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在字母‘i’上面加点。字母‘t’记得要画上横杠。”你的老师有没有这么跟你说过?小时候,每次在学校写作文,我老是会忘记要在字母“i”上面打点。还好我没在德国上学,因为那里的学生除了要记得在字母“i”上加点,还得注意要替字母“u”打点!因为德文里有两种字母“u”—─一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u”,另一种是上面有加两点的“ü”。有两点的“ü”,发音听起来像是“yu”(发“淤”的音)。
我在这章一开始就先说明打点的字母u,是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讲到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时候,你会不会问我他的姓“Dürer”里面字母“u”上面的两点是什么。丢勒和提香、丁托列托、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属同个时期。他曾经去过威尼斯,并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所以他实际上也认识几位意大利名画家。德国和意大利、佛兰德斯与后来的荷兰一样,也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而丢勒就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
丢勒的绘画手法与意大利画家不太一样。他涉猎的题材很广泛,不过还是以肖像画较为知名。除了绘画以外,丢勒也会制作版画。要制作版画,艺术家得先在木板或铜板上把图画的线条刻画出来,然后将墨水注入刻好的线条里,再把木板或铜板压在一张纸上。以这种方式印出来的图画就称为版画。
丢勒制作过很多版画,他在版画与绘画方面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有些版画作品甚至和绘画作品一样出名,例如著名的版画作品《忧郁》。
《忧郁》,丢勒作
《老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画
丢勒的木刻也很有名。木刻的制作方式恰好和版画相反,艺术家先在木板上勾勒线条,然后把线条以外的部分刨掉,让画线的部分凸出来。接下来,再替凸出的部分上墨,然后压印在纸上,便算大功告成。
我在前面提过,丢勒曾经去威尼斯待过一段时间,当时的他受到威尼斯人热烈欢迎,被当成名人对待。丢勒去威尼斯的时候,威尼斯艺术家贝里尼已经年迈。有一天,贝里尼问丢勒是否愿意送他一支用来画人物头发的特殊画笔。丢勒答道“当然可以”,然后送了贝里尼一支自己使用的画笔。
拿到画笔以后,贝里尼问道:“这只是一支普通的画笔呀!你真的是用这样的画笔画出那么漂亮的头发?”丢勒听了,便拿起那支画笔,画了一些只有他才画得出来的漂亮头发。
丢勒非常欣赏意大利画家的作品,不过他回到德国以后,仍然继续按照自己的风格作画,并没有试图模仿意大利风格。
丢勒曾经画过几幅自画像。当然,他的自画像是对着镜子,把镜中所见画下来的结果。我们从这些自画像可以看出来,丢勒容貌俊美。他笔下的几幅肖像画也非常有名,我想你应该会喜欢上一页他父亲的画像。
丢勒非常注重作品的细节。他的作品里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小东西,连一颗纽扣都会画得很仔细,好像纽扣跟脸一样重要似的。大多数德国画家也喜欢采用这种做法,不过就大部分作品而言,过多细节反而成了缺点,因为观赏者的目光会受到次要细节吸引,被带离重点。虽然丢勒在绘画时和其他德国画家一样着重细节,他却能够掌握主次,不至于让这些小东西喧宾夺主。
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位德国文艺复兴时期名画家,同样也是肖像画家兼木刻画家。他的名字叫作汉斯·荷尔拜因,不过因为他的父亲和他同名,同样也是一位画家,所以我们一般将他称为小荷尔拜因。如果在现代,这种子辈完全袭用父辈名字的时候,就会在名字后面加上“Jr”两个字母,也就是“小(junior)”的意思。
荷尔拜因一家后来移居瑞士,也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国度,而小荷尔拜因也因此和另一位住在瑞士的名人伊拉斯谟结为好友。伊拉斯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养丰富,曾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小荷尔拜因替伊拉斯谟画过五幅肖像,其中较受欢迎的一幅是后页的这件作品。
小荷尔拜因是从侧视的角度来绘制这件作品。人物的侧视图一般称为侧面像。在这幅画里,伊拉斯谟坐在桌前写字,画面似乎没有太多细节。小荷尔拜因还有另一幅题为《乔治·吉斯泽画像》的知名肖像画,这幅画的细节明显多了许多,除了主要人物以外还有大大小小二十五件物品。然而,小荷尔拜因和丢勒一样,能够巧妙处理细节的平衡,让观赏者的目光仍然放在主角乔治身上。小荷尔拜因在绘制肖像画的时候,会省去人物脸上不重要的细节,只用最能凸显人物脸部特征的几笔来表现。
小荷尔拜因发现自己在瑞士接到的绘画委托并不多,因此果断决定,前往英国闯荡。伊拉斯谟帮他写了一封推荐信,然后小荷尔拜因就带着这封信出发了。结果,英国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当时英国的重要人士几乎都找他画过肖像,其中甚至包括英王亨利八世。
荷尔拜因《伊拉斯谟》,小荷
与哈尔斯以外的其他画家相比,小荷尔拜因的肖像画更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而且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许多大人身上。所以我觉得你肯定会爱上这位肖像画大师的作品,也会喜欢他的肖像画画册。
当然,也不要忘了丢勒,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喜欢上他的作品。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小汉斯·荷尔拜因
你会比较喜欢哪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