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 陵寝制度扩张和改革时期(唐宋和明清)

自从唐代建立统一王朝,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多,陵寝制度又有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宋代沿袭唐代的制度。元代沿用蒙古族潜埋不起坟的风俗,没有采用陵寝制度。明代恢复陵寝制度而有所改革,扩大了祭殿的建筑,取消了寝宫的设施。清代是沿袭明代的制度。唐宋和明清时代对陵寝制度的扩大、发展和改革,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推崇皇权和巩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

图十五 唐代昭陵及其陪葬墓分布图

(采自《昭陵陪葬墓调查记》,《文物》1977年第10期)

唐太宗昭陵在陕西醴泉九嵕山。山的北麓,在玄武门内,设有祭坛,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组成,略呈梯形,南三层台阶东西宽53.5米,南北长86.5米。祭坛陈列有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石像(现已不存)。祭坛的东西庑房中还陈列浮雕石刻六骏。山的南麓,在朱雀门内,设有献殿,现存遗址约40米见方。曾出土屋脊上的残鸱尾一件,高1.5米,宽0.6米,长11米,可以推想原来殿堂的高大。山的西南,设有寝宫,亦称下宫,占据山脚下一整条土梁。遗址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周围墙基厚约3.5米,南北围墙中间有门相对。元李好文《长安图志》所载《唐昭陵图》,寝宫规模较献殿为大,其前有一对建筑,当是门阙。可以确认的陪葬墓有167座,总数当在200座以上。陪葬者都是宗室和文武大臣,后者包括魏徵、房玄龄、温彦博、李靖、李勣、尉迟恭等。

1 唐代的陵寝制度

唐代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李渊,618—626)去世,营建献陵。唐太宗(李世民,627—649)下诏:“山陵依汉长陵(汉高祖之陵)故事。”后经大臣上疏规谏和建议,才决定降低陵墓高度,从唐尺九丈(长陵高度)降低为六丈,按照光武帝原陵规格兴建。后九年,唐太宗营建寿陵,即是昭陵,就确定了唐朝一代的陵寝制度。

昭陵玄宫(墓室)的建筑,沿用魏晋和南朝流行的办法,在半山腰南麓穿凿而成,没有起筑坟丘。刚造成时,绕着半山腰架设有栈道,要走二百三十步(一步六尺,约414米)的栈道,才能到达玄宫。文德皇后(太宗之皇后,长孙氏)先死,葬入玄宫以后,栈道没有拆除,就在栈道旁边的山上建有房舍供宫人居住,以便像对待活人一样对皇后侍奉。直等到唐太宗去世之后葬入玄宫,才把栈道拆除。从此按照礼制,唯有寝宫作为“安神供奉”的地方(《唐会要》卷二十“陵议”)。

2 昭陵的构造

昭陵的建筑不同于东汉的陵寝。东汉的“寝”造在一个地方,包括朝拜祭祀用的寝殿、供墓主灵魂游乐的便殿以及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寝宫。而昭陵把“寝”分割开来,分造三处:

图十六 《长安图志》所载《唐高宗乾陵图》

(采自《经训堂丛书》本)

此图以原来两页接合而成,位置与比例有不正确的地方,但仍有参考价值。图中所示,乾陵有内外两重的墙垣。内垣方形,四隅有观阙,有“观阙高三丈七尺”的记载。每边中央设门,门前有石狮一对,有“石狮二,各高一丈二尺”的记载。陵墓西侧有“石马六,高九尺”的记载,今已不存。南边朱雀门内设有献殿。朱雀门外有“石狮二,各高一丈二尺”,“左番酋二十九人”,“右番酋三十二人”,“番酋石像高七尺,冠剑石人二十,各高一丈五尺。石马十,各高九尺。朱雀二,高六尺。石幡二,高二丈。飞龙马二,各高一丈五尺”的记载,都与实际符合。六十一座“番酋”石像,背部刻有国名、官职、姓名,因年代久远,字迹不清。现在还能认出的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于阗国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健、吐父□□□□□□督阿史那忠节、使□力贪开□于、□仙□□河□□延、□右威卫将军兼颉□□都□扶□□□等七人。在东侧石幡与飞龙马之东,有“高宗朝臣狄仁杰以下六十人画像”的祠堂,今仅存遗址。

