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五官灵巧而默契,会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当下的心情来做出各种表情,表达喜怒哀乐。对情感的表达,语言和文字从来都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内心的感受很难通过语言传达。但是,五官却会根据我们真实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无声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手段,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你在情场失意、考场失利的双重打击之下心灰意懒时,你跟朋友倾诉,说你多么痛苦多么无助。对方只能根据你的讲述给你一些安慰和鼓励,并不能切实感受到你的情绪。表情则大不一样。有时候,你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有心人会主动过来问你,心情不好吗?是不是有不顺心的事儿?
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传递内心情感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犯罪心理侧写师而言,表情无疑也是他们探案时的法宝。犯罪心理侧写师表示,不管多么顽固的罪犯,总会被细微的表情出卖。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留意观察,往往可以将对方的内心世界看得一清二楚。
犯罪心理学侧写师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因为习惯了语言交流而忽略了表情所传达的意思。试想一下,如果机场车站的安检人员都能够接受一些相应的训练,可能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犯罪心理侧写师在审讯的过程中,表情的变化会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了解犯罪分子的性格以及心理,这些信息在确认犯罪动机时非常重要。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他们认为表情显而易见,成年人都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情绪。比如,嘴角上扬是笑,下垂是沮丧;怒目而视代表愤怒,瞪眼张嘴代表惊恐。对此我只能说,这些人只会辨认表情而已,距离通过表情动作读懂内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如同幼儿认识阿拉伯数字,但不代表他们会计算数学题目一样。
你是否想过,那些你以为天天见到的表情,蕴含的意味可能并非你所想的那样?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文化水平,甚至不同的种族、年龄、性别……这些因素会导致很多看似相同的表情包含着完全不同的意思。
我们知道笑脸代表开心,哭脸表示难过,那你知道哭笑同时出现意味着什么吗?犯罪心理侧写师会把面部表情当成了解人心的途径,是因为通过表情动作了解内心所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当很多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时。
表情动作的出现只是瞬息之间,经过严格而复杂的训练,犯罪心理侧写师才能通过转瞬即逝的面部语言捕捉到对方内心闪过的想法。好在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这里不会提及过于难懂的内容。我们在文中所讲到的,基本都是可以快速掌握,并且能够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技能。
人与人在结识之初往往互相不了解,所以在相处沟通等方面,难免会有一些困难。每个人都喜欢和性格相仿的人做朋友,因为这样彼此在习惯上都会有相似的地方。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呢?犯罪心理侧写师告诉你,可以。
人们总说:“爱笑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运气好坏不敢确定,不过经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多半都热情开朗,比较好相处。相比那些满脸寒霜的人,这样的人总是更容易亲近。而大部分时间表情平静,没有太多情绪波动的人,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安静独处。就算置身于热闹喧嚣的场合,他也不会受到影响,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可能性格比较沉闷,不爱与人交谈;有的人则内心强大,可以抗拒外界干扰。
经常喜欢皱眉头的人,多多少少都比较消极,负能量比较多,喜欢抱怨不公平,爱批判社会和他人,对生活感到无趣,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习惯往坏的一方面去想。为什么说皱眉头老得快,就是因为情绪一直处在负面状态,间接影响到身体的内部功能。哪些人可以和这种负能量达人做朋友呢?就是同样喜欢否定的傲慢不屑派人物。这些人最常见的表情动作就是撇嘴,吃到不满意的食物会撇嘴,看到大街上发生什么事也会撇嘴,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且骄傲自大,对于外界信息和评价往往不屑一顾,固执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犯罪心理侧写师在探查案件时,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也会采取不一样的交谈方式,这样大大避免了被拒绝或者是遭到抵触的情况。但是,接受谈话只是第一步,分辨谈话内容的真伪,甄别对方提供信息的可信度才是重中之重。面对无关紧要的事情,人们可能习惯性地夸大或隐去,总是不能坦诚地说出内心所想。这种情况会给案件调查带来阻碍与困扰。口供、证词这些信息务必要真实有效,如果信息都模棱两可,案情的深入只会寸步难行。
不过,既然有这种难题,自然也有应对难题的方法。而表情动作恰恰就是检验谈话内容是否真实的辅助工具。与前两节我们讲过的如何看穿假笑的面具的方法相似,生理性的行为一般都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大脑进行分析后传递出情绪信号,然后面部肌肉自然地产生各种反应,从而出现表情动作。
有两种人,一种是很会说谎的人,一种是不会说谎的人。很会说谎的人习惯于处理各种信息,添油加醋或者避重就轻,有时是恶作剧开玩笑,有时是为了逃避责任;不会说谎的人会对将要说出的谎言感到恐惧、紧张。这两种人一般是怎么被人识破的呢?
第一种,没有完美的谎言。你可以把事情讲述得很完整,听着感觉有头有尾,没有纰漏。但是表情动作是无法伪造的,不同的话语代表着不同的画面,在讲述各种画面的时候,对于大脑来说其实是画面的重播。经历过的或者说真实的场景会让我们产生各种情绪,从而传递出情感信息,在脸上做出相应的表情;但没有经历过的,或者和真相背道而驰的谎言是编造的,脑海中没有经历的画面,大脑就无法传递出相应的情绪信号,脸上自然会缺失一些表情。最终被细心的人一眼看破。
第二种,紧张、恐惧、胆怯,这些情绪会下意识地显现出来,与你所说的内容完全不搭界。而你所说的谎言中该有的表情也不会出现,于是,谎言告破。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不同,所以各种表情动作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意思也相去甚远。要想更加准确地通过表情去判断心理,必须事先了解一些常见的差异,如性别和文化背景等。
在中国,大拇指向上代表称赞夸奖,而在某些国家,竖拇指却是非常粗野的动作;国外的男人看到美女时可以眨眼示意,表示欣赏,女方会以笑容回应,而在国内这种轻佻的眨眼只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就性别来说,男女大有不同。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渐产生性别角色意识,同时表情也开始变得男女有别。在固有的传统思想下,男孩子一般会被教育要坚强,做个男子汉。所以,像哭泣、羞涩这一类有损爷们儿气概的表情就会逐渐减少;而女孩子天生拥有撒娇、哭泣的权利,不管年龄如何变化,这些表情总是出现得更频繁一些。
就算是性格相似的一男一女,在相同的动作表情下,隐含的意向也是有差异的。而性格又是造成表情语言差异的一个因素,不同性格的人面对问题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和认知,所以反映在表情上就有截然不同的差别。性格开朗的人突遭惊吓可能会吓一跳,但很快就会好转,就算受到惊吓,也不会太过影响情绪;而性格怯懦的人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而崩溃,出现很多让人容易过度解释的表情。
每个人都可以练就捕捉表情含义的本事,这些技能本身就是人们应该掌握的。察言观色,自古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