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时期对新小说的翻译与研究

一、作品与文论的翻译

1978年,《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了郑克鲁等编译的《法共〈新评论〉讨论“先锋派”文学和党的文艺政策》,译文旨在表明,法共对文艺的干预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妨把该文视为我国即将开始大量译介法国新小说的一个信号。

1979年,《外国文艺》第2期发表了林青选译的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同年8月,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小说作品的翻译与出版从此拉开了帷幕。在随后的时间里,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嫉妒》(李清安译,内含《去年在马里安巴》)、《吉娜·嫉妒》(南山译)和《重现的镜子》,布托尔的《变》(桂裕芳译)、《变化》(朱静译)和《曾几何时》,萨洛特的《童年》和《天象馆》,西蒙的《植物园》(有余树勋和余中先两译本)和《弗兰德公路》以及萨波塔的《第一号创作:隐形人和三个女人》等都相继出版。而且,上述不少作品出版之前已经在《外国文艺》、《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学报道》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集、研究著作中有过节译、选译甚至全译。此外,罗伯—格里耶的短篇如《反射影象三题》、《海滨》和《舞台》,布托尔的《度》,萨洛特的《陌生人的肖像》,西蒙的《农事诗》等,在《当代外国文学》以及上述期刊和作品选集或研究著作中也有登载。湖南美术出版社于1998年还出版了《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内含《在迷宫里》和《科兰特最后的日子》等。重要的是,新小说作品的翻译出版在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直持续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译文出版社近年来还推出了布托尔的《时情化忆》(冯寿农译,2015年),罗伯—格里耶的《桃色与黑色剧玩火》(余中先译,2011年)、《伊甸园及其后》、《欧洲快车》和《玩火游戏》(后三部均为余中先译,2012年),以及萨洛特的《天象馆》(罗嘉美译,2013年)。译林出版社2007年推出了罗伯—格里耶的《橡皮》(林秀清译)、《窥视者》(郑永慧译)和《去年在马里安巴》(沈志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推出罗伯—格里耶的《不朽的女人》(徐枫译)、《欲念浮动》(徐普译)和《弑君者》(邓永忠译),于2016年又推出克洛德·西蒙的《刺槐树》(金桔芳译)。上述译本不时还有再版。还有一些出版社零星推出过新小说作品,如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推出萨波塔的《作品第一号》(江伙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则于2004年推出克洛德·西蒙的《有轨电车》(余中先译)。

同时期内,新小说派作家的文论也陆续翻译过来,发表在多家学术期刊上。其中有萨洛特的《怀疑的时代》,罗伯—格里耶的《未来小说之路》和《现代小说中的“人物”》,甚至还有西蒙荣获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说》 。而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上的《〈怀疑的时代〉论文集作者自序》及布托尔的《小说技巧研究》和《巴尔扎克与现实》 ,直接扩大了译作的影响范围,因为该期刊主要是面向中文出身的文学研究者的,他们撰写的研究文章不时有所引用。另外,上述一些文论和新的文论如罗伯—格里耶的《自然、人道主义、悲剧》和《新小说》也出现在《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和《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等编著中。同一时期,还有法英评论家有关新小说的评论被翻译过来,主要包括登肯的《克洛德·西蒙:再现真实的危机》和戈德曼的《新小说与现实》以及对新小说给予充分肯定的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新小说派两论》 。当然也包括新小说派后起作家里卡尔杜发出的《为什么“新小说”遭到冷遇?》 这样的不同声音。

