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资深记者,作者行遍中国,采访计数百人,包括居民、官员、规划师、建筑师、学者、工匠等,用敏锐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快速城镇化洪流中他们的命运沉浮,为城市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实录。
呈现在作者笔下的有拆迁和保护的激烈冲突、资本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博弈、效率与公平的取舍、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有对往昔时光的缅怀、对时代变迁的喟叹,以及对城市未来的展望。
寿康宫彩画绘制现场,薄薄的倾斜木板搭接在屋檐下,几个人
被故宫返聘后,张德才就独自在这间小屋里
杨志和徒弟范俊杰在慈宁宫钉望板。
慈宁宫工地。对历经900年风雨的这座皇家宫殿的修缮,并
“世博会”拆迁中的老厂房背后,是浦东傲人的天际线。
江贵平召集家族里25代到29代的代表在土楼前合影,这份
承启楼,连同它周围的江氏家族高北土楼群,在2008年变
承启楼全景图。
胡琴声在东园里咿咿呀呀响起来了,这是西递村文艺协会每晚
老胡和老伴居住的房子,现在是西递13处民居景点之一。
广州沥滘村曾经遍布河涌,如今只有村中间还
卫氏大宗祠的幸运只是个特例。一面让人感叹
《商市街》尽述了“悄吟”与“郎华”——萧
如今的静安别墅仍保留了新式里弄结构,一座
北京焦化厂启动搬迁,为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周子书将他的地下室改造团队称作“地瓜
女孩背后一排排钢质屋架闪着光,勾勒出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