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合并实战

3.1 长期股权投资抵销分录

3.1.1 调整为权益法的抵销

背景资料: 母公司于1月1日以账面价值取得子公司100%的股份,即投资成本=子公司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初数)。

很多的教材,在讲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时,都是先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然后再根据合并工作底稿编制抵销分录。

调整分录如下。

(1)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 ×××

贷:投资收益 ×××

对于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

贷: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2[等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

抵销分录如下。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数)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

(2)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的抵销处理。

借:投资收益 ×××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应付股利 ×××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数)

3.1.2 成本法核算的抵销

成本法的做法就相对简单了,不需要做调整分录,直接做抵销分录。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如下。

借: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初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初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初数)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3.1.3 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多此一举有必要吗

有人要问了:成本法核算抵销分录如此简单,而权益法那么复杂,成本法的合并数据不对吧?

为了消除读者的疑问,我们来进行推演。金额相同的报表项目不做标记,金额有差异的报表项目用数字区分,比如同为“投资收益”报表项目即表明数据相同,而“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则代表数据不同,其中: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

3.1.3.1 推演方法1:会计分录合并法

第一步,我们把权益法的调整分录与抵销分录合并,借方金额肯定与贷方金额相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 ×××

贷:投资收益 ×××

借:应收股利 ×××

贷: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2[等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

借: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数)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

借:投资收益 ×××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年初数) ×××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

应付股利 ×××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 ×××

第二步,把所有的借方项目与贷方项目排列在一起。

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1 ×××

应收股利 ×××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数)

投资收益 ×××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应付股利 ×××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数)

投资收益 ×××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2(等于应付股利) ×××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1-2) ×××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数)

第三步,抵销相同的报表项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1 ×××①

应收股利 ×××②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 ×××③

投资收益 ×××④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 ×××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

应付股利 ×××⑤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 ×××⑥

投资收益 ×××⑦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 ×××⑧

(等于应付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⑨

相同与相等的报表项目抵销如下。

借方报表项目“①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与贷方报表项目“⑧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等于应付股利)+⑨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相互抵销。

借方报表项目“②应收股利”与贷方报表项目“⑤应付股利”相互抵销。

借方报表项目“③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与贷方报表项目“⑥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末数)”相互抵销。

借方报表项目“④投资收益”与贷方报表项目“⑦投资收益”相互抵销。

此外,贷方报表项目“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资本公积本期提取数+盈余公积本期提取数”,如果借贷方同时抵销此项目,则借方报表项目: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末数)-资本公积本期提取数=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数)-盈余公积本期提取数=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

第四步,抵销之后的结果如下。

借: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子公司期初数)

盈余公积 ××× (子公司期初数)

未分配利润 ××× (子公司期初数)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上述过程全部是报表项目的推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数据来进行验证,结果肯定是相同的。

3.1.3.2 推演方法2:资产负债表原理法

在前面的章节中讲过, 资产负债表合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虚拟的东西给去掉,反映你的真实状况。

初始投资时:

投资成本=子公司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期初数)

由于是100%持股,后续不存在追加投资的可能性,所以这个等式是一直成立的。权益法的调整,只是增加了母子公司之间的虚拟业务,合并的过程就是把虚拟的东西给去掉。权益法调整后,在合并的过程中又被抵销掉了。

既然成本法与权益法抵销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很多教材要多此一举呢?那是因为这些教材的编者是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合并报表的全过程。在应试时,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是标准答案,所以还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把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但在会计实务中,却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 fEE7xNnKWQrIVqeukbKndM6kj3s5F7jtykqi1ibSyqnD/GngiMqXUYLy9Ll1ex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