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周列国考

前言

西周王朝是创建在分封列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王朝执政者采用分封列国的措施,统治整个“天下”,是顺应历史发展形势的需要的。分封制古时称为“封建”,“封”是封给一定面积的国土,“建”是在那里建置诸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的政治论文《封建论》中,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说明了春秋、战国之际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什么圣人的意志决定的;同时又指出,西周时代大规模地推行分封制,也是时势所造成,“势不可也”,而不是圣人意志所决定,“封建,非圣人意也”。

柳宗元着重指出:“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爵,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的确,西周王朝的统治天下,是依靠分封国土而设置诸侯。西周确实推行爵位等级的制度,设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王朝的执政大臣太保、太师、太史是“公”爵,“卿”一级司马、司徒、司空等臣是“伯”爵,分封的诸侯多数是“侯”爵,也有“伯”爵、“子”爵的。当时诸侯封得很多,分布于四面八方,如同天上的“星”那样密集(布履星罗)。西周的中央政权以东都成周作为治理天下的轴心,四周诸侯如同辐轴,凑集于车轮中心的圆木(毂)上,随着轴心而运转。西周王朝制定有一整套通过诸侯而统治“天下”的礼制,诸侯不仅要按礼上朝觐见和会见,而且必须随时接受“王命”而按命令行事,更要分别负起守卫封土和奉命出征的重大责任。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末年司徒郑桓公请问史伯(太史伯阳)“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分析当时“国际”斗争形势,特别指出:“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这个叙述,就是以成周为中心而列举四方的列国及蛮、夷、戎、狄的分布。所有列举的国族,大体上是按强弱大小依次排列的。楚是南方大国,因为它不是周王朝分封的国家,周人称为“荆蛮”,申、吕是姜姓,陈是妫姓,邓是曼姓,应、蔡、随、唐是姬姓。卫、燕是北方大国,都是姬姓,狄和鲜虞是白狄,潞、洛、泉、徐、蒲都是赤狄隗姓。西方八国都是周王朝先后分封的姬姓之国。东方的大国齐是姜姓,鲁、曹、滕都是姬姓,宋是商代后裔子姓,薛是任姓,邹是曹姓,莒是东夷己姓。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所说封先圣王之后,只有陈国比较大些,其余都很微小,不见于其他记载;所说封功臣谋士,齐、鲁、燕等国确是比较重要。

《史记·陈杞世家》讲到:“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据此可知,西周开国年间采用分封列国的措施,用来统治整个“天下”,所分封的大小国家多到一千以上。我们应该肯定分封制在这个时期起着重大进步作用。这样分封一千多个大小国家,分布到四面八方,不仅是第一次用大规模的分封办法来创建了一个伟大的王朝统治体系,使得诸侯如同轮轴凑集于中央政权这个轴心上一起运转;而且使得分封的诸侯如同天上明星那样地分布,促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在四面八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西周时代存在的列国和部族,多到一千以上,到西周晚期就逐渐分化,此中较大的国家和占有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区的国家就强盛起来,开始兼并弱小的国家。现在我们为了辨明西周列国和部族分布的情况,分别对当时所有大小国家和部族考定其地理位置。我们根据所有历史文献和金文(铜器铭文),西周可考的列国和部族共有一百七十多个,此中较大国家,着重考定其国都的位置,较小国家只考定其所在地点。

西周时代分布于四面八方的列国和部族,主要是王朝分封的许多姬姓和其他姓氏的诸侯,也还有原来土生土长的部族及其所建小国,情况比较复杂,现在分地区加以考定。

在今陕西省以及靠近陕西的甘肃省西南部,有周王朝的国都丰、镐(蒿)、 (芳)京和曾建都的程、犬丘连同王畿,同时有姬姓封国周、召、芮、丰、毕、虢、毛、荣、樊、函、郑、夨等十二国,姒姓的莘、彤、襃三国,姜姓的申、戏两国,嬴姓梁国,祁姓杜国,姓氏不明的 、散、弭、微(眉)、同、邢等国,又有秦始封之邑犬丘(西犬丘)和秦,还有戎族的丰、姜氏之戎、陆浑戎、翟(白翟)、骊山氏,更有周文王所灭的密(密须)。

在今山西地区,有晋国建都的唐、绛(翼)、曲沃、鄂等地,又有姬姓封国虞、霍、魏、韩、贾(贮)、耿、杨、邹、荀等国,又有赵的祖先造父封邑赵,又有赤狄所建的蒲、洛、潞、泉、徐(余无之戎),戎族所建的燕(燕京戎)、狐氏(大戎)、西落鬼戎(隗)、条(条戎)、奔戎、髳、北唐等,又有周文王所勘的黎。

在今中原河南省,姬姓封国有管、蔡、康、卫、东虢、北虢、聃、原、雍、应、凡、胙、邘(盂)、息、单(檀)、祭、焦、蒋、沈、暴、樊(阳樊)等二十一国,姜姓封国有申、吕(甫)、许(无、 )三国,姒姓封国有杞、曾(鄫、缯)、会(郐、桧)三国,嬴姓封国有江、嚣(隞)、黄三国,姞姓封国有燕(南燕)、噩(鄂)二国,还有妘姓的鄢,妫姓的陈,任姓的挚,董姓的蓼( 、廖),偃姓或姬姓的蓼(缪),允姓的鄀,真姓的霍,狸姓的房,己姓的苏(温),更有姓氏不明的戴(载)、华、阙巩、厉、共、緐(繁)、巢、蜀、磿(历)、虎方等。

今山东省原是东夷居住的地区,周公东征,攻灭了东夷的奄、丰、薄姑等国,东夷嬴(盈)姓之国还留有徐( 、徐戎)、郯、葛等,还留有东夷小国牟、根牟等。山东半岛东部更有莱夷,姬姓封国有鲁、曹、阳、明(茅)、极、告(郜)、滕七国,姜姓有齐(建都营丘)、纪(己 )、向、州(淳于)、夆(逢)五国,风姓有任、宿、须句、颛臾四国,任(妊)姓有薛、章(鄣)、祷(祝)三国,妘姓有鄅、夷、偪阳三国,曹姓有邾、郳两国,偃姓有鬲,妫姓有遂,己姓有莒,姓氏不详的有寺(邿)、贯。

在今安徽省,偃姓封国有舒、巢、彔(六)三国,归姓封国有 (胡),又有姓氏不明的相与过,更有南淮夷的桐、角、津、遹( )和南夷的 等。

在今湖北省,有随从周武王伐商的卢(妫姓)、庸、彭,又有芈姓的楚与夔,又有姬姓封国唐、随、邓,又有曼姓的邓与 ,更有楚分封的鄂。

在今河北省有姬姓封国邢和白翟所建的鲜虞。

在今江苏南部有姬姓虞国分支所建的吴以及虞和宜等,在今江苏北部有邳;在今浙江绍兴沿海一带有越;在今四川北部有随从周武王伐商的蜀,在楚国西南又有濮。

在今陕西、甘肃地区的周国都和列国分布

[丰] 周文王所建国都,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河中游西岸。

《史记·周本纪》称周文王“自岐下而徙都丰”。《诗·大雅·文王有声》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又云:“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可知丰在丰(沣)水之旁。《说文》:“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杜陵下云:“酆在西南”。《左传》昭公四年杜注:“酆在始平鄠县东。”《帝王世纪》云:“丰在京兆鄠县东,丰水之西,文王自程徙此。”(《诗二南谱》正义引)《括地志》云:“周丰宫,周文王宫也,在雍州鄠县东三十五里。”(《周本纪》正义引)丰邑当在今沣水中游西岸客家庄、马家村、西王村一带。其北张家坡曾出土初唐墓志,称此地为丰邑乡。

[镐(蒿)] 周武王同时以丰和镐为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昆明池西北,西南酆(丰、沣)河中游东岸。

《诗·大雅·文王有声》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水经注·渭水》云:“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帝王世纪》云:“今沣水之东,长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镐池即其故都也。”(《长安志》卷三引)《括地志》云:“镐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周本纪》正义引)《三辅黄图》云:“镐池在昆明池之北,即周故都也。”《庙记》曰:“长安西有镐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二里,溉地三十二顷。”据考古调查,镐京故址在今昆明池西北洛水村、上泉北村、普渡村、花园村、斗门镇一带。金文和周原甲骨文“镐”作“蒿”。德方鼎载:“惟三月王才(在)成周, 珷福,自蒿,咸。”周原甲骨有“祠自蒿于周”的记载。

[ (芳)京] 西周王朝京都镐京近郊的政教合一的中心,在今陕西西安市昆明池西北。

”即“芳”字,芳京在宗周(镐京)附近,是周王常来举行祭礼、射礼的场所,又是举行赏赐臣下礼节的地方。芳京有“大室”,当为宗庙的大室,弭叔簋称王才(在)芳,“格于大室”而举行赏赐的礼仪。芳京有“辟雍”,又称“学宫”,设有“大池”,周王常来此主持“射于大池”和“渔于大池”。遹簋载穆王在芳京“呼渔于大池”,静簋载王在芳京,王命令静“司射学宫”,“射于大池”,麦尊载王在芳京举行祭礼,在辟雍“王乘于舟为大丰”,王射擒大鸿。这样在辟雍(学宫)命令“司射学宫”,命令许多人“学射”,具有进行教育性质。据此可知芳京是西周王朝镐京的教育中心。《诗·大雅·文王有声》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镐京以设有辟雍著称,所说镐京的辟雍,就是设在芳京的辟雍,镐京是这个地方的大名,“芳京”当即在近郊地方,是镐京的一部分。《礼记·王制》说:“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芳京当在镐京的近郊。《三辅黄图》卷五说:“周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汉辟雍在长安西北七里”,当有所据。

[程(毕程)] 周文王曾建都于此,今陕西咸阳东二十一里。

《逸周书·大匡篇》载:“维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孔晁注:“程,地名,在岐州左右。”程一作毕程,《孟子·离娄下》云:“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程。”周宣王曾命令程伯休父率军平定徐国叛乱,见《诗·大雅·常武》。《汉书·地理志》右扶风安陵,颜注:“阚骃以为本周之程邑。”《括地志》云:“安陵故城在雍州咸阳东二十一里,周之程邑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引)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惠帝安陵东北、汉高祖长陵以西十里。《续汉书·郡国志》:“雒阳有上程聚”,颜注:“古程国。”此说不确。

[犬丘] 周懿王自镐徙都于此,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帝王世纪》云:“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镐徙都犬丘,生非子,固居犬邱,今槐里是也。”《水经注·渭水》云:“渭水又东径槐里县故城南,县古犬丘邑也。周懿王都之,秦以为废丘,亦曰舒丘。”《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元和郡县志》于陇州兴平县下云:“槐里城周曰犬丘,秦改名废丘,周懿王所都。”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

[周] 西周王畿内姬姓封国,今陕西岐山北九里。

《左传》隐公六年:“周桓公言于王”,杜注:“周桓公,周公黑肩也。周,采地,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括地志》:“周公城在岐山县北九里。”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谓此乃周公初封之邑,与周大王所都之周有别。朱右曾《诗地理征》也说:“周公周城在太王所居周城之西。”今定在岐山北九里。

[召] 西周王畿内姬姓封国,今陕西岐山西南八里。

召,西周初年召公奭的封邑。周厉王、宣王时有召伯虎,即召穆公。召,金文作 ,见召伯虎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注:“召,采地,扶风雍县东南有召亭。”《水经注·渭水》谓雍水东径邵亭南,“亭故邵公之采邑也”。又引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里。”光绪《岐山县志》谓:“今县西南景化里有召亭村”,“召公亭在县西南八里”。

[芮(内)] 西周姬姓封国,在今陕西朝邑南三十里。

“芮”,姬姓,见《世本》(《左传》桓公三年正义引)。金文作“内”。西周晚期有内公鼎、内公鬲、内公簋、芮公钟钩、芮伯多父簋等,春秋早期有内子鼎、内公壶等。周武王时芮伯为王朝卿士。《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周成王临终出命,“同诏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等,见于《尚书·顾命》。《诗·大雅·桑柔·序》说:“《桑柔》,芮伯刺厉王也。”《逸周书》有《芮良夫篇》记芮良夫进谏周厉王。《史记·秦本纪》称秦缪公二十年“灭梁、芮”。《汉书·地理志》:“左冯翊临晋芮乡,故芮国。”《续汉书·郡国志》“左冯翊临晋有芮乡”,刘注:“古芮国。”《左传》桓公三年杜注:“芮国在左冯翊临晋县。”《水经注·河水》云:“河水自河北城南,东径芮城,……故芮也,……斯城亦或芮伯之故画(当是“疆”字之误)也。”《括地志》云:“南芮乡故城在同州朝邑县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伯国。”(《秦本纪》正义引)在今陕西朝邑县南三十里。芮国在周文王时已建立,《诗·大雅·绵》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郑笺:“质,成也。成,平也。蹶,动也。”是说虞芮两国之间有矛盾,经文王调解而和解。

[丰(酆)] 西周姬姓封国,周文王之子所封国,在今陕西山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酆,“文之昭也”。原为周文王子的封国。杜注:“酆国在始平鄠县东。”此说不确。丰为周初建都之地,不可能作为诸侯封邑。酆当为文王新攻克之地,《韩非子·难二》云:“昔者文王侵盂、克莒、举丰,三举事而纣恶之,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丰当距洛西不远。《路史·国名纪己》有丰国,以为即后来楚的南乡析县之丰。按《左传》哀公四年记楚的“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上雒即今陕西商县。杜注:“析南有丰乡”,在今陕西山阳,此地正当洛水之西南。

[毕] 西周姬姓封国,周文王之子所封,今陕西咸阳东北十里杜邮亭以北。

《尚书·顾命》记周成王临终出命,“乃同诏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等。毕公即毕公高。《史记·魏世家》称:“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汉书·刘向传》颜注引臣瓒曰:“《汲郡古文》:毕西于丰三十里。”西周时毕有两地。一在万年县西南。《括地志》谓周文王墓、周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毕原。(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元和郡县志》于万年县下云:“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是也。”另一在咸阳县北。《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见《史记·鲁世家》正义引)《元和郡县志》于咸阳县下云:“毕原即县所理也。《左传》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即谓此地。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亦谓之毕陌,汉氏诸陵并在其上。”当以《元和郡县志》所说为是。毕之封国,在今咸阳市东北十里杜邮亭以北。

[虢] 西周姬姓封国,[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虢镇,[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虢]在今河南三门峡市。

《左传》僖公五年记宫子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左传》隐公元年记郑庄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杜注:“虢叔,东虢君也”,“今荥阳县”。“西虢国也,弘农陕县东南有虢城”。《汉书·地理志》云:“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帝王世纪》云:“周兴,封虢仲于西虢,此虢州其地也。”(《太平寰宇记》卷六引)《水经注·河水》云:“河南即陕城也”,“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水经注·渭水》又云:“(雍水)数源俱发于雍城故城南”,“《晋书地道记》以为西虢县,《太康地记》曰虢叔之国矣”。综合以上记载,可知虢仲封于西虢,在雍州,在今陕西凤翔县,即今陕西宝鸡以东虢镇。虢叔封于东虢,在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又有北虢建都大阳,一作上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1955至1956年间考古工作者在三门峡市上村岭发现虢国墓地而进行发掘,出土有虢太子元徒戈、虢季氏子 鬲等,此即北虢所在,详见“考古学专刊”《上村岭虢国墓地》。城虢仲簋出土于陕西凤翔,地近宝鸡,当即西虢所在。虢季子白盘清代道光年间宝鸡虢川司出土,可证西虢确在宝鸡。

[毛] 西周王畿内姬姓封国,周文王之子所封,在今陕西岐山东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所说,“毛”是“文之昭也”,是周文王之子封国。毛公曾为周成王、周康王的辅佐大臣,见于《尚书·顾命》和《逸周书·克殷篇》,又见于《穆天子传》和班簋铭文以及毛伯簋、毛公鼎等。《路史》说毛伯簋是刘敞得于扶风,陈介祺《毛公鼎拓本题记》又谓毛公鼎是清代道光末年出土于岐山,可知毛国当在陕西省扶风和岐山之间,今定在岐山县东南。毛国到春秋时东迁,《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推定在河南宜阳县界。

[荣( )] 西周王畿内姬姓封国,在今陕西户县西。

荣,西周王畿内封国。金文作“ ”。康鼎、敔簋、辅师 簋有 伯,郭沫若谓即荣夷公,见《辅师 簋考释》(《文史论集》第329页)。荣夷公,见《国语·周语上》,韦注:“荣,国名。”《书序》:“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史记·周本纪》同)西周中期有荣子旅鼎。此国至春秋时尚存,《春秋》文公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国语·晋语四》载胥臣曰:文王“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重之以周、邵、毕、荣”。这样以周、召、毕、荣连称,当同样是王畿以内封国。郭沫若《周公簋释文》,根据卯簋谓:“荣氏之臣及其先世,既死 荣公室,又死 宫、 人,则荣之封邑与丰京接壤可知。丰在长安鄠县东,荣由此推定,当在鄠县西。”(《金文丛考》第305—306页)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出土荣有司爯鬲,可知荣确为封国,设有官职,因有“有司”之称。

[樊] 周宣王时姬姓封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南南樊村。

仲山父为周宣王卿士,封邑在樊。《国语·周语上》称樊仲山父,又称樊穆仲。韦注:“仲山父,王卿士,食采于樊”,“穆仲,仲山父之谥”。《说文》:“ ,京兆杜陵乡。”汉代是杜陵之乡,后来称为樊川,《水经注·渭水》谓泬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路史·国名纪丙》云:“今京兆杜陵有樊乡、樊川,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者。”此误以春秋时周惠王使虢公所伐之樊在杜陵。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五,以为樊始封之地当在杜陵,甚是。即在今长安县东南的南樊村。

[函] 西周时王畿内姬姓封国,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函皇父诸器曾两次出土发现,初次在清同治年间,出有两簋一匜,著录于《攈古录金文》等书。第二次是1933年大批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康家村,据说有一百多件,其中有函皇父鼎二,盘一,函交仲簠一。函当为西周时王畿内的重要封国。王国维《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云:“函者,其国或氏。”(《观堂集林》卷二三)永盂铭有“函父”,当为同一国名。此国封于王畿,当为姬姓封国。

