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考能力,会随着父母的支持方式发生变化。
不合适的支持,不仅会妨碍孩子判断,还会对思考能力本身产生不良影响。
如此,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将来检验思考能力的考试中名落孙山。
站在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事情做思考、选择、决断,不仅不能锻炼孩子,甚至还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一个在内心深处都无法自我欣赏的孩子,是不可能带着自信去思考、选择、决断的。
不过,“妈妈(爸爸)认为不需要”。即便东西属于孩子,父母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如上看法。
但是接受与否,则必须完全由孩子以自我为轴心做决定。这一点很关键。
为人父母,往往容易向孩子强行灌输自己的意志。这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当中都认为,“孩子不成熟,相比之下,自己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做出的决定必然也更加正确”。
其实父母们不妨停下来,自我检讨一下,自我克制一次。
这样才能多给孩子们一些独立思考、选择、决断的机会。
强行要求孩子参与“断舍离”,这种行为也需要规避。
可以提议:“要不要跟妈妈(爸爸)一起尝试?”而是否参与,决定权要留给孩子。
只有坚持贯彻这个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尊心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