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赵国公仲连的改革

公元前四〇三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魏、赵、韩三国列为诸侯。就在这年,赵相国公仲连进行了政治改革。这时赵烈侯爱好音乐,问相国公仲连说:他有爱的人可以“贵之”吗?公仲连答道:只能“富之”,不能“贵之”。赵烈侯因此要赏赐给郑的歌者枪、石二人田各一万亩,公仲连答应了。隔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回来,问有没有赏给歌者田亩,公仲连答道: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隔不多时,烈侯再问这件事,公仲连就称病不上朝。接着番吾君从代来,向公仲连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公仲连把这三人推荐给烈侯。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烈侯因此宣布把赏田给歌者的决定作罢,起用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史记·赵世家》)。“师”是负责教化的官,“中尉”是负责指挥作战和选拔官吏的长官,“内史”是负责征收田租和考核臣下成绩的财务官。荀欣和徐越主张“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就是按照当前的政治标准来选拔人才、处理财政和考核臣下成绩,这是法家的政策。而牛畜主张“以仁义,约以王道”,这是儒家的政策。这时赵国在具体的政治工作和财政工作中采用法家的政策,而在教导方面采用儒家的政策。魏文侯一方面起用李悝、吴起等法家为将相,实行“法治”;另一方面又尊儒家卜子夏为“师”,“受子夏经艺”(《史记·魏世家》),并敬重儒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宣扬儒家的“仁义”和“王道”,是同样的道理。 3fHczV1UCBFL5T+aJFmhudkgFDyp/BHM+urTfUr/3EFQBHpXjZHKzgPV1pTkNo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