《三辅黄图》称汉长安城“西出北头第三门曰雍门,本名西城门,王莽改曰章义门,著谊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北门西边有水,北入渭河,经过函里。函里在汉长安城雍门西北,沿城西之水北入渭河处。函里之名该沿袭函国而来。今推定函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渭河边。

[郑] 周宣王时姬姓封国,在今陕西华县东。

《史记·郑世家》云:“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世本》云:“桓公居棫林,徙 。”(《郑世家》索隐引)《汉书·地理志》:“京兆郑,周宣王弟郑桓公邑。”《说文》:“郑,京兆县,周厉王子所封。”《括地志》云:“郑故城在华州郑县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县之。”(《诗地理考》卷二、《通鉴地理通释》卷四引)又云:“郑,华州郑县也。《毛诗谱》云:郑国者,周畿内之地,宣王封其弟于棫林之地,是为郑桓公。”(《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可知郑即是棫林。《读史方舆纪要》谓“古郑城在华州东北二十五里,郑始封邑也”。在华县东二十里柳子镇的古遗址发掘,发现有西周遗物。(见《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2期)今定在陕西华县东。

大鼎载:“唯六月初吉丁子(巳)王才(在)奠(郑)。”免尊载:“惟六月初吉王才(在)奠(郑),丁亥王格大室,井(邢)叔右免王蔑免历。”西周后期周王在郑建有行宫,王常来此。《古本竹书纪年》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开元占经》卷三引)。同时有大臣居于此地,传世有郑虢仲簋、郑邓伯鼎、郑井(邢)叔康鬲等,虢仲等人当因居郑而冠有郑的称号。

[莘] 西周姒姓之国,在今陕西郃阳东南莘里。

《诗·大雅·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此谓周文王继娶莘国的长女,生了武王,上帝保佑武王,命令武王伐商。郑笺:“莘,大姒之国。”莘为姒姓之国。《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又径郃阳城东,……故有莘邑也,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郃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水南犹有文母庙,庙前有碑,去城十五里,水即郃水也。”《括地志》云:“古 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河西古城在今郃阳县东四十里。《郃阳县志》谓县东南有莘里即古莘国。《大清一统志》同。今定在郃阳东南三十里黄河边的莘里。

[彤] 西周时姒姓封国,战国时为邑名,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二十里。

周武王、周成王的辅佐卿士有彤伯,见《尚书·顾命》。彤,姒姓之国,见《世本》(《尚书·顾命》正义引)。《史记·夏本纪》谓姒姓之国有彤城氏,《索隐》:“按周有彤伯,盖彤城氏之后。”

彤又为战国时邑名。《资治通鉴》周显王十九年“秦魏遇于彤”,胡注:“彤,周伯所封之国,国于王畿之内。《史记·六国年表》:商君反,死彤地。则其地当在汉京兆郑县界。”按《史记·商君列传》作“杀之于郑黾池”,《集解》引徐广曰:“黾或作彭”,《索隐》:“按《盐铁论》云商君困于彭池故也。”当以作“彭”为是。“彤”和“彭”声近通用。《大清一统志》和《读史方舆纪要》都说彤在华州西南,《华州乡土志》又谓“即今彤村,距城二十里”。

[褒] 西周姒姓封国,在今陕西勉县褒城东三里。

《史记·周本纪》:“幽王嬖爱褒姒。”《索隐》云:“褒,国名,夏同姓,姓姒氏。”《括地志》云:“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褒国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水经注·沔水》:“褒水又南径褒县故城东,褒中县也,本褒国矣。”《读史方舆纪要》:“古褒国在今汉中褒城县东三里。”今定在陕西勉县褒城东三里。

[夨] 西周姬姓之国,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

1934至1937年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发掘陕西宝鸡斗鸡台西周墓地,出土两件铜当卢,内壁有阳文“夨”字;1969年宝鸡上官村出土一批文物,其中有夨王簋;1970年在上官村相距二里的灵陇村又发现一批车马器,一件大铜泡内壁有阳文“夨”字,可知夨国当在宝鸡市境内。传世铜器有夨伯鬲、夨王方鼎、夨王卣等,夨王又见于散氏盘。这个夨国姬姓,传世有散伯簋,铭文云:“散伯作夨姬宝簋”,夨姬为散伯之妻。

[申(西申)] 西周姜姓封国,在今甘肃天水、甘谷以西。

申,姜姓封国。《古本竹书纪年》云:“申侯、曾侯(“曾”原误作“鲁”,今改正)、许文公立平王于申。”又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为太子。”(《左传》昭公三十六年正义引)可知申又称西申。《逸周书·王会篇》谓“西申以凤鸟”,何秋涛《王会篇笺释》依据《山海经·西山经》有申山、上申之山、申首之山等,推定西申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境。今按《史记·秦本纪》称秦的祖先大骆居犬丘,“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申侯自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胥轩,亦是秦祖先)”,“申、骆重婚,西戎皆服”,可知西申当与犬丘相近。犬丘有两处,此为西犬丘,即汉代陇西郡的西县。《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也。”《水经注·漾水》谓西汉水“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其先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西犬丘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西申当在今甘肃天水、甘谷以西地区。

[戏] 西周时姜姓封国,在今陕西临潼东戏水附近。

“戏”见西周中期戏伯鬲,此鬲有同铭的两器,一藏上海博物馆,一藏日本泉屋博物馆。《路史·国名纪》称古之戏国有二,一为炎帝之后姜姓之国,其地在陕西省临潼县东戏水附近的戏亭;另一为商世侯伯,即武王克商时命吕他所伐之越戏方,后为郑国之地,即鲁襄公九年“同盟于戏”之戏,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嵩山之北。今按武王攻取越戏方之后,未必另封新国,当以在临潼县东之姜姓封国为是。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戏,今京兆新丰东二十里戏亭是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毛诗王风谱·正义》所引)

[梁] 西周嬴姓封国,在今陕西韩城南二十里。

梁,西周嬴姓封国,春秋时尚在,《左传》僖公十九年载:“梁亡”,谓“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即《秦本纪》所说“穆公二十年灭梁、芮”。梁国,嬴姓。《左传》僖公十七年云:“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左传》桓公九年杜注:“梁国在左冯翊夏阳县。”夏阳古称少梁,有梁山。《括地志》云:“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少梁故城,古少梁国。《都城记》云:梁伯国,嬴姓之后,与秦同祖。”(《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后汉书·梁统传》注引《东观汉记》云:“其先与秦同祖,出于伯益,别封于梁。”传世有梁伯戈,短胡而无穿,西周时器,铭文述及鬼方。王国维《鬼方昆夷 狁考》认为梁的北边接近鬼方。《大清一统志》谓“少梁故城在韩城县南二十里芝川镇”,在今陕西韩城南二十里。

[杜] 西周祁姓封国,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国语·周语上》谓周宣王时“杜伯射王于鄗”。《墨子·明鬼下》云:“周宣王杀其臣杜伯。”《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杜陵,故杜伯国。”《水经注·渭水》云:“泬水又西北径下杜城,即杜伯国也。”《括地志》云:“下杜故城在雍州长安县东南九里,古杜伯国。”(《史记·秦本纪》正义引)《长安志》谓下杜城为杜伯所筑,汉宣帝修其东为陵,设杜陵县,而更名杜伯所筑城为下杜。今定在陕西西安市东南。传世铜器有西周晚期的杜伯 、杜伯鬲等。杜,祁姓。《左传》文公六年“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可知杜为祁姓。杜伯 1894年出土于陕西省韩城、澄城交界处。杜伯鬲铭文“杜白(伯)乍(作)叔 尊鬲”,“叔”下一字当读作“祁”,此为杜伯嫁女之媵器。

[ ] 西周巴蜀的一支所建小国,在今陕西宝鸡市茹家庄、竹园沟及纸坊头之间。茹家庄是其中心所在。

1974年以后,宝鸡市茹家庄、竹园沟发现 国墓地,出土大量西周青铜器,有出土七鼎三簋的,六鼎五簋的,以及三鼎二簋的。1975年4月茹家庄一号墓出土有 伯甗、簋、羊尊等。“ ”为“渔”的别体,从“鱼”从“弓”,因为当时流行用弓射鱼的捕鱼方式。所出土近两百件兵器中,戈有一百二十四件,大多为“蜀式”,无胡或短胡、直内、三角援,十三件短剑是“巴式”,可知 国是巴蜀的一支。详见考古报告《宝鸡 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散] 西周时王畿内封国,今陕西宝鸡和扶风之间。

散为王畿内封国,见于散氏盘、散伯卣、散伯簋等。周厉王曾以邢邑一部分赏给善夫尧,见大克鼎。邢邑又曾为散氏所有,见散氏盘。王国维《散氏盘跋》云:“克鼎出处在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为克之故虚,则散之故虚必距此不远。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注·渭水》大散关、大散岭之散。”(《观堂集林》卷十八)按大克鼎乃清光绪十六年出土于岐山县法门寺任村(《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三第三十五页)。今按散伯簋等五件传是光绪年间凤翔县出土,散伯车父鼎、簋、壶等器是1960年扶风县召陈村出土,散与夨曾有划界之协定见于散氏盘,夨王簋等器出土于宝鸡市境内,可知散国当介于宝鸡、扶风二县之间。

[弭] 西周王畿附近封国,在今陕西蓝田西南。

弭见于弭叔簋和弭伯簋,弭叔簋是1959年出土于陕西蓝田县南约五里的寺坡村,弭伯簋是1963年出土于蓝田县东南三十里的辋川河东岸,可知弭的封国当在蓝田附近。弭伯簋记载周王赏赐师耤许多礼物,弭伯因而制作此簋,可知师耤即是弭伯,弭即师耤的封国。弭叔簋记载周王赏赐师 礼物“用楚(胥)弭伯”,弭叔因而制作此簋,可知师 即是弭叔,弭又即师 的封国。考蓝田有埿水,《水经注·渭水》称霸水出蓝田县蓝田谷,“西流入埿水,埿水又西径峣关,北历峣柳城,东西有二城,魏置青埿军于城内,世亦谓之青埿城也”。宋敏求《长安志》谓青埿城在蓝田县南七里。“弭”与“埿”声近,可能出于古今地名的变迁,今推定弭在蓝田县西南。

[微][眉] 商末西周时小国,在今陕西郿县西南。

微为随从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见于《尚书·牧誓》。西周王朝设有官职名“微”,以监督之。《尚书·立政》在列举当时所立官职末尾,述及“夷、微、卢、烝、三亳、阪尹”。沈蔡《集传》谓“此王官之监于诸侯四夷者也”。王国维《散氏盘考释》依据盘铭夨以眉田与散,以为其地在夨、散二国间,“度其地望,乃在汉郿县西南,由渭南跨南山,当为周初微之本国,比作此盘时已无微国,其人亦为夨散二国役属矣”。王氏又谓“古眉微二字通用,《少牢馈食礼》眉寿万年,古文眉为微,《春秋左氏传》庄公八年筑郿,《公》、《穀》二传作筑微”。此说甚是。

乖伯簋载:“王命益公征眉敖”,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以为眉即《牧誓》之微,“敖”是当时对国君的一种称呼。若此说可信,西周恭王时眉国尚存在,因不服从周而被征伐。

[同][井(邢)] 西周康王时执政大臣的封国,在今陕西宝鸡市附近。

周康王时的小臣宅簋称“五月壬辰,同公才丰”。沈子它簋称“休同公克成,妥吾考以于显显受令”。同公为封于同邑之执政大臣。散氏盘记载夨国给与散国田地的事,详细记载了这块田地的封疆,在“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邢)邑封”,又记及“降以南,封于同道”,说明同邑正在邢邑之南。散氏盘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1974年5月宝鸡县贾村发现夨王簋盖,1983年1月贾村又出土夨剩 ,宝鸡斗鸡台西周墓又曾出土“夨”字的当卢,可知夨国在今宝鸡一带。同邑与邢邑当即在宝鸡附近。

[犬丘(西犬丘)] 秦始封之邑,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史记·秦本纪》称秦之祖先“大骆生非子”,“非子居犬丘”,周厉王时“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犬丘,《集解》引徐广曰:“今槐里也。”《正义》引《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王国维《秦郡考》谓“大骆与孝王同时,槐里之犬丘不容为大骆所有,庄公以其先大骆地犬丘为西垂大夫。若在槐里,尚在雍岐之东,不得云西垂,其后文公居 渭之间,宁公居平阳,德公居雍,皆在槐里以西,无缘大骆。庄公之时已居槐里。《秦本纪》云庄公居其故西犬丘,实对东犬丘之槐里而言,犬丘与西垂本为一地,《秦本纪》文公元年居西垂宫,《水经注·漾水》以汉陇西郡之西县当之,其地距秦亭不远”。

今案王说是。《水经注·漾水》于西县故城下云:“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其先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亦西垂宫也,王莽之西治矣。”《括地志》已明言西县即秦始封之地。《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秦本纪》正义引,《绛侯周勃世家》正义所引亦同)又云:“秦州,古西戎之地,秦始封之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是也。”(《诗地理考》卷二引)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

[秦] 秦人为周孝王作为附庸时所居地,在今甘肃省。

《史记·秦本纪》载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世本》亦云:“秦非子始封于秦。”(《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史记·秦本纪》集解引徐广曰:“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也。”《正义》引《括地志》云:“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是也。”《水经注·渭水》云:“清水又径清水城南,又西与秦水合,水出东北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合成一水,西历秦川,川故有秦亭,秦仲所封也,秦之为号始自是矣。”在今甘肃张家川东上磨里附近。

[丰] 西戎之君所建国,在丰水西岸。

《史记·秦本纪》载:“襄公元年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襄公二年戎围犬丘,世父击之,为戎人所虏,岁余复归世父。”襄公元年当周幽王五年,可知西周时犬丘附近有丰王,当是西戎之君自称为王。《路史·国名纪》称丰国“地盖在丰水之西,一作酆”。传世有丰王斧与丰王铜泡等,从丰王斧的形制与铭文看来,当是西周晚期制作,当是西戎之君所制作。

[姜氏之戎][申戎][吕王] “申戎”和“吕王”当为姜氏之戎的分支,都在今甘肃省的东部地区。

《国语·周语上》称周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古本竹书纪年》又谓周宣王三十九年“王征申戎破之”(《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申戎当是姜氏之戎的一支,申原为姜姓。此年周宣王虽攻破申戎,却被姜氏之戎所打败。《史记·赵世家》也述及此事,说造父六世孙奄父从周宣王“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正义》引《括地志》云:“千亩原在晋州岳阳县北九十里也。”董增龄《国语正义》评论说:“《诗疏》(指《诗经》孔颖达《正义》)引孔晁《国语注》宣王不耕籍田,神怒民困为戎所伐,战于近郊,则晁意天子籍田千亩,还在籍田而战,则千亩在王之近郊,非是晋地。”今按姜氏之戎当在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申戎当为姜氏之戎的一支。传世有吕王鬲和吕王壶,这个自称为王的吕,不可能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的吕国,当是姜氏之戎的另一支。

[陆浑戎(允姓之戎)] 西周春秋时部族名,在今陕西省太白山区以北、渭河以南地区。

姜戎氏一名允姓之戎,又称陆浑之戎,原居瓜州,因被秦迫逐而迁居晋南。《左传》昭公九年詹桓伯谓:“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为晋“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左传》襄公十四年范宣子谓:“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汉书·地理志》敦煌下引“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左传》襄公十四年杜注:“瓜州地在今敦煌。”据顾颉刚考证,瓜州之戎本在渭水以南,终南山以上,见所著《史林杂识初编》“瓜州”条。今从之。

[密(密须)] 西周时国名,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

密,一作密须,姞姓之国,为周文王所灭。《世本》:“密须,商时姞姓之国。”(《通志·氏族略二》引)《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史记·周本纪》称文王“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左传》昭公十五年记周景王曰:“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密须由伯姞”,韦注:“伯姞,密须之女。”

周灭密须之后,曾以封同姓,到周恭王时,又为王所灭。《国语·周语上》载:“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之,有三女奔之,……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韦注:“康公,密国之君,姬姓也。”《史记·周本纪》同。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诗》密人国”。《左传》昭公十五年杜注同。《国语·周语上》韦注:“密,今安定阴密是也。近泾。”《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密国。”(《史记·周本纪》正义引)乾隆《甘肃通志》卷二二泾州灵台县“古迹”,阴密故城在县西五十里,即今百里镇,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

[翟、白狄] 翟,西周时部族名,春秋时称为白翟,在今陕西延长、宜川一带。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说:“当成周者,北有燕、卫、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狄,北狄也。鲜虞,姬姓在狄者也。”此所谓“狄”,当指白狄;鲜虞乃白狄的别支。

《左传》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可知白狄当在河西。《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杜注:“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杜注:“白狄,狄别种也,故西河郡有白部胡。”按杜预以为箕在太原阳邑县,不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谓:“今山西隰州蒲县,本汉河东郡蒲子县地,东北有箕城。”据此,白狄当在今陕西延长、宜川一带。

[郦山氏] 商、西周部族,在今陕西临潼南骊山一带。

《史记·秦本纪》记申侯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汉书·律历志》记张寿王谓“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

骊山氏因依据骊山而得名,旧说即骊戎。《史记·周本纪》谓闳夭之徒“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献纣。《续汉书·郡国志》:“新丰,古骊戎国。”《水经注·渭水》谓戏水“出丽山冯公谷,东北流又径丽戎城东”。《括地志》:“骊戎故城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殷周时骊戎国城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骊戎到春秋时已迁到晋东。今定在陕西临潼南骊山一带。

在今山西地区的列国分布

[唐] 西周晋的国都,在今山西翼城西北二十里唐城。

唐,夏商时国名。周成王灭唐,封叔虞于唐,成为晋的国都。《左传》昭公元年记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季曰实沈,……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史记·晋世家》云:“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居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元和郡县志》同。

《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大夏,今晋阳县”,而服虔谓“大夏在汾、浍之间”(见《正义》所引)。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唐”条,以为“当以服氏之说为信”。《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史记·晋世家》正义所引)唐之翼城在今县东南故城,唐城在其西北二十里。