二、新小说研究

在翻译新小说作品和文论的同时,对新小说的研究也迅速展开。本文拟从综合研究、本体研究、个体研究和文本研究的角度加以梳理。

(一)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在任何一种文学流派上面一般都是最先起步,因为对于异域的一种文学现象,国人总是想要首先弄清楚它的大概风貌。在这方面,冯汉津从1981年起发表过三篇较有影响的文章:在《当代法国文学流派披涉》 中,作者一方面分析了新小说作家的共同特点,如取消故事情节、取消人物和削弱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并以《在迷宫里》为例做了具体探讨。在两年后发表的《“新小说”漫步》 中,作者在“从传统小说到‘新小说’”、“‘否定的’小说”(即否定虚构故事、否定人物形象、否定心理分析、否定道德使命、否定语言规范)、“‘新小说’的两极”(即罗伯—格里耶的客观现实主义和萨洛特的主观现实主义)和“小说的悲剧”(即阉割意义、自我否定)四个层面上展开论述。又是两年之后,作者又一次撰文,首先对四个代表作家做了评介,接着分析了新小说反传统小说的四个主要方面(与上述“‘否定的’小说”中前四个方面相同,但表述内容不同,显示了作者宽阔的批评视阈),最后归纳了新小说的十大写作技巧(即写物、录话、错割、穿插、复现、跳跃、设谜、镶嵌、环合、舞文) 。另一位有影响的论者是柳鸣九,他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 收集了迄今关于新小说最充分最全面的材料,以至于后来不少论者总是从中引文支撑起自己的论点。《研究》在“新小说派文论选”部分收录了除西蒙外三位代表作家各自的理论“宣言”;在“新小说派作品选”部分收录了除西蒙外三位代表作家的主要作品的部分翻译和全译;《研究》还分有“批评家论新小说派”部分和“有关新小说派的资料”部分(包括“作家访问记”、“四位主要作家简介”、“书目介绍”和“作品提要”),确实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另外,他主编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包含了“法国新小说四例析”:有“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代主义”和“格里耶没有嫉妒的《嫉妒》”的文本研究;有“布托尔的新小说代表作的杂色”和“西蒙的文学荣誉与他的代表作”的个体研究;还有罗伯—格里耶和西蒙的“文论”,因而该书对新小说的研究可视为综合研究。除上述两人外,综合研究的成果还包括在吴岳添的《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廖星桥的《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郑克鲁的《现代法国小说史》、林骧华的《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和陈慧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等著作中。

(二)本体研究

早在1980年,廖练迪就发表了《法国的“新小说”》 。文章归纳了新小说的五大写作技巧(即情景的重复、模棱两可、故事多发生在一天之内、星形展开的叙事以及要求读者的参与),也对新小说做出了评价,并介绍了这样的阅读经验:“读第一遍时:觉得头绪纷繁、不知所云;读第二遍时:若有所悟;读第三遍时:原来如此。”1981年,林秀清在《关于法国新小说派》 一文中,归纳了新小说派的七大特点,即反巴尔扎克式的传统小说、不从主观感情出发描写客观世界、人物的非中心、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反对虚构情节、以场景组合代替传统小说的情节发展、注重语言创新。第二年,有论者对新小说产生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等时代背景做了探讨 。王泰来则以小见大,从罗伯—格里耶的三篇短文探研了新小说的人物、情节、结构和写作目的以及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对新小说本体介绍最为全面的还是同一年间张裕禾发表在《文学报》上的《法国新小说》 一文,作者归纳了新小说的三种结构(复调、多声部、螺旋)、四种手法(重复和雷同、不合逻辑的连接、嵌入法或故事中的故事、摊牌术)、三种描写(客观的、现象学的、繁衍性的)和两种处理人物的方法(分散零碎地描写人物、故意破坏人物形象)。新小说后起作家里卡尔杜有句名言:“小说不是惊险故事的写作,而是写作的惊险故事。” 杨建钢似乎由此展开话题,发表了《从冒险的叙述到叙述的冒险》 ,深入研究了新小说在创作观念上的革新。进入九十年代,对新小说的本体研究仍然热情不减。马小朝从本体论、创作论和价值论上分别指出了新小说无目的的目的、无内容的内容、无意义的意义的艺术观 。蹇昌槐则从后现代视角来观照新小说,指出新小说通过“意义的耗散、形式的解体和数码的置换”分别完成了“削平深度、颠覆体裁和膨胀话语”的后现代叙事 。还有论者继续探索“新小说写作的历险” 。另外,由于新小说派(尤其罗伯—格里耶)善于借鉴电影表现手法,钱红林便把新小说与当时法国影坛兴起的“新浪潮”中的“左岸派”电影艺术做了交叉透视

