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是古代中华帝国的核心地区。这片土地上的人以知“礼”自居,对“礼”的遵从与否是他们用以区分文明与野蛮的基本标准,儒学是对“礼”的系统化表达,并且是中华帝国诸朝代的基本正当性的来源。
区别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在转化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实践及制度安排时,儒家伦理的载体不是个体心灵的皈依,而是一种表达着伦理意涵的人际关系结构。 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脱离开人际关系结构,孤身一人是无法实践的,儒家更无法想象一种荒岛上的鲁滨孙一样的精神世界。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结构,需要其中的个体都处在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状态,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倘若因为个体的高度流动性,父母兄弟常常彼此不知对方所在,儒教伦理则难以展开。
定居的生活状态需要农耕的生产方式,在依赖季风降雨的外流区,农耕有一个硬性的自然约束条件,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则人们无法依靠农耕的方式谋生;或者更准确地说,在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地方,即便有人进行农业种植,农耕也无法成为他们用来谋生的主要手段。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北界,基本上就是长城;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中原帝国应该是在农耕地区扩展到其自然极限之处,修建了长城。拉铁摩尔甚至认为,长城的修建起于战国后期以及秦朝,最初并不是为了防范游牧民族,因为当时没有明显的游牧威胁,其目的反倒是用来强化对内地的控制。
还需进一步解释的是,并不是可以农耕的地区儒家文化就都能够传播过去。在儒家文化的多年发展中,“中原正统性”成为其潜意识里的一个前提,这在古代带来了中原的崇高地位,但是也相应地限制了其传播空间。文化可以通过武力强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其文化吸引力让人自愿“皈依”。离中原过远的地方,即便可以农耕,但其超出了帝国的有效统治半径,帝国也无法用武力使其儒家化;另一方面,如果儒家文化在这些地方还面临与其他文化的竞争,以个体心灵为载体的文化,其传播成本(包括劝人改宗的成本)一定低于以特定人际关系结构为载体的文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儒家文化可以传入朝鲜、日本,因为它在当地不面临其他文化的竞争;也可以传入越南北部,因为中原帝国曾统治其千年之久;却无法传入西域和越南北部以外的东南亚地区,因为不管这些地方是否超出帝国统治范围,它在当地都要面对与其他文化的竞争。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儒家文化具有地理依赖性,它因自然生态原因而无法越过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只能在中原地区展开。但是其世界想象并不会局限在这样一个地理空间当中,它具有一种普遍想象,这带来了后来的一系列历史特性:一方面,它在历史上,会构成超越草原-中原之上的普遍帝国的正当性辩护基础;另一方面, 它也会使得中国在理解超中国的世界秩序时遇到特殊的观念障碍, 从而在现代转型之际遭遇特殊的问题,这与日本等国截然不同。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何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纯粹的中原王朝或者说汉人王朝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同时统治长城南北,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北方入主的草原征服王朝。此处所说的“统治”,是指对方真正的臣服,而不是名义上的朝贡。在古代,所谓汉人并不是基于血统而获得定义的,历次的民族大迁徙导致中原人或多或少会混有北族的血统,更何况在西周时还被视作蛮夷之人的楚人、越人等,进入帝国时代之后就成为汉人的一部分了,在血统上根本无法追溯;汉人是由其遵循的文化定义的,具体来说就是以农耕生活为载体的儒家文化。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农耕的约束,使得人们在长城以北若还想活得下去,就必须游牧化,否则就是死路一条。而一旦游牧化,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结构等,也就是无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来生活了。
因此,纯正的中原王朝也许有能力派兵远赴漠北驱逐游牧者,却无法实质性地统治漠北。要统治就必须驻军,而所驻之军的后勤补给无法从中原持续获得,因为这超出了帝国的承受能力;军队只能就地取材,通过游牧获得补给,而一旦游牧起来,他们就不再是汉人军队了。即便中原王朝强大时能够扫荡漠北,事毕仍必须撤军南返,这只不过是替草原上的其他游牧者扫清了崛起的障碍而已。
儒家所尊奉的仪礼秩序,最初是一种自生秩序,它源于传统,以贵族制为该仪礼秩序的载体。在周代,这些贵族源自武王与周公对同姓与近臣的分封。诸侯带领本族人到封地武装殖民、建城而居,被称为国人,亦称君子;被征服者则居于城外,被称为野人,亦称小人。在该种秩序下,只有贵族君子可以参加战争,战争的礼仪性质往往也会大于实用性质。宋襄公差不多是这种意义上的贵族的绝唱,他的“不击半渡”“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都是贵族精神的体现,任何不符合礼的战法都胜之不武,宋襄公耻之。但这在不讲究中原式贵族精神的对手面前会显得很迂腐,宋襄公遂被楚王打得大败。
