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大对决(与“远处有响式电影”类似) Factory Confrontation(similar to the Far-Off Rattle Movies). 指的是这样一种电影类型:主角和大反派的终极对决在一个工厂或者仓库中。如果该场地内充满了各种重型器械、熔炉、熔融金属什么的,那就更为理想了。例如,《机械战警》( RoboCop )、《致命武器》、“终结者”系列等电影。(戴夫·卡林,旧金山市)
复杂杀人法之谬误 Fallacy of Elaborate Death Techniques. 指的是电影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如果一种杀人方法比射击、殴打、绞杀之类的手段更复杂,就一定会失败。最好的例子就是007系列电影,其中反派们总是这样竞相原创,于是我们的詹姆斯·邦德先生才总有机会逃命。(史蒂夫·霍恩)
雷达鸣叫之谬误 Fallacy of the Beeping Radar. 一旦电影中出现了一块雷达屏,那么在扫过目标物时,雷达屏总会发出一声“哔—”的响声。可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雷达屏都不会发出声音。以前不会,而且永远都不会。(格兰特·西格斯沃思,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
预测行动之谬误 Fallacy of the Predictable Tree. 指的是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逻辑谬误:正义的主角总能事先精确地预知坏家伙们将要做些什么。例如,在电影《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中,一帮执法人员正在茫茫森林中搜查主角兰博。其中一个警察走到一棵树下时莫名地停住了。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的主角兰博立刻从这棵树上跳下去,按倒了这名倒霉的警察。于是问题就来了:在茫茫树海之中,兰博是如何成功预测到会有人正巧停在这棵树下的呢?(罗杰·伊伯特)
反派死于话多之误 Fallacy of the Talking Killer. 反派一直梦想杀掉主角。他已经用枪把主角逼到了墙角,只需轻轻一扣扳机就大功告成了;但他开始详细地阐述主角所犯的错误,然后嘲讽一番、冷笑几声。而所有这些嘴炮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主角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该如何逃生,或者成功地被同伴解救。007系列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先生就是这种现象的受益者。(吉恩·西斯克尔)
坠落的棋盘现象 Falling Chess Board Phenomenon. 如果电影中出现了一个棋类发烧友,并且在办公室里常年摆放着他心爱的棋盘,那么不用怀疑,在电影结束前,这棋盘肯定会被谁推翻在地。(道格·弗莱彻,亚利桑那州,梅萨市)
坠落尖叫定律 Falling Death Scream Rule. 任何从高处坠落身亡的角色,在坠落时一定都会伴随着高分贝的尖叫。如果这主角正巧是个反派,那分贝就更高啦。反过来,如果在整个坠落过程中观众连一声尖叫都没有听到,那么该角色多半不会就这么领便当。(杰拉尔德·菲茨杰拉德,达拉斯市)
预测行动之谬误
坠落的大反派定律 Falling Villain, The. 几乎在所有的动作电影里,大反派都会在终极大对决中从高处坠落,然后狠狠摔在坚硬的地面或其他物体上。一种理想的方案是:大反派首先砸碎一扇晶莹剔透的玻璃窗,然后重重摔在一辆汽车坚硬的顶盖上。(斯蒂芬·D.达格茨,密歇根州,安娜堡市)
假轻松动作 False Relaxation Reflex. 如果电影中的大反派将双手轻轻放在一个犯了错的亲信肩头,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没关系,放轻松”,那么这位亲信老兄的戏份估计撑不了10分钟了。(杰森·摩尔)
远处有响式电影 Far-Off Rattle Movies. 指的是将高潮戏设置在一个偏远的废弃仓库中的电影。在这类高潮戏中,观众总能听见一些来自远处、咯咯作响的谜样声音,愈发凸显出寂静不安的气氛。(罗杰·伊伯特)
快餐广告指示定律 Fast Food Rule. 亲爱的朋友们,想知道今年夏天的当红明星是谁吗?去看看麦当劳广告上捆绑宣传的是谁就行啦。想知道今年夏天谁会成为票房毒药吗?去看看汉堡王广告上捆绑宣传的是谁就行啦。(道森·E.兰博,纽约州,佩勒姆庄园村)
“致命诱惑-本能”类型片 Fatal Basic Attraction Instinct Genre. 指的是讲述住在豪华住宅中的坏坯子们性爱生活的电影。本词条以此类电影中著名的两部—《致命诱惑》和《本能》( Basic Instinct )命名。(罗杰·伊伯特)
“谁让你是个胖子”定律 Fat Man Formula. 在一部有很多人居住在一起的电影里,首先受到怀疑的一定是个胖子。可见《无处可逃》( No Escape )等电影。(罗杰·伊伯特)
反馈噪声定律 Feedback Rule.