(1)神游殿 建筑在玄宫(墓室)的门顶上,以供墓主灵魂游乐之用 。相当于汉代寝殿旁侧的便殿。这样在玄宫的门顶上建筑神游殿,该是沿袭战国时代陵墓顶上建“寝”的遗风。

(2)献殿 也叫“寝殿”。相当于东汉的寝殿或石殿,主要供上陵朝拜或举行重要祭献典礼之用。从《长安图志》卷中所载《唐昭陵图》、《唐肃宗建陵图》和《唐高宗乾陵图》,结合考古调查的成果来看,陵墓的周围有方形墙垣,墙垣四边的中央设门,东为青龙门,西为白虎门,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墙垣四角建有角阙用作警卫。

在陵墓之前,南边墙垣的朱雀门以内,建有献殿,规模较大,是陵园中的主要建筑。献殿不同于东汉的寝殿而具有特色,东汉的寝殿是从“寝”中扩大建设的殿堂,而唐代的献殿已脱离“寝”而单独成为朝拜献祭的大殿,其性质已与明清陵园中的祾恩殿、隆恩殿相同。

(3)寝宫 也叫“下宫”。这是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处所,以及宫人、官吏留守居住的地方。昭陵的寝宫原来造在山上,山上没有井泉,百姓供应用水很疲劳,内官供奉饮食也困难,后来发生火灾被烧毁,就迁移到山下瑶台寺的旁边

在《长安图志》所载《唐昭陵图》中,紧靠陵墓的西边墙垣以外的西南角有一套宫殿,前面有左右一对建筑(当是阙),后面有一排建筑,间数较多,当即原来的寝宫所在。后来迁到山下南方偏西的瑶台寺旁边,就是宋代游师雄《昭陵图说》和宋敏求《长安志》所说:“下宫至陵十八里。”下宫这个名称,可能就是因为迁到山下而得名。

3 唐代陵园的发展

后来唐代所有皇帝的陵墓,都是按照昭陵的格局而建造的。多数陵墓的墓室和昭陵一样,穿凿半山腰而成,封闭墓室后,形迹不显。也有少数陵墓如唐高祖的献陵、武则天的母亲的顺陵、唐敬宗(824—826)的庄陵、唐武宗(840—846)的端陵、唐僖宗(873—888)的靖陵在平地上起建正方形的陵台,沿用汉代陵墓以方形为贵的制度。像昭陵那样建筑在墓室门顶上的“神游殿”,不见有继续采用的,而是全都沿用昭陵在陵前建有“献殿”和山下建有“下宫”的制度了。

多数唐代陵墓的“下宫”,建筑在离开陵墓五里地方,也有距离三里、四里、七里、八里、十里的 。大体上“下宫”都建筑在陵墓的南方偏西处。例如《长安志》卷十六“醴泉县”下,记载肃宗(756—762)建陵的“下宫去陵五里”,《长安图志》卷中《唐肃宗建陵图》把下宫画在陵墓的西南五里地方。昭陵的下宫造在瑶台寺旁边,根据《长安图志》卷中《唐昭陵图》,瑶台寺也正当昭陵的南方偏西处。

唐代的陵园,这样把献殿(即寝殿)和寝宫(即下宫)分在两处建造,分别适应了上陵朝拜祭祀和日常供奉饮食起居生活的需要,使得上陵朝拜祭祀典礼更加显出其重要性。

4 北宋的陵寝制度

北宋的陵寝制度大体上是沿袭唐代的,不同的是宋陵仍在平地营建陵台,各陵集中于不到二十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陵区。但是规模较唐陵为差,可能与营建陵园的时间短促有关。宋代取消营建寿陵的办法,必须等待死后才开始营建,只有七个月的营建期限。因为按照礼制,死后七月必须安葬,才得把神主送进太庙供奉。

图十七 唐代乾陵平面图

(采自《唐乾陵勘查记》,《文物》1960年第4期)