(三)个体研究

罗伯—格里耶被视为新小说派的首领,因而针对他的个体研究也最多。杨建钢曾从理论与技巧两方面,探讨过罗伯—格里耶小说中“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终结”和“令人窒息的物事世界”以及“迷宫般的结构形式” 。不少论者的研究还涉及他的新小说理论与传统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分歧 ;涉及他的小说中的“反悖”与“复现”手法 ;或把“物本主义”作为其理论主张的核心加以探讨 ;或指出他的“非意义论”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流变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诺贝尔奖得主西蒙,王泰来探讨了他的“语言文字的魔力” ;林秀清着重梳理了其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作家在“诗和画”上面的创作性 ;廖星桥则主要从绘画技艺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其创作风格的形成 。关于萨洛特,吴岳添对她在创作道路上的多重探索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董鼎山则将萨洛特与罗伯—格里耶作为新小说的“两大师”,在两人的作品与风格上做了等量齐观 。而刘成富在其新著《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一书中,对新小说四位代表作家一一做了评论:罗伯—格里耶是用现时的瞬间体验,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去细致客观地反映一种漂浮的世界;西蒙通过画面的拼贴与意识的流淌来寻求创作中的立体感;萨洛特在普鲁斯特和乔伊斯未曾开辟的心理领域,运用“潜对白”,描绘了她那个“怀疑的时代”;布托尔以音响效果和造型艺术以及全新的时空观为自己赢得“百科全书式技巧作家”的称号 。此外,有关新小说代表作家的访谈录,也构成了个体研究的另一道景观。柳鸣九的《巴黎对话录》和《巴黎名士印象记》收编了自己对罗伯—格里耶、布托尔和萨洛特的采访。《当代外国文学》自1985年以来,也发表过对上述三人的不同的“访谈” ,其中涉及罗伯—格里耶的就有三篇,他曾经来过中国。

(四)文本研究

在这里,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仍然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柳鸣九对《嫉妒》这部“篇幅不长而艺术容量不小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探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全篇没有流露出任何嫉妒的情感、情绪及内心活动,却让叙述人的嫉妒又无处不在,是一部“没有嫉妒的《嫉妒》” 。笔者借此还想指出,这部作品运用了西方反传统的非人化的写实,似乎仍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学观。对于《嫉妒》的讨论,还涉及“隐蔽的视点” 和“独特的视角” 。关于《窥视者》的探讨涉及“叙述时间、叙述语式和叙述的功能结构”等叙述艺术 ,或涉及作品中“错综复杂的窥视关系网络” ;甚至郑若麟把《窥视者》与卡夫卡的《变形记》比较,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进行剖析” 。关于《橡皮》的探讨则涉及“写作的零度与阅读的创造” 、“原型与变形” 和“用传统擦抹传统” 等话题。关于《去年在马里安巴》,柳鸣九从不确定性的哲理谈到不确定性如何引起读者注意、谈论、思索、感受和辨析的魔力 。另外,张唯嘉从“虚幻建构真实”的视角,对罗伯—格里耶的自传三部曲《重现的镜子》、《昂热丽克或迷醉》及《科兰特最后的日子》进行了解读 。对于西蒙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上。对这部深受不少中国当代作家偏爱的作品,论者们的探讨涉及它的“绘画结构” 、“多媒体的技术美学特征” 和“性爱与战争” 等主题。柳鸣九的研究则向我们透视了作者多重艺术手法的交融:作品内隐层面与外显层面之间的追逐与游离,意识流方法运用的别具一格以及意识流画面的多样化和影视艺术化 。另外,关于西蒙的回忆录小说《植物园》,也能找到余中先的简介 。关于布托尔,文本研究则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变》(另译本《变化》)上。我们首先注意到,译者朱静曾发表过两篇文章,一篇主要探讨了布托尔的时空结合的概念和作品立体性的内在结构 ;另一篇则将《变化》的创作手法与《文心雕龙》创作论做了深刻的比较 。林青则从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对作品进行了探讨 。同时,石海峻从“人类灵魂的自我拯救”的“高度”出发,用独到的分析对作品的主题做了“深度”发掘 。最后关于萨洛特,她的自传作品《童年》也成为文本研究的对象。杨国政的文章认为,《童年》处处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切传统、成规、套式、惯例的怀疑精神,因为它追求的不是诗与真的统一与和谐,而是二者间极度的张力

据中国知网数据,2007至2017年间,以“新小说”为关键词发文113篇,相当部分涉及法国文学,研究内容大体不出上述四个领域,其中包括《从新小说到新自传——真实与虚构之间》(王晓侠著,《国外文学》2010年第1期)、《论罗伯—格里耶与萨特的文学之争》[杨令飞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等。 KzcGB9t95qYent06yygJ/ftUdZOJ7ayyRCmQZfw5+rJq2OmnaDpxVIPYzeSqHkV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