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居民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不均衡、不充分现象日益成为城市休闲化过程中需要直面的挑战,也对城市休闲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我国城市休闲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渐次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一是城市休闲化“三三制”现象凸显。所谓“三三制”现象是指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城市休闲化发展特点,即居民三分之一时间,用于休闲;居民三分之二收入,用于休闲;城市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用于休闲。上海作为国内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龙头城市,在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居民休闲消费和城市空间建设等层面已经呈现出“三三制”的发展趋势。需要指出的是,上海正在建设的21个郊野公园,总面积就逾400平方公里。城市休闲化“三三制”现象表明我国的城市休闲化进程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是城市休闲化逐渐由生活休闲化向经济休闲化过渡。从上海发展实践看,当1997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居民在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等方面率先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开始出现,但休闲对城市的影响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上海人均GDP接近20000美元,居民休闲消费方式日趋多样化,休闲消费支出成倍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休闲或休闲相关消费对上海社会经济贡献值已经接近65%,从一个侧面上揭示了我国城市休闲化正在由数量发展走向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是形成了从全域旅游向全域休闲转变的发展态势。对城市功能而言,全域旅游主要是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而全域休闲,则是凸显了城市功能以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为主,兼顾外来游客的观光度假活动。对上海的研究显示,上海城市休闲功能的转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封闭型,到后来的外向型,也就是主要为外地尤其外国游客提供休闲功能;再发展到内外兼顾型,直至当前的全域全面型,城市居民成为城市功能完善与发展的核心。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明确发展目标,就是把增进市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体市民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提高生活满足感。上海城市休闲功能的深化与完善诠释了由全域旅游向全域休闲转变的基本轨迹。
可以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而作为对休闲城市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的城市休闲化测评也将同步迈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
本报告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背景叙述,资料整理,数据分析。首先,从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整体层面出发,对相关指数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结合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其次,结合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以及休闲生活与消费等分项指标的数据,分别对36座样本城市的休闲化发展水平指数进行具体解读与分析。第二部分是三个专题研究,分别是浙江城镇养老服务发展及优化策略,日本东京迪士尼运营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和上海市博物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报告研究发现,中国休闲化发展趋势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第一,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由东向中西部递减的分布格局未变。
从我国城市休闲化综合评价数据分析看,原有的城市休闲化水平指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基本未变。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休闲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出现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现有的城市休闲化分布态势必然会延续相当长时间。
第二,中部滞缓西部加速的发展态势悄然出现。
从样本城市的分析数据看,中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近年来不仅在缩小,而且在城市休闲化发展节奏上,逐渐呈现出西部超越中部的势头。以2016年中西部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均值为例,中部(22.2761)低,西部(24.0231)高的发展数值一目了然。由于近年来西部享受着“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红利,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西部城市积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持续提高,“西部崛起”的发展趋势渐渐明朗。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城市休闲化进程略显缓慢,“中部洼地”的发展节奏略显轮廓,值得重视。
第三,城市休闲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异常显著。
一是从区域城市休闲化发展角度看,不论是在东部,还是在中西部,区域内部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譬如,东部地区的北京排名第1位,而海口却位居第34位;西部地区的重庆排名第5位,而排名30名以外的城市主要来自西部地区。
二是从城市内部休闲化指标看,不少大城市相关指标的差异同样令人惊讶。如综合排名第5位的重庆,在休闲生活与消费分项指标评价方面,却排名第30位。在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现阶段,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或者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在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体现,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第四,北上广深城市休闲化优势明显。
对36个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结果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优势明显。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城市生活功能与享受功能不断优化,用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与游客观光度假的各种配套设施分布合理,数量充足,发展相对均衡;另一方面,居民休闲活动意识强,休闲消费需求旺,休闲消费能力高,在国内城市中十分突出。相比较而言,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休闲化水平以及城市内部各项指标发展的和谐性,在研究的样本城市中都具有代表性意义,揭示了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基本样式。
第五,经济与产业发展是推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人均GDP己超过8000美金,根据根据经验,正在逐步进入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加速时期,而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优化依旧是推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高城市城市休闲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从发展现实看,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为一个城市休闲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优化的产业结构,城市休闲化水平就有充分保障。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休闲生活与消费五个指标发展水平中,休闲化水平排名前五的城市,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评分也都排名前五,与此相应的是排名后五名的城市,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排名也都排名后五名。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可以预见,随着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内涵的转变,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也将迎来由水平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型。
本书撰写分工如下:第一部分,由楼嘉军、徐爱萍、马红涛、李丽梅、刘松、刘震和黄佳丽等负责完成;第二部分,由华钢、马芮、周曼妮、楼嘉军、王晓云、徐爱萍、马红涛、刘震等负责完成。此外,参加本报告沙龙讨论与材料收集的老师与研究生还有孙晓东、杨勇、邱扶东、党宁、吴杨、朱毓敏等。
本报告得以顺利完成,与课题组成员近一年来的辛勤工作以及以上各位老师和研究生同学的尽力配合密不可分。作为课题负责人,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与真诚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倪华老师对本报告的出版与审校工作付出的心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报告有关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工作涉及的研究数据采集量比较大,来源又多元化,加上我们认识的局限性,在理论阐述、数据处理、材料分析等方面难免会存在不足,敬请学者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