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让自己忙起来,哪还有时间胡思乱想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忧愁从来不会在你展开行动时偷袭你,它总会在你头脑空闲时进攻。于是你开始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扩大所有细枝末节。在这种时候,你的心像是空转的发动机,终将自我毁灭。”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太闲了。

李子君大三一整年都在努力筹备考研的事情,报考咨询、上辅导班、做练习题,那一年虽特别忙碌,却也过得特别充实。可她刚刚满腔热血地开始了预期一年的考研冲刺时,突然得知自己被保研了。李子君的生活一下子从紧张忙碌变成了悠闲惬意。

身边考研的同学都十分羡慕她,她自己也暗自得意。她想:“既然保研了,学业上也就没什么压力了,那就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放肆地疯玩吧!”

于是,李子君从以前雷打不动的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变成了凌晨3点入眠、中午12点才睁眼;以前每天下午总会抽出半个小时来跑跑步,现在也被窝在床上玩游戏、看电影取代了;以前偶尔还去图书馆看看书,现在一整天都不出宿舍,连吃饭都只点外卖了……

最开始,这样的生活的确很惬意,但这种惬意也就只维持了一周。在宿舍颓废了一周之后李子君就恐慌焦虑了。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她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担心,脑子也开始一个劲地胡思乱想。

她担心自己这样颓废下去,学习能力会退化,不仅以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连不久之后的论文都无法很好地完成。她又想到自己虽然被保研了,但研究生毕业之后何去何从还是未知数,她担心那时候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类似的经历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在持续忙碌的生活中迫切盼望能有一段安逸舒适的闲暇时光;当这样的时光真的到来时,初期的确很享受,但这种安逸舒适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被焦虑代替,清闲的日子过久了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胡思乱想、莫名地担惊受怕。

闲暇时光中,人一旦开始焦虑,焦虑就会像病毒一样肆意蔓延。人就会止不住地胡思乱想,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细枝末节都会成为折磨。不仅如此,此时我们还会把同一件时间反反复复地思考,这就陷入了心理学上的“思维反刍”。这些行为导致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因焦虑而引发心理疾病。

很多抑郁症的患者都曾表达过,失眠的原因是因为每次躺在床上思考的事情太多,担忧的事情太多,根本停不下来,于是进入了一个“失眠—胡思乱想—更严重的失眠”的恶性循环。

克服这种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自己忙碌起来,焦虑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理学上把这种克服焦虑的方式称为“工作疗法”,这种心理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工作活动,排除焦虑者的心理困扰。

忙碌能很好地转移你的注意力,帮你减轻焦虑的症状。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忙碌都给了你一个和别人交流的机会,这能将你从自闭式的胡思乱想中解救出来,帮你重新恢复社会功能。忙碌还能使人体验到生活的意义,重建自尊与自信。在忙碌的工作中你逐步培养起劳动的习惯,劳动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这有助于增强你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果此时的你恰好在闲暇中胡思乱想,安逸过后你也慢慢地陷入了焦虑,你不妨采用以下方式来让自己忙起来:

(1)做家务。

在家里,让自己忙碌起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家务。家务这种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只要你想去做,马上就能让自己忙碌起来。你可以尝试抛开洗衣机,用手洗衣物;你也可以到网上找一个菜谱,给自己或家人做几个精致的小菜;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给自己的房子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等。

(2)做一些新的尝试。

现在一直都在提倡家庭DIY,闲暇时光正好给了你充足的时间来尝试。女人可以像从前的人那样织织毛衣,编编围巾;男人可以动手秀秀家里的电器,把一些废品充分利用起来,做几样实用的家庭小物件。这些事看似毫不起眼,却能让你从点滴中获得满足和充实感,比你伸着懒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要好得多了。

萧伯纳说:“悲惨的人生,源于有余暇时间担忧自己过得是否快乐。”如果你正在空闲中焦虑,那就让自己忙起来吧! qE5B9fcIvhOQmOPS9ACCrHiqbiC4hsfQTqD0pZpdJTrRmnNZMf5q035AgxoOZgq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