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的思想中,就蕴含着“和谐”的观念。马克思主义用矛盾的观点看世界,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从矛盾体系的相互作用中去把握世界的多样性统一,这并不是不承认和谐的存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经常使用和谐一词,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谈到和谐的问题。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界定和谐,揭示它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
要正确理解“和谐是多样性统一的集中体现”这一论点,首先需要对“和谐”的内涵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主旨并有效地遵循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华字典》对“和”的理解是先将它与“谐”分开来说明的。“和”指相安、谐调、和美、和睦之意;“谐”有配合得当之意。“和谐”合并起来理解有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之意。
“和谐”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上的具体表现不同。从哲学角度讲,“和谐”是世界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是自然、社会与人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一种状态,它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追求和理性选择;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是社会差异性事物的高度统一,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社会处理其基本社会矛盾和各民族关系的理性选择。从社会价值取向上看,“和谐”是公平与效率、民主与法治的统一,而追求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治的和谐统一,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和本质特征之一。
对“和谐”作如是理解,则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或个体就均有其自身的独特点和存在价值了。世间的人和物皆如此:有其美,就有其丑;有其清澈,就有其浑浊;有其恢宏,就有其小器;有其热情,就有其冷漠;有其完美,就有其缺憾。甚至从单个的角度看起来奇丑的事物,但当我们把它置于特定的场景之中,有外物作衬托时,或某两个各自有缺陷的事物在其生长或成长的过程中未曾钩心斗角、针锋相对,而是相互依存,得以凸显整体的结构、整体的错落情形、整体的力量时,人们便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的美、别样的和谐,一旦弃之一方,反显奇丑、反存缺憾。
历史和现实中太多的事件让我们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用一厢情愿的“规矩”、一成不变的“方正”去约束或“修正”社会时弊或青少年的成长轨迹,结果却往往并非完全如人们所想——社会的生机可能因噎废食般地窒息了,青少年的灵动之气被束缚甚至被彻底压抑了。其结果是,欲求一方清池,反得死水一潭,了无生气。明代后期的“海禁”令,拒绝对外通商,对外封闭,拒绝对一切外来元素的吸纳整合,造成本来曾拥有先进文化的中华古国迅速衰落。清朝的“八股文”,讲究的是规范、是方正,偏安一隅而排他,最终使文字失去了应有的美感,也使文章思想失去了应有的深刻和韵味,这一表现形式背后的思维方式,紧紧地裹缚着清王朝的步履,最终使其在无法超越自我的限阈下走向了灭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有过两次特殊的文化“高潮”。一次是1958“大跃进”的“狂热”情怀:人人是诗人,县县办大学,甚至村里也要办大学,似乎文化高峰一夜可成,巨大的热情可以推动地球倒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是当时流行的口号。结果这种冲天的热情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情愫并没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对生产、文化、思想和心灵的一种空前的大破坏。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这是一次不要积累,只要批判,纯而又纯的文化运动,否定一切,剩下的只是文化的虚无,造成了中华民族整整十年间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的大倒退。
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的那样:“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因此,真正的和谐,应当是对本真的寻觅,是对单一的颠覆,是多重元素的交融,是多元的糅合与统一,是对立统一。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均是在同构后呈现出整体的云蒸霞蔚和别样风采的。世间万物无不如此,思想和文化亦如此。荣格语:“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思想的鲜花通常是在痛苦的伤疤上得以绽放,即便是个体最平常的思想和心灵成长也莫不如此,均离不开无数单个“平”“奇”“斜”“丑”等不调和因素的刺激与融合,才最终使个体的思想和灵魂趋于深刻,同时也使由个体元素组成的整体形态趋于饱满和协调。同样,如果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交织、纷争能够受制于良知、包容之性的约束,亦犹如一辆奋勇前行的战车受制于高超的驭手,不会轻易偏离轨道。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在论述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与多样的关系时写道:“马克思说过,我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我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思想理论领域当然也是这样。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一种声音构不成美妙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案,单一的味道做不成美食,孤立的事物无法考究。这就是‘和而不同’的好处。” 因此,和谐的基本特征应该是独立与依存、单一与多元、个体与整体、集中与分散、统一与协调的有机统一。
当我们把世界的物质形态多样性存在理论引入社会领域,来分析今天的世界时,就会看到,今天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势和更加艰难的抉择。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趋势,它引发并带动了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但这一变化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也不是一条有规则的曲线,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充满变数、充满崎岖的过程。它既蕴含着一体化的趋势,又夹杂着无数分裂倾向;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既有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又是本土化的现实存在;既单一,又多样。
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使各国呈现出向集中化、国际化、统一化、单一化方向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各国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趋同,如在经济上的市场化趋势,在生产和管理上的国际化模式和行业发展上的职业化要求(指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在政治上的制度建设和民主追求;在价值观上的自由平等取向等。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现实政治、经济和文化存在着客观差别,又必然在一体化的趋势中表现出差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其现实客观存在呈现出的总体态势表现为:虽然市场经济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机制,但世界各国并没有因为这一趋势而发生全面彻底的改变,各国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实践的差异性没有因此而完全趋同,有时为了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非国家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国与国、跨国经济体之间出现了比之前更多的矛盾、纷争,甚至冲突。具体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政治全球化集中表现为趋同和分离的统一。