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语速探知对方的内心世界

人在说话时,既是在进行一种思想交流,又是心理、感情和态度的流露。其中,语速的快慢、缓急往往能直接反映出说话人的心理状态。

说话的特征之一——速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机敏程度。一般来说,说话速度快的人多半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说话速度慢的人多半比较木讷。

但是,如果一个人说话速度跟以往大相径庭,往往与他的深层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平时巧舌如簧的人,突然变得笨嘴拙舌,或者平日说话没有头绪的人,突然说得条理分明,你就要格外注意了,看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再比如,对自己不满或怀有敌意的人,说话速度往往会不自觉地放慢。相反,心怀愧意或是想要说谎的人,说话速度往往会快得吓人,尤其是在想取得对方谅解时,不仅语速加快,还会找些话题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职场社交对话也遵循这个规律,平时默不作声的人,如果突然话多得令人觉得很不自然,那么背后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位编辑,平时说话不多,总是细声细气的。

有一天,她却滔滔不绝地跟一位作者在电话中聊了许久,这让作者感到有点异乎寻常。

等这位编辑说话告一段落,作者试着问她:“嘿!你今天好像有点奇怪,和平常大不一样啊!”

这位编辑笑了一下,低声回复道:“其实我是升职了,到了出版社的管理部门。”

虽说作者从电话中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是仍然可以想象得到她当时一脸欣喜的样子,而这位编辑自然也给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语速可以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况。如果留意他人语速的变化,你就能发现对方的内心变化。如果你对别人的语速缺乏了解,就无法确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意图。 28W/bzVutV5pPl2cRiXioGfDQ1S0QNlcviHrJcBS4icIc89TICSx2cr9tPoZ5/9b



从声音的高低
探知对方的性格

声音是了解一个人性格的重要凭据,听听亲友的声音,或是研究自己的发声习惯,都能印证“声如其人”的道理。

声音与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声音高低、轻重、缓急、长短,无论哪一方面的变化,都反映了说话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这也是闻其声、辨其人的基础。

下面就谈一下一个人说话时,其声音的高低与这个人心理与性格之间究竟有什么神秘的关系。

大声说话的人,大多性格明朗、爽快,待人真诚,但正是由于说话直来直去,常常得罪人了却不自知。另外,这类人品行端正,做事光明磊落,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所以常常被领导委以重任,同时也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小声说话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气度,有时也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与他人争吵,甚至与对方绝交。在待人方面,这类人很少会流露出真心,也正是如此,这类人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

说话声音突然变得很小的人,性格很容易受心情的影响,遇到不可行的事情,心理承受能力会变得很差,这其实也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在谈到某件事,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办到时,说话声音也会突然变得很小,以此来掩饰自己。

说话声音突然变得很大的人,这类人在生活中总是表现得很有耐心,善于思考,无论对方说些什么,都会认真仔细地倾听,特别是在听到自己不明白的某些问题时,还会随时提出疑问。但是这类人也有非常固执的一面,一旦他提出一个想法,而对方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的话,很可能会发生一场争论。

说话时,喜欢高声尖叫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炫耀,希望别人时刻都关注他。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一切都十分在意,虚荣心很强,其实他们只是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真诚,所以常常会一无所获。

总之,声音是了解一个人性格的重要凭据,所以亲友的声音,或是研究自己的发声习惯,都能印证“声如其人”的道理。 6A34KG1WaJ5AMNjhBot9bKXSHquVcpVPjMAOBPKpQNSoh/Q+L4GxV5xJnXOV52ti



肢体语言
是怎样“出卖”你的

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谈话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但你的肢体语言也会传递出一部分信息,而这些信息不一定都是积极的。

生活中,人们似乎总是特别在意他人的肢体语言,一个微笑,一次奇怪的眨眼,一次握手,一次尴尬的互动,甚至是藐视的一瞥,都能让人们讨论半天。

事实上,当你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以及你的服饰、装扮等信号集中在一起时,就会向别人传递出关于你的一切信息。更微妙的是,人们似乎非常善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预测某些结果——哪个人会升职加薪,哪个人会被请去吃饭。

某位女性刚入职不久,工作上就遇到了麻烦,为此,她心情变得极糟,工作效率也直线下降。当天晚上,她拨通了一位师姐的电话,一番诉说后,她楚楚可怜地问师姐:“为什么那个同事以为我讨厌她呢?我没有说过任何关于她的坏话啊!”

师姐对她的脾气性格还算了解,最后只回复了一句:“答案也许就在你的肢体语言里!”

原来,她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皱眉,遇到事情容易想不开,较悲观。虽然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是在别人眼里,皱眉和所有不开心的表情一样,会传递出心烦意乱的信息,进而把周围的人拒之门外。久而久之,这个会给你带来坏运气的小习惯难免给周围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肢体语言的影响确实很大,而且很重要,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太熟悉肢体语言了,以至于常常忘记了它的存在。此时,不妨停下手头上的事情,认真地做一个自我审查,看看现在的你是不是正弓着背,蜷缩着身子,或是虽然坐在椅子上,但是整个人看上去萎靡不振……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步态、站姿、坐姿等,而你的这些姿态往往会传递出一部分信息,而这些信息不一定都是积极的。

(1)夸张的手势。有时候,一些小幅度的手势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领导力和自信,但是如果手势很夸张,则暗示对方你在夸大事实。

(2)谈话时不停地看表。如果对方有这种行为,暗示正处于焦虑中,或是对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急于离开。

(3)身体远离交谈者。谈话时,当一方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不信任对方所说的话时,往往会做出这个动作。

(4)交叉的双臂。这个动作是在暗示对方对这次谈话还没有放开,即便你们的交谈看上去轻松愉快,对方仍然会有被排斥的感觉。

(5)夸张地点头。很多时候,这个动作并不只是为了掩饰真实想法,还有可能透露出焦虑。

(6)坐立不安或拨弄头发。如果不停地做这个动作,除了说明你精神焦虑、自负、注意力不集中,还会给别人留下过于注重自身外表的印象。

(7)避开眼神接触。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你有这个动作,会让对方认为你隐藏了某些事情,也表明你对沟通不感兴趣,缺乏自信。最终,不仅让对方有疏离感,还会影响到双方的沟通效果。

(8)不停地转动眼珠。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一个习惯,但是如果能稍微控制一下,就能取得良好的社交效果。否则,会让人误解对对方缺乏尊重。

(9)轻轻地握手。握手的力度要根据对象和情况来调整。但是如果握手的力度过轻,往往表明缺少权威和自信。

(10)和别人的距离靠得太近。与人沟通时,如果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半米,不免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因为个人空间受到了侵犯。

的确,高明的骗子可以说出具有迷惑性的语言,但是肢体动作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出卖”一个人。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多留意一下自己的肢体语言,并做小小的调整,就会让一个人变得很不一样。 6A34KG1WaJ5AMNjhBot9bKXSHquVcpVPjMAOBPKpQNSoh/Q+L4GxV5xJnXOV52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