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拾伍 振翅翱翔

“所谓‘承包’是承包‘经营管理’,厂原来是谁的还是谁的!又不是让你们卖厂!更不是送厂!”黄有桑在白鹭灯彩厂的厂长办公室里难得地发脾气:“你们公开招标,怎么又变卦呢?”

老厂长姓宋,老实巴交的老城南人,坐在破旧的木头椅子上神色愁苦转着手中的圆珠笔,低头不吭声。老书记姓卞,魁梧的北方人,直爽干脆、多年的操劳在黝黑的面孔上刻下横七竖八的皱纹,花白的头发未加梳理此刻被他不停地搔啊挠啊更加乱得象个草窝。

“黄记者别气,不是我们变卦。”卞书记未开口先叹气。“招标说是面向社会、但肯定要优先本厂职工,对吧?也要考虑本厂职工的意见,对吧?我们是国营企业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对吧?”一连三个“对吧”,表明了诚恳的态度也表示情有可原。黄有桑冷静下来仔细聆听。那一日总局的领导到台里视察讲的很清楚,学习南巡讲话、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企改革是其中极重要的部分,丁主任本来不让自己跟踪报道是形势不明朗怕惹事,后来鼓励自己认真报道是领导的讲话让他吃了定心丸,胆子大一点嘛!中央都说了!

“这次招标是局里的指示。确实也是不改不行了,效益不好,每个月发工资都是求爹爹告奶奶东挪西借,到哪儿都象个讨饭的。”卞书记自嘲地笑了笑:“工人还不理解,常常吵着要福利要奖金,说是哪个厂哪个厂有,哪个厂哪个厂怎么怎么好,特别有些职工是明光厂的家属开口闭口明光厂又发了多少福利,啧啧,怎么能比嘛!可工人们说一样的上班下班、怎么不能比?”

“我讲啊,都是当‘老大哥’当惯了!”宋厂长嘟囔道:“干活的时候磨洋工拿钱的时候牢骚怪话!”

“是有这个问题。”卞书记又叹口气:“不过都是我们厂的工人啊!和老宋你、和我一样,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在厂里,退休了儿女顶职继续干!社会主义嘛!革命也好改革也好,不就是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嘛。所以这次承包工人们不同意交给周万福和东晓亮,我们也为难啊!”

黄有桑第一次进这个厂采访的时候——在老城南大仙鹤街上、传言这里古时是云锦作坊密集之地、工匠尤擅织造各种仙鹤图案的云锦,惟妙惟肖千姿百态是御用贡品故名大仙鹤街,就想到了周家灯彩。厂里工人们的骄傲不是没来由的,同样是扎灯制灯,周家作坊里只有简陋的工作台和货架、一切工序全靠手工,黄有桑看过周万福的手、常年制灯磨得指纹都没了,而灯彩厂有各种印花机轧纸机等设备,连仓库都是老大几间!可惜堆得乱糟糟的,纸张布料铁丝竹篾木板甚至还有一堆凌乱的花灯。“库存备货啊!”宋厂长解释。靠街一侧有个不小的门面,挂着老三样彩灯:红灯笼莲花灯和兔子灯。黄有桑来了几次从没见到顾客,店里两三个售货员吃瓜子打毛衣聊闲天。

“有人买!当然有人买!结婚办喜事啊饭店开张啊,”宋厂长总抓全厂的生产经营,并不肯承认失败:“尤其一到过年前,买的人多嘞!三个人都忙不过来!”但当黄有桑问销售额,宋厂长便挠头岔开话题避而不答。直到厂里开招标大会,面向全厂职工和局里领导、卞书记才透了老底。八十二个正式工、九个行政后勤加厂长书纪、二十一个退休工人,一百多人的厂子、年产值1991年全年只有四万元!1992年半年过去了不到一万七千元!难怪工资都要去借去要,厂里账上流动资金为零,不对不是零,还欠着材料厂的原料款工人要报销的医药费差旅费等等,是负数!

黄有桑听得悚然心惊,看看局领导和卞书纪也是忧心忡忡,宋厂长虽然不言不语面无表情眼底的无奈和烦恼显而易见。然而工人呢?讲话的、吃瓜子的、纱线勾花的——那时候流行、钩好的镂空白花盖沙发电视机或在桌上再压一块玻璃、简直比现在的英伦家具还要洋气,总之做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在听大会内容。后来的局势如黄有桑所料,没有工人竞标,最合适的人选宋厂长也连连摆手称“一把老骨头就要退休、饶了我阿好!”卞书记在上级的压力下一筹莫展、正好要发五月的工资,局里干脆发话、没钱!不可能一直贴这个无底洞!卞书记再三央告立下军令状这是最后一次当月必将厂子承包出去,才拿到了工资。

