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留心生活,礼仪不需要死记硬背

礼仪是人们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通过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准确地掌握与外界的尺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明礼仪是做人的根本,它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去体现。所以,文明礼仪美德要从每一件小事去养成。

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它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人们制定出了一条条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些惯例,并不是靠人们死记硬背就能做好的,因为它们都是人们在实际的交往中形成的,所以只要你平时多留意生活,就可以掌握你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

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人们往往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以至于因为失礼于人而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能做到触类旁通,恰到好处地待人接物。“礼”在这个时候就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南方的一些院落是有上厅和下厅之分的,厅上的座位都是上座,而厅下的座位都是下座。一般小孩子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如果家里人再不做些提醒,就很容易闹笑话。有一家人过寿,来了不少的小孩子。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很喜欢玩抢座的游戏。如果桌椅看起来很旧或是椅子过高,小孩子们就都不喜欢坐。而那些比较新的或者高度正好合适的桌椅,则是小孩子们争抢的对象。而事实上,一般厅上的桌椅会比较新,椅子高度也比较适合小孩子们坐,而且还有靠背。所以小孩子们就都喜欢坐在厅上,等到孩子们把座位抢完分好后,正式入席的大人看到这种样子,就会把小孩子们都轰走,那些刻薄点儿的人还会这样说:“这些小鬼都是谁家的?真是有人生,没人教!”

“有人生,没人教”这在民间是很普遍的说法,这句话很鲜明地反映了大人对小孩子不懂礼仪的蔑视,这不仅是对小孩子的蔑视,话里也牵扯到了大人。这样就会使大人们不乐意了,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既然孩子没有礼仪的概念,根本不懂得礼仪是什么,那么大人就要告诉他们,坐在厅堂的上位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这是老人家留下的规矩。虽然孩子们不明白大人口中老人留下的规矩是个什么东西,但既然家长不让坐在那个高高的位置,就会记下了,以后也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对这些“规矩”也就是日常的生活礼仪有所认识,而且发现这些规矩对自己的行为有制约作用,当自己能够将这些制约行为做得很好时,就会受到大人们的夸赞,他们也就更加重视这些礼仪知识。而且还会发现,不管在什么场合,谁是主角,便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

比如说人们在吃饭时,为什么要让主人坐在对着门的位置呢?这应该是不管会有什么样的人经过,或者看到谁进来,一定是正对着门的人最先看到,当然也就享有信息上的优先权。那么第二个重要的位置呢?应该是离主人最近的左右两边。一般坐在这两个位置上的,通常是主人第一重要的客人(主宾)和第二重要的客人(副主宾)。而对于东道主来说,第二重要的位置应该是与主位正好相对的位置。

当一些人对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时,就容易闹笑话。在我们日常交往时,常见的餐桌上的座位礼仪错误的有:在聚餐时,由于大家不熟,就让男的坐在一边,女的坐在一边;或是客人坐在一边,东道主坐在一边;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带着家人或者朋友来时,通常他会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这些行为都很不符合餐桌礼仪。

我们经常能从餐桌上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把客人陪好了”,可是怎样才算是陪好呢?当然应该是一对一地招待。所以正确的坐法是主人和客人交替着坐下,一个主人陪着一个客人。此外,大家还应该避免一种情况,比如说,当你请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吃饭时,你想给予他尊重,就让他先落座,可是也不能过于客气,礼仪有个适度的原则,凡事都要有个尺度,你作为东道主就应该先大大方方地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不宜过于客套。

此外,礼仪方面还有个左右之争,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还是以左为上,但到了近代由于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也有以右为上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在次序上还出现过两种坐法,一种是传统的以左为上,这种坐法经常出现在寿宴、婚礼、乔迁之喜等场合。也有一种是以右为上,这种坐法常见于外企、政府机关。此外在一些不吉利的事情上,也是以右为尊,比如说有人去世了,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人会站在右边。

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总是习惯于把重要的放在前面。如中国人讲“君臣”“男女”“父子”,谁大就把谁放在前面。由此可见,学习礼仪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对日常的生活多加留意,就会对一些礼仪有所认识。 sBPMOFJgRYCo+cO9DUUgtoOqZ9KEJoPCku6JyEFt9NSUOymfDXV+tafb/vhOhg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