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嘴部动作,透露心情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通过人的面相,或者是某些肢体部位的形状、动作来判断一个人品行的习惯。虽然很多说法在如今看来毫无根据,我们一笑而过便是。

嘴唇作为五官之一,作用自然非比寻常。我们人类用语言交谈沟通,嘴唇功不可没。虽然背后还有一套发声系统和口腔在协同作战,但嘴唇处在最前线,吃饭呕吐,进进出出,微笑、嘟嘴、亲吻等都要用到它,所以嘴唇也算是居功至伟。

但是,嘴唇的作用不止于此,这两片肌肉除兼具以上功能之外,它还隐秘地与我们的内心情感有着一些联系。和眼睛眉毛一样,嘴唇也可以悄悄传递出一些信息。换句话说,多留意观察他人嘴唇的动作,也能让你掌握很多别人未曾开口言说的信息。

犯罪心理侧写师在办案过程中,碰到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开口说话,他们统一采取一种沉默的对抗姿态,试图装聋作哑来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犯罪心理侧写师不得不修炼出各种本领来对付他们。解读嘴唇语言,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说出来的话往往很难分辨真假。为了辨别真伪,了解事实真相,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和途径来进行分析对比。解读嘴唇语言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比如,我们在前文说到的假笑。其实假笑这个动作,大多数都是由嘴唇来完成表演的。假笑分为开口笑和闭口笑,闭口笑也就是抿嘴笑。从生理学上来讲,抿着嘴唇的笑容是人们通过牵扯嘴唇肌肉,使之向两侧扩张,但是幅度又不会特别大,有种矜持的感觉。既克制,又内敛,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除这种抿嘴浅笑之外,嘴唇还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如果有人体器官动作大赛,嘴唇绝对是冠军。它可以“撅”,也可以“咧”;既可以“张”,也可以“合”,如“嘟嘴”;懒人常用的招式是“努”,用它代替手指头,而且上下轻轻动作,还能表示喜欢与讨厌。

所以,嘴唇这两片看似简单的肌肉,实际上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技。对于嘴唇来说,“无声胜有声”是最好的诠释。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嘴唇表情解读当事人的意思,但还有一些动作虽然我们常见,却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有时会造成一些不便或者尴尬。对于犯罪心理侧写师来讲,他们必须懂得嘴唇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所蕴含的无声语言。

比如,挤压嘴唇,类似撇嘴,不过比撇嘴的力度要大些。犯罪心理侧写师指出,挤压嘴唇这种动作意味着当事人处于忧虑和压力之下,嘴唇被大力挤压,甚至抿着向内缩回时,嘴角一般都会微微下垂。这时人的状态是处于低谷的。无论情绪还是自信或者其他心理感受,基本都是沉沦至谷底。一些负面情绪开始迅速滋生蔓延,然后占领高地。

一些法制节目里经常有开庭审讯的镜头。镜头里的犯罪嫌疑人在陈述案情或者听双方律师辩论时,总会出现挤压嘴唇的动作,也就是把嘴唇抿回去,隐藏起来。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表情有些悔恨的意思,其实不全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普遍很紧张,而紧张才是导致挤压嘴唇的原因。

犯罪心理侧写师在与众多犯罪分子斗争过后总结出一些结论。像挤压嘴唇这个小动作,从心理学层面来说,这是一种抗拒的动作。紧紧地抿住嘴唇,下意识地表现出心底那种排斥抗拒的心理,这是一种拒绝的表达,同时也是拒绝听取的情绪。做这种动作的人,除嘴唇发干之外,基本上都是碰到了一些麻烦事儿。当然了,我们在弄懂这个动作的含义以后肯定想问,那如果有人就是故意抿嘴唇呢?

