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成为人、使人类得以建立全然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度文明的,正是高度的思考能力。而支撑这一高度思考能力的,则是语言的力量。
也就是说,锻炼语言的用法,是培养思考力的最佳手段。
那么,语言的用法应该如何锻炼呢?
通过对话当然也能锻炼,但是对话中不乏轻松的闲聊,还有表情、动作等言语之外的很多要素在起作用,所以严格来说,对话并不是单纯锻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
与之相对,写文章是很辛苦的,很多人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出接近成稿的规范邮件。再比如写企划方案,不熟练的人也常常是写完第一行就不得不停笔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写作是相当辛苦的,需要具备深刻的思考能力。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似乎理解了,但试着一写就会发现:“哎?原来没明白啊。”
要想把模糊的想法写成条理清楚的文章,需要补充从前缺少的知识,同时深化自己的思考,并对想法进行归纳。然而,这种事并非朝夕可就。
观察学生也会发现,实际上,他们经常是通过写文章而使自己的思考逐渐深化、统一的。
看看大一学生写的报告就会发现,他们在开始动笔时并不理解的事情,往往到最后“终于明白了”。
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啊,这么说的话,还有这个。那么说的话,还有这个。”可以说,这样的发现才是写作的真正的乐趣所在。
许多小说家在开始创作一部作品时,也没有完全决定故事的结局。他们往往会说:“在写作过程中,因为不清楚故事究竟会如何收尾,所以会感到些许不安,但好在最后都能有个很不错的结局。”
一方面,这可能体现了作家本身的素质,而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在写作过程中,作家的想象力得到激发,便将涌上心头的语言写成文字,而一波语言又会触发下一波语言,如此不断循环……
也就是说,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就仿佛有另一个人,或者说是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在刺激自己,诱使自己不停思考,形成这样的循环。
即使是自己写下的文章,也能成为某种独立的存在,呈现在自己眼前。与之对峙,就能进一步深化思考。小说家大概就在重复这样的过程。
由此可知,在掌握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请务必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