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学习能力,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培养“欣赏空间的审美意识”。
“思考能力与审美意识”,乍一看,这个组合令人费解。事实上,稍加留意便不难察觉,“审美意识”与历来的传统考试不同,答案永远没有唯一。
直面事物,并且做到不苛求答案地反复思考、选择、决断,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断舍离”。假如孩子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到快乐,那么思考能力就可以得到质的飞跃,对于今后的考试,孩子也可以应付自如。
所谓思考能力,是以自主性和人性的广度为根基的能力,它区别于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所培养的能力。
背诵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的确会是一个奏效的小手段。然而,一旦全面考查来临,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时,忽然之间,之前记忆下来的知识或者技术,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如前所述,即便是同一事物,亲与子对它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审美亦是如此。“虽然妈妈(爸爸)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感受。”只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之间存在差异,才能真正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
因此,审美意识也不能由父母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房间,即便在父母看来如何地不堪,但是假如你因此对孩子发号施令,叫嚣“这个那个都没用,通通给我扔掉”,孩子的思考能力、自尊心、感受能力以及审美意识都得不到长进。
父母对孩子宽容,孩子才能将这份宽容惠及他人。这种宽容的实质,便是思考的宽容。换言之,即拓宽思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