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概况

第一节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目标与基本特征

由于实施“双证融通”,可将我国相对封闭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教育体系,从不同教育层次(中级工—中专、高级工—大专、技师—本科等)、不同教育阶段(职前、职后)相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内多地在尝试或筹划开展“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其中上海是开展最早、力度最大的(此后在未注明时提到的“双证融通”改革均指上海地区开展的改革试点)。

一、“双证融通”改革试点概况

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始进行“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2014年8月,上海市人力资源合社会保障局联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前期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本市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在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中全面启动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试点工作 。此后,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社局又相继颁布了高职教育“双证融通”“直通车式双证融通”“学分认可型双证融通”等改革试点工作,使改革试点覆盖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总体框架。

如图2-1所示,“双证融通”改革试点是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为前提,以学校为主体,以专业为依托,以课程为载体,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和优化评价与考核等措施,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现三个“有机融合”,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双证融通”。即在一个完整学制学习完成后,相关专业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学校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图2-1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内涵

作为本项改革的重点之一,“双证融通”把职业技能鉴定与学校课程考试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和技能鉴定的效率,增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在制度与内容层面进一步深化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推进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科学有效的衔接,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融通机制,把职业技能鉴定融入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实现教育教学与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推动技能鉴定模式改革,探索模块化、过程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方式,并使职业技能鉴定更加全面地反映鉴定对象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水平。

二、“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实施目标及路径

(一)实施目标

1. 实施“双证融通”,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探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和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结合。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又注重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2. 实施“双证融通”,推进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贯通

打通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通道,使劳动者在通过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学历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增强其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加快培养知识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3. 实施“双证融通”,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建立对学习者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可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利用,搭建起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立交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二)实施路径

以认定专业、学校和班级为前提,在本市部分高职学校的若干个专业开展“双证融通”改革试点。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学校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优化评价和考核等措施,在试点专业中实现三个有机融合。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双证融通”。即在完成一轮试点后,相关试点专业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学校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基本特征

(一)基础是继续深化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

如图2-2所示,“双证融通”改革试点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课程改革的基础。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主张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为实现“双证融通”奠定了重要的课程改革基础。“双证融通”改革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明确其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对应关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等内容完全融合到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图2-2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基本特征

(二)框架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专业教学要求的有机融合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来自多方面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适应当前的工作任务,还要能适应未来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与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双证融通”改革应当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专业教学要求的有机融合。在完成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育内容中。

(三)实现的前提是师资与实训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不仅要强化课程体系设计,更要突出对教学实施条件的规范,以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完全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要求。要从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角度,安排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并加强实训实验条件建设,确保“双证融通”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为实现“双证融通”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四)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实施与评价

“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以及其评价结果与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双证融通”改革应突出对“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考核这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对“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各环节的细化规定,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得到有效实施,并通过模块化、过程性的课程考核方案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OZwEKBjn2N99hkOvu03SN4uOgaPFw5ERpzXtuuINvc6DhNTGiNXfEkm3IHt+iu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