暴力等手段强迫其他人与其思想统一,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
“而信仰则是人们对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是人们活动时的行为方针、准则和指南,信仰是决定人们是否要做某件事的根本态度;信仰是信念的一种,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是科学事实,是确凿的证据,也是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和体现。”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总结道。
“用逻辑学语言说,”弗里德里希·弗雷格老师调皮地笑了,“信仰就是一种意识,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此,各位千万不要把迷信和信仰等同起来哦!”
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