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核心篇 第一

一、仁为核心

仁者,二人也,即人与他人的关系。一部《论语》,以“仁”为核心而展开论述,讲述了“仁”的定义及内涵,以及如何做到“仁”的具体要求。

(一)仁是什么

1.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22)

【注释】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前期年轻的弟子。

【译文】 樊迟问仁是什么?孔子回答:“爱人。”

【点评】 这是孔子对“仁”所做的最简洁也最准确的概括。“仁”字由“人”和“二”组成,《说文解字》释“仁”:“从人从二。”人与他人之间关系,是仁的本质。“爱人”之“爱”,即善待之意。爱人,就是善待他人,并在心中视他人为友。繁体之“愛”,有“心”有“友”,可以为证。此句本是“颜渊22”一章的首句,此处分列。

1.2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15)

【注释】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后期重要的弟子之一。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曾参说:“是的。”孔子走后,其他弟子问曾参:“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夫子之道,就是忠和恕而已。”

【点评】 这是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内涵是“忠”和“恕”。下面的对话,对忠、恕有着更深入的阐释。

1.3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7)

【注释】 诲:劝导。

【译文】 孔子说:“爱一个人,能不为他操心吗?忠于一个人,能不对他直言劝导吗?”

【点评】 仁之有“爱”,爱是关怀、操心;爱之有“忠”,忠是诚心实意,能讲真话。忠,总与“言”相关,另如,“言思忠” (季氏10)

1.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4)

【注释】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前期最重要的弟子之一,有从政经商之才。

【译文】 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点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恕”的最好解释。一般而言,“忠”主要是对自己的要求,而“恕”更多的是对他人的态度。

(二)仁不是什么

1.5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3)

【注释】 鲜:少。

【译文】 孔子说:“讨好的言辞,装出的喜悦,哪里会有仁啊!”

【点评】 巧言令色,不是出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然不是“仁”。

1.6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17)

【点评】 此句两见于《论语》,说明孔子可能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这句话。

1.7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问1)

【注释】 克:胜过。伐:自夸。

【译文】 “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话,可以算是仁了吧?”孔子说:“可以说很难得了,至于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点评】 这是弟子原宪问的问题。“克、伐、怨、欲”,都是人性中的缺点,克服了这些缺点,孔子不认为就达到了“仁”。仁,不仅要抑心中之恶,还更需扬人性之善。此章原文前面,原还有问“耻”之句,另列。

(三)如何做到仁

1.8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30)

【译文】 孔子说:“仁离得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点评】 仁,源自内心,深植于人类本性之中,是我们的本能需求之一。仁的实现,是自我的实现,如同个人的修行,凭借内在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完成。下一章“为仁由己”之句,包含着相同的意思。

1.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1)

【注释】 颜渊:姓颜名回,字渊,鲁国人,孔子前期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对孔子思想理解最深,也最得孔子喜爱,不幸早逝。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就归于仁了。仁的实行,完全在于自己,难道取决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达到仁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一定会按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点评】 此章中,孔子提出“克己”是达到“仁”的基本要求,也是“天下归仁”的根本途径。仁,源自内心,而“克己”,就是克制我们内心中无限膨胀的欲望。同时,孔子又将“仁”与“礼”联系起来,使仁有了具体的外在形式。

1.10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2)

【注释】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孔子前期较年轻的弟子。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同去见贵宾,让人办事如同承办大祭。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朝上,没有什么怨恨;在家里,没有什么怨恨。”仲弓说:“我虽然愚笨,一定会按照您的话去做!”

【点评】 这一章说的是“仁”之内涵——“忠”和“恕”。待人做事,要像对待贵客一样恭敬,像承办大事一样谨慎,这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无怨”之句,讲的是“恕”。做到了“忠”和“恕”,也就达到了仁。

1.11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19)

【注释】 之:到。夷狄:外族,蛮地。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在家恭谨,办事敬业,待人忠诚,即使到了外夷荒蛮之地,也不改变。”

【点评】 樊迟看样子是一个爱提问的弟子,关于“仁”就问过多次。孔子这里的回答,说的是“忠”,并强调“仁”具有一种跨越国界的“普世价值”。

1.12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10)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孔子说:“工匠想把活儿做得漂亮,就要先把工具磨得锋利。居住在一个国家,要与大夫中的贤者共事,与士人中的仁者交友。”

