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实践,“断舍离”可以先从眼前可见的“物品”开始,然后再升级到抽象的“思考”抑或“心情”。
整理好物品,让空间变得整洁,情绪就能得到调整,心情也会随之变轻松。
在这个良性的循环当中,很多锻炼思考能力的机会就会产生。
我们最先要培养的,是把物品当作起点的思考能力。要改善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让身处的环境舒适起来。
整理物品固然重要,但这绝非“断舍离”的根本目的。
以自己为判断的轴心,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舒心”,然后做出选择和决断。
如此,才能以自我为根本,构建起思考的体系。
为了锻炼思考能力,必然要以自我为轴心。换言之,即必须培养“自主性”。
当我们对物品实行“断舍离”时,无论如何,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是最根本的前提。“还可以用”“太可惜了”等,是以物品为中心;而“过去经常使用”“将来也许还会用”等,又是以过去或将来的自己为中心。诸如此类的顾虑,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以当下的自我为中心,反复思考、选择、决断,思考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