[绛(翼)] 西周春秋时晋之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十五里故城。

周宣王时晋穆侯由曲沃迁都于绛。《水经注·浍水》云:“按《诗谱》(郑玄《诗唐风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 城绛,以深其宫是也。”《晋世家》云:“昭候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索隐》云:“平阳绛邑县东翼城是也。”《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绛邑有翼城。”刘注引杜预曰:“在县东八十里。”《元和郡县志》于绛州翼城县下云:“故翼城在县东南十五里,晋故绛都也。”今定在山西翼城东南十五里故城。

[曲沃] 西周时晋之国都,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二十里。

《汉书·地理志》:“闻喜故曲沃,晋成侯自晋阳徙此。”案周成王封叔虞于唐,三世至成侯南徙曲沃。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二十里。

[鄂] 晋国始祖唐叔虞曾居此。在今山西乡宁。

《世本》谓唐叔虞“居鄂”,宋注:“鄂地今在大夏。”(《史记·晋世家》集解引)《左传》隐公六年载:“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晋人谓之鄂侯。”杜注:“鄂,晋别邑。”《晋世家》正义云:“《括地志》云: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按与绛州夏县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县东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大清一统志》谓鄂城“在乡宁县南一里,今之鄂侯古垒”。今定在山西乡宁。

[虞] 西周春秋时姬姓封国,在今山西平陆东北五十里。

周大王之子虞仲封于虞。《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太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王不从,是以不嗣。”《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有虞山”,“有东西绝涧”,“谓之 桥也”,“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地”,“周武王封太伯之后虞仲于此”。《春秋释例》:“虞,河东大阳县东北吴城。”按“虞”字从“吴”声,虞、吴音同,古常通用。《括地志》云:“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古虞国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元和郡县志》陕州平陆县下云:“故虞城在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今定在平陆东北五十里山上。西周晚期有虞侯政壶,传为山西黎城出土。

[霍] 西周时姬姓封国,武王弟所封国。在今山西霍县西南十六里。

西周初年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世本》谓:周武王“封弟处于霍”(《史记·三代世表》索隐引)。《史记·管蔡世家》也说:“封叔处于霍。”可知周克殷前,已有地名霍。《殷虚书契续编》第三卷第三十一页第四片、《殷契佚存》第五五九片和《殷契摭佚续编》第一四一片有地名霍,与地名望相近。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谓即叔处所封之霍。

霍乃因霍太山而得名。《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以灭耿、灭霍。”杜注:“永安县东北有霍太山。”《史记·赵世家》谓晋献公伐霍,“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水经注·汾水》谓“汾水又南径霍城东,故霍国也”。霍城在今霍县西南十六里。

[魏] 西周时姬姓封国,在今山西芮城北五里古城址。

《左传》昭公九年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韦注:“八国姬姓也。”《诗经》有《魏风》。鲁闵公元年为晋献公所灭,作为毕万封邑。《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河北,“《诗》魏国”。《史记·魏世家》正义云:“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元和郡县志》谓故魏城在芮城县东北五里。《太平寰宇记》云:“其城周回八里,年代绵远,遗址犹存。”至今遗址仍留存,见《文物》1962年第4、 5期陶正刚、叶守明《古魏城和禹王故城调查简报》。

[韩] 西周时姬姓封国,武王之子所封,在今山西河津东汾河以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谓韩“武之穆也”。《诗·大雅·韩奕》记载韩侯“入觐”而“受命”的事。春秋前,韩为晋所兼并,成为晋邑,后来晋以此封大夫韩万。《春秋》僖公十五年“晋侯及秦伯战于韩”,即在此地。

韩的地望,旧有河西、河北、河东三说。河西说见于《括地志》。《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十八里,故古韩国也。《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采于韩原故城也。”(《史记·韩世家》正义引)此说顾炎武已驳斥,认为“晋侯及秦伯战于韩,上言涉河,下言及韩,又曰寇深矣,是韩在河东,非今之韩城也”(《日知录》卷三“韩城”条)。河北说见于《水经注》。《水经注·圣水》云:“圣水又东南径韩城东,……郑玄曰:周封韩侯,居韩城为侯伯,言为猃夷所逼,稍东迁也。”此说出于误会,因见《韩奕》所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误以为韩近北燕。此说俞正燮已驳斥,认为《韩奕》所说的“燕”不是北燕而是姞姓的南燕,《韩奕》云“韩侯取妻”,“为韩姞相攸”,足以证明,详见《癸巳类稿》卷二《韩奕燕师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注:“韩国在河东郡界”,此说甚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根据鲁僖公十五年秦晋战况推定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之间,今推定在河津东,汾河以北。详见拙作《韩侯所在地望考》,附录于《西周春秋时代对东方和北方的开发》,刊《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期,后来又编入《西周史》一书中。

[贾(贮)] 西周时姬姓封国,在今山西襄汾西南。

《左传》桓公九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元和姓纂》三十五马韵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通志·氏族略》亦谓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乡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晋既并贾,遂以为邑,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于贾,谓之贾季,其后则以邑为氏。所说河东临汾有贾乡,当在今山西襄汾西南汾水西岸。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定在今陕西蒲城西南贾城,不确。1974年山西闻喜县上郭村出土贮子匜与筍侯匜。“贮”与“贾”声同通假,贾国本与筍国相邻。

[耿] 商代国都名,西周、春秋时代姬姓封国,在今山西河津东南十二里。

《史记·殷本纪》称“祖乙居于邢”,《索隐》云:“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县有耿城。”春秋初期此地为姬姓之封国,为晋所灭。姬姓封国可能是西周时所分封。《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以灭耿、灭霍、灭魏”。杜注:“平阳皮氏县东南有耿乡”,三国皆姬姓”。《汉书·地理志》:“河东郡皮氏耿乡,故耿国。”《括地志》云:“故耿城,今名耿仓城,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故耿国也。《都城记》云:耿,嬴姓国。”(《史记·殷本纪》正义引)《元和郡县志》绛州龙门县下云:“故耿城在县南十二里,古耿国也。”即今山西河津东南十二里。

[杨] 西周春秋姬姓之国,在今山西洪洞东南。

《国语·郑语》载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韦注:“八国姬姓也。”《汉书·扬雄传》称:“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杨,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颜注:“别谓分系绪也。”又说:“杨在河汾之间。”颜注引应劭曰:“杨,今河东杨县。”《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杨县”,颜注引应劭曰:“杨,侯国。”《太平寰宇记》晋州洪洞县下云:“故杨城,春秋时杨国,汉阳县城也,在县东南十八里。”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有古城址,见《考古》1963年第10期《山西洪洞县古城址调查》。

[郇] 西周春秋姬姓封国,在今山西临猗西南四里。

郇,周文王所封国。《诗·曹风·下泉》:“郇伯劳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郇,文(文王)之昭也。”《水经注·涑水》云:“涑水又西径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也。”《括地志》云:“故郇城在蒲州猗氏县西南四里。”(《诗地理考》卷二“郇伯”条引)《元和郡县志》同。即在今山西临猗西南四里。

[荀][郇瑕氏] 西周春秋国名,在今山西新绛东北。

《左传》桓公九年:“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汉书·地理志》引《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水经注·汾水》云:“古水又西径荀城东,是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荀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二十里临汾故城。《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杜注:“郇瑕,古国名。河东解县西北有郇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云:“郇、瑕二邑皆在解,故曰郇瑕氏,杜以为一国,非也。郇瑕氏,盖先都于瑕,迁于郇,因而得名,犹如句须因先都于句,后迁于须而得名。”《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解县有瑕城,《水经注·涑水》:“涑水又西南径瑕城,……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瑕城。”按此瑕城在今临猗县西南、临晋东南。

案荀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郇又在山西临猗县西南,瑕亦在临猗县西南,地理位置相近,当是先后迁居的关系,不可能名称相同之国家同时在附近存在。1961年10月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筍侯盘,传世有筍伯大父盘(现藏上海博物馆)。“筍”当是此国之原名,“荀”、“郇”都是同音通假。

[赵] 赵的祖先造父封邑,嬴姓,在今山西洪洞北赵城东北三里。

《史记·秦本纪》:“缪王以赵城封造父。”《赵世家》:“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集解》引徐广曰:“赵城在河东永安县。”《正义》引《括地志》云:“赵城,今晋州赵城县是,本彘县地,后改曰永安,即造父之邑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谓“今赵城县北三里有赵简子城,隋置县于此,今古城遗址尚存”。古赵城遗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东北三里,汾水东岸。

[蒲] 西周赤狄之国,在今山西隰县北。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路史·国名纪丁》谓有虞氏后有蒲国,在蒲津关。董增龄《国语正义》以为即“《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蒲子县,应劭曰故蒲反旧邑,武帝置,师古曰重耳所居也”。

考殷墟卜辞有“甫”,与“雀”相近,见《殷虚文字甲编》第一七九片和《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第九八七片,又与缶相近,见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甲骨第三一一二片。日本学者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定在今山西蒲县附近,可能即西周蒲国所在地。

春秋时晋国有蒲邑,战国时魏国有蒲阳,《史记·秦始皇本纪》九年“攻魏垣、蒲阳”。《正义》引《括地志》:“蒲邑故城在隰州县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即晋公子重耳所居邑也。”今据此推定西周之蒲,在今山西隰县北。

[洛] 西周时赤狄之国,春秋时称东山皋落氏,在今山西昔阳东南皋落镇和垣曲东南皋落镇。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董增龄《国语正义》云:“洛即雒,宣公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杜注:雒,晋地,盖洛本翟地,后归于晋。《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是也。”今按此说不确。洛乃西周时赤狄一部落名,并非地名。《通志·氏族略二》引《风俗通》云:“落氏本皋落氏,翟国也,此赤狄别种。”秦嘉谟《世本辑补》以为洛即落氏,亦即皋落氏。此说可信。春秋时或称为皋落狄,《国语·晋语一》记骊姬曰:“以皋落翟之朝夕苛我边邑”,韦注:“皋落,东山翟”。《水经注·河水》于河水“又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下云:“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东流径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转,因失实也,《春秋左氏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也。”今山西垣曲东南有皋落镇,山西昔阳东南七十里又有皋落镇,当即皋落氏曾居留之地。

[潞] 西周春秋时赤狄所建国,在今山西潞城东北四十里。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春秋》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汉书·地理志》:“上党郡潞,故潞子国。”潞盖以居潞水流域而得名。《水经注·浊漳水》于潞县下云:“县故赤翟潞子国也。……阚骃曰: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县北对故台壁,漳水径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为台壁”。董增龄《国语正义》云:“《左传》哀公四年杜注:潞县东有壶口关。《上党记》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案今山西潞安府潞城县即其地,县东北四十里有故潞城。”今从之。

[泉] 西周赤狄之国,在今山西长子。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所说成周之北有潞、洛、泉、徐、蒲等国,韦昭注:“皆赤狄隗姓也。”董增龄《国语正义》云:“泉即前,昭公二十二年传司徒醜以王师败绩于前城,孔疏引服虔注,前读为泉,即泉戎地,在伊阙南,《水经注·伊水》伊水自新城又北经泉亭西,是泉即前也。”此说不确。泉是赤狄的一支,不可能就在中原的伊水流域。西周时这些赤狄之国,分布于浊漳水的发源地区。《水经注·浊漳水》云:“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又说:“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伞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泉国当即在阳泉水流域。今推定在今山西长子县。

[徐][余无之戎] 在今山西屯留西北余吾镇。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这个“徐”是赤狄,当即余无之戎。《古本竹书纪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后汉书·西羌传》注所引)“余”、“徐”音同通用。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谓余无之戎即余吾及无皋二戎。今按古无无皋之戎。春秋时有茅戎及徐吾氏,《春秋》成公元年“王师败绩于茅戎”,《左传》云:“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当时茅戎及徐吾氏当离京都洛阳不远,当即阴戎(或称伊洛阴戎),或称扬拒、泉皋、伊洛之戎。《路史·国名纪》称徐吾氏“今潞之屯留西北三十里有故汉余吾城”。《汉书·地理志》上党郡有余吾县,即今山西屯留西北余吾镇,当是徐吾氏原先所在地。

[燕、燕京、燕京戎] 商、西周地名及部族名,在今山西祁县、静乐间。

《古本竹书纪年》:“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后汉书·西羌传》注所引)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皆谓燕京即是燕京山。《淮南子·坠形训》:“汾出燕京”,高注:“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阳。”《水经注·汾水》云:“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之山,《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尔雅·释地》:“燕有昭余祁”,郭注:“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这个“燕”即是燕京。《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注:“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这个与狄、鲜虞、潞等连称的燕,即指燕京而言。《尔雅·释地》称“燕有昭余祁”,《吕氏春秋·有始览》作“燕之大昭”,《淮南子·坠形训》作“燕之昭余”,《水经注·汾水》称“太谷水出谷西北,流径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燕京当指今山西祁县、静乐县间之山地。

[狐氏(大戎)] 西周春秋部族名,在今山西永和、孝义间。

狐氏有大狐氏和小狐氏,亦称大戎和小戎。大戎,姬姓;小戎,允姓。《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

《国语·晋语四》记叔詹曰:“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世本》:“大狐氏,晋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馌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为晋大夫。”(《路史·后纪十》引)《路史》注:“《世本》有大狐氏、小狐氏,溱为大狐氏,射姑为小狐氏,大狐容为大戎氏。”可知大狐氏即大戎,小狐氏即小戎。

《山西通志》卷五一因见平阳西山一带,在晋有狐厨邑,在汉有狐 县,在魏晋有狐谷亭(《左传》僖公十六年杜注),狐厨即狐谷,在今乡宁县,狐 在今永和县,推定狐氏在乡宁至永和一带。按《山海经·北次二经》有狐岐之山,《山海经地理今释》卷三推定在今孝义县,今推定狐氏部族在今永和、孝义二县间。

[西落鬼戎、隗] 西落鬼戎,商代部族名,西周称为隗。在今山西吕梁山以西、黄河以东大宁、蒲县以北地区。

西落鬼戎,商代部族名。《古本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后汉书·西羌传》注引)《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隗排列在虞、虢、晋和霍、杨、魏、芮之间,则隗亦当在今山西省。梁伯戎有“鬼方 ”三字,可知梁曾与鬼方相战。梁在今陕西韩城,所说鬼方当为鬼方之一支,应即在今山西大宁、蒲县以北地区,与梁相近而中隔黄河。隗应为鬼方一支的别称。西落鬼戎也应为鬼方一支的别称,可能是对东山皋落氏而言。

[条(条戎)] 西周戎族部落之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中条山附近。

《左传》桓公二年载:“初,晋穆公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史记·晋世家》称穆侯四年“取齐女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当周宣王二十三年。按条即鸣条,《楚辞·天问》:“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悦)”,王逸注:“条,鸣条也。悦,喜也。言汤行天之罚,以诛于桀,放之鸣条之野,天下众民大喜悦也。”《书·汤誓·序》伪孔传云:“鸣条地在安邑之西”,《正义》引皇甫谧曰:“今安邑见有鸣条陌。”《括地志》云:“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坡口,即古鸣条陌也。鸣条战地在安邑西。”(《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晋穆侯所伐之条,即是条戎,《古本竹书纪年》称“周宣王三十六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后汉书·西羌传》注引)。条戎即因在条而得名,条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中条山附近。

[奔戎] 西周戎族部落之一,与条戎同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中条山附近。

[髳] 这是从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在今山西平陆西南。

髳为从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见于《尚书·牧誓》。杨筠如《尚书覈诂》云:“髳与髦通,《诗·角弓》:如蛮如髦,郑笺云:西夷别名。”“髳”当与“茅”通。《史记·秦本纪》载:“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正义》云:“刘伯庄云:戎号也。”又引《括地志》云:“茅津及茅城在陕州河北县西二十里,注《水经》云:茅亭,茅戎邑(今本“邑”误作“号”)。”《水经注·河水》云:“橐水又西北径陕城西,西北入于河,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大清一统志》谓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茅戎古有两支。《春秋》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左传》称王师“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春秋时周师所伐的茅戎,不可能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因为平陆距离洛阳有二百五十里,不是周师所能攻伐。

[北唐] 西周时西北戎族所建之国,在今山西太原市。

《古本竹书纪年》载:周穆王时“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绿耳”(《穆天子传》注与《史记·秦本纪》集解所引)。《逸周书·王会篇》“正北方,北唐以闾”,孔晁注:“北唐,戎之在西北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山海经》云县雍之山,其兽多闾。注云:闾即羭也,如驴歧蹄。又《北山经》注云:角如羚羊,一名山驴。《仪礼》注云:闾如驴一角。愚案《穆天子传》注引《古本竹书纪年》云北唐来见献一骊马是生绿耳,即此戎也。”

何秋涛《王会篇笺释》云:“唐之封本在戎境,叔虞即因故国为唐侯,其北之戎国,亦自名为北唐。”《史记·赵世家》称:“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所说正与北唐来献之骊及绿耳相同。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因云:“北唐即造父之国也。”《史记·秦本纪》谓:“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 、绿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

案西周时,晋之北境不及晋阳,北唐之国正相对南方翼城之唐,因而称为北唐。《括地志》云:“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史记·晋世家》正义引)当即北唐所在。即今山西省太原市。

[黎] 商、西周西方国名,见《尚书》的《西伯戡黎》。一作“ ”,见《说文》;一作“耆”,见《史记·周本纪》和《尚书大传》;一作“ ”,见《史记·宋世家》。在今山西长治西南三十里。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壶关,注引应劭曰:“黎,侯国也,今黎亭是。”《续汉书·郡国志》“上党郡壶关有黎亭,故黎国”,刘注:“文王戡黎,即此也。”《说文》:“ ,殷时侯国,在上党东北。”《左传》宣公十五年载伯宗曰:“狄有五罪”,“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杜注:“黎,侯国。上党壶关县有黎亭。”《吕氏春秋·慎大览》云:“武王命封帝尧之后于黎。”《括地志》云:“故黎城,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十八里,《尚书》曰:西伯戡黎,是也。”(《周本纪》正义引)《大清一统志》:“黎国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三十里黎侯岭下。”《西伯戡黎》载:“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即商王纣)。”可知黎是商的诸侯国中比较重要的。

