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掘的商代都城的城址,有商代前期的郑州商城;有比郑州商城稍晚的湖北黄陂的盘龙城(当时商代南方的一个诸侯的国都);还有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已有基本上相同的布局结构,主要有下列五点:
第一,商代都城,或者有城墙作为防御设施,或者有壕沟结合河流作为防御设施,或者以城墙和壕沟相结合作为防御设施。
河南郑州于1955年发现商代城址,建筑城墙的年代相当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岗期下层文化,约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后(碳14测定为公元前1620年,见《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220页)。城墙近于方形,只是北墙中心向北突出。整个城由东北而略为偏向西南。东墙、南墙长各1700米,西墙长1870米,北墙长1690米,周围共约6960米,近7公里,全部城墙均用夯土分段板筑而成。城墙横断面呈梯形,平均底宽约20米,顶宽约5米,高约10米 (参看图5)。
图5 河南郑州商代城址
(采自《郑州商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盘龙城在湖北黄陂盘龙湖滨的丘陵地带,在武汉市北约5公里,每逢涨水季节古城三面环水,枯水季节西岸湖底及其南方,发现有商代文化层和墓葬,可知当时地貌与今大不相同,原来整个城是陆地而相连的。古城平面近方形,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整个城也是由东北而略为偏西南。地势东北较高而西南低洼。据当地老人说,几十年前城墙高耸地上,每面中间有城门。从东南城角外断面,还可以看到城墙外有宽约10米城壕。城墙总长度和城内总面积,都不过郑州商城的二十五分之一。筑城年代相当于二里岗期上层文化,比郑州商城略迟 (参看图6)。
图6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采自《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
河南安阳西北的殷墟,是商代盘庚以后的都城,总面积在24平方公里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作了广泛的发掘和调查,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城墙遗迹。宫殿区在今小屯村以北地方,正当洹水从西北向东南流的一个突出的河湾内(参看图11)。根据考古调查,洹水从来没有迁移过的迹象。在今小屯村中心以西约200米处,有一条巨大的商代壕沟,已探查750米一段,宽7—21米,深5—10米,这条壕沟从王宫区西南蜿蜒而向东北,填满灰土,据推测,它可能与西北曲折向东奔流的洹水配合,成为王宫周围的防御设施 。
第二,商代都城都已有一定的布局,作为政治中心的宫殿区都设在城内东北部,全城以东北部为重心。
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二里岗期的夯土台基数十处。整个范围东西宽750米,南北长500米。台基面积,小的100多平方米,大的2000多平方米,已发掘的宫殿基址有两处。其中一处在东里路以北,紫荆路以西,建筑方法是先挖成长方形的基槽,然后在其中填土,夯筑成台基,在上面挖成长方形柱础槽二排,现在北面一排存二十七个,南面一排存东部十个 (参看图7、图8)。
图7 郑州商代城址宫殿基址
(采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1983年第4期)
图8 郑州商代城址宫殿复原图
(采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1983年第4期)
另外,盘龙城东北角高台(人为的建筑)上有密集的大型建筑群,建筑方法是先往地下挖坑,再筑起台基,然后在上面立柱建屋。已发现宫殿基址三座,前后平行,方向同城墙一致。后面一座,外有回廊,四周有台阶,平列有四室,中间二室较大,前后有门,左右二室较小,只是前面有门(参看图9、图10),可能是寝宫性质的建筑。
殷墟虽然没有城墙,宫殿区只有以洹水和壕沟相结合的防御设施,但是从整个遗址的布局来看,宫殿区正处于东北部。建筑基址已发掘56处,形状不一,有长方形、正方形、凸形、凹形、条形等。其中最大基址南北长85米,东西宽14.5米,相当于盘龙城已发现宫殿的两倍多。
图9 盘龙城商代宫殿基址
(采自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第2期)
图10 盘龙城商代宫殿复原图
(采自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第2期)
第三,墓葬区分布在四周外围地带。
郑州商城外四周都有墓葬区,城东北的白家庄、东南角的杨庄、南面郑州烟厂、西面人民公园都发现有墓葬。盘龙城外,东、西、北三面都有墓葬区。殷墟宫殿区西北,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侯家庄、西北岗之间有王陵区和贵族墓地以及排葬坑。宫殿区东北,洹河东北大司空村有墓葬区。宫殿区西南后岗有贵族墓葬区(参看图11)。
图11 殷墟主要遗迹分布图
