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双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制度上鼓励创新,政策上支持创新,文化上崇尚创新,一路为创新开绿灯,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三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双创”行动,“双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双创”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双创”的成效越来越显著。概括起来,“双创”行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推动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政府职级转变是开展“双创”行动的基本前提。近三年来,各级政府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为新经济新动能的成长打开更大空间。国务院全面清理并停止执行近千件政策文件,目前已累计取消433项职业资格许可,把部分专业技术评价认定的权力让渡给市场。同时,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服务。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建立和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业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加快建立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从2013年起,新注册市场主体实现五连增,2017年上半年达到887万户,每天新派生的企业比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1.6万户。

专栏五:2017年“放管服”改革的五个重点

2017年6月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放管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重点要做到五个“为”: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放管服”改革从根本上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从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革命。一要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二要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三要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

国务院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并向社会公开,把不该有的权力坚决拦在清单之外。2017年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压缩负面清单事项,为2018年全面实施创造条件。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各地既要积极抓项目建设,更要着力抓环境建设,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这是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监管是政府的法定职责,无论综合部门还是监管部门都有责任,也都有手段。要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要求,切实做到权责一致。

2017年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烦扰群众的证明和手续摸清情况有力作为,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

2017年内要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年底前要拿出国务院部门互联互通的系统名单和共享信息目录、实现连接,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共享平台。

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筑牢法治保障的基石,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适应改革进程,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2017年底前,各级政府要对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用法治为改革“护航”。

二是推动关键环节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开展“双创”行动的根本保障。近三年来,根据问题导向原则,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保障不断深化制度创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不顺不畅问题,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强化激励导向,提高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针对人才自由流动体制障碍和高素质人才稀缺问题,简化外国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证件的程序,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服务通道。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的自主分配权,简化急需紧缺人才招录程序,自主确定岗位薪资。支持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采取不改变人才的户籍、人事关系等方式引进人才。人才制度创新已初见成效,据统计,2015年的回国人员占出国总人数的77%,而201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23%。

专栏六: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创新

2015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安部提交的《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开启了全面改革和创新。

推进立法进程,积极将中央决策部署固化为法律制度。公安部认真总结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送审稿)》,目前已报送国务院审议。

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探索实施更加灵活便利的人才永久居留制度,主要包括建立人才申请市场化渠道、外籍华人优惠政策、身份转换制度、积分评估制等。

积极开展证件便利化改革工作,推动落实资格待遇。公安部会同20个部委对永久居留证件应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牵头开展证件便利化改版,强化永久居留证件的身份证明功能。新版证件将在年内很快启用,使用起来将会更加方便。

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的全面革新,从理顺机制体制、健全政策法规、优化申请材料、落实资格待遇等方面进行系统顶层设计,实现了外国人永久留居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形成更为科学合理、开放务实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工作格局。据统计,2016年,公安部共批准1 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较上一年度增长163%。

资料来源:蔡长春:《2016年1 576名外国人获准在中国永久居留》,载《法制日报》,2017 02 06。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开展“双创”行动的重要支撑。根据近三年来各地的丰富实践(见表3-2),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信息服务公共平台,负责整合创业创新信息资源,发布创新创业政策,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第二类是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平台以及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的平台型众创空间,鼓励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开展面向创业者的社会化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仅央企搭建的“双创”平台数量已经达到400多家。第三类是创业创新区域试验平台,目前全国布局了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120家双创示范基地、30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点,4 471个众创空间,主要职能是在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创业创新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表3-2 各省市主要科技创新平台一览表

续前表

续前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政府网对外公开信息整理。

四是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政策支持是开展“双创”行动的基本条件。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设立规模在400亿元以上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基金,在确保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鼓励对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优惠,减轻创业者负担。税收政策方面,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对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扶持,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优惠,以及对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的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推动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债提供担保。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政银担、政银保等不同类型的风险补偿机制。

专栏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双创”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截至2017年3月底,国家针对创业创新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了77项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双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双创”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助力广大创业创新者更好地享受税收政策红利。指引涵盖了现行有效的77项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从初生、成长和成熟壮大三个环节制成企业发展的“指南针”。

未来将及时根据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指引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还要陆续推出教育、医疗、养老、制造业等主要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从需求着眼,引导纳税人全方位享受税收政策红利。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政府网的同名内容(2017 04 26)整理。

五是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培育是开展“双创”行动的持久动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从2015年起,我国连续三年举办“双创”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通过各地组织成果展示、会议论坛、文化传播、群众竞赛、专业服务等路演对接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双创文化氛围,展示双创最新成果。据统计,2015年第一届“双创”活动周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上千场活动,参观的人次达到170万。2016年第二届举办了近5 000场活动,接待的观众超过2 000万人次。2017年第三届于9月15—21日举行。从2016年起,连续两年在全国开展“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主要由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所在城市举办,包括政策宣讲、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意设计以及各种自选活动,有效增强了各地对双创的认同度,激发了当地群众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此外,我国还连续两年编印出版《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每年对上一年度双创情况进行总结,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经验。

专栏八:北京市发布“十百千万”双创能力培育工程

北京一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北京市举办发布会,宣布启动“十百千万”双创能力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挥作用。

“十”,就是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助力小微企业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由市国资委牵头,选择中国普天、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联创等在京央企,北汽集团、北京电控、北京银行、创业公社等市属国企,京东、用友科技等大型民企,以及有外资背景的微软(中国)、安创空间等10家双创工作基础好、带动性强的企业,共同发布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工作计划。未来各类企业将互通有无、融通发展,加快形成首都“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小企业服务大企业”互动共赢的组合式发展格局。

目前,北汽集团计划加大推动共享汽车出行产业发展的力度。

“百”,就是设立百个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站。团市委表示,未来一年内,将着力打造100个市级站点,开发1 000项创新课题,培育3 000名青年创客。

“千”,就是引进培育千名创业导师。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组建北京市创业导师队伍,用三年时间分批引进和培育一千名左右的创业导师,打造北京创业导师品牌,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北京的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万”,就是培育万名创客。由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清华大学等单位通过多个渠道,以2017年已有工作为基础,到2018年底前,培育1万名以上的创客,促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投身北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当中。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的“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2017 09 19)内容整理。

三年实践证明,“双创”行动有效地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生根,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政府自我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打通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双渠道,塑造了创新创业就业的全链条,催生出一批新思想、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实现了“一个创新引领多人创业、一人创业带动若干就业”的良性循环,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的世界排名前进3名,排到第22位。 在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条件下,中国不仅就业数量稳定增长,而且经济发展质量也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56%以上。当前,“双创”行动正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双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显现,会有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力量被吸引到、凝聚到中国的创新创业中去,共同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 2b1Jhba57aptR7NcwhgsppcckOgDtBY+HdKG4YIcnEXk9e9cJ/9rD7nDQCcapq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