嗣后,中原各诸侯国陆续开始变法,诸侯国内部的贵族等级被夷平,传统仪礼秩序的载体不复存在。人们的身份高低不再是基于出身、血统,而是基于军功;平民也可以参战了,甚至可以凭军功升至过去贵族之上的地位。强有力的贵族的存在,可以约束中央政府对社会的资源的汲取;贵族不再,政府便得以建立起远较过去强大的中央财政,形成官僚体系-吏治国家。新近拔擢的平民,正是用来填充官僚体系的最佳人选。他们不似贵族有着独立于王权之外的财务基础,其地位的提升又依赖于王权,平民与王权之间便会形成一种合作关系;这样一个群体进入官僚体系,可使其效率最大化。此时整个国家的财政体系也依照战争动员的逻辑重构了一番,全民战争开始出现,战争的实用性转而超越礼仪性,各国进入了比拼资源动员效率的阶段。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其逻辑终点就是中原地区的大一统,并且这种大一统从技术上来说几乎是不可逆的,因为大一统首先基于中央财政的大一统,而能够阻挡中央财政大一统的古典贵族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原地区连续成片的农耕地区,其人口与财富总量的汇聚度,在古代世界堪称独一无二。如此一种地理,利于大规模作战,而不利于割据自存;如此一种地理,能够养活庞大的人口,帝国政府能从中汲取资源,反过来以此打碎社会自组织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资源汲取能力。一旦过了某个门槛——第一个千禧年过后就差不多过了这个门槛,则不会再有任何区域性的力量能够长久地与帝国政府分庭抗礼。因为中央统治者能够从整个中原低成本调集起的资源已经达到这样一种规模,以至于任何区域统治者都不能与之持久抗衡。像诸代开国之君等成功的反抗者,都找到办法调动起了中原地区大部分的资源,以对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彻底丧失民心的原有统治者,但嗣后又无人能够抗衡这个成功的反抗者成为新的大一统统治者了。跨过门槛之后,帝国一旦崩塌,取代它的将是另一个大一统帝国,而不是分崩离析的割据。
欧洲之所以在罗马时代之后形成列国割据状态并维续至现代,就因为欧洲的地理破碎性,它使得拥有一统意图的潜在霸主调集全欧资源的成本非常之高,难以对区域反抗者形成压倒性优势,最终无法建立大一统。而在远东的中原地区,其帝国早早地便走上了集权秩序时代。中原的地理因素是这两种区别的根本原因。
中原帝国集权秩序的发展与完善持续了很久,中间经历过较大的变化。在秦汉之际,帝国要建立的是一君万民的秩序,通过官僚体系来管理被人为打成散沙的社会;但是由于此时刚刚脱离先秦封建不久,官僚体系治理技术还未发育完善,以及汉武帝对外征伐无度,对内征敛过甚,以致平民投靠到大户门下躲避官府压榨,因此社会上又逐渐浮现出豪族力量。豪族对君主也能形成一种约束,虽然远不如先秦封建贵族的约束力强,但集权秩序毕竟受到了某种制衡。由于豪族的存在,朝廷相对于社会和地方的力量还未达到压倒性的优势,此时还有可能出现较为长期的割据,比如东汉末年之后以及唐朝中期之后。
经过历史的长期变迁,技术进步催生了新的经济资源,君主由此获得新的财政资源,有了新的治理办法,遂消灭了豪族,建立起完全的官僚帝国,这就是日本京都学派所关注的“唐宋变革”, 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第一个千禧年前后越过的那个门槛。“唐宋变革”后,朝廷相对于社会与地方的力量达到了压倒性的优势,帝国内部“强干弱枝”的结构彻底形成,此后便再无能够长期持续的割据了。
“唐宋变革”前后,帝国的社会结构与官僚逻辑有很大差别,但它们与春秋及其以前时代的差别才是更加根本性的,不严谨地说,春秋及其以前的时代,自生秩序是制度演化的自变量,集权秩序是因变量;大一统帝国当中,集权秩序逐渐拥有更多自变量特征,自生秩序则越来越有因变量的特征,自生秩序不会完全沦为因变量,但其演化过程中受到的集权秩序的干预显然是越来越大了。
集权秩序下的中原帝国,雄才大略的君主能够依凭其调动起的巨量资源,对游牧帝国发起大规模进攻,并经常能够逐其远走,进而冲击到西部的中亚、中东乃至欧洲地区,虽则空出来的草原会迅速被新的游牧帝国所占领。中原帝国因此成为欧亚大陆古代历史当中最重要的能动性力量,由这里发起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整个大陆,以至麦金德认为欧洲的历史在古代是从属于亚洲历史的。这里面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古代世界中原地区庞大财富的唯一性,没有其他任何帝国能够调集如此之多的资源,从而对外形成如此之大的冲击。 以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为依托的轴心文明,和基于特定地理而形成的中原地区人口与财富的超大规模性,是中国一系列历史独特性的两大根本前提。 在本书后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反复看到这一点。
大一统的帝国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来支撑其运转,它是帝国首领的工具,首领及其工具都具有公共性,所以这一官僚体系也是帝国的工具。但毕竟官僚体系由具体的人来运作,人皆有自利的欲望,官僚们的自利便会损害官僚体系的公共性。在帝国初建之际,开国首领都是非常能干的,对官僚体系还算能做到有效的约束;随着帝国承平日久,后续君主成长于后宫,昧于世事,其能力经常会逐代下降,约束官僚的能力大不如前,帝国的实际控制权便逐渐被官僚们所窃夺。由于官僚体系才是帝国日常运转的核心,君主并不做太多具体的工作,只需“垂拱而治”,中人之资也能胜任,而帝国本身可用于供养官僚体系的资源又是如此之多,所以帝国一时倒也不至于崩塌。但官僚体系的公共性沦为私人性,上下暌违,于是帝国上下感受到一种普遍的末日心态,帝国便衰朽掉了。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大的气候变化,以至于人口对资源的压力骤增,帝国无力应对,呈现为“仁义不施”的状态,秩序遂瓦解。
帝国从初建的朝气到衰朽的暮气,只要几代君王的退化、不过百年的时间,嗣后就是等着秩序瓦解,新开国英雄的出现。对庞大的官僚制帝国而言,这是其无法避免的命运循环。这样一种命运循环,在很多时候需要通过草原上的要素的注入,来使帝国重新焕发活力。这个过程又会带来从“特殊的帝国”到“普遍的帝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