在全球化时代,政治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催生的产物,同时又是为经济全球化开山拓路的一把“尚方宝剑”,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今天,世界政治的全球化存在这样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驱使各国在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上向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趋同,这样的趋同使各传统的民族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经济交往为前提的国家之间的整合程度在极大地提高,使各传统的民族国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现代的国家观与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国家观有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如由于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实践十分活跃,跨国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们对国家主权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主权在很多人眼里只涉及与疆域边界和军事政治有关的问题,跨国经济仅仅是架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座桥梁,它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局中之人必须遵循这个规则,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至于其中是否涉及有损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利益等的行为,不应该再成为经济领域考虑的主要问题。这样,国家主权在经济一体化、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的纷繁交错中开始被消解,各国即便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还是刹不住车,都希望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多分一杯羹的愿望。但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矛盾和张力时刻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在加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方又担忧过度的趋同导致自身特性消失,为此,对其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关注和强调似乎又胜过以往任何时候。就整体而言,各国、各个地区对其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强调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中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自治运动就是对此现象最好的诠释和说明,包括一些中小民族的独立自治运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的独立运动等,与此同时,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和社区主义浪潮也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一浪高过一浪。
第二,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的统一。经济的全球化像一辆战车,各国既想用这辆战车所具有的庞大力量为自己开疆拓土,又极力避免这辆庞大的战车将自己原有的利益卷走。在这种两难博弈中,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如下态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尤其是高度集中于一些国际跨国公司。如信息领域的Google和IT领域的微软的“霸权”地位均是这种强势趋势的有力见证。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使得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分散化的趋势有增无减。实力不均的中小资本在世界各国的经济舞台上仍然十分活跃,跨国集团资本的集中化并未抑制、阻止它们的进程。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国际经济体的多极化格局必然使政治体的多元化趋势和社会组织的多极化存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舞台上,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尽其所能各显神通,都想利用一切有利于自身的规则,尽可能多地争取自己的权益。这种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的最好例子是国际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它储存了来自世界各地、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无数信息,各种信息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集中。每一个上网的人都可以享用这些信息,但又不能垄断这些信息。它说明了这样的事实:虽然信息集中的程度在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两者之间呈正态分布态势,谁也无法通过完全的集中彻底垄断信息。这一趋势在世界经济的一些领域正逐渐变成现实,在更广泛的领域也开始初见端倪。
第三,文化全球化表现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内容中的深层演绎。今天,在全球化的平台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不断交汇。好莱坞的大片每年都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面临的竞争是较为隐形性的竞争,同时也是更加根本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时代不被淘汰,需要敞开心扉接受国际化的新思维、新观点,但如果不加鉴别地接受和吸纳,又很容易被国际化的大潮同化,直至吞没。因此,它需要一种兼容并蓄的思维和胸怀,才能整合并形成一种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的大文化观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成果。“人类文明史表明,文化的保留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吸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通过与自身文化的整合得到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原有的文化观念以扬弃的形式在新的观念中得到保留;另一种是某种文化观念的积极成分为其他文化所吸收,在其他文化中以扬弃的形式保留下来。前者使一种文化的生命延续下来,后者则使一种文化自身的生命消亡。” 在人类历史上,古罗马文明源于欧洲、北非及小亚细亚文化。古罗马曾经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度,但当它向世界敞开大门兼容吸纳他国之精气神时,它开始日渐走向强大,以至罗马人后来建立了一个当时最强大的帝国——罗马帝国。中国唐代的大度包容、取舍从容、为我所用的胸襟,使得都城——长安成了万邦来贺的圣地、世界文明的汇聚地;而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之策,却最终酿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和国家的贫弱。显然,这两种文化保留形式的区分,对于作为该文化的载体和文化拥有者的民族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此,越是主动吸取其他文化来补充和发展自己的国家,就越能促进本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由此可见,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趋同性和一致性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全球化时代一个极具象征性的特征;同样,多样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它是这个时代社会事务多样化统一关系的具体反映。为此,一切的“开放”和“封闭”状态均只能够以相对性表现出来;再“保守”、再“封闭”的角落,也有现代文化元素的深入,或如撒哈拉大沙漠的寂静深夜,也会有现代文明的“电子—手电筒”之光的照耀;即便在最繁华开化的发达区域,也会在某个安静的角落留有暮鼓晨钟的印迹。所以,无论是多元还是一元,抑或一元中包含着多元的因素,还是多元中内含着一元的因素,它们都应该被视为社会和人类真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多样性统一的世界,这是一个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