【点评】 孔子的意思是,如想实行“仁”,自己先要做到“仁”。仁者为仁,先从自我完善做起。

1.13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6)

【注释】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孔子后期重要弟子之一。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以五种品德而行于天下,就是仁了。”子张请孔子解释,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招来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信能够得到别人任用,勤敏就会事半功倍,慈惠才能使人服从。”

【点评】 孔子将“仁”的解释具体化。“恭、宽、信、敏、惠”五者中,恭和信是忠,宽和惠是恕。此处的“敏”和下一章中的“讷”,又是对君子的要求。

1.14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27)

【注释】 讷:不善言辞。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夸夸其谈,就接近于仁了。”

【点评】 这些都是“仁”所表现出的品质,其中,孔子对“讷”的强调,反衬出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反感。

(四)仁者之仁

1.15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3)

【注释】 好(hào):动词,喜爱。恶(wù):动词,憎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爱人,也能恨人。”

【点评】 仁者爱憎分明,不仅能“爱人”,还能“恨人”。恨什么人呢?当然是“不仁”之人。

1.16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4)

【注释】 苟:如果。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点评】 人性有善有恶,亦可善可恶。仁者所为,就是扬善抑恶。

1.17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29)

【注释】 知(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点评】 仁者何以无忧?因为“仁”是一种令人充实而又愉悦的境界。

1.18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4)

【译文】 孔子说:“有德之人,一定有言;有言之人,不一定有德。仁者,一定有勇;勇者,不一定有仁。”

【点评】 德之于言,如仁之于勇,前者包含后者,而后者未必包含前者。德高于言,而仁高于勇。

1.1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9)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求生而损害仁,只会牺牲性命来成全仁。”

【点评】 仁者视“仁”高于自己的生命。

1.20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雍也22)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仁者,在困难面前,要冲在前头;获得好处时,要躲在后面。这样就可以说是仁了。”

【点评】 仁之“忠”和“恕”,可以具体表现为先人后己,就像今天我们常说的那样:好事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此章原文前面原有樊迟问智之句,另列。

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斯言也讱 ,其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颜渊3)

【注释】 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宋国人,孔子前期较年轻的弟子。讱(rèn):说话迟缓。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译文】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不随随便便说话。”司马牛说:“不随随便便说话,就是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话来能不慎重吗?”

【点评】 孔子对夸夸其谈之人显然很不喜欢。“慎言”总是被强调为仁者的特质之一。

1.2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2)

【注释】 约:穷困。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穷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里。仁者安于仁,智者从仁中受益。”

【点评】 仁者之所以能安于贫困,又不耽于安乐,是因为“仁”本身能令人心智愉悦。

1.23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30)

【注释】 博施:广泛实施。济众:帮助众人。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能近取譬:就是能设身处地之意。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一个人,能广施恩惠于百姓,又能济助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者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者,一定是圣人了!尧、舜都会担心自己能否做到呢!仁者,就是自己想站起来,也会帮助别人一起站起来;自己想成功,也会帮助别人一起成功。凡事能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可以说就是到达仁的方法了。”

【点评】 此章谈到了“仁”与“圣”的关系和区别。“仁”是个人通过学习而能达到的一种境界,而“圣”是能将“仁”普及于民众并能推行于社会的成功实践。孔子晚年感叹自己一生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篇)不敢自称“仁”,是他谦虚了,但说自己没有达到“圣”,可能是实话。

二、仁之形态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仁”呈现出不同形态:与父母之间为“孝”,与兄弟之间为“悌”,与他人之间为“信”。其中,孝为基本,因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人出生时获得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一)仁自孝始

(孝为基本)

1.24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阳货21)

【注释】 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鲁国人,孔子前期弟子,具有异端思想,常爱挑战老师的学说。钻燧改火:钻木取火,每季用木不同,称为改火。期可已矣:期(jī):一年。女:同汝,你。

【译文】 宰我问:“丧期三年,时间太久了啊!君子三年不修习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练音乐,音乐一定荒废。陈粮吃完,新谷登场,钻木取火也换了新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就这样吃起新大米,穿起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回答:“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这样去做吧!君子守丧,食美食而不觉其美味,听音乐不觉其愉悦,闲居家中而不觉安适,所以,不会像你那样去做。如今你觉得心安,就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子生下来,要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守丧三年,这是天下通例啊。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怀抱中得到三年之爱吗?”