每当电影中有角色要使用麦克风的时候,它一定会有反馈噪声
的现象。(阿登·J.库珀,密歇根州,沃伦市)
惊悚片暖场猫咪 Feline Fright. 当电影中出现主人公独自漫步在偏僻黑暗小巷的戏,那么他或她一定会先被一只突然出现的猫咪吓到,然后真正的反派才会现身。(戴夫·卡林,旧金山市)
梨花带雨的女枪手定律 Female Shoot and Cry Rule. 当电影中的一个女性角色举枪射击了一个坏蛋后,通常她会立即惊恐地把枪扔掉,然后跪在地上啜泣起来。(格雷格·巴纳德)
真空酒吧定律 Female Star in a Topless Bar Rule. 如果电影中涉及一场在真空酒吧(所有人都要裸上身的酒吧)的戏,那么女主角永远不会真的裸露出镜—除非她本身就挑战自我出演了一个裸上身舞者。(戴维·史蒂文斯,得克萨斯州,欧文市)
女声毁灭倒计时 Female Voice of Destruction. 如果一个秘密基地或者太空飞船启动了自我毁灭程序,那么毁灭倒计时一定来自一个动听的女性嗓音。例如,《异形》( Alien )、《深海圆疑》( Sphere )、007系列等电影。(亚历克西斯·S.门德斯,波多黎各,阿瓜狄利亚市)
五十五加仑圆桶定律 Fifty-five-gallon Drum Rule. 五十五加仑圆桶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符号,代表邪恶。因为在电影中,这样的圆桶内总是装着某种拥有超长学名、难以分辨的神秘物质。当然,圆桶数量越多,邪恶指数也就越高。(保罗·A.李,威斯康星州,日耳曼敦村)
火球速度定律 Fireball Law of Physics.
该定律如下:电影中一颗燃烧火球的移动速度与画面中跑得最慢的大明星的速度成正比。设火球移动速度为FS(fireball speed),跑得最慢的主要明星演员速度为RS(running star),那么FS = RS×9。事实上,在近期的电影中,为了配合跑得越来越慢的明星,火球的移动速度也已经慢得不科学了—以至于一群坏脾气的老顽童(Grumpiest Old Me
)大概都能接这种逃离火球的动作戏了吧。(艾德·都比亚斯和克里斯滕·柯卡姆,西雅图市)
外星人接触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Alien Contact. 外星人只在晴朗的夜晚才会有心情向人类的无线电接收器发送信号。可见《超时空接触》( Contact )、《异种》( Species )等电影。(帕特里克·苏亚雷斯,俄亥俄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搞笑名字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Funny Names. 除非出自W. C.菲尔茨(W. C. Fields)或者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 Marx)之手,否则电影中出现的角色名字都不能惹人发笑。而那些试图以搞笑角色名来夺人眼球的电影,一般都是因为剧本实在太烂了,只能这样破罐破摔。比如电影《绝智奇才》( The Man With Two Brains )中的何福胡胡博士(Dr. Hfuhruhurr)。(罗杰·伊伯特)
名字循环播放第一法则 First Rule of Repetition of Names. 当电影中的某个角色的名字在短短1分钟内被叫了不只4次,然后又循环反复了3分钟,那么可想而知,观众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嘲讽的笑声。更有甚者,一些粗鲁的观众会对着银幕大喊“柯丝蒂!”或者“蒂法尼!”。可见《养鬼吃人2》( Hellbound: Hellraiser II )等电影。(罗杰·伊伯特)
推理题材第一法则 First Rule of Whodunits. 在许多凶杀悬疑片中,凶手通常都会是那个在破案过程中给过主人公最无私协助的人。(杰拉尔德·菲茨杰拉德,密苏里州,达拉斯市)
一见钟情定律 First Time’s the Charm. 在电影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性爱戏都发生在两个主人公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奈杰尔·瑟尔,佛罗里达州,威尼斯市)
