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多元共生与公平公正

如果简单概括上述圣人“无为”→百姓“自然”的政治哲学,那就是,为了让百姓有自由作为、充分作为的空间,以“圣人”为代表的统治者通过“无事”“虚静”“不言”等行为,使人感觉他们在政治上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不发挥任何影响——极端而言,几乎等同于没有这个支配者。“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就是生动的写照: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仅仅知道他的存在而已。然而,这种政治哲学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过度的自然。用今天的政治术语来表达,就是“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对此,老子并非没有警觉。三十七章虽然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显示出圣人“无为”→百姓“自然”的思想结构,但是紧随其后还有“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就是说,老子预想到了百姓的“自化”再往前走的危险性,即自主的、自发的、随心所欲的各种活动,必然会引发“欲作”,即发生为所欲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侯王”而言就产生了加以抑制(“镇”)的必要,镇压的方法是使用“无名之朴”,即努力使人回归于“道”的虚静素朴。可见,对于“万物”的“自然”,老子并非无条件地予以肯定、认可,而是在加以抑制之后,将其纳入到“侯王”可控的范围之内。

老子认识到,随着人欲的滋长,种种不良品行也会随之而生,如追求感官的刺激、追求智巧的竞争、好走极端、言行过分、浮夸急躁等等,所以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不追求声色的满足,崇尚“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常德”(二十八章),希望恢复到人类天生所具有的,或者说“道”所赋予的本然的、纯粹的性状,摆脱人为的污染,如山谷、沟溪、赤子一般,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作为相应的修养功夫,老子提出“常无欲”(一章、三十四章)、“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使人进入虚静,排除杂念,“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即体现出单纯和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这些看上去是为统治者设计的修身功夫,但从“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来看,这同样适用于普通的人,从“镇”这一强制性手段看,老子甚至强调不惜以政治的强迫,来达到必要的效果。这种强制,通过“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为腹不为目”(十二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八十章)可以得到具体的展现。那就是使百姓头脑简单,只满足其口腹之欲;使百姓志气削弱,只强壮其身体;使玩弄智巧、聪明的人,不敢妄为;把大国当小国来治理,即使有先进的机械也不用;使百姓怕死,不冒险,不远离家乡。

可见,老子实际上并非对自己所倡导的“自然”思想无条件地加以礼赞。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有两条基本的思路:一条是基于道物论的一君万民式政治思想,用今天的政治学语言表示,这条路线可以导致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一条是基于圣人“无为”的百姓“自然”,用今天的政治学语言表示,这条路线可以导致“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两者看上去是矛盾的,但老子力图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形成统一,在总体上维护君主至高地位的前提下,给予百姓的自主性与自发性以最大的空间。因此,在总体上,我们可以把老子的政治哲学称为“宽松的君主专制主义”。

如前所述,“道”不同于“物”,“物”有分别、对立、是非、善恶、成败,而“道”超越彼此对立的万物之上,表现为统一与整体。因此,对“道”而言,万物必然呈现为多元共生、矛盾交织的共同体。对万物而言,“道”一视同仁的立场既是绝情又是大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天道任万物自存自毁。“天道无亲”(七十九章),天道没有偏爱,无分亲疏。这表现为绝情,因为任何的仁爱都会有偏私。但“道”让每一种“物”都有生存的空间,让万物自己救自己,因此,在冷峻的外表下,其实内含着对万物的大爱之心。

圣人的政治立场与之相应。“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圣人任百姓自消自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圣人没有他恒定的意志和主观的成见,以百姓之心为己心。圣人要做的就是使天下的人和事和谐、协调,让天下人的心归于混沌,将百姓当无知无欲的婴儿看待。在圣人眼中,没有绝对的对错、绝对的是非、绝对的善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芸芸众生都是可爱的人、有用的人,均应平等视之。所以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二十章)贵贱善恶,在老子眼里相差不了多少。“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五十六章)“玄同”的境界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之区分,为此圣人和光同尘,掩藏个人的喜怒与情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四十九章)善良的人,我善待之。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之。可信的人,我信之。不可信的人,我也信之。“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圣人眼中没有遗弃之人、无用之人,没有遗弃之物、无用之物。“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懂得了大道的兼容万物,就会生出博大宽容之心,就能公平不偏,就能统摄天下,就能长治久安,终身无虞。三十五章的“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可以说是对这一终极理想的形象描述。天下之人虽然都归附于“道”,但却互不妨害,安宁、平和、通泰,这就是老子所追求的大同境界。

然而万物共生、天下共赢毕竟只是一种理想。老子要寻求的是能够拯救全人类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要使一部分人、一部分人类的文明成果被牺牲。因此,损益平衡之道,或者说持中之道,就成为老子政治哲学的必要组成部分。除了上述君主无为和百姓自然之间的平衡外,老子还强调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与公正。何谓持中?首先,中者,适度也。“中”并不是平均的产物,而是平衡的结果。其次,持者,持守也。“持”并非不变的静势,而是灵活的动势。老子要求圣人在对待事物的两端之间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避免因执于一端而陷入“物极必反”的循环。持中之道最为典型的写照,就是以下这段话: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

天道的运行犹如一张拉开的弓。瞄准射箭时,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过满过多时就有所减少,不足不满时就有所补足。“天之道”通过随时的损益调整走向平衡,在平衡中维持宇宙的终极和谐;而“人之道”往往只顾自身的利益,将差别扩大到极致,导致平静的社会动荡不安。于是,老子呼唤圣人向“天之道”学习,并形成了他特有的反向调整之道:世人好强,圣人教之以弱;世人好勇,圣人教之以柔;世人好动,圣人教之以静;世人嗜欲,圣人教之以寡欲;世人好上,圣人教之以处下;世人好争,圣人教之以不争。他是要让我们从早已习惯的“常规”中解脱出来,以运动的视角、全局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万物的共荣共生、世界的公平公正。 DaUy6aSQF/SPimz5EpXmnMQ/7mENbkijIbBDXyLdmXBwtkiRBe4cUvHdyCCzVlj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