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到实习生,感觉是职场最弱的一环,每天的生活可惨可惨了。不被重视,没有人注意,像小透明还好,最怕被职场“老炮”在工作中蹂躏。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我是来公司学东西的,为什么老让我打杂

有句话:“爱的对立面不是恨,是冷漠。”

还有一句话:“对一个人最大的鄙视不是讽刺,而是淡漠。”

这两句话送给还没有进入职场的你。一旦进入职场,如果没有被人冷漠和无视,你就应该谢天谢地了。很多同学说希望公司不要让自己去打杂,这其实根本不在你可以考虑的范围之内。

分享两个我自己在实习时打杂的经验。第一个经验是:当时,很多老师让我端茶倒水、热便当,所以我在两天之内记住了这些老师的名字,得到了比别的实习生更多的机会。第二个经验是:我打杂的时候,复印了很多老师交给我的各种各样的台本,于是我很快知道了哪些人在负责什么,哪些人在开什么机密会议。 说得稍微夸张一点儿,打杂其实是整个组里最核心的部分;说得平实一点儿,打杂是你进阶并超越别人最重要的一步。

主持人汪涵经常自我调侃,别人夸他是“台柱子”,而他则说:“在湖南台,我是从‘抬桌子’慢慢到‘台柱子’的。”这话一点儿不假,他曾经从最底层的场工做起,灯光、摄影、现场导演样样涉足。一天跑三个城市对汪涵来说不是稀罕事儿,睡两三个小时,眼睛里血丝一片,却仍是最精神的一个,随便一句话都是笑点。以至于摄影师几度笑弯了腰无法正常工作,而他却一脸无辜。这些能绽放出来的有点儿光芒、能够吸引观众的特质,和当年的打杂经历中的历练密不可分。

刘若英当初做陈升的助理,坦白说也就是打杂。公司规模小,人手少,她什么都要做。除了专业的,大多数是幕后工作,要亦步亦趋跟着明星。在明星拍戏时,按明星的要求在旁边端茶送水、拿盒饭、送纸巾、擦汗、撑伞。出门后,帮明星打点、背吉他、拿包、买槟榔、叫明星起床。在外,负责阻挡粉丝、应付媒体。

刘若英曾苦恼过,因为大部分时间在打杂,她感觉什么也没学到。她不仅要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不规律的作息,甚至要洗厕所,而收入却非常低。但是,她一干就是三年。后来,刘若英被张艾嘉看中,觉得她很适合做电影《少女小渔》的主角。可是,监制李安心里却在打鼓:那么重要的影片究竟该不该用一个新人?但是,陈升说:“这些年当助理的非人生活,让她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一定行。”张艾嘉也坚持让刘若英出演小渔。凭借这部影片,刘若英一举成名,获得1995年亚太影展影后。从此片约不断,奠定了她演艺事业的基础。

直到现在,刘若英都认为当助理那段经历相当宝贵,是她得到最多、最好的锻炼时期。同时,整个行业和歌手的工作程序都展现在她面前,让她对歌手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她自己应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成为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叫《后来的我们》。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本书并不是《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所以我也不必花那么多时间和你忆苦思甜,劝你“从良”。我收到过很多新人给我发的邮件,也有很多新同事给我发的信息,他们常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什么岗位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对于什么都不懂的他们来说,任何工作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对于什么都不懂的他们来说,只要自己肯学,每个工种都足够他们研究一辈子。所以,每次我收到这样的咨询信息时,心里都默默地叹一口气,把这样的新人打入“继续成长”的名单中。因为我坚信,一个已经准备好工作的新人,无论如何是问不出这种弱智的问题来的。

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打杂的经历吧。 YV5CzgadEVlWoCW4R30/ogFL070NcMI3s/5taM3fBzMj5WNBDYmYXBySMqj/IS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