在今河南地区的列国分布

[管(阑、柬)] 周武王封其弟叔鲜于管,即今考古发现的河南郑州商城。

《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外城,古管国也,周武王弟叔鲜所封。”《元和郡县志》郑州管城县下云:“郭下本周封管叔之国。”所谓管城县的“郭下”,就是近年发现的郑州商城。根据考古调查,得知紧贴商代夯土城墙的外壁附加有一周战国时代修筑的城墙,其上有战国文化层,但是战国所修筑的城垣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北郭另筑了一道北城墙,把三分之一面积隔开在外,这样北部三分之一就成为“外城”或“郭”。这个包括有《括地志》所说“外城”和《元和郡县志》所说“郭下”的大城,当是管叔所受封的管国都城;而战国重加修筑而缩小三分之一的小城,当为战国和汉代的管县所在。特别要指出的,“管”是后起字,《墨子》不作“管”而作“关”,《墨子·耕柱篇》称“古者周公旦非关叔”,《墨子·公孟篇》又称“关叔为天下之暴人”。金文作“阑”,见于利簋、宰椃角、咸嗣子鼎、父己簋等。利簋载:“武王征商,惟甲子朝(早)岁克,闻(昏)夙又(有)商,辛未才(在)阑 ,易(锡)又(有)事利金。”“阑”即是管城。

[蔡] 西周蔡叔原封于蔡,姬姓,在今河南中牟附近。

《世本》:“蔡叔居上蔡。”(《尚书·南仲之命》正义和《史记·管蔡世家》集解引)《汉书·地理志》:“汝南郡上蔡,故蔡国。周武王之弟叔度所封。”《括地志》云:“豫州上蔡县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也。县外城,蔡国城也。”(《楚世家》正义引)

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周公因而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上蔡为蔡叔所迁之地。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蔡叔食邑疑即今大名府长垣县之祭城,其后成王改封蔡仲于上蔡,今汝州上蔡县地。”今按《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中牟县下有管城,又有蔡亭”,可知蔡与管原是邻近的两个封国,因而可以同时作乱,蔡当在河南中牟县附近。

[康] 西周时康叔原来封国,在今河南禹县西北三十五里康城。

司徒簋载:“王束(剌)伐商邑, (诞)令康侯啚(鄙)于卫。”《史记·卫世家》:“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卫。……畿内之康,不知所在也。”《卫世家》云:“康叔卒,子康伯代立。”《索隐》引《世本》:“康伯名髦(“髦”原误作“髠”,从张文虎改正)。”又引宋忠曰:“即王孙牟也。”《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灵王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杜注谓王孙牟即康叔之子康伯。康叔与康伯盖因初封于康而以康为氏。王孙牟,金文作白(伯)懋父,见小臣 簋,“牟”与“懋”、“髦”,都是同音通假,因是王之孙,尝以王孙为氏。伯懋父既为卫君,并统率驻屯于牧野的殷八师,曾奉命率殷八师出征“大反”的东夷。

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一引《括地志》:“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以为康叔所封之康即是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之康城,甚是。即在今河南禹县西北三十五里。《路史·国名纪五》谓“康城在颍川,受封于卫,仍兼康号”。颍川为水名与郡名,所说康城在颍川,不确切。

[沬(妹、牧)] 商代别都,西周为卫国都,在今河南淇县(朝歌镇)。

《尚书·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水经注·淇水》称淇水“径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沬邑也,诗云:爰采唐矣,沬之乡矣”。金文称为牧 (师),小臣 簋载:“白(伯)懋父以殷八 (师)征东尸(夷),……复归才(在)牧 (师)。”伯懋父即卫康叔之子康伯,牧 即卫之国都,即是周武王大破商师的牧野,“牧”与“沬”、“妹”双声通用。春秋以后此地称为朝歌,即今河南淇县(朝歌镇)。今朝歌镇尚有三道古城墙遗址,见《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5期的报道。

[鄘] 卫国在河南地区名。

《诗》有《邶风》、《鄘风》和《卫风》,都是卫国的诗,春秋时人都已如此认定,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和三十一年。《汉书·地理志》云:“庸,管叔尹之”,《帝王世纪》又云:“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周本纪》正义引),郑玄《诗谱》又谓:“自纣城以北谓之邶,南谓之鄘。”胡承珙《毛诗后笺》云:“楚丘与漕二地,皆见《鄘风》,在河南,足证卫地在河南者,故鄘也。”又以为《左传》定公四年言康叔取于有阎之土,阎与鄘声相近(《左传》阎职,《史记》作庸职)。陈奂《诗毛传疏》驳之,谓有阎本为宿邑,盖近京畿,与鄘无关。王国维以为“鄘”与“奄”声相近,即鲁地,亦无确证。

[东] 西周春秋地区名,在今河南濮阳一带。

《逸周书·作雒篇》载:“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又载:“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略”一作“畔”)。”又载:“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陈逢衡《逸周书补注》认为“东”与殷、徐、奄等地并举,当为地名;又引吴庆恩之说,认为“东者鲁、卫之间地名,在大河之东,秦汉之东郡也”,“史称卫迁于帝丘,在东郡濮阳县,秦始皇拔卫东地置东郡,……其地在今东昌、大名、曹州三府界内”。《左传》定公四年记子鱼曰:“昔武王克商,……分康叔……,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境),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所说相土之东都,即是帝丘。《古本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太平御览》卷八二引)王应麟、朱右曾等皆谓“商丘”乃“帝丘”之误,帝丘即濮阳县,后为卫之国都。濮阳一带原来地名为东,东郡之称盖沿袭古地名。

[东虢] 西周姬姓封国,在今河南荥阳县北。

东虢与西虢同样是王季之子封国。一作郑虢,见郑虢仲鼎、郑虢仲簋,西周、春秋之际为郑所灭。《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杜注:“虢叔,东虢君也,恃制岩险而不设备,郑灭之。”

《汉书·地理志》:“东虢在荥阳。”《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荥阳有虢亭,虢叔国。”《左传》隐公元年杜注:“东虢,今荥阳县。”《水经注·济水》亦谓索水又“东径虢亭南”,“故虢公国也”。《括地志》云:“洛(当作郑)州汜水县,古东虢国,亦郑之制邑,汉之成皋,亦周穆王虎牢城。”今定在河南荥阳县北。

[北虢] 西周春秋时封国,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及山西平陆县一带。北虢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九里李家窑。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县”。此说“北虢在大阳”不确切,北虢建都于上阳,又兼有下阳,下阳即大阳。《水经注·渭水》引《太康地记》云:“虢叔之国矣(指雍县),有虢宫,平王东迁,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矣。”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从《水经注》所引《太康地记》,以为西虢随周平王东迁,更封于陕州上阳,此说不可信。《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可见与虞、晋相邻的北虢,西周时已存在。根据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发掘结果,出土有大量西周铜器,其中相当一部分早在共和以前,第1631号墓出土虢季氏子 鬲,足证北虢早在西周时已建立。北虢封国当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一带,横跨黄河两岸。见《上村岭虢国墓地》考古报告。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围上阳”,杜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水经注·河水》云:“昔周召分伯,以此城(指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国之上阳也。”根据考古调查,上阳当在今陕县城东南九里之李家窑。

[聃] 周文王之子封国,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聃,文之昭也”,乃周文王子的封国。“聃”一作“冉”,《史记·管蔡世家》谓周武王封昆弟,“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周公封季载于冉。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云:“《国语·周语中》聃由郑姬,盖因郑姬而亡,僖二年郑有聃伯,似郑灭之以为邑,当在开封境。”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以为“聃”即《左传》庄公十八年楚武王“迁权于那处”的那处,在今湖北荆门县东南之那口。今案顾说不确,“聃”与“那”读音不同,不能通假。洪颐煊《读书丛录》谓“ 当读作邥,即沈国也”。钱坫《新斠注汉书地理志》,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唐韵》“季载食采于沈”,断定“ ”即“沈”,音同通用。今案传为洛阳出土的沈子也簋盖载:“朕吾考令乃鸼沈子乍 于周公宗。”“宗”即宗庙,可知沈为周公之子封国,与“聃”为周文王之子封国不同,并非一国。今从江永之说,定在河南开封附近。

[原] 西周时文王之子所封国,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原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讲到周文王十二子的封国,“原”是此中一国。《帝王世纪》云:“原公名丰,是为文王之子。”(《尚书·君奭序》正义引)此国至春秋初期尚存。《左传》庄公十八年载:“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通志·氏族略》云:“周有原庄公,世为周卿士,故以邑为氏。”杜预《春秋释例》云:“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轵有原乡。”《括地志》云:“故原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北二里。”(《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在今济源县西北四里,俗呼原村,遗迹犹存”。《读史方舆纪要》谓在济源县西北十五里,今名原乡。今定在济源西北十五里原昌。

《左传》隐公十一年称周桓王“取邬、刘、 、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 、樊……”。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以为此乃另一原邑,甚是。后来周襄王以南阳八邑给晋,从此成为晋邑。

[雍] 西周文王子所封国,在今河南焦作西南十五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雍,文之昭也”,是文王子封国。杜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西。”《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山阳有雍城。《水经注·清水》引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南有故雍城。”《通志·氏族略二》谓雍为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在今河南修武西、沁阳东北。铜器有雍公缄鼎、雍伯原鼎、雍王戟、雍子良人甗等。今河南焦作西南十五里府城村西北二百米处,发现一古城址,是商周古城,城墙堆积分三层,上层为汉及后代,二层为东周,三层为商及西周。古城作正方形,夯筑方法与郑州商城相同,就地理位置来看,当即雍所在。

[应( )] 西周时姬姓封国,武王第四子所封,在今河南鲁山东三十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杜注:“应国在襄阳城父县西南。”《通志·氏族略》以为“武王第四子所封国”。《汉书·地理志》颍川郡父城下云:“应乡,故国。周武王弟所封。”《汲郡古文》云:“殷时已有应国。”(《水经注·滍水》、《史记·梁孝王世家》正义所引)《水经注·滍水》云:“彭水又东北流直应城南而入滍,……《地理志》曰:故父城县之应乡也,周武王封其弟为侯国。……战国范雎所封邑。”《括地志》云:“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在汝州鲁山东三十里。”(《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又《史记·范雎列传》正义引作“四十里”)西周早期铜器有 监甗、 公鼎等,金文“應”皆作“ ”,不从“心”。既称应侯,又称应公,当为当时所封大国。应侯见工钟载:“王归自成周, (应)侯见工遗(贻)王于周。辛未王各(格)于康(康宫),……易 (彤弓)一, (彤矢)百,马四匹。”周王对应侯的赏赐有彤弓与彤矢,这是对“侯”一级诸侯的赏赐品。

[凡] 西周姬姓封国,周公旦之子所封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二十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凡,周公之胤也。”《诗·大雅·板序》云:“《板》,凡伯刺厉王也。”《诗·大雅·瞻卬》与《召旻》的《序》,都说:“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凡伯是周公的后裔而常讽刺周王“大坏”者。《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楚丘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三十里。杜注:“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共有汎亭”,刘注:“凡伯邑。”《元和郡县志》卫州共城县下云:“故凡城在县西二十里,古凡伯国也。”《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表》因此定在今河南辉县西南二十里。

[胙] 西周姬姓封国,周公旦之子所封国。在今河南延津北三十五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胙,周公之胤也。”杜注:“胙,东郡燕县西南有胙亭。”《续汉书·郡国志》:“东郡燕有胙城。”《水经注·济水》云:“濮水北积成陂,号曰同池陂,又东径胙亭东注,故胙国也。”《大清一统志》谓“故胙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三十五里”。

[邘(盂)] 原为小国,后为周武王之子的封国,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二十多里邘邰村。

《史记·周本纪》称“文王伐邘”,《尚书大传》云:“文王二年伐邘。”邘一作盂,《韩非子·难二篇》:“昔者文王侵盂。”后为周武王之子封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杜注:“邘,野王县西北。”《说文》云:“邘,周武王子所封,在河内野王也。”《汉书·地理志》“河内郡野王”,颜注引孟康曰:“故邘国,今邘亭是。”《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曰:“邘城在野王县西北。”《括地志》云:“故邘国在怀州河内县西北二十里,故邘国也。”(《周本纪》正义引)《水经注·沁水》云:“沁水又东,邘水注之。……其水南流径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伐郑,富辰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三十里有邘城、邘台是也。今故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汉武帝封李寿为侯国。”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云:“今河南怀庆府城西北三十里有邘台村。”

[息] 西周时姬姓封国,在今河南临汝。

息,西周分封姬姓之国,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为楚所灭,见《左传》。《说文解字》:“鄎,姬姓之国,在淮北”,“今汝南新鄎”。《左传》隐公十一年“息侯伐郑”,杜注:“息国,汝南新息县。”《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新息”,颜注引孟康曰:“新息,故息国,其后徙东,故加‘新’。”《左传》隐公十一年正义,对此提出疑问:“若其后东徙,当云故息,何以反加新字乎?盖本自他处而徙此也。”钱坫《新斠注汉书地理志》根据《左传》隐公十一年“息侯伐郑”,进一步推测说:“考新息、郑,南北相去六百里,越国远征,息小国也,未必能如此。知伐郑之息,是故息矣。《水经》汝水出梁县勉乡天息山,今汝州地,在郑之西,疑未迁之息,是其处矣。”案《山海经·海内东经》也说:“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钱说很有道理,可知息国原在今河南临汝县的天息山附近,息即因天息山而得名。《元和郡县志》汝州鲁山县下云:“汝水出县西一百五十里”,“天息山一名伏牛山”。1975年湖北随县涢阳出土鄎子行盆,是春秋晚期之器。

[单(檀)] 西周春秋时东都王畿内封国,姬姓,在今河南济源东南河清。

檀,西周初年所封,始封之君为檀伯达,《左传》成公十一年刘子、单子曰:“昔周克商,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俱封于河”,杜注:“俱封于河内也”。《春秋地名考略》推定檀在河南济源县境。古“檀”与“单”同音通用,如春秋时郑有大夫檀伯,为郑厉公所杀,见于《左传》桓公十五年,而《史记·郑世家》作“单伯”。

单伯见于单伯昊生钟、单子白 、卫盉、扬簋等。《春秋》庄公元年单伯送王姬,周定王有大臣单襄公。壴卣有国族名作“单”,据《考古图》,壴卣得于河南河清,因河滨崩岸而发现,可知单当为成周畿内的采邑。

[祭] 西周时姬姓封国,周公旦之子所封,在今河南荥阳西十五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谓祭“周公之胤也。”世代为周之大臣,周穆王有祭公谋父为卿士,见于《国语·周语上》。韦注:“祭,畿内之国。”《春秋》隐公元年“冬十有二月祭伯来”。此与郑国大夫祭仲采邑有别。祭仲采邑在郑州东北,《括地志》云:“故祭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仲邑也。《释例》(《春秋释例》)云祭城在河南,上有敖仓,周公后所封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可知周公之子所封国,即在敖仓附近。《括地志》又云:“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石门之东。”(《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据此可见周公子封国当在荥阳西十五里左右。

[焦] 西周分封的姬姓之国,在今河南陕县。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晋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杜注:“焦在陕县。”《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有焦城,“故焦国”。《括地志》云:“焦城在陕州城内,东北百步,因焦水为名,周同姓所封。”(《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又云:“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古虢城中东北隅,周同姓也。”《水经注·河水》云:“昔周、召分伯,以此城(指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封神农之后于此。”可知焦国是陕县东城中东北隅的小城,《水经注》以此为神农之后封地,不确。《元和郡县志》谓“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是说在东城中的东北隅百步。

《史记·周本纪》称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集解》以为即陕县之焦城。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云:“陕县之焦姬姓,神农之后姜姓,其非一地可知。《通典》云亳州有焦县,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此得之矣。”如此说可信,这一焦国当在今安徽亳县附近。也可能就是陕县的焦城,传闻有出入。

[蒋] 西周姬姓封国,周公旦之子所封,在今河南淮滨东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蒋,周公之胤也。”杜注:“蒋国在弋阳期思县。”《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期思县”,颜注:“古蒋国。”《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期思有蒋乡,故蒋国。”《水经注·淮水》于“又东过期思县北”下云:“县故蒋国,周公之后也。《春秋》文公十年楚王田于孟诸,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楚灭之以为县。”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的期思集,又在固始县的西北,介于淮滨县与固始县之间。“蒋”金文作“ ”,传世铜器有 兑簋、 子爵等。

[沈] 周公之子封国,姬姓,在今河南平舆北。

《史记·陈杞世家》称:“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索隐》云:“《世本》云沈,姬姓”,“沈在汝南平舆”。《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平舆,颜注引应劭曰:“故沈子国,沈亭是也。”《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平舆有沈亭,故国,姬姓。”《春秋》文公三年:“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杜注:“沈国名也,汝南平舆县北有沈亭。”《春秋》定公四年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传洛阳出土沈子也簋盖载:“朕吾考令乃鸼沈子乍 于周公宗。”“宗”即宗庙,可知沈是周公之子封国。沈子也之父,当是沈始封之君。沈国之君为子爵,是小国。《史记·陈杞世家》云:“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沈子也簋盖载:“也曰:……朕吾考令乃 沈子乍 于周公宗,陟二公,……乃沈子其 褱多公能福。乌虖(呼)!乃沈子妹(未)克蔑见猒(厭)于公。”沈子也称其父为沈子,而称其父的长辈为“公”。

[暴] 西周东都畿内封国,姬姓,在今河南原阳西南。

《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郑玄笺:“暴也,苏也,皆畿内国名。”《诗序》云:“《何人斯》,苏公刺暴公也,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焉,故苏公作是诗以绝之。”此为周幽王时之事。《正义》引《古史考》云:“古有埙篪尚矣,周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苏成公善篪。”《正义》又引《世本》云:“暴辛公作埙。”《何人斯》中有一段说:“伯氏吹壎(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暴在春秋时为郑邑,《春秋》文公八年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雒戎于暴”。据此可知暴与衡雍相去不远。胡承珙《毛诗后笺》推定暴在今河南原阳西南旧原武县境,与苏所在的温(今河南温县)也邻近。

[樊(阳樊)] 西周宣王大臣仲山甫东迁封国,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国语·晋语四》载晋文公二年“公以二军下,次阳樊”,周襄王赐晋文公南阳、阳樊等地,阳人不服,晋文公出兵包围,阳樊人仓葛呼曰:“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韦注:“樊仲,宣王臣仲山甫,食采于樊。”《潜夫论·志氏姓》云:“仲山甫封于南阳。”《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故南阳,有樊”,刘注:“樊,仲山之所居,故名阳樊。”《左传》隐公十一年杜注:“樊,一名阳樊,野王县西南有阳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南十五里。今按仲山甫原为畿内封国,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南樊村。西周末年东迁封国到阳邑,才有阳樊之称。