5分钟课堂 Five Minute Class, The. 电影中的课堂戏从来都不会超过5分钟。无论多么引人入胜的课堂,每次进行到一半儿就会被下课铃声打断。(丹尼斯·沃德)
金属内置打火石 Flint Content in Metal. 在一场冷兵器决斗中,只要兵器碰撞,打斗双方就一定会沐浴在四溅的火星之中。(马克·J.沃姆林,康涅狄格州,东哈特福德镇)
轻飘飘的行李 Floating Luggage. 在任何一场涉及行李搬运的戏中,再迟钝的观众都能看出那些行李道具其实都是空的。尽管演员们会表情痛苦地试图展示手中的箱子沉重无比,但下一秒就开始像挥舞羽毛一样挥舞它们了。(汤姆·柯克帕特里克,芝加哥市)
飞翔的喵星人 Flying Felines of Fear. 你几乎能在每一部“青少年作死电影”中找到这样的一场戏:凌晨时分,突然一只猫咪不知从哪儿飞进画面,把一位青少年吓得屁滚尿流。很明显,这只飞翔的喵星人肯定是被幕后工作人员粗暴地扔进镜头里的。(布雷特·海登,洛杉矶市)
“食物大战!”“Food Fight!” 指的是如今美国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对话内容。在以前的美国电影中,“向西部挺进!”曾经是最热门的话题,可现在却被更加家庭娱乐化的“食物大战”所取代。或许这也标志着美国影史已经走过了那个醉心于开拓边疆的远征阶段,已然进入关注内心的新时期。(罗杰·伊伯特)
军用提箱场景 Footlocker Scene. 在很多军事动作片中,临近片尾时都会出现这样一场戏:主角在一堆废墟中挖出了一个积满灰尘的军用提箱,里面装着:(1)一些泛黄的照片,上面留存着主角和他的战友们在上一场不为人知的战役中留下的影像;(2)破旧的伪装战服;(3)仍旧保存在陈列盒中的战争荣誉勋章;(4)一件危险又不常见的秘密武器,甚至在众多联邦都被认为是非法的武器—而主角却会毫不犹豫地占为己有。(道森·兰博,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四杯饮料”电影 Four Glass Movie. 指的是这样一类电影:全片的情节都可以由四个麦当劳的饮料杯包装概括。可见“快餐广告指示定律”(Fast Food Rule,第81页)词条。(罗杰·伊伯特)
脏话是升级秘密武器 Four-Letter Rating Upgrade. 指的是一些电影会硬生生地把某些毫无必要的脏话、猥亵行为等加入到剧情之中,让一部本来大众级(G级)的干净电影瞬间升级成为限制级影片。电影《外星人E.T.》( E. T.: The Extra-Terrestrial )中主人公小男孩那句涉及生殖器的脏话“Penis breath”,就是最经典的例子。(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第四出局
定律 Fourth Out, The.
在电影中,如果有人在得意地展示他收藏的珍贵棒球卡,那么不用怀疑,用不了3分钟,这些卡就会丢失,或被偷窃、撕碎、烧毁,或者以其他更匪夷所思的方式被彻底毁坏。相似地,如果电影中出现了任何易燃、易碎的艺术品,那么其命运也是岌岌可危。更有趣的是,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导演编剧甚至可以使这样的场景戏延长,乃至成为一整部电影。可见《憨豆先生的大灾难》(
Bean
)。(迈克尔·施莱辛格,加利福尼亚州,卡尔弗市)
“键盘四比三”定律 Four-to-Three Keyboard Rule. 当镜头聚焦在电脑屏幕上时,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屏幕上明明只出现了3个字母,敲打键盘的声音却有4下。(吉姆·科利尔,达拉斯市)