就是这个时候,黄有桑找了东晓亮。

黄有桑不懂彩灯,但作为消费者当然一眼知道好看不好看,周氏作坊的灯比白鹭灯彩厂的灯强太多了。一个是珍珠般熠熠生辉、一个就是鱼目样死气沉沉。今年春节灯会时周万福东晓亮在贡院前布置的观音龙女灯新颖生动好评如潮,佛教题材刚抬头不久对于老百姓既怀古又新鲜,仿照光宅寺石观音的白衣观音造型古朴,灯光设计为佛光,真是正大仙容佛光普照;善财童子龙女侍立左右,祥云环绕飞龙盘旋仙鹤翱翔,硬是用彩灯造出了传说中的神话世界,看得人流连忘返整整一个春节挤得水泄不通,连被黄有桑拖去的周翰飞也抱着伤臂含笑不语、并没有如以往评论庸俗土气封建迷信。最后观众评选、当之无愧地得了灯会中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两个大奖,名震江南。之后政府又预定了来年的灯展、要求他们在九三鸡年再创佳绩为灯会继续尽力。订灯的就更多,小到批发部供销社餐馆酒店的各种灯笼彩灯、大到山西煤矿要做龙灯,一老一少只发愁人手不够、设备没有、场地太小。所以听黄有桑说了灯彩厂承包的事,周万福虽不言语看得出颇为心动,传统的灯彩艺人啊、也是有梦想的,个体作坊能变成像样的工厂走产业化道路,谁不愿意?而东晓亮现在已是南都花灯界响当当的人物,制灯售灯搞灯展参加灯会都信心十足,对招标要求中的自产自销自负盈亏上缴利润基数均无异议,就是担心管不好那么多人。周万福提醒,老厂长书记还是在的吧?

黄有桑两头一凑合,按周万福的口述作了竞标书交到了又惊又喜的卞书记手上,见卞书记与东晓亮当即聊得投机,心中暗暗为他们高兴。

没想到,工人们不同意!有担心两个人不如老厂长老书记好说话的,有瞧不起他们是个体户怎么能来领导工人老大哥的,有怀疑周万福东晓亮居心不良厂子早晚被他们侵吞了的……各种反对意见都有。最主要的,大部分人都觉得现状蛮好:到点下班到日子拿工资、工作又轻松惬意,干嘛找两个外人来管我们?

“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卞书记接着诉苦,“可表决了两次都是九成以上反对一成人不说话。这个,我们也不能硬当工人家,对吧?真是两头为难啊!”

“既然为难那也没办法。”黄有桑多少有点赌气。当初找周万福时说了大话、什么两全其美互利共赢造福工人有利国家等等,又给东晓亮打了半天气,现在居然不成,而且荒唐地因为厂里职工反对!工人们根本不领情!怎么和他两个说呢,状元府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怎么向人交代呢?而且,东卫国这样一直瞧不起灯彩的邻居们更要笑他们了吧?东晓亮虽然这几年挣了些钱又租房子搬出了状元府,可始终是被人轻视的“个体户”,东卫国陈玉芬夫妇始终也没有表态赞成同意,在为女儿东晓玫进南大摆的盛大庆功盛宴上绝口不提东晓亮、并又开始催逼小儿子东晓欣要考名牌大学、向你姐学习!

之后大半个月黄有桑早出晚归、做贼似地躲着周万福东晓亮。反倒是周万福人情历练看出不对劲、难得主动找到儿子、让周翰飞劝慰准儿媳不必介意,商重利不忘义、生意不成仁义在嘛等等江湖老话说了一串。周翰飞学着老头子的口吻,硬是将愁眉不展的女友逗笑了。台里的报道怎么办呢?改革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现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什么情况都有嘛,不成功正好做个反面教材?黄有桑皱眉想好了题目,叫“白鹭灯彩几时亮?”丁主任听了笑笑说:“不急,慢慢写。”

出人意料,六月中旬的某个清晨黄有桑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卞书记宋厂长两人坐在屋角丁主任的对面,宋厂长依旧神色愁苦不言不语、卞书记依旧大嗓门地诉苦,求爹爹告奶奶也没用啊,没钱发工资啊,局里这次跑了十来趟嘴皮子磨破了也不给,说我们彩灯厂就是个无底洞!丁主任几十年的老革命见多识广丝毫不为所动,自顾自低头看稿子偶尔“嗯”一声,听起来象是赞同附和又象是安慰劝解。卞书记于是继续絮絮叨叨直到看见黄有桑连忙招呼:“黄记者!”

黄有桑心里有气点点头便忙自己的,倒水泡茶收拾桌子取信件传真,只当两人不存在。宋厂长神情更愁得象要滴水,卞书记讪讪地站在一旁声音和个头一起矮了半截,细细说着讨工资一直讨不到、工人吵,还有家属上门的、材料厂蹲在办公室要债的、退休工人要报销医药费的……总之,实在是闹得一塌糊涂了,请黄记者大人大量,约东晓亮周万福再谈谈如何。远处丁主任咳嗽了几声,黄有桑循声望去,想起了老主任说“慢慢写”时的善意提醒、心底对老革命佩服到了极点。于是实话实说表示“为难”,上次已经把人回绝了怎么再请呢?除非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出面,局里区里作主可能还可与周氏作坊谈一谈,不然他们恐怕不会再相信了吧?

