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要在亲子之间实行以自我为轴心反复思考、选择、决断的“断舍离”,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必须把握“断舍离”的根本原则——“由本人做最终决断”。
决定取舍的,只能是物品的所有者。也就是说,父母只有得到许可,才有权处理孩子的东西。
虽说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孩子的东西多半也是父母出钱买的,但是所有东西的主人,只能是孩子本人。
在父母看来,没有价值也不必要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恰恰就是不可或缺的、极其珍贵的。在现实生活中,亲子间这样的理解偏差并不少见。
判断一件物品是否有价值的原则之一,便是由物品的所有者自行决断。
我可以理解父母想要帮助孩子的心情。但是,无视孩子意志的“帮忙”,其本质上,只是大人的自我满足罢了。
为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的,反倒是“袖手旁观的勇气”。
尽管起初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让孩子能以一己之力去思考、挑战,这才是最主要的。父母事先包揽一切,只会让孩子沦为“等待指示的一族”。
今后的考试,检验的是考生的思考能力,这也会为考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通过“断舍离”,孩子意识到必须以自我为轴心去创造机会,这样的实践,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