唐高宗与则天武后合葬的乾陵,在陕西乾县梁山。墓穴穿凿在南麓的山腰中。用许多石条封闭墓穴,并在石条之间凿有套榫,熔铁水浇注。四周筑有墙垣,每边中央设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南边朱雀门内,陵山之前,有长方形献殿遗址。朱雀门外,神道两旁,陈列有石刻群。此后唐代陵墓的石刻群,多数按照乾陵的定制。白虎门与朱雀门外的两侧,以及神道前华表(石柱)与飞马的两侧,都有楼阁的遗址。依据《长安图志》所载《唐高宗乾陵图》,华表与飞马东侧的楼阁遗址,当是“高宗朝臣狄仁杰以下六十人画像”的祠堂。

图十八 《长安图志》所载《唐昭陵图》

(采自《经训堂丛书》本)

此图以原书四页接合而成。元李好文《长安图志》卷中所载《唐昭陵图》、《唐肃宗建陵图》等,是依据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游师雄《唐昭陵石刻图》的,是极重要的史料。其中陪葬墓主的姓名有些错误,如蜀王愔误作王愔,吴黑闼误作刘黑闼,阎立德误作阎立本,牛进达误作申进达,仇怀吉误作仇怀古,公孙达误作孙武达等。

图十九 《长安图志》所载《唐肃宗建陵图》

(采自《经训堂丛书》本)

建陵在陕西醴泉武将山。四周墙垣因地形关系,西北倾斜。陵墓前的石刻群,除朱雀门前有石狮一对外,神道两旁有华表(石柱)、飞马、鸵鸟各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石人左文右武,文执桓圭,武拄长剑。下宫遗址在陵园西南约2公里许,南北约100米,东西约60米,与《长安志》“下宫去陵五里”的记载相合。从昭陵和建陵的布局来看,唐代下宫都设在陵园的西南角,可能与当时的礼俗有关。

在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的八座宋陵,属于同一规格,只是某些建筑物的高度、大小、距离有差别。按照宋太祖(赵匡胤,960—975)乾德元年(963年)改葬宣祖(太祖之父,名弘殷)永安陵和营建皇太后王氏之陵的规定,皇帝陵台是三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皇后陵台是二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从此成为北宋固定的制度 。陵墓四周和汉唐一样有方形墙垣,称为神墙;神墙四面正中开门,称为神门;神墙四角设有角阙。

图二十 唐代帝陵分布图

(采自《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1980年出版)

1.乾陵(高宗、武后)

2.靖陵(僖宗)

3.建陵(肃宗)

4.昭陵(太宗)

5.贞陵(宣宗)

6.崇陵(德宗)

7.庄陵(敬宗)

8.端陵(武宗)

9.献陵(高祖)

10.简陵(懿宗)

11.元陵(代宗)

12.章陵(文宗)

13.定陵(中宗)

14.豊陵(顺宗)

15.桥陵(睿宗)

16.景陵(宪宗)

17.光陵(穆宗)

18.泰陵(玄宗)

图二十一 宋陵分布图

(采自《考古》1964年第11期《河南巩县宋陵调查》)

永安陵(宣祖)永昌陵(太祖)永熙陵(太宗)永定陵(真宗)永昭陵(仁宗)永厚陵(英宗)永裕陵(神宗)永泰陵(哲宗)

5 北宋的“上宫”

北宋陵园中主要建筑也和唐代一样有两所:

上宫即是唐代的献殿,亦称寝殿。建筑在陵台之前,南神门(即司马门)以内。《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11期)认为“上宫指神墙以内,或即指皇堂(即玄宫、地宫)而言”,是错误的。根据宋代文献作比较研究,上宫无疑是指献殿或寝殿。

根据《宋史·礼志二十六》的“上陵之礼”记载,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将朝诸陵,太常礼院上言:

图二十二 北宋永熙陵的皇陵

(采自《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11期)