[申] 西周时姜姓封国,在今河南南阳东北豫山下。

申,姜姓。《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潜夫论·志氏姓》云:“申城在南阳宛北序山下。”《诗·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谓申伯之封邑在谢,“谢”和“序”声同通用。《括地志》云:“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晋太康地志》云周宣王舅所封。”(《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光绪《南阳县志》卷二云:“豫山在东北十五里,本名序山,一曰预山。”《南阳县志》卷首舆图,县东北有豫山,申城即在豫山之下。

[吕(甫)] 西周时姜姓封国,在今河南南阳西三十里。

《尚书》有《吕刑》一篇,《礼记》的《表记》、《缁衣》等篇,《尚书大传》和《史记·周本纪》等,都引作《甫刑》,盖音同通假。周穆王时制作的班簋所提到的“吕白(伯)”,静簋所提到的“吕刚”以及吕方鼎所提到的“吕”,都是指吕国的封君。《诗·大雅·崧高》:“崧(嵩、崇)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吕”。《潜夫论·志氏姓》云:“宛西三十里有吕城。”《史记·齐世家》集解引徐广曰:“吕在南阳宛西。”《括地志》云:“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吕后本纪》正义引)《水经注·淯水》云:“梅溪又径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徐广《史记音义》曰:吕在宛县。”又说:“又按新蔡县有大吕、小吕亭而未知所是也。”《说文》:“郙,汝南上蔡亭。”《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新蔡县有大吕亭”,刘注引《地道记》曰:“故吕侯国。”我们认为当以“宛西”之说为是,在今河南南阳西三十里。新蔡之说出于后人误会,不可信。

[许(无、 )] 金文作“无”,西周姜姓封国,在今河南许昌南三十里。

“许”,金文作“无”。《说文》云:“ ,炎帝太岳之胤,甫侯所封,在颍川,从邑无声,读若许。”《春秋》隐公十一年“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孔颖达《正义》云:“《谱》云许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今颍川许昌是也。”《汉书·地理志》:“颍川郡许,故国,姜姓,四岳后,大叔所封。”铜器有西周晚期的 男鼎(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西周窖藏出土)及春秋早期的 公买簠、 鲁生鼎等。《括地志》云:“许故城在许州许昌县南三十里,本汉许县,故许国也。”(《史记·夏本纪》正义引,《魏世家》正义引作“四十里”)《元和郡县志》于许州许昌县下云:“故许昌城,县南四十里即许国故城。”依据 男鼎,可知许在西周时为男爵。

[杞] 商、西周、春秋时代姒姓国名,原在今河南杞县,后东迁缘陵,在今山东昌乐东南。

《史记·陈杞世家》:“杞东楼公者,夏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也。”《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殷墟卜辞有杞侯,见《殷虚书契后编下》第三七页第五片,可知商代杞已存在,国都原在今河南杞县,后东迁缘陵,在今山东昌乐东南。《左传》僖公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而《公羊传》以为徐、莒胁杞,而齐桓公迁之。后杞文公迁淳于,即今山东安丘东北之杞城。

[曾(缯、鄫)] 西周时姒姓之国,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战国时南迁到湖北枣阳、随县一带。

曾国原为夏代国君后裔,姒姓。《国语·周语下》记太子晋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杞、鄫由大姒。”韦注:“大姒,文王之妃、武王之母也。”可知曾在西周初年已存在。传世铜器有春秋早期的曾侯簠、鄫子伯誩鼎等。西周时代曾是一强国,随同申侯召来犬戎攻杀周幽王,使西周灭亡;并拥立周平王而东迁。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与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推定曾国原与申国相邻而居于河南的南阳盆地,就是后来楚的方城附近的缯关一带,甚是。当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荀子·尧问篇》云:“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杨倞注:“缯与鄫同,故国。封人掌疆界。”“丘”与“墟”同义,地名缯丘,即为曾国旧都所在。春秋前期以后,楚的势力强大,向中原地区扩展,曾南迁到湖北枣阳、随县一带,因而这一带近年来常有曾的铜器出土,1977年在随县西北郊发现了战国初期的曾侯大墓,出土许多精美的曾国文物。

[郐(会、桧)] 西周时妘姓封国,今河南新郑西北三十二里,密县东南。

“郐”一作“会”,西周时妘姓封国。《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妘姓,邬、郐、路、偪阳。”又作“桧”,《诗》有《桧风》,西周末年为郑所灭。1972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康家村出土郐 鼎,“ ”即“妘”姓。据员卣铭文,周昭王时曾伐会。《括地志》云:“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史记·郑世家》正义引)《元和郡县志》同。《水经注·洧水》云:“洧水又东南径郐城南,……刘桢云:郐在豫州外方之北,北邻于虢,都荥之南,左济右洛,居两水之间,食溱、洧焉。徐广曰:郐在密县,不得在外方之北也。”许鸿磐《方舆考证》据《水经注》所载郐城位置,谓郐城正在今新郑西北,不得在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也说:“东北疑西北之误。”今定在新郑西北三十二里,即密县东南。

[江] 西周时嬴姓封国,在今河南正阳西南。

《春秋》僖公三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杜注:“江国在汝南安阳县。”江,嬴姓,见《世本》(《陈杞世家》索隐引)。《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安阳”,颜注引应劭曰:“故江国,今江亭是。”《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安阳有江亭,故国,嬴姓。”《水经注·淮水》云:“淮水又东径安阳县故城南,江国也,嬴姓矣,今其地有江亭。”《括地志》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通志·氏族略》云:“江氏,旧云汝南安阳县有江亭,按此在信阳县东南,新息县之西,安阳故城是也。嬴姓之国,颛帝玄孙伯益之后也。文四年楚灭之。”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有安阳故城。1953年河南郏县太仆乡出土江小中母生鼎,铭文:“江小中母生自作甬(用)鬲。”是春秋早期的制作,见唐兰《郏县出土的铜器群》,刊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按《史记·陈杞世家》云:“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可知江国当是西周封国。

[嚣(隞)] 西周嬴姓封国,在今河南荥阳城东北五十里黄河南岸山上。

1982年6月河南确山竹沟镇西侧发现窑藏铜器多件,此中有嚣伯匜,饰有无眼的窃曲纹,当为西周末年或春秋早年之器。铭云:“嚣白(伯) 弟自作也(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传世有嚣伯盘,铭云:“惟正月初吉庚午,嚣伯塍嬴尹母 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之。”(《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七第十五页)嚣为嬴姓封国,嚣一作隞,曾为殷都城。《史记·殷本纪》称“帝中丁迁于隞”,《集解》引皇甫谧曰:“或云河南敖仓是也。”《索隐》云:“隞亦作嚣,并音敖字。”《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周时名北制,在敖山之阳。”《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敖仓云。”《水经注·济水》云:“济水又东径敖山北,……其山之上有城,即殷帝仲丁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置敖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隞当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城东北五十里黄河南岸山上。《穆天子传》:“戊寅终丧于嚣氏,己卯天子济于河,嚣氏之遂(隧)舍于尺茅,癸未至于野王。”尺茅即攒矛,“遂”即指敖山之交通孔道。

[黄] 西周春秋时嬴姓封国,在今河南潢川西十二里。

《世本》谓黄,嬴姓(《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引),春秋早期的黄大子白克盘载:“黄大子白克乍(作)中(仲)嬴臾媵盘”,足证确是嬴姓。《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弋阳”,颜注引应劭曰:“弋阳,故黄国也,今黄城是。”《续汉书·郡国志》:“弋阳县有黄亭,故黄国。”《左传》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杜注:“黄国嬴姓,今弋阳县。”《括地志》云:“黄国故城在光州定城县西十二里。”《元和郡县志》光州定城县下云:“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后为楚所灭。”汉弋阳县,北齐改为定城县,1914年改为潢川县。

[燕(南燕)] 西周姞姓封国,在今河南延津东北四十里。

《诗·大雅·韩奕》云:“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又云:“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更云:“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是百蛮。”西周封国有两个燕国,一即南燕,姞姓;另一为北燕,即召公后裔,姬姓,金文作“匽”。韩侯所娶是南燕之女,故称韩姞。《左传》宣公三年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史记·郑世家》同。《集解》引贾逵曰:“姞,南燕姓”,盖据《世本》(《左传》正义引)。《汉书·地理志》:“东郡燕,南燕国,姞姓,黄帝后。”《括地志》:“南燕城,古燕国也,滑州胙城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元和郡县志》滑州胙城县云:“又为古之燕国。”今河南延津东北四十里。

[鄂(噩)] 商、周时姞姓封国,在今河南南阳北四十里。

“鄂”,甲骨文和金文作“噩”,商周时侯国名,姞姓。噩侯簋载:“噩侯作王姞媵簋。”《史记·殷本纪》称商王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后来九侯为纣所“醢”,鄂侯为纣所“脯”(杀死而作肉酱、肉干)。《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有西鄂县。《水经》谓淯水“东南径西鄂故城东”。《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元和郡县志》邓州向城县下亦云:“西鄂故城在县南二十里。”在今河南南阳北四十里。《史记·殷本纪》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邘,音于,野王县有邘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今按此说不确。邘原为商末诸侯,周文王灭之,后为周武王之子封国。传世有西周早期鄂叔簋(现藏上海博物馆)和周厉王时的鄂侯御方鼎。周厉王时的禹鼎称鄂侯御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此次鄂侯统率淮夷、东夷大举入侵,深入周的腹地,因而成为周反击的主要目标。

[鄢] 西周时妘姓封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十八里。

《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昔鄢之亡也由仲任。”韦注:“鄢,妘姓之国”,又引唐尚书曰:“鄢为郑武公所灭。”“鄢”一作“邬”,音同通用。《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妘姓,邬、郐、路、偪阳。”《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杜注:“鄢,今颍川鄢陵县。”《括地志》云:“鄢陵故城在许州鄢陵县西北十五里。”(《史记·魏世家》和《田世家》正义引)据考古调查,故城在今鄢陵县西北十八里的前步林周围,见《河南鄢陵县古城址的调查》,刊《考古》1963年第4期。

[陈] 西周妫姓封国,在今河南淮阳。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子产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所说元女大姬即指周武王之长女。《史记·陈杞世家》云:“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汉书·地理志》:“城阳国陈,故国,舜后胡公所封。郑玄《诗郑谱》谓陈都宛丘之侧。”宛丘乃陈都城南三里的小丘,在今河南淮阳。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据此推定陈都为宛丘,在淮阳县南三里,不确。

[挚] 西周任姓封国,在今河南平舆附近。

《诗·大雅·大明》:“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商。”《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韦注:“挚、畴二国任姓,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也。”《说文》:“挚,汝南平舆有挚亭,读若晋。”《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平舆”,刘注:“有挚亭,见《说文》。”王孙远《国语发正》以为即挚国所在。《元和郡县志》于蔡州汝阳县下云:“平舆故城,汉县也,古沈子国,在县东北六十里。”挚是与沈相邻的小国。

[蓼( 、廖)] 西周春秋时董姓封国,在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

《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蔡墨曰:“昔有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诣鬷川。”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认为蓼即是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湖阳,古廖国也。”颜注:“《左氏传》作 ,其音同耳。”《左传》杜注:“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湖阳城。”即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湖阳城。

[蓼(缪)] 偃姓,一说姬姓,西周、春秋封国,在今河南固始北六十里。

《左传》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注:“蓼国今安丰蓼县。”《礼记·坊记》和《淮南子·氾论训》都说:“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礼记》“蓼”作“缪”。《括地志》云:“光州固始县,古蓼国,南蓼也。春秋时蓼国偃姓,皋陶之后,又有北蓼城在固始县北六十里,蓼国有南北二城。”(《史记·陈杞世家》正义引)今定在河南固始北六十里。《路史·后纪八》罗苹注,谓“《世本》谓蓼姬姓,则皆庭坚后也”。

[鄀] 西周春秋时代允姓之国,原在今河南淅川西南,称为下鄀。分支迁居于今湖北宜城东南九十里,称为上鄀。

鄀,允姓。见于《春秋释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秦、晋伐鄀,楚鬬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杜注:“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又云:“商密,鄀别邑。”商密在今河南淅川西南,南郡鄀县在今湖北宜城东南九十里。出土鄀所铸铜器,铭文有“下蠚”与“下鄀”的分别,当是同一国族的分支。鄀国原在下鄀,春秋早期的蠚公鼎,《考古图》谓“得于上 ”,上 即今陕西商县东北,与商密接壤。春秋早期的上鄀府簠,1972年出土于湖北襄阳佘岗山湾,与宜城相近。下鄀的“鄀”字作“蠚”,从“虫”,当为原名。此国西周时代当已存在,疑原为允姓之戎的一支。西周中期的夆伯鬲载:“夆白(伯)乍(作) 孟姬尊鬲。”此处“姬”字当非姓氏,盖女子之美称。

[霍] 商末周初真姓小国,在今河南临汝西南。

《逸周书·世俘篇》记周武王克殷,“庚子陈本命(奉命)伐磿(歷),……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新荒(自)蜀、磿至,告禽(擒)霍侯、艾侯,俘佚侯”。《世本》云:“霍国真姓后。”(《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路史·国名纪》所引)雷学淇《世本校辑》谓“真即黄帝之后十二姓之一‘箴’之别写”。陈本至历告擒霍侯,霍应离历不远。张澍《世本集粹补注》云:“霍,侯爵,武王禽之,今汝之梁县有故霍国,非晋霍也。”春秋时为蛮氏之邑。《左传》哀公四年记“楚人既克夷虎,袭梁及霍”,杜注:“梁南有霍阳山。”《水经注·汝水》云:“汝水之右有霍阳聚,汝水径其北,东合霍阳山水,水出南山,……其水东北流,径霍阳聚东。”《后汉书·祭遵传》注:“霍阳聚在汝州西南。”今定在临汝县西南。《读史方舆纪要》与《大清一统志》谓在汝州东南,不确。杨守敬《水经注疏》已加辨正。

[房] 西周时貍姓封国,在今河南遂平。

《国语·周语上》记内史过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使太宰以祝史帅貍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左传》昭公十三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杜注:“汝南有吴防县,即防国。”《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吴房”,颜注引孟康曰:“本房子国。楚灵王迁房于楚,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为棠谿氏,以封吴,故曰吴房。”《大清一统志》:“吴房故城即今遂平县治。”

[苏(稣)][温] 西周己(金文“己”作“妀”)姓封国,初封在温,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后又封于苏,在今河南济源西北二里。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己姓,昆吾、苏、顾、温、董”,以苏、温为两国。《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左传》云:“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左传》成公十一年记刘子、单子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苏氏即狄,又不能于狄而奔卫。”刘子、单子所说,即僖公十年“狄灭温”的事,可知苏子即是温子,苏、温原指一国。史颂鼎和史颂簋载:“王在宗周,令史颂 (省)稣, 友里君、百姓帅 盩于成周。”稣即苏国。郭沫若考释,谓温为苏的支庶,温在河南温县,“苏大率在其附近”。据史颂鼎铭文,可知苏离成周(今洛阳)不远。按《路史·国名纪三》:“今怀之武德有苏古城,在济源西北二里。”《太平寰宇记》孟州济源县下释文相同。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以为此即苏忿生之初封。《汉书·地理志》:“河内郡温县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括地志》:“故温县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太平寰宇记》作“西南三十里”,即今温县西南三十里招贤集。盖苏忿生初封于温,后迁封于苏,因而据有温、苏两地。传世有稣公簋、稣甫人簋等。

[戴(载、)] 西周春秋时小国,在今河南民权葛岗东南二十里。

《春秋》隐公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公羊传》与《穀梁传》“戴”作“载”,《左传》的释文及《正义》亦作“载”。《说文》作“ ”,《说文》云:“ ,故国在陈留,从邑声。”金文作“”,传世有春秋早期的叔朕鼎、叔庆父鬲等,考卜辞已有方,见《簠室殷契征文》卷二第八页,可知商、西周时已有此国。《左传》隐公十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克之,取三师焉”。杜注:“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国。”《汉书·地理志》梁国甾,“故戴国”,颜注引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城。”孔颖达《正义》云:“古者甾、载声相近,故郑玄《诗笺》读俶载为炽甾,音大同故。”《续汉书·郡国志》“陈留郡考城,故菑”,刘注引《陈留记》:“故戴国。”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葛岗东南二十里。《元和郡县志》于曹州考城县下云:“考城县古戴国也。《春秋》隐公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后属宋,楚灭宋改名曰穀,汉以为菑县。《国都城记》曰:县东南有戴水,今名戴陂,周围可百余里,盖本戴国取陂水为名也。”汉章帝因“甾”与“灾”音同相通,改为考城。

[华] 西周时国名,在今河南郑州南三十里。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对答郑桓公曰:“若克二邑(韦注:二邑虢郐),邬、弊、补、舟、依、 、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是可以少固。”韦注:“华,华国也。”韦昭特别注明“华”是“华国”,当有所据。《逸周书·史记篇》云:“邪人专国政,禁而生乱,华氏以亡。”足以证明华确是国名。华于西周、东周之际为郑所灭,成为郑邑。《水经注·洧水》云:“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径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括地志》云:“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史记·周本纪》正义引,《秦本纪》正义引作“三十里”)今定在河南郑州以南三十里。战国时此地名为华阳,同时也称为华。秦白起拔华阳之役,《战国策·魏策三》云:“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又说:“华军之战魏不胜秦。”一本“华”作“华阳”。

[阙巩] 西周时代国名,在今河南巩县东北。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周景王曰:“阙巩之甲,武(武王)所以克商也。”杜注:“阙巩国所出铠。”《路史·国名纪六》谓“阙巩,周世侯伯之国”。此国当为周武王所灭。《左传》定公四年记子鱼曰:“……故周公相王室,……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杜注:钟名)。”阙巩即指“阙巩之甲”。《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刘注:“巩伯国”。《水经注·洛水》云:“洛水又东径巩县故城南,东周所居也,本周之畿内巩伯国也。”在清代巩县西南三十里,清巩县在今县(原孝义镇)东北。

