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格竹”失败

王阳明在京城和父亲同住期间,曾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当时王阳明曾和好友钱氏热烈讨论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的问题,最后他们达成一致,要想成为圣贤,必须要掌握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

在朱熹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程伊川(程颐)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许多竹子,王阳明读到这句话之后,立刻和钱氏一起“格竹子”,二人日夜沉思,但是毫无所得。

三天之后,钱氏因为疲劳过度病倒了,于是不得不放弃“格竹子”。王阳明觉得这是钱氏精力太弱的缘故,所以更加发奋图强、不分昼夜地全力“格竹子”。但王阳明依然失败了。七天之后,王阳明也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因此,二人叹息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就这样,王阳明放弃了宋儒的格物之学。十七岁时,王阳明开始潜心于神仙养生之道,这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前文所述的“格竹”内容,被记录在《传习录》下卷中,但《王文成公全书》中的《阳明先生年谱》将此记述为阳明二十一岁时的事情。后来据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考证,王阳明十九岁时,祖父竹轩公去世,父亲龙山公回余姚守丧三年,阳明二十一岁时应该在余姚,所以《阳明先生年谱》中的记载有误。

为什么王阳明“格竹”会失败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完全没有理解朱子格物穷理的主旨,他的做法类似于禅宗的“竹篦子话”。

竹篦由剖开的竹子制成,弓形,弯曲状,长约三尺,头部多缠绕藤条,下部装饰有绢带结成的穗饰。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时,大抵手持此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一旦学人答出规定答案之外的答案,师家就会用竹篦击打学人的掌心,这在禅学中被称作“竹篦商量”。确实如陆桴亭所说,王阳明的“格竹”之法不是依照朱熹“格物穷理”的理论,而是更接近于禅宗参禅悟道的一种形式。

朱熹在给陈齐仲的书信中说:“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清初朱子学者吕晚村也曾指出:“阳明求竹理之法,为朱子所排斥,故失败乃是必然。”

朱熹曾说过,“穷天理”“明人伦”是他“格物穷理”理论的根本,这些内容圣人都已教过,因此认真学习圣人之言非常重要,朱熹推崇“读书穷理”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朱熹的“格物穷理”并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和人伦,而是扩展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虽然范围扩大了,但其大纲还是人伦道德。如果舍弃大纲,仅就具体的一草一木去探求其理,那就丧失了朱熹思想的精髓。

王阳明的格竹之法,其实更接近于禅学。当时阳明之所以选择格竹,是因为竹子就在那儿。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当时在那个地方的不是竹子,而是别的东西,那么王阳明也会去格别的东西。依照王阳明当时的想法,格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穷尽其理。

如果换作朱熹去“格竹”,他会采取什么办法呢?恐怕朱熹首先会弄清楚竹之理和其他草木之理的不同。这就和水墨画家画山水木石一样,在画之前要首先明白山之理、水之理、木之理、石之理,然后才能绘出山水木石。

格物也是一样,首先需要弄清楚每种事物特有的法则,然后才能进一步探究其存在的生命根本之理。朱熹认为,总合天地万物之理,会形成大的“一理”,每个事物分开来又都有各自之理,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一理”的体现,即所谓的“理一分殊” 。然而,王阳明在“格竹”时不这样认为,他希望通过“格竹”立刻悟出总合天地万物的大的“一理”。他没有看到分殊之理,而是直接来探求大的“一理”,因此说他的做法更接近于道家和禅家的做法。儒家注重分殊之理,所以儒生才会那么重视出仕。

有儒者认为佛教持高远参悟之说,但他们基于建立在人之上的政治,而不能不对人人施以教化。

这句话反映了儒者注重分殊之理的态度,但当时的王阳明还不知道朱熹格物之学的根本就是探究分殊之理。

物是理的载体,理不能脱离物而存在。格物必须有物,有物才能穷其理,因此朱熹说:“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

在探究竹子之理时,如果忽视竹子这一客观事物的存在,仅将其视为一种方法或手段,这就不是儒家之道,而是道家或禅家之道。《庄子·知北游》篇中有如下记载:

东郭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无所不在。”东郭子:“期而后可。”庄子:“在蝼蚁。”东郭子:“何其下邪?”庄子:“在稊稗。”东郭子:“何其愈下邪?”庄子:“在瓦甓。”东郭子:“何其愈甚邪?”庄子:“在屎溺。”

东郭子听到这里,惊得目瞪口呆。庄子接着说:“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汝惟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从王阳明“格竹”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庄子》中“道”的影子。此事姑且不论,王阳明“格竹”是想一举求得穷极之理,但按照他当时的资质,这一目的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的。

王阳明的这一穷理方法虽然违背了朱熹之道,却和陆九渊的穷理之道如出一辙。陆九渊主张“心即理”,把理看成是心的体现,阳明的穷理方法和他的主张极其相似。朱熹与陆九渊不同,他主张的是“格物穷理”。

在朱熹之前,有一位知名画家郭熙。当时的画家不再满足于画出具体的事物,而是开始去探究事物背后之理,了解事物的特性,悟得造化之理和天地之心,然后再将这一切通过物象表现出来。一石一木可观造化之理,一山一水可知天地之心,这就是郭熙所谓的格物之学。

那么,如何才能穷尽竹子之理、穷尽竹子之性呢?陈献章 在一首诗中写道:“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究竟竹与人,原来无两个。”

在这首诗中,竹与人已经融为一体,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够穷尽竹子之理,穷尽竹子之性。如果王阳明当初能够放弃刻意格竹之心,以平常心去格竹子,他或许也能达到诗中所描述的那种境界。但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朱熹的“格物穷理”之法与以上所述完全不同,倒是与郭熙的方法有些类似。如果读一下郭熙的画论,就会发现朱熹的格物之学和郭熙的如出一辙。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写道: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

郭熙在绘画时,为求画作完美,总是客观地、经验性地、合理地、理智地去寻求物象之理。他学书法也是如此,讲究广闻博识,广泛吸收古今书法之精华,自成一家。郭熙的主张简直就是朱熹的“格物之学”在书画上的翻版。如果让朱熹去格竹,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恐怕会与郭熙做的一样。

北宋画家郭熙的《早春图》。郭熙试图通过一石一木、一山 Bc09+ccEx7Z3nsezSd/Q5wEumbd8zg1zayDDzgPA6V2Exjvc+QLGk4/xrSovGC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