北宋八陵,分布于河南巩义市(旧巩县)芝田镇的东北、东南、西南地区。永安陵(太祖赵匡胤之父弘殷之陵)与永昌陵(太祖之陵)的下宫的位置不明。永定陵(真宗赵恒之陵)、永昭陵(仁宗赵祯之陵)、永厚陵(英宗赵曙之陵)、永裕陵(神宗赵顼之陵)、永泰陵(哲宗赵煦之陵)的下宫,都在皇陵西北祔葬的后陵的后面,只有永熙陵(太宗赵光义之陵)的下宫,在皇陵的西北,正当祔葬的后陵的位置的前面。宋代陵墓的下宫都造在皇陵的西北,与当时流行的阴阳堪舆术(勘定墓地方位的方术)有密切关系。宋代陵墓的上宫,相当于唐代的献殿,设在南神门以内、陵墓之前。

旧仪(指唐代制度),逐寝殿上食,备太牢之馔,珍羞庶品。近以羊豕代太牢。今请备少牢之祭,设奠,读册毕;复诣寝宫上珍羞庶品,别行致奠之礼。

据此可知,北宋举行上陵礼,要到寝殿和寝宫分别举行致奠之礼,在寝殿上举行的礼仪隆重,用太牢(牛、羊、豕三牲)或少牢(羊、豕二牲)作祭品,另加“珍羞庶品”,要设奠,要读祝册;在寝宫中举行的礼仪简单,祭品也只有“珍羞庶品”。

同上书又记载:景德四年(1007年)正月宋真宗到安陵和其他诸陵朝拜,既到上宫行奠献礼,又到下宫供奉,所用的祭品和礼仪是不同的:

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

我们把这段记载,和上面太常礼院所说的“旧仪”作比较,可知上宫即是寝殿,下宫即是寝宫。寝殿的祭品隆重,仪式也隆重,要“用牲牢、祝册”,所以由“有司奉事”;寝宫原来由内官掌管供奉,这时供奉的也只有“珍羞庶品”,也只须“内臣执事”。

《政和五礼新仪》(收入《四库珍本丛书》)卷十有《奉告诸陵上宫》和《奉告诸陵下宫》,《读礼通考》卷九十一引作《进献诸陵上宫仪》和《进献诸陵下宫仪》,文字有些出入,该是根据不同的底本。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北宋时期有许多节日,诸陵的官员要举行进献仪式,在此前一日必须由都监率领所属作好布置。根据《进献诸陵上宫仪》记载:

前一日,都监常服帅其属诣陵,辟宫殿门,升殿行扫除于上,降行扫除于下,设神御座于殿上,当中,南面向,陈香案及供奉之物于座前。

根据《进献诸陵下宫仪》记载:

前一日,都监常服帅其属,辟寝宫门,设神御座南向,陈供奉之物于座前。

我们把这两段记载加以比较,也可以看到上宫和下宫有不同的特点。这里把上宫称为“宫殿”,神御座就设在殿上当中,在布置前,要把殿上、殿下都打扫清洁。这里又把下宫称为“寝宫”,虽然也有神御座的陈设,但没有说陈设在殿上,又没有经过打扫清洁;虽然也陈供奉之物,却没有陈香案(香案是安置有香炉的案)。说明上宫和下宫显然有差别。上宫设有大殿,陈设有香案,当即举行隆重献祭仪式的献殿。而下宫即寝宫,只是供奉墓主灵魂日常饮食起居的处所。因为日常在供奉,经常在打扫,举行进献仪式时就不必再打扫清洁。

6 北宋的“下宫”

宋代的下宫,也叫寝宫。唐代寝宫建造在陵墓的南方偏西处,而宋代的下宫建造在陵墓的北方偏西处。因为宋代建造陵园,很迷信阴阳堪舆(看风水)的方术。当时看风水,流行把姓氏分归五音(宫、商、角、徵、羽),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的办法。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乾兴元年(1022年)举行真宗葬礼,八月六日司天监上言:

按经书(指讲阴阳堪舆之术的经书),壬、丙二方皆为吉地,今请灵驾(指载运棺椁的车驾)先于上宫神墙外壬地新建下宫奉安,俟十月十二申时发赴丙地幄次,十三日申时掩皇堂。(《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二七)

