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犬戎、犬封与槃瓠

《山海经·海内北经》云:

(西王母) 东有犬封国,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之乘 (量一作良) ,寿千岁。

此云“犬封国曰犬戎国”,明犬封即犬戎。《山海经》本因《山海经图》而作,当为《山海经图》绘有犬戎之像,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之状,故经云然。郭璞注云:“昔槃瓠杀戎王,高辛氏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海中,得三百里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于鬯著《古女考》 (手稿本) 因云:

按记 (指《玄中记》) 与传 (指《南蛮传》) 略殊:但谓犬戎为乱而槃瓠之后实为犬封氏。据《山海经·海内北经》云:“犬封国一曰犬戎国”,则犬封即犬戎也。故干宝《搜神记》以作乱者为房氏而犬戎则槃瓠之后云。

此说至是!郭注以槃瓠传说释犬封,则槃瓠传说之由于犬封传说之推演又明甚。其流变之迹,历历可见也。故盘古传说非传自苗猺,苗猺乃由西方或中原所传入耳。至谓“状如犬”者,盖以犬戎为犬之后裔,此则出于名词字义之附会并民族之歧视心,犹传言交址谓人脚趾相交也。犬戎亦即獯鬻玁狁昆夷匈奴,详王国维《鬼方獯鬻玁狁昆夷考》,古“獯鬻”“玁狁”之合音为“昆”,而古“犬”“昆”音近。《史记·匈奴列传》云:“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卑女而尊男,《海内北经》云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正写其女子侍奉男子之态,亦以其男尊女卑也。槃瓠传说称所生子孙,男为狗,女为人盖以槃瓠为狗而所配为女人;其称槃瓠为狗,所配为女人者,疑亦由此《海内北经》“状如犬”及“有一女子”之传说推演而成者。

《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顽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 (一作卞明) ,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

此言犬戎为牝牡之白犬。按《玄中记》亦载有犬封国:

封狗氏 (《路史》引作犬封) 者,昔高辛氏有美女未嫁,犬戎为乱,帝言曰:“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槃护亡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为不可训民,乃妻以女,流之会稽东南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十里 (《路史》引作三百里) 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人,封为狗民国。

《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云:

室韦……又北狗国,人身狗首,长毛不衣,手搏猛兽,语为犬嗥,其妻皆人,能汉语,生男为狗,女为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而妻女人食。云尝有中国人至其国,其妻怜之,使逃归,与其筋十余只,教其每走十余里遗一箸,狗夫追之,见其家物必衔而归,则不能追矣。

《三才图会》亦云:

狗国人身狗首,长毛不衣,语若犬嗥,其妻皆人,能汉语,衣貂鼠皮,居穴食生,妻女食熟,自相嫁娶。

昔有中国人至其国,妻使逃归,与箸十余只,教其每走十余里,遗一箸,狗见其家物必衔归,其人乃脱,则追不及矣。至应天府行二年二个月。

《南史·扶桑传》云:

天监六年,有晋安人渡海,为风所飘,至一岛登岸,有人居止。女则如中国而言语不可晓,男则人身而狗头,其声如吠。其食有小豆,其衣如布,筑土为墙,其形圆,其户如窦。

此类自皆为传说,不得视为实录。近人考证《山海经》中诸怪国,有稽东西各国游记而征实其方位者,皆附会穿凿而已。如希勒格(G.Schlegel)著《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 (冯承钧译) ,即是其例。此狗封国男为狗,女为人,自相婚嫁云云,当亦为《山海经》犬戎传说之推演,《大荒北经》“白犬有牝牡”,郭注亦曰:“自相配合也。”

《山海经》一书,本皆民间传说渐次结集而成。《五藏山经》最早,《海外》《海内》《大荒》诸经,无非以次续成,吾人于此书前后,颇可窥其传说演变之迹象,如颛顼之墓,《海外北经》云在务隅山,《海内东经》云在鮙鱼山,《大荒北经》云在附鱼山,“务隅”“鮙鱼”“附鱼”,皆一音之转,而所在之地则有海外、海内、大荒之不同。大抵文化稍进,见闻渐广,神怪之传说已不容说在附近地带,于是不得不运至海外,搬至大荒,而成此海外奇谈也。《南山经》称青丘之山有兽如狐而九尾,而《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乃俱有“其狐九尾”之青丘国;山变而为国,在南方者亦变而为在海外大荒矣。古传说之演变,此亦一例。《山海经·海内北经》置犬戎于西北,地望甚不误,而《大荒北经》乃移向西北海外,而称:“西北海之外,……有犬戎之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后世狗国之地望,颇纷纷无定说,《逸周书·王会篇》云:“正西昆仑狗国”,昆仑固古代传说中之西方神秘区也。有主在北方者,如贾谊《新书·修政语上篇》云:“是故尧教化,……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又如《五代史》以狗国在室韦附近。有主在南方者,如《玄中记》《广博物志》等所记皆是。诸说中惟南方独有海,而此传说又为南方民族所深信,故南方之说得最后之胜利,后演为盘古传说,亦传在南海中也。

《山海经》犬封之传说,后世推演乃如此其繁,大抵在地理方面,演成狗民国 (《玄中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或狗国 (《逸周书》《淮南子》《五代史》《三才图会》) 等。在历史方面乃演成槃瓠 (《搜神记》《后汉书》) ,槃护或瓠犬,终演化而成盘古。槃瓠本为犬戎推原论故事,后一变而为南蛮推原论故事,终则推演而成全人类之推原论故事,而又融合烛龙烛阴之神话与说《易》家之理论也。《论衡·谈天篇》云:

“人皇之时,天如盖乎?说《易》者曰:天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此与《三五历记》所云:“天地浑沌如鸡子,……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五运历年记》所云:“元气濛鸿,萌芽始生,遂分天地,肇立乾坤”等,文义皆同。但《论衡》谓在人皇之时,盖犹未知有盘古,盘古传说既兴,于是又以此等理论附会之耳。 KkmLh9dDMeMZDK7kmokoLaTkZp3nIq9Nfdlym3AA0tV7DciSU9OZXrn4iTpjQIU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