你们先玩,我去拯救一下世界 Fractured Festivities. 电影中如果出现一个突然被政府召唤去打击恐怖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角色,那么他初次被召唤的戏往往会被设定在他正上小学的儿子的生日会上。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一个西装革履、正在参加某场官方活动的公务员,突然被上级拉进了神秘的战情分析室,然后余下的全部戏份中,这位被选中的公务员就可以一直保持一身燕尾服的华丽装扮。(特丽莎·约翰斯顿,加利福尼亚州,核桃溪市)
放下枪我们还是好朋友 Friendly Fire Tabu. 只要这是一部动作片,那么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这样的戏:在某场冲突中,主角差一点就把他的搭档给打死了。当然,到了最后关头主角总会放弃扣动扳机的机会,因为就在他准备开枪的几毫秒之前,他感受到了友情。即使这时候,主角的搭档根本不在可见视野之内,甚至乔装打扮过,而且手里也同样正举着一把装满子弹的枪对着主角。虽然此时两人之间还存在着嫌隙,可等到下一场戏里,观众们就又能看到他俩抱在一起变回好搭档啦。(罗伯特·本贝,密歇根州,安娜堡市)
邻里试飞送终综合征 Friendly Neighborhood Skies Syndrome. 在有关“试飞”题材的电影中,影片如果在接近末尾处安排了一场试验飞机不幸发生致命空难的戏,那么这场戏一定会被设定在见证该飞机不断成长、完善的“老家机场”。更为贴心的是,就在离观测点不足600米的地方,机上飞行员的女朋友正目睹着空难全过程呢。(理查德·孔兹,芝加哥市)
前排定律 Front Row Formula. 电影中的主人公总会站在人群中的第一排,比如在跳有氧健身操时。(鲍勃·勒菲弗尔)
“冻结的全家人”现象 Frozen Family Phenomenon. 适用于出现如下情节的电影:一个家庭意外丢失了3只或以上数量的宠物,如电影《看狗在说话》( Homeward Bound )。这遗失爱宠的一家人会静静地朝某座小山张望,因为他们隐隐听到了爱宠的叫声。这时,其中一只狗真的在那里出现了!可没有一个人会激动地跑过去。第二只狗出现时,大家仍旧静静站着。这样奇异的冻结状态会一直持续到最后,等到第三只狗终于现身山头,这冻住的一家人才会瞬间被解穴,又惊又喜地跑过去拥抱他们的小可爱。(琳达·斯蒂尔曼,亚特兰大市)
水果摊!“Fruit Cart!” 指的是电影爱好者们无比熟悉的一种电影元素:在一场富有异域风情的追逃戏中,一个水果摊或者运送水果的手推车被主角们撞翻在地。一些愤怒的小贩会抡起袖子冲到街道中央,对着主角们早已扬长而去的车辆徒劳挥舞着拳头。(罗杰·伊伯特)
水果摊!(007电影变体)“Fruit Cart!”(James Bond Variation). 在007系列电影中,追逃戏的受害者不仅限于倒霉的水果小贩,还有一对对无辜的新婚夫妻。在任何一场户外婚礼上,无论詹姆斯·邦德先生驾驶着什么交通工具,都能百发百中地撞翻婚礼自助餐桌,把一场温馨的仪式搞得一团糟。或许,这是风流的单身贵族007先生对一夫一妻制的一种控诉吧。例如,在《007之杀人执照》( Licence to Kill )中,那场著名的追逃戏就是这样结束的:邦德先生成功跳伞降落在一名缉毒局探员的婚礼现场,甚至当起了伴郎。(安东尼·布鲁斯·吉尔平,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市)
动画贴心标志 Fudd Flag. 在一部动画片中,细心的观众总能在一大块风格一致的背景中找出那么一个画风有所不同的物体(例如地板砖块、橱柜门、石头等)。别小看这些独树一帜的物体,凭借这细微差异的画风,兔八哥能判断哪块地板砖块下藏着他的兔子洞;汤姆猫也能判断他应该打开哪扇橱柜门,好让杰瑞用平底锅狠狠地捶上一脸;还有大笨狼怀尔,也能凭此判断如何成功地选择在最容易滑坡断裂的山崖上攀岩,然后结结实实地让自己掉下去。(安迪·伊纳克,马萨诸塞州,韦斯特伍德镇)
“空空的怀抱”综合征 Futile Hug Syndrome. 如果电影中出现一场可标记为“次日清晨”的戏,而且镜头正对准一个正在熟睡的人物,那么该角色一定很快就会醒来,然后张开双臂想要去拥抱枕边人—但是正如观众“喜闻乐见”地,一定扑了个空。而那个枕边人呢,一定早早就起了床,这会儿正在贴心地做早餐/带狗狗散步/锻炼身体,或者干脆被杀掉了。(米歇尔·门多萨,英国,白金汉郡,查尔方特圣吉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