从这里可知当时依据看风水的方术,把壬、丙二方看作吉地,因而在神墙以外的壬地建设下宫。壬地即北方偏西处。根据考古调查,太宗(976—997)永熙陵的皇陵的神墙以外北向偏西处,在祔葬的皇后陵之前,有面向南方的门狮一对遗存,当即下宫的门狮的遗存,即是下宫所在。真宗(998—1022)永定、仁宗(1023—1063)永昭、英宗(1064—1067)永厚、神宗(1068—1085)永裕、哲宗(1086—1100)永泰五陵,都在西北方向祔葬的皇后陵之后,有面向南方的门狮一对,应即下宫所在。

图二十三 北宋永定陵的平面图

(采自《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11期)

1.鹊台 2.乳台 3.望柱石 4.象与象使 5.瑞禽 6.独角兽(后人解释为獬豸、貘或角端)7.马与马夫 8.石虎 9.石羊 10.番使 11.文武臣 12.门狮 13.武士 14.宫人 15.陵墓 16.神门 17.角阙 18.下宫 19.现代道路 20.沟

图中缺上宫位置,上宫当在南神门以内,陵墓之前,与唐代献殿的位置相同。

北宋的下宫,虽然没有像上宫那样的大殿,却分设有两个小殿,还有其他附属建筑。其中正殿安置有龙 (轻便的柩车,俗称小杠)、御座,影殿安置有御容(遗像),车幄安置有神帛(招魂用具)、御衣,还设有“浣濯院”、“南厨”以及守陵宫人的住处、陵使的官署 [5]

7 南宋的陵园构造

南宋皇陵的建筑是比较特殊的。南宋皇室因为北方的祖宗陵园失陷,对已故皇帝只在绍兴选择陵园浅埋,称为“ 宫”,准备将来收复失地后迁回祖宗陵园,重建陵墓。因此南宋陵园前没有陈列石刻群,但是他们依然按照北宋制度,在陵园内建有上宫和下宫:

(1)上宫 根据南宋周必大《思陵录》所载宋高宗(1127—1162)永思陵的建筑规模,上宫设有“棂星门”、“殿门”和“献殿”一座、“龟头”一座。献殿有三间,龟头建筑在献殿之后,也有三间,皇堂(即墓室)就开掘建造在龟头的地下。这样在墓室之前建造献殿,依然沿用唐代和北宋的制度。这样在墓室之上没有建筑高大的陵台(坟丘),而建造一座称为龟头的建筑,用石条封闭墓室,使墓室掩盖在这座建筑之下,所谓“实居浅土,蔽以上宫”,这是一种权宜的措施 [6]

(2)下宫 根据《思陵录》有关永思陵建筑的记载,下宫的建筑,主要有“棂星门”、“殿门”、“前殿”、“后殿”等;还附设有“神厨”、“神游亭”、“库室”、“换衣厅”等。从这些附属建筑物的名称来看,下宫是寝宫的性质是很明显的。南宋把唐以来分离的上下宫串联造在同一轴线上,成为当时陵园的一个特点。

8 明清陵园的特色

元代没有采用陵寝制度,沿用蒙古族的潜埋的墓葬方式。明代则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是从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修建孝陵开始的。改革的重点有下列三点:

第一,陵墓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顶”。汉代和唐、宋两代的皇陵都是方形的。从明孝陵起,开始改为圆形。这可能和六朝以后南方的帝王坟墓采用圆形有关。六朝陵墓除了那些深藏在山腰里不起坟丘的以外,起坟丘的陵墓都作圆形,不见有方形的。刘敦桢《明长陵》一文 认为明孝陵改方形为圆形,是受了长江流域“无方坟之习”的影响,是很可能的。

第二,取消寝宫(即下宫)的建筑,扩大祭殿(即上宫)的建筑。与此同时,相应地取消了留居宫人日常侍奉饮食起居的办法。就是顾炎武所说:“明代之制,无车马,无宫人,不起居,不进奉。”(《日知录》卷十五“墓祭”条)在取消下宫之后,只保留了五供台、神厨和神库。

