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越幸福就越害怕会失去

把托尔斯泰的那一句经典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在这里也同样恰当——“焦虑的人各有各的焦虑”。

没错,正在焦虑的不止穷困迷茫的你,那些年轻有为、过得富足美满的人也在焦虑。

朋友傅言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新中产”。今年二十八岁的他是个货真价实的海归,年纪轻轻就混进了公司的管理层,两年前还结束了爱情长跑,把深爱的女孩变成了自己的妻子,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快满一岁了。

平日里,傅言的生活也是有格调、有品质的。他喜欢小众的设计师品牌,热爱音乐与时尚,钟情户外运动和健身,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在外人眼里,傅言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过着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傅言却远没我们想象得那样开心,他也在焦虑。他怕事业止步不前甚至会面临失业,他怕买不起学区房,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的未来;他怕正在迅速衰老的父母突发疾病……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共鸣:当初刚从大学校园里出来,一穷二白,住着潮湿的出租屋,吃着路边最便宜的盖饭,那样的日子虽然艰苦却很满足;后来事业上渐渐有了起色,爱情也有了结果,日子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变好,可我们不仅没有获得踏踏实实的幸福感,反倒越来越焦虑。

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眼前的幸福都不够牢靠,稍不留神就会失去,担心来之不易的幸福会溜走而让我们感到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怕失去身边的人或拥有的物,可以理解为是在害怕与人或事物分离。在我们与某人培养出一定的情感或者拥有了某物时,就相当于和这些人或事物建立了关系,而且我们会在这层关系中自然而然地投入我们的情感和期待。当我们预感这些人或物将要离开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会感到慌张、焦虑、不知所措。

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身边重要的人就那么几个(如父母、兄弟姐妹,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不会失去的),手里拥有的事物也大都一文不值,所以我们心无挂碍、无所畏惧。而当我们积累的人脉越来越广、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时,我们反而生出更多的不安全感,我们因为害怕得而复失而焦虑。可见,当一个人拥有的越多的时候,他就会越发担心失去。

我们之所以总在害怕失去,是因为担心得不到更好的。我们害怕失去的根源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担心的,不是对过去的眷恋,而是对未来的恐惧;你焦虑的,不是对失去的恐慌,而是对能否得到更好的不确定。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各种焦虑中,担心未来失业赚不到钱、养不起孩子、照顾不好老人。即使赚到的钱足够家里用,依然会担心有一天要是破产了怎么办呢?维持不了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办呢?并且已经习惯了富足生活的人是很难再过清苦生活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摆脱“害怕失去”的心理呢?

(1)持续经营。

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们之所以会担心失去对方就是因为我们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情感空白期”。比如,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失去某些长期不联系的朋友,我们也会因为和恋人联系频率的降低而担心双方情感破裂,长期不联系远在家乡的父母、兄妹,我们会不由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些担心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经营这段感情。

打破这些焦虑的方法只有好好经营,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长期不联系、不经营难免会产生疏远,这样的疏远是导致我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保持足够的联系,好好经营每一段感情才能确保自己在感情上不焦虑。

(2)开始理财,购买保险产品。

我们因担心失去而焦虑,很多方面都跟经济挂钩,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都是怕自己没钱或者钱不够用。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理财,购买一些理财产品,购买一些保险,为自己的财产、生活、健康以及未来系上安全带。财务方面的焦虑要通过财务的手段来解决。

(3)发展自己的爱好。

不得不说,我们之所以太过害怕失去,并因此而紧张焦虑,只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太过敏感,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拥有的东西上。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缓解自己的精神紧张。比如,烹饪、户外运动、书法等。

人都是不知足的,得到的越多、拥有的越多,就越是害怕失去;见过了好的就想拥有更好的,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回归以前的清苦,却可以在现有的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再焦虑。 6evAi9dXOKwQJcDIxRWl8wtlmwBM+bTD1qE4ZhUCRzUBnYXbm+bwEJ0zhWcOxbm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