[厉] 商和西周时小国,在今河南鹿邑东。

《逸周书·世俘篇》记周武王克殷,“百韦命(奉命)伐厉”。厉国至春秋时尚存,《春秋》僖公十五年载:“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杜注:“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厉乡,故厉国也。”若厉国在今湖北省随县北,齐曹之师不可能如此长途来伐。王夫之《春秋稗疏》以为厉即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史记·老子列传》称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正义》云:“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当以王说为是。春秋早期的鲁大司徒匜载:“鲁大司徒中(仲)白(伯)乍(作)其庶女 孟姬賸(媵)也(匜)。”“ ”当即“厉”。此厉国之女嫁于鲁国大司徒仲伯。厉在今河南鹿邑东。

[共] 西周春秋时代国名,在今河南辉县。

《晋书·束皙传》引《古本竹书纪年》:“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庄子·让王》:“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释文》引司马彪注:“共丘山,今在河内共县西。”《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出奔共”,杜注:“共,国。今汲郡共县。”《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共,故国。”《元和郡县志》卫州共城县下云:“共城县本周共伯国。”即今河南辉县。

[緐( )] 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蔡北。

班簋载:“王令(命)毛白(伯)更(赓)虢城公服, 王立(位),乍(作)四方望,秉緐、蜀、巢。”緐、蜀、巢都是周所封国。这是说周穆王任命毛伯继任虢城公当执政大臣,主管此三国。緐即繁阳,原为重要产铜与运送铜锡的地点。春秋早期的曾伯簠盖载:曾伯“克狄(剔)淮尸(夷),卬(抑)燮 (繁)汤(阳),金导锡行”。晋姜鼎又载:“征緐(繁)汤(阳)、 ,取厥吉金,用乍(作)宝尊鼎。”这是说曾、晋两国同时出兵征服淮夷,夺取繁阳与 两地的铜,用作铜鼎。洛阳东周墓曾出土一件青铜剑,铭云:“緐(繁)汤(阳)之金。”《左传》襄公四年:“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杜注:“繁阳,楚地,在汝南鲖阳县南。”《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 丘县有繁阳亭。鲖阳故城在新蔡县北七十里,繁阳在其南,当在今新蔡县北。”《大清一统志》云:“繁阳亭在河南汝宁府新蔡县北。”此地西周时为繁(緐)国所在,是产铜和运送铜的主要地点,因而周穆王任命执政大臣主管。春秋早期此地一带为淮夷所控制,因而曾、晋两强国联合出征淮夷,从而取其吉金用作铜鼎。

[巢] 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野北。

1965年陕西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铜器七件,其中 (蔡)侯鼎铭文云:“ (蔡)侯隻(獲)巢,孚厥金胄,用作 鼎。”(见《陕西西安张家坡西周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9期,传世有 贮簋,铭文云:“唯巢来 (笮,当读作“朝”),王命东宫追以六 之年。”穆王时的班簋载王命令毛伯继承虢城公职司而“秉緐、蜀、巢”。《书序》说:“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说文》云:“鄛,南阳棘阳”,段玉裁注:“今河南南阳府新野县东北七十里有棘阳故城是也,鄛其乡名也。”可知巢在今河南新野东北。緐(繁)在今河南新蔡北,蜀在今河南禹县东北,与巢同为产铜的地区,因而周穆王任命毛班为执政大臣而“秉緐、蜀、巢”三国。蔡在今河南上蔡,巢在其西南,也因巢产铜,派兵前去夺去“金(铜)胄”,用作铜鼎。

[蜀] 西周时封国,在今河南禹县东北。

《逸周书·世俘篇》记周武王克殷后庚子“新荒命(奉命)伐蜀”,乙巳“陈本、新荒(自)蜀、磿至”。《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长社有蜀城”,刘注引《史记》曰:“魏惠王元年赵、魏合军伐魏蜀泽。”《史记·魏世家》作“浊泽”,《赵世家》和《六国年表》作“涿泽”,《集解》引徐广曰:“长社有浊泽。”今定在河南禹县东北。周穆王时的班簋,记穆王命令毛伯继承虢城公的职司,“秉緐、蜀、巢”,这个“蜀”也该在河南禹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太平御览》卷八五引)。与吕人同来献玉而宾于河的蜀人,亦当在今河南禹县东北。

[磿(历)] 西周早期国名,在今河南禹县。

《逸周书·世俘篇》记周武王克殷后,“陈本命(奉命)伐磿”(原误作磨,从卢文弨引梁履绳改正)。《路史·国名纪六》云:“ ,商时侯国,凡地从邑,本作磿也。”梁履绳引《战国策·秦策》“割濮磿之北”,谓“磿近濮,在商畿内可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今山东东昌府濮州南有历山。然距朝歌俱远,非五日能返也”。此当即后来郑国之历。《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谓郑桓公曰:“若克二邑(韦注:“虢、郐”),邬、弊、补、舟、依、 、历、华,君之土也。”历在春秋时代作“栎”,《史记·郑世家》:“厉公出居边邑栎”,《索隐》引宋忠曰:“今颍川阳翟。”《索隐》云:“按栎音历,即郑初得十邑之历也。”即今河南禹县。这时周武王正向南国的商属诸侯进攻讨伐。

[虎方] 商、周时西戎所建之国,在今河南省西南角及其与湖北省交界地区。

虎方见于殷墟卜辞,见《甲骨文合集》第六六六七片。中方鼎载:“惟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省南或(国)贯行,王居在夔 真山,中乎(呼)归(馈)生凤于王。”中甗又载:“王令中先省南或(国)贯行, 居在 (曾)。”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以为虎方应即春秋之夷虎。此说甚是。惟丁山以为其地即《水经注·肥水》的死虎亭,推定在安徽寿县东南和长丰县西,不确。《左传》哀公四年载:“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昄、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负函在今河南信阳,缯关在今河南方城。楚人在克夷虎之后,进军到信阳和方城,可知夷虎原居在河南省西南角及其与湖北省交界地区。中甗所说王居在曾,曾即在今方城,中鼎所说王所居的山,当即方城以西的伏牛山东麓。

在今山东地区的列国分布

[鲁] 西周时姬姓封国,建都曲阜,在今山东曲阜。

《左传》定公四年记子鱼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醜,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史记·鲁世家》称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我们认为《史记》所说武王封周公为鲁公,不确。武王克商,虽已攻灭商的中央政权,其所占土地仅是中原地区,不及东方“少昊之虚曲阜”一带。周的占有曲阜一带当在成王时周公东征攻灭东夷的奄国以后。少昊即少皞,少皞原是东夷的祖先之神,所谓“少皞之虚”就是指东夷所在地区。

[曹] 西周时姬姓封国,在今山东定陶东北。

《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振铎于曹”,又云:“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汉书·地理志》:“济阴郡定陶故曹国,周武王弟叔振铎所封。”《元和郡县志》曹州济阴县,“本汉定陶县之地,属济阴郡”,“古曹国在县东北四十七里,故定陶是也”。《左传》鲁哀公八年(前487年)宋灭曹。

[阳] 西周春秋时姬姓封国,在今山东沂南南。

《春秋》闵公二年“齐人迁阳”。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谓姬姓,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谓偃姓。叔姬鼎载:“叔姬作阳伯旅鼎。”(《周金文存》卷二第五十九页),可证姬姓为是。《汉书·地理志》原东海郡都阳县,后为城阳国,有阳都县,顾注引应劭说,谓即阳国。《水经注·沂水》云:“沂水又南径阳城县故城东,县故阳国也。”《后汉书·明帝纪》注:“阳都故城在沂州沂水县东南。”今定在山东沂南县南,沂水之西。

[明(茅)] “明”为西周初年周公之子所封国名,“茅”为“明”的通假,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前昌邑集西。

作册令方彝载:“王令(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又载:“明公朝(早)至于成周”,“明公用牲于京宫”。鲁侯尊载:“唯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明”为周公之子所封国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所说周公之子封国,有“茅”而无“明”,“茅”当为“明”之通假。《国语·齐语》:“首戴茅蒲”,韦注:“茅或作萌”。后来茅邑属邾,《左传》哀公七年记邾国“茅成子以茅叛”,杜注:“高平西南有茅乡亭。”《续汉书·郡国志》“山阳郡高平有茅乡城”,刘注引杜预曰:“茅乡在昌邑西南。”今按昌邑故城在今山东巨野南(偏东)六十里的前昌邑集,茅国当在其西。

[极] 西周时姬姓封国,在今山东金乡南偏东三十里。

《春秋》隐公二年“无骇率师入极”,杜注:“极,附庸小国。”《穀梁传》云:“极,国也。不称氏者,灭同姓,贬也。”极当西周时已存在。《读史方舆纪要》谓极在今山东金乡南偏东三十里,鱼台西。

[告(郜)] 西周春秋时姬姓封国,在今山东成武东南北郜。

告为周文王子所封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谓郜“文之昭也”。《春秋》隐公十年:“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盖郜已为宋所取而成为宋邑。《春秋》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盖郜已为宋所取而郜之大鼎亦已归宋。传世有告仲尊、郜史硕父鼎等。杜注:“济阴城武县东南有北郜城。”《水经注·泗水》引《十三州志》云:“今成武县东南有郜城,俗谓之北郜城者也。”《大清一统志》谓古郜国即汉代山阳郡郜城县,即今成武东南十八里北郜城,又南二里曰南郜城。

[滕] 西周时姬姓封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史记·陈杞世家》云:“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索隐》云:“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所说文王子错叔绣封于滕,当出于《世本》。《汉书·地理志》:“沛郡公丘,故滕国。”《元和郡县志》徐州滕县下云:“按古滕国在县西南十四里滕城是也。”《左传》隐公七年“滕侯卒”,杜注:“滕国在沛郡公丘县东南。”根据考古调查,《元和郡县志》所说很是确实。滕县古城在今滕县东南十四里,当荆水与小荆水分叉之间,汉代公丘城正在其东南。详见《考古》1965年第12期《山东邹县滕县古城址调查》。

[营丘] 西周春秋战国时代齐之国都,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区。

《史记·齐世家》云:“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又云:“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史记·齐世家》正义所引)《水经注·淄水》云:“淄水自山东北流,径牛山下,又东径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左思《齐都赋》曰:“牛岭镇其南者也,水在齐八祠中,齐之得名起于此矣。《地理风俗记》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其水北流注于淄水。”营丘遗址当在今淄博市东临淄区,临淄故城外郭之东北部在韩侯岭一带,近年出土陶鬲,形制与陕西西安普渡村出土西周陶鬲相近。近年临淄区龙贯村、尧王村、商王村先后出土战国文物,龙贯村东淄河滩曾出土郾王职剑(郾王职即燕昭王)等,尧王村西凤凰冢出土国子铜鼎和豆、壶等,商王村发现嵌金银战国铜镜和嵌金银牺尊。

[纪(己、 )] 西周时姜姓封国,在今山东寿光南三十里纪台村。

纪,姜姓。《史记·齐世家》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集解》引徐广曰:“周夷王”。而《帝王世纪》以为周懿王,云:“周之纪国姜姓也。纪侯谮哀公于周懿王,王烹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春秋释例·世族谱》云:“纪,姜姓,侯爵,庄四年齐灭之。”传世有纪姜簋和纪侯作姜萦簋,足证纪确为姜姓。《续汉书·郡国志》:“北海国剧县西有纪亭,故纪国。”《水经注·巨洋水》记:“巨洋又东北径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清代乾隆年间发现西周晚期的己侯钟于山东寿光县南三十里的纪台村,可知纪国确在这个纪台村。1983年12月在寿光县城以北二十里的古城址(俗称益都侯城)发现了一批有“己”字铭文的商代晚期铜器,可知商代晚期纪国已建立。传世有西周早期的纪侯貉子簋、西周中期的纪侯作姜萦簋等。1969年山东烟台上夼村出土己华父鼎与 侯鼎,可知“己”与“ ”同为一国之名。

[向] 西周春秋时姜姓封国,在今山东莒南东北。

向,姜姓,见《世本》(《左传》隐公二年正义引)。春秋初年为莒所灭。《春秋》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汉书·地理志》:“沛郡向,故国;《春秋》曰:莒人入向,姜姓,炎帝后。”向县,魏省入龙亢。杜注:“向,小国,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此说不确,如果向国在今安徽怀庆东南,春秋时莒在今山东莒县,不可能越千里而入其国灭之。顾炎武对此已驳正(《日知录》卷三一“向”条)。顾氏据于钦《齐乘》,定向在沂州西南一百里之向城镇。沈钦韩《春秋左氏地名补注》认为此说不确,“莒亦小国,去沂州二百二十里,去沂州尚远,知向城非沂州之向城镇也”。他从《太平寰宇记》,定向城在莒县南七十五里。《续山东考古录》定向国在山东省莒南东北,今从之。

[州(淳于)] 西周春秋时代姜姓封国,在今山东安丘东北。

《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淳于公即州公,杜注:“淳于,州国所都。”《世本》云:“州国姜姓。”(《正义》所引)杜注:“今城阳淳于县。”《括地志》载:“淳于城在密州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史记·扁鹊列传》正义引)《水经注·汶水》谓淳于县“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淳于当在今安丘东北三十里。

[夆(逢)] 西周姜姓封国,在今山东临朐西。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杜注:“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国语·周语下》记伶州鸠曰:“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所凭神也。”韦注:“伯陵,大姜之祖有逢伯陵也,逢公,伯陵之后,大姜之姓,殷之诸侯。”西周中期的夆伯鬲载:“夆白(伯)乍(作) (鄀)孟姬尊鬲。”可知逢国西周时尚在,该是蒲姑氏夺去其居地之后,迁往别处。《汉书·地理志》:“齐郡临朐县有逢山祠。”《元和郡县志》于青州临朐县下云:“逢山在县西二十二里。”《齐乘》又说逢山在临朐西十里。今定在山东临朐县西。

[任][宿] 西周春秋时风姓古国,任在今山东济宁,宿在今山东东平东南。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子鱼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汉书·地理志》:“东平任城,故任国,太昊后,风姓。”《读史方舆纪要》云:“任城废县今济宁州治,春秋时任国。”

《续汉书·郡国志》:“东平国无盐,本宿国。”《春秋》隐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庄公十年“三月宋人迁宿”。杜注:“宿,小国,东平无盐县是也。”《元和郡县志》于郓州须昌县下云:“无盐故城在县东三十六里,古宿国也。”按唐须昌县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十五里,宿当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偏南)二十里,大清河之南。

[须句] 西周时风姓古国,在今山东东平西南。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公羊传》作“须朐”。《汉书·地理志》:“东郡有须昌,故须句国,太皞后,风姓。”西周有一簋,铭为图形文字,上为“句”字,下为“须”字,见郭沫若《释须句》,收入《金文丛考》。杜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即今山东东平东南。《水经注·济水》于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下引“京相璠曰:须朐,一国二城两名,盖迁都须昌,朐是其本”。《汉书·地理志》:“东郡寿张有朐城”,钱坫《新斠注》云:“朐,即须句之句也,在今东平州西。”按寿张在今山东东平西南。须句春秋前期为邾所灭,《左传》僖公二十一年“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僖公二十二年“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须句成为鲁的附庸。

[颛臾] 西周春秋时代风姓封国,在今山东平邑东十里。

《论语·季氏》载:“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城之中矣。”《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蒙阴,《禹贡》蒙山在西南,颛臾在蒙山下。”《续汉书·郡国志》:“泰山郡南武阳,侯国,有颛臾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杜注:“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大清一统志》:“颛臾城在费县西北八十里。”今山东平邑东十里左右有颛臾故城。颛臾与任、宿、须句等同为风姓古国。

[薛、邳] 夏、商、周、春秋时代任姓之国,战国时为齐邑。薛在今山东滕县南四十里,邳又在薛西三十里。

《史记·陈杞世家》云:“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索隐》云:“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左传》定公元年载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旧说以为奚仲所迁之邳,即是下邳,《水经注·泗水》引应劭说和《左传》定公元年杜注都这样说,但是从“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来看,奚仲所迁之邳不应离薛太远,不可能远在今江苏邳县的下邳。《说文解字》说:“邳,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也。”当即后来的仲虺城。《水经注·泗水》载:“漷水又西径薛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夏车正奚仲之国也。……漷水又西径仲虺城北,《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晋书地道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仲虺城后来又称 城,虺、 声近通用。薛在今山东滕县南四十里,而邳又薛之西三十里,不可能在今江苏邳县东北邳城镇。

[章(鄣)] 西周时任姓封国,在今山东东平以东六十里的鄣城集。

章,任姓之国,见于《世本》。《水经注·汶水》云:“章县按《世本》任姓之国也。齐人降章是也。”《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降鄣”,杜注:“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公羊传》和《穀梁传》并云:“鄣,纪之遗邑也。”《说文》云:“鄣,纪邑也。”王夫之《左传稗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章炳麟《左传读》皆以为即《左传》昭公十九年“莒子奔纪鄣”之纪鄣,在“今江苏赣榆县旧城北七十五里处”。不确。春秋初期齐之势力尚不可能及于纪鄣,《公羊传》、《穀梁传》所说不确。章原为独立之任姓小国,在今山东东平以东六十里的鄣城集。

[铸(祝)] “铸”一作“祝”,西周春秋时妊姓封国,在今山东肥城东南。

“铸”金文作“ ”,是妊姓封国。铸公簠云:“铸公作孟妊车毌朕(媵)簠。”《吕氏春秋·慎大览》云:“武王胜殷,入殷,未下 ,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史记·周本纪》称“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祝”、“铸”是一声之转,因而通用。《乐记》称“封帝尧之后于祝”,盖传闻异词。此国春秋时尚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臧宣叔娶于铸”,杜注:“铸国,济北蛇丘县所治。”《续汉书·郡国志》济北国“蛇丘有铸乡城”,刘注:“周武王未及下车,封尧后于铸。”《春秋释例》:“铸,济北有蛇丘县所治铸乡城,即铸国。”《水经注·汶水》谓“汶水西径蛇丘县南”,县治铸乡城即铸国。《大清一统志》谓在今肥城南,今从杨守敬《水经注图》定在山东肥城东南。

[鄅] 西周春秋时妘姓封国,在今山东临沂北十五里。

鄅,妘姓,见于《世本》(《左传》昭公十八年正义引)。《左传》昭公十八年“六月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十九年“宋公伐邾”,“乃尽归鄅俘”。不知何年鄅地为鲁所有,《春秋》记哀公三年鲁人“城启阳”,启阳本鄅地,今山东临沂北十五里有启阳故城。《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开阳,故鄅国。”《左传》杜注:“鄅,妘姓国也,今琅邪开阳县。”《水经注·沂水》云:“沂水又南径开阳县故城东,县故鄅国也。”