西汉以前的陵寝制度,就是把“寝”和“陵”结合起来,把“寝”建造在陵墓的顶上或边侧。到东汉,由于举行朝拜祭祀的上陵礼,从“寝”中扩建出大殿,称为“寝殿”,或者用石材建筑“石殿”;原来“寝”中供奉日常起居生活的礼俗,开始处于次要地位。到唐代,把献殿(即寝殿)和寝宫(即下宫)分两处建筑,进一步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更加降低了日常供奉起居生活在礼仪制度中的地位。

图二十四 明代长陵平面图

(采自《明长陵》,《中国营造学社汇刊》4卷2期,1933年6月出版)

长陵是明成祖(永乐帝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东北天寿山之南,是明十三陵中最早营造的,规模最大。永乐七年(1409年)选定陵地,开始动工,永乐十一年建成。全部建筑共有三进院落,第一进有陵门、神库、神厨、碑亭;第二进有殿门(祾恩门)、享殿(祾恩殿)、东庑配殿、西庑配殿、神帛炉等。“祾恩”是祭陵感恩受福的意思,嘉靖年间(1522—1566)命名。祾恩殿是九间开阔的大殿,与明朝皇宫(今故宫)内最大的奉天殿(清代改称太和殿)规模相同,总面积达1956平方米。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使用楠木,三十二根巨柱中最大的四根直径达1.17米。两庑配殿原各十五间,今已不存。神帛炉用琉璃烧制。第三进院落有内红门、石碑坊、五供台(或称五供座)与方城、明楼。明楼是方城之上所建的楼阁,中央竖立石碑,上刻“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方城之后是圆形大坟丘,称为宝顶,据《明会典》记载,直径一百零一丈八尺,约合340米。

图二十五 清朝崇陵平面图

(采自《明长陵》,《中国营造学社汇刊》4卷2期)

清代帝陵主要分布两处,东陵在河北遵化,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等,都在这里;西陵在河北易县西的云蒙山,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等,都在这里。西陵是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营造的,其中以泰陵的规模最大。慕陵原来营造于东陵,因地宫(墓室)涌出水来,改建到西陵,规模较小。昌陵与崇陵基本形制与泰陵相似。清代陵园仿效明代定制,构成三进院落。所不同的,第一进不设神库和神厨,而设东西朝房作为祭祀时供奉果物和茶点的场所;第二进的享殿,称为“隆恩殿”,东西配殿在祭祀时用作念经的场所。最后的宝顶(坟丘)从明代的圆形改为前方后圆。

到明代,取消下宫设施而扩展祭殿建筑(分建左右两旁的配殿),就废止留宿宫人,废止日常供奉的形式,更加突出朝拜祭祀的隆重仪式。这一改革,说明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陵寝中原始迷信方式也逐渐废止;同时由于统一王朝政治上的需要,进一步讲究上陵朝拜祭献的排场,作为推崇皇权和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三,陵园的围墙从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为三个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门外,两旁设有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除殿门外,设有祭殿(或称享殿)和两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内红门外,设有牌坊、五供台(一个香炉、两个香瓶、两个烛台)和方城明楼。明楼是方城的城楼,中立墓碑。方城之后是圆形大坟,称为宝顶,周围砌有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后来明十三陵和清代东陵、西陵都是依照明孝陵的格局建成,变化不大。

根据上面的论述,陵寝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可以概括如下表:


[5] 李牧《宋朝事实》卷十三“英宗(赵曙)葬永厚陵”条:“英宗梓宫(柩)至永厚陵,馆于席室,从韩公(韩琦,时为山陵使)视下宫,有正殿置龙 ,后置御座;影殿置御容;车幄卧神帛,后置御衣数事。斋殿旁,皆守陵宫人所居,其东有浣濯院,有南厨,厨南陵使廨舍,殿西使副廨舍。”

[6] 《读礼通考》卷九十二引《赵忠定公奏议》:“始缘南渡,暂卜稽山,号曰 宫,盖非永制,实居浅土,蔽以上宫”,“诸陵尚存浅土,其制卑薄,可为深忧。复于献殿之中,蔽以厦屋,不达天地之气,不睹日月之光”。 Deo0fCbn7gzTzoHPl65TYHBJKlTu1cYW2mikn2dKzITtdUYHx23Monm4LpeC1/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