《商周考古》第63页图41,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第四,手工业作坊也分布在外围地带。
郑州商城北墙中段以北200米处有冶铜作坊,铸造铜刀、铜镞等兵器,兼作容器;再向北200米处有制骨作坊(参看卷首图三)。南墙中段以南500米处有冶铜作坊,铸造(大型)铜 等生产工具,兼作容器。西墙北段以西1300米处有制陶作坊。殷墟宫殿区虽有冶铜、制骨等作坊,都是小型的。主要作坊还是分布在宫殿区以外的周围地带,南向1公里铁路苗圃和西向2公里孝民屯都有冶铜作坊,西向3公里北辛庄和东北的大司空村都有制骨作坊。从殷墟出土大量玉石、海贝、大龟甲以及鲸鱼骨、海蚌等物来看,也还有为贵族服务的商业存在。
第五,居民点分布于四周外围的农业、手工业地区。
郑州商城外围的紫荆山、白家庄、铭功路以及郑州市北部任砦等地,曾发现中小房基13座,当是一般贵族所居住。西郊铭功路西侧制陶作坊附近,发现有14座小型房基,半地穴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小的只4—5平方米,很是简陋,可能是制陶工奴的住所。殷墟宫殿区周围居民点和作坊附近居民点,也发现不少小型房屋,有的建在地面上,可能是一般贫民住所;还有不少是半地穴式的,形状不一,小的直径2米左右,大的直径7米以上,该是贫民和奴隶的住所。
上述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和盘龙城,尽管时间有先后,有的相距很远,但是城墙的构筑,宫殿的格局,墓葬的习俗,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整个布局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东北为重心的。特别是郑州商城和盘龙城的城墙都从东北而略为偏向西南,宫殿建筑都从西北而偏向东南,说明当时商代疆域内,从中央到地方,建设都城已有统一的格局,可能已有规定的礼制了。
图12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
(采自《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
【追记: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的早商遗址,中部发现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基,台基中部偏北地方有殿堂基座的遗址。从排列的柱穴来看,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木结构建筑。这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宫殿遗址。殿堂正南约70米处,沿夯土台基南部边沿的中部有大门建筑遗址,沿夯土台基周围还发现有廊庑式的建筑遗迹。整个宫殿由殿堂、庭、门、庑等组成。从出土遗物来看,遗址内有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但是整个布局还不清楚,还不能作进一步的探讨。
1983年春,河南偃师的西南,洛河北岸的高地上,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城址(以下参看图12)。城址略作长方形,南北长度约1700米,东西宽度因东城墙的南部向内弯曲收缩,北部宽1120米,南部宽740米。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北城墙中央有城门遗址,东西城墙各有三座城门遗址。已发掘的西城墙中间的一座城门遗址,门道宽2.3到2.4米,长16.5米,与城墙的厚度相等。城门内侧向南4米处,有东西向的“马道”,从城墙通向城内东西向的大道,约长30米,西高东低,逐渐成斜坡状,上宽3米,下宽4米,车马可以从城内大道,经过“马道”登上城墙。与“马道”相连的城内大道,约宽8米。城内已发现四处大型建筑遗址,其中三处分布于城区南部,1号建筑遗址最大,正位于城区南部中央,围墙近方形,东西宽190到200米,南北长180到185米,墙宽3米左右。这个1号建筑遗址,已发掘东部一组宫殿建筑。这组建筑,以居北的正殿为主体,中间有庭院,东、西、南三面有庑。正殿东西宽36.5米,南北长11.8米,南边有四个长方形的三级台阶。庭院东西宽40米,南北长14米,北高南低,倾斜度十分明显。南庑中部有门道。考古工作者推测,这个建筑遗址可能是宫城性质。如果此说确实,这个早期商代都城是以南部为重心的,与以后商代都城以东北为重心的布局不同。
根据出土遗物,其年代相当于商文化的二里岗期,废弃年代约当于二里岗期的上层,或更迟一些时期。这是目前考古调查中发现的最早的具有规模的古城址。发掘简报有《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和《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等。简报根据文献记载,商汤建都的西亳在汉代偃师的尸乡(《汉书·地理志》河南偃师县下注:“尸乡,殷汤所都”),而古城址中部正有一条称为尸乡的长沟横穿而过,推定此城即是西亳。目前正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整个布局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