我只能说,犯罪心理侧写师之所以要观察分析,是为了破案。我们没必要死死盯着它,如果你觉得对方是故意这样做,隐藏着一些欺骗的行为,那你可以转而观察那些无法作伪的动作。

还有一种容易引起混淆的嘴唇动作,专业点讲叫作“嘴唇缩拢”,通俗点讲,就是把嘴唇缩起来然后拢起。

嘴唇缩拢这个动作代表的意义一般是反对、持不同意见,或者是争论协调以后,决定否决自己原先的想法,也就是说打算反悔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个动作。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留意就会发现,这个动作时有发生。你试着回想一下,我们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表达的观点看法与你相左,但出于朋友关系,你不能直接打断和反驳,可能要听完再做决断。但是,你在前期已经不赞同的情况下,越往后听,你就会越反对,而这时候,你的嘴唇往往就会做出一个缩拢的动作。

这样的嘴唇语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庭上双方律师唇枪舌剑的时候。被告律师如果辩护得过于牵强,或者罔顾事实信口开河,这时原告律师就会缩拢嘴唇,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或者犯罪心理侧写师带回一个嫌疑人进行讯问,但是嫌疑人频频做出这种动作,这时候犯罪心理侧写师就会意识到,要么抓错人了,要么掌握的资料可能不正确。

犯罪心理侧写师在调查一些商业金融案件时,遇到这种动作的概率更大。在商务领域,因为合同内容的条款、双方沟通的价位、材料货物的质量等,随时都可能引起某一方的反对。甚至我们在看一些选秀节目或者比赛节目时,当主持人宣布最后的冠军不是你心中支持的那一位之后,你的嘴唇也会下意识地缩拢。

与缩拢嘴唇比较相似的是咬嘴唇。我们平时常见的,或者印象中的咬嘴唇大多出现在楚楚可怜的姑娘身上。一般前一秒咬着嘴唇,后一秒便泪水决堤。所以很多人会以为咬嘴唇是悲伤情绪的体现。其实不然,这个动作包含着一个咬字,它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愤怒!

这里所说的咬嘴唇一概是咬着下嘴唇,如果你看见咬着上嘴唇的,不用理会,他一定闲得无聊。咬着下嘴唇很好理解。这种动作代表着人在压抑愤怒,克制愤怒。如果咬嘴唇的同时,眼神也出现一些变化,那么愤怒会升级为怨恨。这也是一种表达敌意的动作。但是和其他挑衅相比,它更加安全。

当我们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一些重大错误时,都会下意识地去咬嘴唇,像是要忍着哭泣的冲动。实际上,这一咬克制的是怒火,不让愤怒爆发,同时用“咬”带来的疼痛惩罚、提醒自己。犯罪心理侧写师查案时,有一些犯罪嫌疑人经常出现这种动作表情,这就是他们对即将面临的法律制裁表达的愤怒。

咬嘴唇需要牙齿的配合,还有一种嘴唇语言需要舌头的配合:舔嘴唇。

我们在看到舔嘴唇三个字时,第一反应基本应该是“馋”吧?这个想法没错,但舔嘴唇所隐藏的意思比较多。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嘴唇会发干,喉咙也会干渴,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会说谎的人经常会出现这种反应。而嘴唇发干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伸出舌头舔舔,用唾液去滋润一下。如果我们晚上喝了大量的酒,一觉睡醒之后嘴皮会特别干燥。这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上下嘴唇舔个遍。

犯罪心理侧写师还可以通过嘴唇的形状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如何。比如,经常喜欢抿嘴,但不会像前面说的那样隐藏起来,而是把嘴唇抿成“一”字形的人。这类人一般意志比较坚定、性格坚毅,不容易被外力左右,主观意识很强。如果是在审讯的过程中碰到这种人,犯罪心理侧写师也会感到头疼,因为这个嘴唇动作通常代表着拒绝。性格坚毅的人表示拒绝,那意味着,犯罪心理侧写师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这个动作也可以成为判断某个人是否意志坚定的依据。假如你的一个胖子朋友告诉你,他要减肥,表达决心的时候他把两片嘴唇抿成一条线,那你就为他加油打气吧,一个瘦子即将闪亮登场。

综上所述,嘴唇作为用途很多的一个器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嘴唇直接受命于大脑,所有的无意识反应都是由大脑传递情绪之后做出来的。不发声讲话,我们依旧可以读出很多内容,格外留心就是了。上下两片嘴唇,动作间蕴含的意义却各不相同。熟练掌握不同动作代表的不同意思,当我们掌握的方法越来越多,选择的余地同样也会增加,每条路都可以通往最后的目的地,就算一条路走不通,你还有另一条,这就是优势。 CLekkzgW8bk0txfT/jbvn+715xI/vJcU5bsAFKf+spVpfVUT/EB443hnYFKFdY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