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文字输入电脑,使之成为创意的聚集地

我开始使用电脑之后,便感到自己能写的论文数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理由之一是写作速度接近了自己的思考速度。比起手写,打字的速度显然更快,能把思维直接转化成文字。

而且,通过使用电脑,删除文字这一操作变得格外简单了。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

要想写一篇论文,必须先网罗各种各样的素材,但在实际写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字数归纳在有限的页数之内。好不容易收集的大量素材无法全部写进文章里,因此必然有很多素材会被放弃。

电脑是进行这一作业的便利工具。

确定好了主题,打算开始创作时,人们往往想让内容尽量丰富,结果却导致文章臃肿不堪,很容易超出规定的页数。

如此说来,似乎只要收集最低限度的素材即可,然而实则不然。如果从一开始就怕超出页数,而在素材的收集上偷工减料,就只能写出空洞肤浅的东西。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先尽可能多地收集素材,把它们整理成文章。写好后,只要将多余的部分删除即可。

电脑是进行这一作业的理想工具。利用电脑的功能,可以轻松地增补或删除,还能使用复制粘贴功能,随意调整前后顺序。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一开始写的文章不会白费。

即使一开始写的文章无法用于当前的论文,其中也必然会有一两个素材可用于下一篇论文。

把这样的文章保存在电脑里,到下次写论文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了。而且还能做好准备,当前的论文写完之后,就能立刻创作下一篇论文。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电脑当作创意的集聚地,以后的写作主题会不断从中涌现。

打个比方,电脑堪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由巴尔扎克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的总称,其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互有关联的,就像“作品A的配角会成为作品B的主人公,作品B的配角成为作品C的主人公”一样。

这种手法被后世称为“人物再现法”。如此越写创意就会越多,得以不断展开新的故事。运用这一手法,巴尔扎克足足写出了91部作品。

顺带一提,据我观察,许多苦于写不出论文的人,似乎都过于执着一篇论文了。一旦开始动笔,他们就会根据随时想到的内容反复添加或削减文章,从而导致论文始终写不完。

这样很难写完论文,而且也无法获得下一篇论文的主题。

一旦决定了想写的东西,就应该先把素材输入电脑,然后最好将素材制成列表的形式,做到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越是坚持写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主题不断涌现,如此就能逐渐写出优秀的稿子了。 9zjeYuOSFIvPxii69EXogggvhzEIR6QxPtG1X7rSK6BGlZlVOH6xG2en7tQej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