[夷] 西周春秋时妘姓封国,在今山东即墨西六十里。

夷,妘姓,见于《世本》(《左传》隐公元年正义引)。《左传》隐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城阳壮武县。”《续汉书·郡国志》:“北海郡壮武,故夷国。”《元和郡县志》莱州即墨下云:“壮武故城在县西六十里。”另有姜姓之夷,见睘卣与《左传》庄公十六年,与此有别。《左传》庄公十六年载:“初,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此为姜姓之夷。文公六年“晋蒐于夷”,盖晋灭夷后,成为晋邑。

[偪阳(傅阳)] 西周妘姓封国,在今山东枣庄东南峄城镇东南。

《春秋》襄公十年“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穀梁传》作“傅阳”,“偪”、“傅”音同通用。《国语·郑语》记西周末年史伯云:“妘姓,鄢、郐、路、偪阳。”《汉书·地理志》:“楚国傅阳,故偪阳国。”《左传》杜注:“偪阳,妘姓国,今彭城傅阳县也。”《大清一统志》谓“在峄县南五十里”,峄县即今山东枣庄东南峄城镇,峄城东南五十里有傅阳故城。

[邾(邹、陬)] 邾,西周曹姓封国,春秋时为鲁邑,称陬或邹,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

邾,曹姓之国。《世本·居篇》:“邾颜居邾。”(《左传》庄公五年正义引)《春秋释例·世族谱》“邾颜”作“夷父颜”,谓:“夷父颜有功于周。”

《水经注·泗水》谓峄山“邾文公所迁”,“故邾晏之国,叔梁纥之邑也,孔子生于此”。按《水经注》谓孔子生于峄山,不确。《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续山东考古录》谓邾故都即孔子所生之陬,可从。陬,一作“郰”,亦作“鄹”。《论语·八佾》:“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又作“邹”,《左传》昭公九年正义引《论语》作“邹人”。《括地志》:“故邹城在兖州泗水县东南六十里,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故阙里在泗水县南五十里。”(《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今定在曲阜东南东陬村(尼山之西)。“邾”金文作“ ”,传世有邾伯御戎鼎、邾讨鼎、邾友父鬲等。

[郳] 西周春秋时代邾国的附庸,在今山东滕县东六里。

《左传》庄公五年:“郳犁来来朝”,孔颖达《正义》云:“郳之上世出于邾国。《世本》云,邾颜居邾,肥迁郳,宋仲子注云: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则颜为邾君,肥始封郳。”《谱》(《世族谱》)云:“小邾,邾侠之后也,夷父颜有功于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郳,曾孙犁来始见《春秋》,附从齐桓,以尊周室,命为小邾子,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后六世,而楚灭之。”杜注:“东海昌虑县东北有倪城”。《春秋释例》同。应劭与《晋书·地理志》都说:“蕃县即今滕县,昌虑县亦在滕县境内。”《通志·氏族略》云:“今沂州滕县东南是也。”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定在滕县东六里。传世有郳 鬲,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谓“郳 当是郳之夫人 姓之女”,或以为郳是 姓,不确。

[鬲] 西周偃姓封国,在今山东平原西北。

西周中期的鬲叔兴父 云:“鬲叔兴父作旅须( )。”鬲为西周偃姓封国。《水经注·河水》云:大河故渎“北径绎幕县故城东北,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应劭曰:鬲,偃姓,咎繇后”。鬲原为水名,见《尔雅·释水》的“鬲津”。《元和郡县志》于德州安德县下云:“鬲津枯河在县南七十里。”在今山东平原西北。胡渭《禹贡锥指》以为鬲津故道自今山东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等县入海。

[遂] 西周春秋时妫姓封国,在今山东肥城县南。

《春秋》庄公十有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世本》云:“遂,妫姓。”传为舜之后,此国西周时当已存在。《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蛇丘,隧乡,故隧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遂也。”《左传》杜注:“济北蛇丘县东北有遂乡。”《水经注·汶水》云:“京相璠曰:遂在蛇丘东北十里,杜预亦以为然,然县东无城以拟之,今城在蛇丘西北,盖杜预传疑之非也。”洪亮吉《左传诂》云:“东北为西北之误,杜注承京相璠之误。”《续山东考古录》:“遂国故城在肥城县南十里。”《大清一统志》同。

[莒] 西周时己姓封国,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山东莒县。

莒,己姓。《世本》云:“莒,己姓。”又云:“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见《左传》隐公二年正义所引)《春秋释例·世族谱》:“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计后徙莒。”计一作计斤,又作介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崔杼帅师送之,遂伐莒,侵介根。”杜注:“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汉书·地理志》:“琅邪郡计斤,莒子始于此。”今山东胶县西南五里有城子村,即是莒始居之地。后迁莒,即今山东莒县。战国初期,公元前431年楚简王灭莒,见《史记·楚世家》。中子化盘铭文,述及楚简王伐莒。《水经注·沭水》谓莒子之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尸子》曰:莒君好鬼巫而国亡。无知之难小白奔焉,乐毅攻齐守险全国”。《元和郡县志》亦云:“莒县古莒子国也”,“县治在莒国故城中,城三里,并皆崇峻,惟南开一门。子城方十二里,郭周回四十里”。莒的城郭是修建得特别坚固的。

[徐(徐戎)] 西周春秋时代国名,嬴姓,在今山东滕县南、淮水北岸。

徐和奄都是嬴姓,见于《世本》(《左传》昭公元年正义引)。徐方见于《诗·大雅·常武》,徐戎见于《尚书·费誓》。“徐”一作“ ”,《说文》云:“ ,邾下邑也,从邑余声,鲁东有 城,读若涂。”段玉裁云:“地当作戎,许书之例未有言城者, 戎即《周礼注》所云伯禽以王师征 戎,今《尚书》作徐夷、徐戎,许、郑所据作 ,当在鲁东。”金文亦作“ ”。《书序》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史记·鲁世家》亦云:“伯禽即位之后,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费),作《肸誓》。”费在今山东费县,当曲阜东南。今案《诗·鲁颂· 宫》说:“保有凫绎,遂荒徐宅。”凫山在今山东邹县西南五十里,绎一作峄,在今邹县东南,说明当鲁僖公时徐戎一支尚在邹县之南,与《说文》所说“ ,邾下邑”合。徐戎原居今滕县南,古称徐州。《续汉书·郡国志》:“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汉书·地理志》:“临淮郡徐,故国,盈姓。”《括地志》云:“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也。”(《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又云:“泗州徐城县北,今徐城镇,在泗之临淮镇北三十里,有故城号大徐城,周十一里,中有偃王庙、徐君墓。”(《路史·国名纪乙》引)此乃后来南迁所居地。传世有春秋时的徐王鼎等。

[郯] 西周春秋时嬴姓封国,在今山东郯城北门外。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说文》云:“郯,东海县,帝少昊后所封。”《汉书·地理志》:“东海郡郯,故国,少昊后,盈姓。”《元和郡县志》于泗州下邳县下云:“故郯城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古郯子国。”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云:“郯县故城在城北有遗址。”《郯城县志》称北门外有郯子东城与郯子西城。此盈姓郯国,出于东夷之族,即嬴姓,历史悠久,西周时当已存在。

[葛] 商、周、春秋时嬴姓小国,在今山东泰山附近。

《孟子·滕文公上》说:“汤居亳,与葛为邻。”此国到春秋初年尚存。《春秋》桓公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杜注:“葛国,宁陵县东北。”《汉书·地理志》陈留郡宁陵县,注引孟康云:“葛伯国,今葛乡是。”《元和郡县志》宋州宁陵县下云:“故葛城在县北十五里,古葛伯国。以不祀为汤所灭。”“为汤所灭”之说不确。葛为嬴姓,《左传》僖公十七年记齐桓公有“如夫人”六人,其中葛嬴生昭公。《史记·齐世家》也说:“葛嬴生昭公潘。”可知葛为嬴姓。鲁桓公十五年葛人与邾人、牟人一同来朝,邾即邹,建都于今已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牟在今山东莱芜东二十里牟城,与邾、牟之君同时来朝的葛君不可能远在河南宁陵北。王夫之《春秋稗疏》推定在今山东枣庄峄城镇,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推定为山东泰山旁,当为泰山旁之小国。

[奄] 金文作“ ”,西周时嬴姓之国,淮夷之族,在今山东曲阜。

禽簋载:“王伐 侯,周公某(谋)禽祝,禽又(有) (脤)祝。” 劫尊载:“王征 ,易 劫贝朋。”《书序》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征)》。”《左传》昭公元年记赵孟曰:“周有徐、奄”,杜注:“二国皆嬴姓”。奄亦称商奄,又作商盖。《墨子·耕柱》云:“古者周公旦非关叔,辞三公而东处于商盖。”孙诒让《墨子间诂》云:“商盖即商奄,单言之曰奄,累言之则曰商奄,此谓周公居东,盖东征灭奄,即居其地,亦即鲁也。”《说文》:“ ,周公所诛 国在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曰:“兖州曲阜奄里,即奄国之地也。”《集解》引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奄乃淮夷的一支,淮夷嬴姓。《韩非子·说林上篇》载:“周公旦已胜殷,将伐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所谓九夷即是淮夷,因淮夷分支众多而有九夷之称,而奄是此中强大的一支。

奄到汉代,即为曲阜之奄里。《汉书·艺文志》谓“《礼》古经出于鲁淹中”,颜注引苏林曰:“里名也”。《续汉书·郡国志》:“鲁国古奄国”,刘注引《皇览》:“奄里,伯公冢在城内祥舍中。”

[丰] 东夷所建国,为周公所灭,在今山东济宁附近。

方鼎载:“惟周公于征东夷,丰伯、尃古(蒲姑)咸。”可知丰与蒲姑同为东夷之国。丰伯车父簋出土于山东济宁,见《攈古录金文》卷二之三第四十八页。丰国当在今山东济宁附近。

[薄姑(蒲姑、尃古)] 西周初期东夷所建之国,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薄姑一作“蒲姑”,《左传》昭公元年记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 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此地原为东夷所居,东夷部族都以鸟为名,爽鸠氏是鸟名,蒲姑氏亦是鸟名。蒲姑既为东夷一部族名,亦为地名。《史记·齐世家》称“胡公徙都薄姑”。 方鼎载:“惟周公于征东尸(夷),丰白(伯)、尃古咸。”尃古即薄姑。

《续汉书·郡国志》:“安国博昌有薄姑城。”杜预《春秋释例》:“蒲姑,乐安博昌县西北有蒲姑城。”《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史记·齐世家》正义所引)《水经注·济水》云:“薄姑去齐城(即临淄)六十里。”又云:“济水又经薄姑城北”,又云:“薄姑故城在临淄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史迁曰献公徙薄姑。城内有高台。”《元和郡县志》:“蒲姑古城在(博昌)县东北六十里。”《续山东考古录》云:“薄姑国城在(博兴)东南十五里,今柳桥。”在今山东博兴东南五里之柳桥村。

[莱(釐、莱夷)] 莱,商、西周、春秋时东方大国,莱的国都在今山东平度以西胶莱河一带。

《史记·齐世家》谓师尚父封于营丘,“营丘边莱”,“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亦称莱夷,见《书·禹贡》。又作釐,见春秋铜器叔夷钟。春秋中期为齐所灭。

服虔和杜预都说莱在汉代东莱郡黄县,盖因黄县有莱山而附会。于钦《齐乘》谓莱都在黄县东南,也因地名莱子关而附会。康熙《黄县志》谓在县城东南十里灰城,也无根据。莱为当时东方大国,辖境很大,《汉书·地理志》东莱郡黄县有莱山, 有百支莱王祠,琅邪郡长广亦有莱山、莱王祠,都该因莱而得名。

《春秋》宣公七年记“公会齐侯伐莱”。《左传》襄公二年记“齐侯伐莱”,“晏弱城东阳以逼之”。襄公六年记“齐侯灭莱”,“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迁莱于郳”。据此莱都当与东阳、棠不远。《黄县志稿》云:“考东阳在临朐东境,莱都当与相近,并去棠不远,则当为古即墨附近。”今推定莱都在今平度以西胶莱河一带。

[牟] 西周东夷所建国,在今山东莱芜东二十里。

《春秋》桓公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杜注:“牟国,泰山县。”《汉书·地理志》:“泰山郡牟,故国。”应劭曰:“鲁附庸也。”《大清一统志》:“山东莱芜县东二十里有牟城。”《山东通志》同。

[根牟] 西周东夷所建国,在今山东琅邪阳都东。

《春秋》宣公九年“取根牟”,杜注:“东夷国,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城。”在今山东莒县西南。

[鲜牟] 同根牟。

《国语·晋语八》:“成王盟诸侯于岐阳,置茆 ,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韦注:“鲜牟,东夷国。”谭澐《国语释地》以为即牟或根牟。据韦注,鲜牟是东夷,当以根牟为是。

[邿(寺)] 西周时封国,在今山东长清仙人台。

《春秋》襄公十三年“夏,取邿”,杜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公羊传》“邿”作“诗”,称为“邾娄之邑也”。考邾的疆域在今山东滕州北部及邹城一带,离邿甚远,可知《公羊传》所说不确。《汉书·地理志》:“东平国,亢父诗亭,故诗国。”《说文》:“邿,附庸国,在东平亢父诗亭。”据《济宁胜迹概览》(丁冲、夏忠润、解华英著,山东友谊书社1990年版),亢父在今济宁南郊喻屯乡南张村,邿亭在今济宁南郊唐口镇寺堌堆。此说恐不确。1995年山东长清南大沙河上游仙人台发现周代邿国墓地,此中第三号墓是西周晚期所建,第一和第二号墓约在西周、东周之际,其余为春秋早期。各墓随葬铜礼器,有五鼎四簋、三鼎两敦、二鼎二簠之别。传世铜器有邿伯肇鼎、邿伯祁鼎等,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三。

[贯] 西周国名,战国时为卫邑,称为毌丘,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

《礼记·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郑注:“崇,贯、封父,皆国名。……古者伐国,迁其重器,以分同姓。”据此,贯当与崇、封父同为西周初期古国。春秋时为齐邑,《春秋》僖公二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战国时为卫邑或齐邑,称为毌丘。《史记·田世家》:宣公四十九年“伐卫取 丘”。《索隐》:“毌音贯,古国名,卫之邑。”

《左传》僖公二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杜注》:“贯,宋地。梁国蒙县西北有贳城,贳与贯,字相似。”《水经注·汳水》谓贳城“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贯城也,在蒙县西北”。今案此说不确。《春秋》僖公二年“盟于贯”,《公羊传》“贯”作“贯泽”。《春秋释例》:“或曰齐有贯泽。”《括地志》:“故贯城,即古贯国,今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十六里。”(《史记·田世家》正义引)《大清一统志》:“蒙泽故城在今曹县南十里。”

[戎][戎州] 戎为西周春秋部族名,卫国有戎族所居之城,称为戎,又称为戎州,在今山东菏泽东南。

《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注:“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水经注·济水》云:“济渎自济阳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是也。”《大清一统志》云:“戎城在菏泽县西南,即曹县西北。鲁隐公与戎相会,戎当指戎之官长。”

《左传》哀公十七年十一月记:卫庄公“登城以望,见戎州,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公入于戎州己氏。初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杜注:“己氏,戎人姓。”这个戎州当在卫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城外,是戎人集中居住之地,因而有戎州之称。《吕氏春秋·慎小》载有同一件事,“卫庄公立,欲逐石圃,登台以望,见戎州而问之曰:是何为者也?侍者曰:戎州也。庄公曰:我姬姓也,戎人安敢居国?使夺之宅,残其州。晋人适攻卫,戎州人因与石圃杀庄公,立公子起。”高注:“戎州,戎之邑也。”

在今安徽、湖北地区的列国分布

[舒] 偃姓古国,在今安徽舒城东。

《春秋》僖公三年载“徐人取舒”,杜注:“舒国今庐江舒县。”《汉书·地理志》:“庐江郡舒,故国。”在今安徽庐江西南三十里。“舒”又有“群舒”之称,《左传》文公三年“群舒叛楚”,杜注:“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今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正义》引《世本》云:“偃姓:舒庸、舒蓼、 鸠、舒龙、舒鲍、舒龚。”《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杜注:“离城,舒鸠城。”按《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六舒城县下云:“舒鸠城在县城内。”《大清一统志》谓庐州府舒鸠城,即今舒城。1959年9月舒城东四里龙舒凤凰嘴出土一批铜器,有鼎、鬲、盉、罐等十多件,形制和花纹具有西周晚期与春秋时代特征,见《寿县舒城出土的铜器》,刊《考古》1964年第10期,可知舒在西周时已存在。

[巢] 南巢氏,商代部族名,西周、春秋时为巢国偃姓,在今安徽桐城南。

《古本竹书纪年》:“汤遂灭夏,桀奔南巢氏。”(《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淮南子·修务训》谓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高诱注:“南巢,今庐江居巢是。”《国语·鲁语上》:“桀奔南巢”,韦注:“巢伯之国,今庐江居巢是也。”此国春秋时尚存,《春秋》文公十二年“楚人围巢”,杜注:“巢,吴、楚间小国,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1977年陕西周原出土周初卜辞有“征巢”记载。《水经注·沔水》于“沔水又东北出居巢县南”下云:“古巢也,……巢,群舒国也。”可知巢为偃姓。《汉书·地理志》“庐江郡居巢”,颜注引应劭曰:“巢国也。”今安徽巢县东北五十里有居巢故城址。

[彔(六)] 偃姓古国,在今安徽六安东北。

六为偃姓之国。《史记·夏本纪》谓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陈杞世家》亦云:“皋陶之后或封英、六”,《索隐》引《世本》云:“二国皆偃姓。”西周金文有彔国。彔 卣载:“王令 曰: ,淮尸(夷)敢伐内国,女(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 ,白(伯)雍父蔑彔曆。”彔伯 簋载王若曰:彔白(伯) ……。”彔为国族名, 是周王所封彔国君主之名。彔簋载:“白(伯)雍父来自 (胡),蔑彔曆。”案“ ”“胡”古同音通用,周厉王名“胡”,所铸大簋的金文作“ ”。伯雍父是周穆王时征伐淮夷的主将,见于一系列有关彔伯 的金文, (胡)当即在今安徽阜阳的胡。由此可见彔国当即古文献上的六。《汉书·地理志》:“六安国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春秋》文公五年载:“秋,楚人灭六。”《括地志》云:“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二里,本六国,偃姓,皋繇之后所封也。”六故城在今安徽六安东北。

