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我的孩子考上名校!”
手捧本书的您,想必家里的孩子不久就要参加考试了吧。
即使并非如此,我猜您也比一般人更加关心考试、教育以及孩子的培养问题。
我也有个儿子,国立大学毕业,如今是独立的社会人。他参加高考那会儿,作为母亲,我也一度手忙脚乱。
我开展过一系列“断舍离”的讲座。通过与家长们交流,我得知孩子的入学考试、教育和培养问题,是眼下家长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这里,我想先强调一下:“断舍离”,并非单纯的“整理术”。
“断舍离”要求人在面对事物时,自主思考,进而判断“要、适、快”。它是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
所谓“要、适、快”,具体指事物对于自己而言,是“必要、合适、舒适”,还是相反的——“不必要、不合适、不舒适”。参与实践者必须做到不依附他人,自主思考,自行决定取舍。
那么,为什么孩子的考试会和“断舍离”有关系呢——这其实跟2020年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体系大改革息息相关。
想必很多家长都已经知道了,2020年“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将被废止。
进入大学深造需要具备的能力,将会由以往的“记忆能力”转变为“思考能力”。在日本,这已然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了。
现在是2016年。换言之,现在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即将成为新考试体系的考查对象。所以,他们必须马上开始做准备。
诸如数学的“1+1=2”,抑或是历史中“年号”之类的内容,以往背诵“标准答案”的考试,本质上属于先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而解决问题的模式。但是,今后将导入的,是注重“思考”的考试。仅仅依靠补习班教授的解题套路,是对付不过去的。
为了应对这一考试制度的大变革,从幼儿、儿童到高中时期,我们的孩子不仅要背诵公式、标准答案和解题方法等大量客观知识,而且要形成“自主思考,自我创新”的能力,亲子关系也将变得极其重要。
不单是父母,还包括祖父母(如果是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甚至老师,大家不仅要让孩子记住正确答案和解题方法,更要引导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四五年之后,“考试优胜者”的实质将会发生巨大转变。简而言之,我们将会迎来一个不只注重“量”,同时也注重“质”的考试体系。所以,对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今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断舍离”就成为了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这是因为,通过“断舍离”的实践,孩子能够掌握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能够让孩子去自发地感知、自主地思考、自行做出选择和决断。也可以说,“断舍离”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可供思考、想象、表达的选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实践“断舍离”。只有这样,孩子的思想才能得到整理,心情才能变得放松,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另外,对于父母而言,“断舍离”也能产生创新的乐趣,有助于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想要让孩子将来可以独立、顽强地行走人生,亲与子通力合作,不可或缺。
本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在于介绍“断舍离”,更是为了探究亲子关系的本质,介绍亲与子共同获得多彩人生的方法。
比起知识,孩子涉世之后更加需要的,既包含自主思考能力,也包含协调性等适应能力。父母们都是过来人,对于这种现实状况,应该不难认同。
考试,不过是人生的诸多十字路口当中的一个而已。但同时,它又是亲子相处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从现在开始,抓紧投入实践,着力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能够顺利应对2020年的入学考试制度大改革。假如在实践过程中,您能构建起和谐的亲子关系,于我而言,便是无上的欣慰。
那么,我们这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