【点评】 “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实质上,是一个人对父母之爱的回报。仁之“爱人”,自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始。

1.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5)

【注释】 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懿”是其谥号,鲁国贵族。孟孙氏,孔子的前期弟子,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无违:不要违背。御:驾驭马车。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礼。”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说‘不要违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生前,要以礼侍奉他们;父母逝后,要以礼安葬他们,以礼祭祀他们。”

【点评】 孔子将“孝”解释为“无违”,强调一切要遵循礼的要求,这里实际包含着一个“敬”字。

(父母生前)

1.2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7)

【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后期重要弟子之一。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不过在说赡养父母。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心中不存敬爱之情,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点评】 孝,基于“仁”;作为“爱人”的一种,以“敬爱”形容孝较为准确。

1.2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8)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晋国人,孔子后期重要弟子之一。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先生:长辈或父母。馔(zhuàn):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孝,孔子说:“保持对父母和颜悦色不容易。有了事情,晚辈去帮忙;有了酒饭,让长辈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孝了吗?”

【点评】 只有赡养照顾,没有敬与爱,不是真正的孝。

1.2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18)

【注释】 几谏:委婉地规劝。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同进谏似的,要委婉地规劝,父母不愿听从时,仍要恭敬,不去违抗,只操心而不怨恨。”

【点评】 孝,原则上讲起来容易,实际中做起来难。此章如同“子女如何规劝父母”之类的实用指南,讲遇到具体问题该怎么办,属于生活智慧。

1.29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6)

【注释】 孟武伯:姓仲孙,名彘,“武”是其谥号,孟懿子之子。

【译文】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就是为父母的疾病而担忧。”

【点评】 孝就是关心父母,而最重要的,就是关心他们的健康。传统注释里,有将此句解释为孝子不该让父母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似不妥。

1.3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21)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衰老而恐惧。”

1.31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19)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游;如果一定出游,也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去向。”

【点评】 不让父母担心,是精神上的关怀,也是孝。

(父母逝后)

1.32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11)

【译文】 孔子说:“其父在世时,要观察儿子的志向;其父死后,要考察儿子的行为。若三年不偏离其父的正道,就可以说是孝了。”

【点评】 子承父志,也是一种孝。孔子这里所说的,很可能是针对公卿贵族之家,以“孝”来判断其继位的儿子是否贤明。

1.33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20)

【译文】 孔子说:“父亲死后,若三年不偏离其父的正道,就可以说是孝了。”

【点评】 此句两见于《论语》。

(二)悌即亲情

1.3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6)

【注释】 悌:顺从兄长。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兄长,言语谨慎,为人诚信,博爱众人,这样就接近仁了。如果行有余力的话,可以再学一点文化知识。”

【点评】 孝,对父母之爱;悌,是兄弟之情。进而推之,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5) 。由孝到悌,再到博爱众人,就是“仁”之途径。

(三)信是准则

1.35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22)

【注释】 (ní):古代大车车辕横木上的接口插销。 (yuè):古代小车车辕横木上的接口插销。没有 ,车子就无法走动。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像大车没 、小车没 一样,这样的车子怎么能行走呢?”

【点评】 进入社会后,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仁”所呈现的特质就是“信”了。“泛爱众”之爱,就是对他人诚信。信,就是待人的准则。

三、外化为礼

“仁”外化为“礼”,是治国的基本原则,也是君臣间的“契约”,体现在各种仪式典礼之中,并形成社会中人与人不同关系的行为规范。

(一)礼基于仁

1.36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3)

【译文】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德,怎样谈得到礼呢?做人没有仁德,怎样谈得到乐呢?”

【点评】 仁是礼乐的基础。仁是核心,礼乐是外在形式。如果没有仁,礼乐也就失去了内在意义。

(二)治国之本

1.37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里仁13)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用礼让原则来治国,又怎么谈得到施行礼呢?”