[ (胡)] 西周、春秋时所封归姓之国,在今安徽阜阳。

《史记·陈杞世家》谓“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西周中期有 姬簋, 姬为 叔的夫人,母家姓姬,此从夫称 姬。 叔鼎载:“ 叔信姬作宝鼎”,信当为 姬之名。 为封国之名,即胡国。“ ”“胡”音同通用。周厉王名胡,所铸大簋,铭文作“ ”,足以为证。彔 卣载王令 抵御淮夷的进攻,彔簋载:“伯雍父来自 ,蔑彔曆。”伯雍父为周穆王时征伐淮夷的主将。“ ”是伯雍父坐镇指挥征伐淮夷的据点,即古文献上的胡,在今安徽阜阳,地处颍水南边。由此向东,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以东的淮水流域,即为淮夷所在。胡国到春秋时还存在,《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荆为荆山,许、胡、沈、道、房,都是蔡附近的小国。《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女阴,颜注:“故胡子国。”《左传》定公十五年“楚灭胡”,杜注:“胡,楚属国,归姓,女阴县西北有胡城。”《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引《世本》云:“胡,归姓”,“胡亦在汝南”。在今安徽阜阳。

[相] 西周时分封的侯国,在今安徽濉溪西北。

作册旂觥载:“隹(唯)五月王才(在) (岸),戊子令乍(作)册旂兄(贶)望土于相侯,易金易臣,扬王休,隹(唯)王十又九祀。”“旂”或释为“折”。器和盖同铭。此为西周昭王十九年制作之器。此器与作册睘卣所载年代和所在地点相同,正是周昭王伐楚之时。《水经注·睢水》谓:“相县故宋地也”,“睢水又东径相县胡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相县因境内有相山得名,治所在今安徽濉溪西北。西周时相侯封邑当即在此。相侯簋载:“隹(惟)三月乙亥相侯休□□臣□,易帛金,……。”(见《三代吉金文存》卷八第二十八页)这个相侯亦当在此。

[过] 西周时代的封国,在今安徽怀远东。

过伯簋载:“过白(伯)从王伐荆。”郭沫若以为或者就是夏代过国之后,《左传》襄公四年载无终(山戎)使者孟乐谈及,杜注谓过国在“东莱掖县北有过乡”,在今山东掖县东北(《西周金文辞大系》)。此说不确。此地距楚有千里以上,其君不可能随从周王伐楚。日本白川静以为此字作“ ”,是“滑”字的省文,《春秋》庄公三年“公次于滑”,杜注以为滑在陈留襄邑县西北”,靠近大康附近的 水,过(過)国当与 水有关(《金文通释》卷一下)。马承源以为“過”当是“ ”,《汉书·地理志》淮阳国扶沟,颜注:“ 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向入淮,过郡三,行千里。” 水最曲迂的部分在淮阳郡,所以过国当在古淮阳郡内(《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水经注·淮水》称淮水“又东过当涂县北, 水从西北来注之”,“淮出于荆山之左,当涂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而扬涛北注也”。当涂有周穆王“会诸侯”的涂山。过国当即在涂山附近,在今安徽怀远东。

[桐(空洞氏)] 西周、春秋时小国,在今安徽桐城西北。

空桐氏,西周小国,传为殷王支庶之后,见于《世本》(《姓觿》一东“桐”下引)。翏生 载:“王征南淮夷,伐角、 (津),伐桐、遹。”桐当即空桐氏。春秋时仍存在。《左传》定公二年载:“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杜注:“桐,小国,庐江舒县西南有桐乡。”《续汉书·郡国志》:“庐江郡舒县有桐乡”,刘注:“古桐国。”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谓“桐古国,世属于楚,安徽桐城县北有古桐城”。杜预以为桐国,在舒县西南桐乡,舒县在今庐江西南三十里,桐城又在其西南,桐国当在今安徽桐城西北。桐因世代为楚之属国,因而不见中原文献记载。

[角][津][遹( )] 西周时淮夷所建之国,在淮水和泗水会合之处。

翏生 载:“王征南淮尸(夷),伐角、 (津),伐桐、遹。”《水经》载:“淮水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水经注》云:“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太平寰宇记》于淮阳郡宿迁县下云:“角城在今县东南一百一十一里。”就是淮水和泗水会合之处。津、桐、遹当在角的附近。鄂侯驭方鼎载:“王南征,伐角、 。”“ ”当与“遹”同为一国。

[ ] 西周时汉水流域南夷所建之国。

钟载:“南或(国) 子敢臽(陷)虐我土,王敦伐其至, (扑)伐厥都, 子乃遣间来逆邵王,南尸(夷)东尸(夷)具见,廿又六邦。” 为南夷所建之国。

[楚] 建都丹阳,芈姓,在今湖北秭归东南七里。

《世本》载“楚鬻熊居丹阳”(《左传》桓公二年正义引)。《史记·楚世家》云:“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汉书·地理志》:“丹阳郡丹阳,楚之先熊绎所封。”此说不确。《水经注·江水》驳之曰:“论者云:寻吴、楚悠隔, 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楚世家》集解引徐广曰:“在南郡枝江县。”《正义》引颍容云:“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续汉书·郡国志》南郡枝江县有丹阳聚。《水经注·江水》引《宜都记》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又云:“江水又东径一城北,其城凭岭作固,二百一十步,夹溪临谷,据山枕江,北对丹阳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又楚之先王陵墓在其间,盖其征矣”。《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归州巴东县东南四里归故城,楚子熊绎之始国也,又熊绎墓在归州秭归县。”又引《舆地记》云:“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围八里,熊绎始封也。”今按《墨子·非攻下》云:“昔者熊丽始封此雎山之间”,雎山即指沮水两旁之山区,丹阳正当雎山西南。《通鉴地理通释》谓丹阳在今秭归东南七里故城。

[夔] 西周时芈姓小国,在今湖北秭归东。

夔,芈姓之国。《国语·郑语》载周幽王时史伯曰:“芈姓夔、越。”《春秋》僖公二十六年“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公羊传》作“隗”,盖音同通假。《左传》云:“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夔一作归,《左传》宣公八年正义引《郑语》作“归”。《汉书·地理志》:“南郡秭归归乡,故归子国。”《水经注·江水》于秭归县下云:“县故归乡,《地理志》曰:归子国也。归乡盖夔乡矣。”又云:“江水又东南径夔城南,跨据川阜,周回一里百一十八步,西北角有圆土狱,西南角有石井,口径五尺。熊挚始治巫城,后疾移此,盖夔徙矣。《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城夔者也。服虔曰:在巫之阳,秭归归乡矣。”《太平寰宇记》于秭归县下云:“夔子城在县东二十里,春秋夔子之都。”在今湖北秭归东。

[唐] 西周春秋时国名,姬姓,在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

唐,姬姓,见于《世本》(《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当为汉阳诸姬之一,西周时已有,鲁定公五年灭于楚,见于《左传》。《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舂陵,侯国,故蔡阳白水乡。上唐乡故唐国。”《左传》宣公十二年杜注:“唐,属楚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乡。”《水经注· 水》:“东北径上唐县故城南,本蔡阳之上唐乡,旧唐侯国。”《括地志》云:“上唐乡故城在随州枣阳县东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国也。”(《楚世家》正义引)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

[随] 西周春秋时国名,姬姓,在今湖北随县。

随,姬姓,见于《世本》(《左传》桓公六年正义引)。《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述及。《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故国。”《左传》桓公六年杜注:“随国,今义阳随县。”《水经注·涢水》:“涢水东南径随县西,县故随国矣。”《括地志》云:“随州外城,故随国城。”(《史记·楚世家》正义引)今湖北随县。

[邓] 西周春秋时国名,曼姓,在今湖北襄樊北邓城镇。

邓,曼姓,见于《世本》(《左传》桓公七年正义引)。《潜夫论·志氏姓》作“嫚”。金文作“登”。盂爵载:“王令盂宁登白(伯)。”“登”即“邓”。《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述及。《左传》昭公九年记詹桓伯曰:“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南土也。”春秋时为小国。《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邓,故国。”《说文》云:“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括地志》云:“故邓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元和郡县志》襄州临汉县下云:“故邓城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在今湖北襄樊北邓城镇。江永《春秋地理考实》、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等,都误以为在今河南邓县。河南邓县原是蔡国的邓邑,与邓国无关。春秋早期有邓伯氏鼎、邓孟壶盖、邓公簋盖,晚期有邓公鼎等,是湖北襄阳出土。

[ ] 西周春秋时邓的附庸,今湖北襄樊北邓城镇东南八里。

”一作“優”,嫚姓,见于《潜夫论·志氏姓》。《左传》桓公九年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 人攻而夺之币。”《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邓有 聚。”《水经注·淯水》云:“淯水又径邓塞东,又径 城东,古 国也,盖邓之南鄙也”,“司马彪以为邓之 聚矣”。《左传》杜注:“ 在今邓县南,沔水之北。”《大清一统志》云:“襄阳县东北二十里有邓城, 城在邓城南八里。”在今湖北襄樊北邓城镇东南八里。

[庸] 商、周时代国名,在今湖北竹溪东南堵河北岸。

庸为周武王伐纣时所统率的八国军队之一。《尚书·牧誓》记王曰:“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续汉书·郡国志》:“汉中郡上庸,本庸国。”《左传》文公六年“庸方城”下杜注:“方城,庸也。上庸县东有方城亭。”《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庸国。昔周武王伐纣,庸蛮与焉。”(《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又云:“方城山在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史记·礼书》正义引)按“庸”即“墉”,即因方城而得名,其国即在方城山。今湖北竹溪东南堵河北岸。

[彭] 商、周时代国名,在今湖北房县西南。

彭为随从周武王伐商的八国之一,见于《尚书·牧誓》。王夫之《尚书稗疏》云:“《春秋传》云: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杜预曰:“彭水在新城昌魏县,昌魏在房县北,则彭国滨于彭水,当在上津县南。”按《大清一统志》云:郧阳府有筑水,“源出房县西南,径县城北为高视河,一名马栏河,古名彭水”。今推定在湖北房县西南。

[卢(庐)] 商、周时代国名,在今湖北南漳东北五十里中庐镇。

卢为随从周武王伐商的八国之一。《尚书·立政》谓周文王所属有“夷、微、卢、烝”。卢,妫姓。《国语·周语中》记富辰曰:“卢由荆妫”,韦注:“卢,妫姓之国。”又作“ ”,见于《史记·周本纪》。春秋时称庐戎。《水经注·沔水》谓中庐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庐后为楚邑,《左传》文公十四年述及庐,杜注:“庐,今襄阳中庐县。”《括地志》云:“中庐在义清县北二十里,本春秋时庐戎之国也,秦谓之伊庐,汉为中庐。”(《史记·淮阴侯列传》正义引)按唐代义清县在今南漳县东北旧县铺,中庐在其北二十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推定在今湖北南漳东北五十里中庐镇。史密簋载:王命师俗、史密东征南夷的卢、虎。庐即此卢国。

[鄂] 楚王熊渠分封其中子红,在今湖北鄂城。

《世本》载:“楚子熊渠封仲子红于鄂。”(《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路史·国名纪丙》引)《史记·楚世家》称:“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集解》引《九州记》曰:“鄂今武昌。”《正义》引《括地志》云:“武昌县,鄂王旧都,今鄂王神即熊渠子之神也。”说明鄂王影响深远。《史记·楚世家》称:“熊渠卒,子熊挚红立,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盖熊渠死后,中子红即位,结果为其弟熊延所杀。《水经注·江水》载:“江之右岸有鄂城故城,旧樊楚地(“樊楚”二字有误),《世本》称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九州记》曰:鄂今武昌也。”鄂在今湖北鄂城。

在今河北地区的列国分布

[邢] 西周姬姓封国,在今河北邢台。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富辰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麦方尊载:“王令辟井(邢)侯出 ,侯于井(邢)。”《汉书·地理志》襄国下云:“故邢国。”《左传》杜注:“邢在今广平襄国。”《元和郡县志》邢州下云:“亦古邢侯之国,邢侯为纣三公,以忠谏被诛。周成王封周公旦子为邢侯,后为狄所灭。”又云:“按古邢国,今邢州城内西南隅小城也。”此说确实。邢国即在今河北邢台。1978年河北元氏出土的臣谏簋载:“惟戎大出于 ,井(邢)侯搏戎,延(诞)令臣谏以□□亚旅处于 。” 即今元氏境内的泜水流域,在今井陉东南。这是说戎族大举进犯该地,邢侯出击,下令臣谏统率亚旅(官名)出居于 防守。《后汉书·西羌传》说周平王东迁后二年,邢侯大破北戎,说明邢国原来相当强大,但是到春秋以后逐渐衰落,终于为狄所攻灭。《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平皋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说文》也说:“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怀。”这是错误的。20世纪40年代有邢侯簋出土,记周王策命邢侯的事,铭文作:“隹(惟)三月王令 (榮) 内史曰: 井(邢)矦服。”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鲜虞] 西周白狄之国,在今河北正定西北。

《国语·郑语》记周幽王时史伯曰:“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翟、鲜虞、潞、洛、泉、徐、蒲。”是西周时鲜虞已建国。《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注:“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新市县有鲜虞亭,故国,子姓。”《史记·赵世家》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索隐》云:“按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世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董增龄《国语正义》云:“《史记索隐》:中山古鲜虞姬姓,是司马贞用宏嗣义矣。”按《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曰:“鲜虞子国,今鲜虞亭是,是误以子爵为子姓也。今直隶正定府新乐县西南有新市故城,俗名新城铺,其地有鲜虞亭。”今案鲜虞原来建都于新市县,在今河北正定西北十里,战国时中山武公居顾,在今河北定县,中山桓公徙灵寿,在今河北平山。

在今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区的列国分布

[吴] 西周时虞的一支分封到江南所建国。

《史记·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称周太王亶父生有三子,即太伯、仲雍和季歷,季歷有子名昌(即周文王)有“圣瑞”,太伯和仲雍得知太王“欲立季歷以传昌”,于是“逃亡到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周武王克商,乃封周章弟虞仲于虞”。这是一种传说,其实并非如此。太王亶父为了准备克商传王位于幼子季歷,而分封太伯和仲雍到虞,虞在今山西平陆北,作为周人准备东进中原而克商的据点。

《世本》称“吴孰哉”居“蕃篱”,宋注:“孰哉,仲雍字,蕃篱今吴之余暨也。”(《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引)此说不确。余暨故城在今浙江萧山西,去吴甚远。陆广微《吴地记》谓仲雍葬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见《汉唐地理书钞》)。梅里与蕃篱音同通用。《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谓太伯“葬于梅里平墟”。《吴世家》正义云:“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所有这些都出自传说,尚无确据。

《世本》又称“孰姑徙句吴”,“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吴,故国,周太伯邑。”《吴越春秋·吴太伯传》:“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注:“太伯所都谓之吴城,在梅里平墟,今无锡县境。”以上所说皆出于传说,无确据。

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铭文云:“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王立(位)于宜”,“王令 侯夨曰: !侯于宜”。这是说周康王把 侯夨从 改封到宜。近人有释“ ”为“虞”的早期写法的,此与字形不合,“虞”字从“吴”声,而“ ”字从“夨”,不该识为一字。

[ ][宜] 周康王把 侯夨从 改封到宜。

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铭文述及周康王把 侯夨从 改封到宜,近人认为宜当即在宜侯夨簋出土地点附近。

[邳(下邳)] 商、周、春秋、战国时代国名,在今江苏邳县北邳城镇。

《左传》昭公元年记赵孟曰:“商有姺、邳”,杜注:“邳,今下邳县。”《古本竹书纪年》云:“梁惠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水经注·泗水》引)《史记·鲁世家》索隐引“邳”作“下邳”。据《大清一统志》,“下邳故城在今睢宁西北邳城镇东三里”。战国早期的邳伯罍,出土于今山东枣庄南峄城镇,与邳城镇相邻。

[越] 越族所建古国,建都于会稽,在今浙江绍兴。

《史记·越世家》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吴越春秋》谓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水经注·渐江水》云:“又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杰,……山上有堆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史记》以为越为夏后氏之后姒姓,但《世本》云:“越,芈姓也,与楚同祖。”(《越世家》正义引)此说不可信,楚、越语言不同,战国时楚王母弟鄂君子晰听到越人歌唱,“于是乃召越译”,才能听懂(见《说苑·善说》)。楚越风俗也相异,荀子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非天性也,积靡使之然也。”(《荀子·儒效篇》)又云:“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雅”即“夏”)。”(《荀子·荣辱篇》)

[蜀] 随从周武王克商的八国之一,在今四川省北部。

《尚书·牧誓》所载随从周武王克商的八国中有蜀。《华阳国志·蜀志》亦云:“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

春秋早期的 鼎、簋、壶、盘等器载:“王子剌(烈)公之宗妇 为宗彝 彝,永宝用,以降大福,保辪 )国。”《集韵》云:“ ,乡名在临邛。”临邛即今四川邛崃。《说文》云:“ ,蜀地也,从邑 声。”“ ”就是“ ”的别一写法。《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苴”又是“ ”的别一写法。 姓之国。此国很可能西周时已建立,因远在四川,不见于中原典籍。

[濮] 商、周时代国名,在楚国西南一带。

濮为随从周武王伐商的八国之一。《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庸、濮在江汉之南”,正义引《括地志》曰:“濮在楚西南。”《左传》文公十六年载:“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又记 贾曰:“夫麋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孔疏引杜预《释例》云:“濮夷皆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百濮当散居邑落,分布甚广。王夫之《尚书稗疏》云:“濮与麋为邻,麋在今郧阳县治,其东则楚也,其西则濮也,是濮夹汉水而处居郧阳之上流,在白河之东南矣。”此说过于偏向西北,当在楚国西南广大地区。 Ho8ks0DT8aLoLGWl1xNRGCDLBjN1HJerm/+vAcBPwukVOKFXjVoJnZ+wDbeviz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