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是我看到的想进传媒行业的同学的努力,或许对有些人会有所触动。

没背景没资源,怎样才能进入理想的行业

在一两年之前,我在微博上注意到一个人,他常常会@我,然后附上他新拍的一段视频、一段文字或者自己制作的一些海报。我并没有时间看完他的作品,但一来二去,对他的微博名字倒是有了一些印象。

某天出差途中,又看到他@我,点进去看是一段小视频。我花了一分钟时间看完,觉得被触动了,然后把他之前发在微博上的作品看了看,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我并不知道他未来的梦想是什么,但我觉得他挺敢想敢做的。有一天录制《职来职往》,我对主编说:“微博上有一个人,你们可以联系他一下,看看他是否有意愿来参加节目。”

后来,导演告诉我,他同意来参加节目录制,求职方向是节目编导。然后,我就在录制节目现场见到他了。他其貌不扬,戴着眼镜,瘦瘦小小的。很多老师问了他一些问题,他显得不是特别自信,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唯一能留下印象的就是他很真诚。

后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当时我所在的娱乐节目组刚报上来的选题:一对明星结婚了,他们给节目组寄了一张明信片以及一盒四颗的巧克力。我问他:如何根据这个线索做一条新闻?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先去微博搜索关键词,看看还有谁收到了明信片和巧克力,然后看看是否有人收到的巧克力颗数不同。还可以把收到巧克力的这些人一一列出来,看看他们行业的分布、区域的分布,然后根据快递的电话找到快递小哥,问问他今天给多少人寄了同样的快递。不能只知道是全北京城的,至少要知道这个区域会有多少,巧克力是否一样。最后还要打电话给巧克力的品牌公司,问问这是不是他们赞助的。如果是赞助的,赞助了多少。如果没有赞助,就顺便恭喜他们,这免费给他们打了一个巨大的广告。”

说这些的时候,虽然他的语言并无吸引力,但逻辑清晰,感觉他全身心投入在这样一个策划案里。我爆灯选了他。求职成功后,他说了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年前,他就想进这个行业,一直在努力靠近,今天他靠自己的能力靠近了,他知道自己可以,他会更努力的。

我们成为同事之后,他确实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在微信群里,任何同事发了自己的东西,他都会第一时间提自己的意见,也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有同事会觉得他一个新人胆子也太大了。我有时开玩笑,问他怎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说:“把一个东西发到群里,就是要听意见的。如果没人给我提意见,我才会难过,因为表示没人在乎我。”一开始,他因为不近人情而屡遭同事非议。时间久了,同事对此似乎已经习惯了。再后来,他们也开始在群里提意见,理由是:大家都在说话,我不说,好像显得我特别没想法。他把公司配置的电脑退了,自己换了台大的苹果台式机,说是效率高、速度快。他每天很早来上班,很晚才下班,说是工作起来特别有干劲,反正他自己也没什么别的事,可以多做一些工作。

大概大半年之后,突然有同事对我说:“你知道吗,他一直住在公司旁边居民楼的地下室,特小一间,进去转身都难,里面什么都没有。他不回去是因为里面太吵,那个地方也就能睡觉。”说的时候,同事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能明白她的意思,一个看起来干劲十足、各方面都要求甚高的人,大半年默默一个人住在地下室,即使对比我们北漂的头几年,也是太苦了。

有一次回他的母校宣讲电影,我问他:“你家庭条件也不差,为什么要住地下室?”他说:“想趁还能吃苦时赶紧吃点儿苦,以后不是没苦可吃了,而是怕自己吃不了苦了。”

年轻时没什么资本,哪有多少亏可吃?想好了就要全身心投入。 我不知道他能在这一行走多远,但我喜欢他对事情的态度:简单,坚定,果断,不反复。如果每个年轻人都能如此,即使失败了,我想他们也不会有多少遗憾吧。 bLCBx/7RQGSFKdqfNsPBshf1v+9OMkTpJlOcr17uFSwxqcM4rRub8ncptV1C5f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