【点评】 以礼治国,就是以仁治国。

1.38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2)

【注释】 葸(xǐ):拘谨,畏惧。绞:说语尖刻。笃:一心一意,专注。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缺乏礼的指引,就会辛劳烦倦;只是谨慎而缺乏礼的指引,就会拘谨畏缩;只是勇猛而缺乏礼的指引,就会引起混乱和纷争;性情刚直而缺乏礼的约束,就会言语尖刻。君子专注于亲情,百姓就会兴起仁爱之风。故旧不被遗弃,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点评】 仅有向仁之心,而无“礼”之约束,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反之,治国以礼,其仁自兴。此处“故旧”,很可能指的是殷商旧族,即“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尧曰1) 之意。

1.39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宪问41)

【译文】 孔子说:“上面的人喜好礼,那么下面的百姓也就容易统治了。”

【点评】 治国以礼,一方面是对主政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百姓更加容易管理。

1.40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17)

【注释】 去:去掉,取消。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就是天子每年秋冬之际,颁发新历书。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赐:子贡的名字。

【译文】 子贡提出要去掉朔日祖庙祭祀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心疼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点评】 孔子和子贡在这里讨论的当然不是一只羊的死活或一个具体祭祀仪式的存废,而是礼仪对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君臣之道

1.41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19)

【注释】 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其谥号。他在位时,曾任命孔子为大司寇,兼领相事执政。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主,双方该怎样相处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按礼去使用臣下,臣下应以忠心来侍奉君主。”

【点评】 在君主制政体中,君臣关系是治理国家时首先会遇到的问题。礼是对双方的一种约束,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

1.42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八佾18)

【译文】 孔子说:“我完全按照礼的要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

【点评】 谄与非谄,礼是检验标准。

(四)礼之本质

1.43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4)

【注释】 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丘,鲁国人,据传为孔子弟子。易:周到。戚:心里悲哀。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就礼仪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周全完备,不如心中真的悲哀。”

【点评】 这一章说明的是,礼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在本质是仁——爱人。外在的奢靡和礼数的周全,并非礼之根本,内心中的真实情感更为重要。

1.44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述而36)

【注释】 孙:同逊。固:简陋。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不恭,节俭了就会简陋。与其不恭,宁可简陋。”

【点评】 此章可以说是上一章的继续阐释。礼所注重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态度,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1.45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3)

【注释】 麻冕:用麻制成的帽子。纯:丝绸。拜下:在堂下跪拜。泰:轻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是合乎礼的,现在都改用丝绸来做,制作也比过去简便了许多,我随大家。面见国君,臣下先在堂下跪拜,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显得有点轻慢。我不随大家,还是先在堂下跪拜。”

【点评】 孔子明白具体礼仪制度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但从他的取舍中,可以看出他对礼注重的是什么。

(五)礼之承继

1.46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14)

【注释】 监(jiàn):同鉴,借鉴。二代:这里指夏、商二代。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乐制度借鉴了夏、商二代,文采多么丰盈啊!我愿遵循周朝的礼制。”

【点评】 周朝是孔子心中向往的理想社会。周朝之所以完美,在孔子看来,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的礼乐制度,将“仁”的理念充分地展现。

1.47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为政23)

【注释】 世:一代,古时将三十年视为一世。因:因袭。损益:增减。

【译文】 子张问:“今后的十代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可以推断而知;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可以推断而知。将来继承周朝的,就是百代之后的情况,也应该可以推断而知的。”

【点评】 孔子明白礼仪制度可能会与时俱进,但他显然并不认为人类社会能有根本性的变革。

1.48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八佾9)

【注释】 杞:春秋古国,为夏禹的后代。宋:春秋国名,为商汤的后代。征:证明。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其后代的杞国已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了;商朝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其后代的宋国也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了。这都因文献不足之故。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了。”

【点评】 对自己在历代礼仪制度方面的知识,孔子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实际上,这正是儒家的看家本领之一。重要的是,孔子对“礼”的内涵有着超出世人的深刻认识。

1.49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15)

【注释】 太庙:君主的祖庙。鄹(zōu):鲁国地名,在山东曲阜附近,是孔子出生之地,故被称为“鄹人之子”。

【译文】 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这个鄹人之子知礼呀?他进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知礼呀!”

【点评】 孔子对礼的热爱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并有一种穷追细节的专业主义精神。

1.50 入太庙,每事问。 (乡党21)

【译文】 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点评】 此章与上章首句相同,为重记的又一例。 IvT6MSkzH+zuTC/oHmAbk/m++F91VnL0vYGVv8AGxlqiNvFVWHYQbgWPo8CjuV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