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述是复杂而零散的,但通过梳理马克思的文本,我们大体上可以弄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从早期的著作到成熟时期的《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一个核心思想:意识形态是掩盖和颠倒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的一种歪曲的观念。可见,马克思更多的是在否定、批判的意义上来界定意识形态的。
意识形态(Ideologie)这个德语概念最早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这个词直接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特拉西。马克思在1844年至1845年流亡巴黎期间曾经阅读并摘录了特拉西著作《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的某些观点,主要体现在《詹姆士·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本中。随后一段时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对意识形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我们通过考察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背景资源,发现马克思对观念统治论进行了批判,最早表现在对宗教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从精神上弥补了有缺陷的社会现实:在幻想中重造了那一和谐但歪曲的出路,在力图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和苦难时脱离了现实世界。因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其原因就是人制造了宗教,宗教却反过来统治人,这其实就是宗教异化。所以,马克思要批判宗教,分析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
可是,在当时的德国哲学界,那些意识形态理论家们(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则坚信人类的真正问题出在错误的宗教思想,只要通过批判宗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界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要打的真正战役是观念的战役,认为对所接受的观念采取批判的态度就可以改变现实。可是,青年黑格尔派高估了观念在历史上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既然这些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 因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意识形态一词就是对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的批判,他们之所以发生这种颠倒,就是因为他们从人类意识出发,而不是从物质现实出发来研究观念论(宗教)。“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么这又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 。可见,马克思批评的错误的宗教和观念论并非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谬误,这些颠倒的观念在真实的社会世界有现实的存在论基础: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与其相应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于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一样。”
马克思又从正面论述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最初的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这种真正的分工出现以后,“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因而意识形态必须从物质实践活动来解释。但并非所有的思想、观念都是意识形态,“而且马克思本人并不想仅仅制造一个特拉西观念科学的更有活力的版本。使思想转化成意识形态的,正是它们与劳动过程中所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冲突性之间的关联” 。这些冲突明显的表现就是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由于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形成的,因此“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分工中包含着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国家。同时,国家和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阶级斗争的社会经济基础,使得特定的思想具有意识形态的力量,这种意识形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以此来掩盖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此而对社会中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关系不平等分配进行辩护。可见,并非所有的思想、观念,而仅仅是那些掩盖现实的社会矛盾的思想、观念才是意识形态。
如果说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是一般意义上的话,那么成熟时期的意识形态就是特定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强制的、非自愿的分工越发达,劳动的积累越增加,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越突出,意识形态也就越表现为以大量的商品交换(流通领域)中体现出来的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与人之间、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真实关系,因此作为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性,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即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突出表现为物化。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理解为自然发生的,“被描写成局限在与历史无关的永恒自然规律之内的事情,于是资产阶级关系就被乘机当作社会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偷偷地塞了进来” 。马克思进一步论说道:“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
马克思具体通过论述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物化)的非神秘化,揭示物与物之间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专门分析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商品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可是仔细一分析,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了形而上学的微妙与神学的怪诞:“例如,用木头做桌子,木头的形状就改变了。可是桌子还是木头,还是一个普通的可以感觉的物。但是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变成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了。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的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马克思认为商品的神秘性就在于通过市场的交换,商品形式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也就是人与人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接下去,马克思又分析了货币拜物教的现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它进一步“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他们揭示出来”。人们对货币的崇拜,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的普遍崇拜的结果,所以马克思说:“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马克思最后分析了资本拜物教。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货币。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中两个不同的流通过程: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马克思发现在后一个流通过程中,最终从流通中获得的货币比原来投入的货币多。这能产生多出的部分的货币便是资本。这后一流通公式G——W——G′被称为“流通领域中出现的资本的总公式”。这一公式再简化就是G——G′,即生息资本。“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
从资本的生产关系过程可以看出,资本家从市场流通中以一定货币购买回一定量的劳动时,其实是他取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进一步,我们发现,资本拜物教的秘密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真正本质的矛盾——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二者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否定。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雇佣劳动也以资本为前提。它们相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相互使对方产生。“不过这种互为条件带来了相互对抗,因为劳动着的个体使自己异化,他通过劳动所产生出来的环境不是他自己的环境,而是作为异化了的财富和造成其贫穷的环境与他发生关系。有生命的劳动生产出资本(无生命的劳动),但后者控制前者;资本通过再生产它的对立面——雇佣劳动来再生产自己。资本通过再生产自己的对立面再生产自己,正是这一矛盾的持续再生产过程决定着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功用。”
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真正本质矛盾的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被制造出来,这一点可以通过揭示资本与劳动这两个极点相互联系的方式得到证明。虽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发生在生产领域,资本与劳动的第一次接触却是在流通领域,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从表面上看,资本与劳动在进行等价交换,而这恰恰是一种“市场假象”。马克思将这一流通领域描述成:“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 。可是一旦离开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的观点集中表现在上面这段引述里:生产关系中固有的剥削和不平等被流通领域中自由交换的外表所掩盖,于是出现了诸如自由、平等这些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但是,流通领域的社会关系的假象并不能真正掩盖生产领域的真实社会关系的本质。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转移到资本身上的生产力;实际上,以资本家的形态而存在的过去劳动和价值的独立化和人格化,构成资本实质的过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在作为关系的资本中——即使撇开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考察这种关系——实质上具有特征的是,这种关系被神秘化了,被歪曲了,在其中主客体是颠倒过来的,就像在货币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由于这种被歪曲的关系,必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被歪曲的观念,颠倒了的意识,而这些东西由于流通过程本身的变形和变态而完成了” 。因此,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资本主义真实的社会关系发生在生产领域中。而在交换领域和流通领域,这真实的关系却被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了。事实上存在的社会关系也因此被完全颠倒了。于是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所固有的并成为其特征的这种颠倒,死劳动和活劳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力之间的关系的倒置,是如何反映在资本家头脑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