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语言起源的了解,或者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了解,大都来自对儿童学习语言的观察。我们长久以来一直认为语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就好像学习美国50个州的名字和位置或者乘法表一样,我们也必须学习语言的“规则”。我们不能说“房子白色的是”,而要说“房子是白色的”。
语言学家们假设,我们出生时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之后才渐渐地学习了语言的规律和规则,但也有一些权威人士尝试挑战了这个假设,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他认为语言的某些基本结构,也可以说是语法结构,一定是人类天生具备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即使你在狼窝里长大,也能自然地学会人类的语言。
也许你生下来就对语言的基本规则有一种本能的了解,这样的观点并非毫无根据、异想天开。我们理解语言的能力似乎与生俱来。一个月大的婴儿对说话声要比其他的声音更感兴趣。这和语言的种类没有任何关系,对一个婴儿来说,每种语言都是一样的,没有难易之分。他们习得这些语言的速度也是一样的,不管这些语言有多么不规则或者有多少种变化形式。总之,儿童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天然机制,就和他们学走路一样。这种语言学习的机制可以叫作儿童基本语法。实际上,儿童5岁之前在学习语言上有着惊人的能力,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同时学会两门结构迥异的语言。如果孩子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美国人,那么他能轻松地同时学会汉语和英语,并且不会将两种语言混淆。
不仅如此,不管身在何处,所有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样的:从简单的称谓(“我”),到主谓结构(“我想”),再发展到主谓强调结构(“我现在就想”),诸如此类。他们连牙牙学语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巴尔的摩约翰·肯尼迪中心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如说阿拉伯语、英语、汉语、西班牙语和挪威语等不同语言的儿童,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牙牙学语的,并在同一阶段(说出第一个词之前的4到6个月)还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但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区别,却是最后才习得的,比如时态的变化、阴性词和阳性词的使用等,这个时候儿童已经掌握了语言的基本使用技巧。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情形有时候令人费解:儿童通常是先学会说“不”,然后才学会说“是”;先学会说“在里面”,然后才学会说“在上面”,所有孩子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在这段时期,他们觉得(东西或人)“不见了”和“全部不见了”这样的现象特别有意思,所以他们也常玩这样的游戏。
对此,传统的解释是,儿童的语言输入全部来自母亲,但经过仔细的观察,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绝大部分成人都会有意无意地用一种简单、孩子气的方式跟儿童交流,但这并不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孩子说话的方式,因为这会让孩子无法识别正确的用法,比如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区别。当一个孩子逐渐掌握母语时,他会试图让语句去符合这种语言的规则,从而自己创造出一些这种语言中没有的词汇,因为即使儿童没有听到过这些单词,也会觉得自己的创造符合母语规则。拿英语举例,就像buyed、eated和goed,其实这些词正确的过去时形式分别应该是bought、ate和went。
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儿童主要依赖的是母亲或者最经常照顾他们的人。母亲说了一个字,孩子会听到并会试图重复,但学习语法的时候,孩子往往各有各的办法。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肯尼思·韦克斯勒(Kenneth Wexler)和同事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母亲向婴儿说的话中有2/3是祈使句和疑问句,只有1/3是陈述句。显然,儿童不需要重复式的教导,因为他们对于句法有着本能的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