并不是刁难,是实情。黄有桑远远望见老主任目光中的赞赏。

“这,这……”卞书记苦笑着又是一番诉苦,最终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后来的情势便急转直下。局里派了位李处长出面,政府也很关心、张副区长亲自过问,东晓亮实事求是地分析预算了业务状况和生产能力,李处长通情达理地同意先发了六月工资再将债务和退休工人工资等都剥离,明确了承包责任就是厂里在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再上缴年终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一期承包期限定为五年。李处长循循善诱地说着这些“优惠”条款,可是连黄有桑都看出他的心虚,年产值四万元的严重亏损企业!每个月到日子就来讨债的败家子!黄有桑还想提醒东晓亮再谈谈条件,憨厚的他已经答应了,旁边的周万福也并无异议,两人低声商量将原来不敢接的几个大活儿赶紧接下来。李处长明显地松了口气,张副区长做工作又将风险抵押金自七万元降到了四万元,于是皆大欢喜。黄有桑看过东晓亮的存折,他还真拿得出来,轻轻松松。

敲锣打鼓签合同的时候主席台上的各位都清楚地听到了工人的议论,低声叫师徒俩资本家、地主老财、周扒皮的——那时候的名人、半夜鸡叫的主角,叹气以后再没好日子的,担心拿不到工资的,盘算还有几年就能象宋厂长一样退休的……所有工人没一个笑容,有的愤愤不平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漠不关心。周万福面无表情自有一种老江湖的沉稳,全程跟踪报道的黄有桑鼓励着东晓亮无奈两人心里都有些打鼓,九十几个工人关系到几十个家庭几百号人,要是都不肯干活怎么办?

果然头一个星期上班,工人闲散惯了懒洋洋地都叫不动。东晓亮与周万福只好亲力亲为,师徒俩自己在仓库里挑材料自己画图,扎出了几盏“开瓜结子”灯和“麒麟送子”灯挂在车间最前方,工人们只觉得眼前一亮。南都的风俗,女儿出嫁时用这两种灯象征着父母对女儿的殷切祝福,丰实的瓜果祥瑞的麒麟在师徒俩的手中栩栩如生,工人们真心觉得好看,尤其妇女们议论纷纷将来嫁女儿一定要弄几盏做陪嫁。东晓亮接着介绍这是接的六合乡里的订单,这个乡的姑娘们集体在上海打工中秋节一起回乡办集体婚礼,两种灯几个款式大大小小共订了三千五百盏。工人们又是一阵哗然,这个数字超过工厂去年全年的销售!只是一张订单!东晓亮宣布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工人们将信将疑,不过看这花灯实在漂亮、师徒俩手把手教得实在辛苦,卞书记又一直在旁边苦口婆心,也就跟着做做吧。

十二天做完,东晓亮一个个亲自检查成品亲自装箱,不满意的当场修补完善确保良品率百分之百,然后货送到六合据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乡里几百号乡亲赞赏不绝当即付了货款。东晓亮毫不含糊,按宣布的酬劳发了这部分工资,灯彩厂顿时炸了锅。最高的王静拿了两百一十元!十二天抵以前几个月的!小姑娘刚顶职进的厂正对前途忐忑不安,完全没想到老老实实上班会有这么好的报酬,拿着厚厚的信封激动得哭起来,口口声声“东厂长,我一定好好干”之类欢喜得语无伦次。大部分工人是一百多的,也比原来工资高很多很多啊!捏着信封的人又是欢喜又是懊恼,怎么没象王静那样好好做呢?少数磨洋工产量少的,拿到几十元以及十几元的,找到卞书记吵闹,卞书记把计酬的小本子摊开来,一笔一笔帐很清楚令闹事者无话可说。工人们自此明白什么叫“多劳多得”,以往“大锅饭”的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

之后生产就上了正轨。周万福是技术指导,负责花灯设计制定生产流程,不过他这里是初步方案;东晓亮参与设计再结合厂里的机器设备加以改进,相当一部分手工比如莲花灯的轧皱由手工捏改为机器轧、手绘图案后来也改了电脑上画图直接用压纸机压出来、等等冥思苦想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白鹭彩灯厂很快就以质量好交期快价格合理这几个特点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东晓亮还要跑业务单位谈订单签合同、接洽政府做灯展参加灯会相关的各种活动,是最忙的一个;所以厂里的员工和行政基本还是卞书记管,据说现在再到局里腰也直了讲话也硬正了,按他的话说:“开玩笑!九二年就交给局里十三万呢,后来每年几十万!就原来那间破破烂烂的小厂啊!”

每年几十万?韩云发现了重点,那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即五分之一啊!那厂里不是要赚几百万?

是。东晓亮笑得有些自得。如果是手工作坊怎么也不可能达到,这条产业化道路是走对了。按黄有桑的说法,白鹭在改革的广阔天地中振翅翱翔——她在报道里这么写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市场份额就是那时候抢下的,一直到现在也是我们厂子的根基。我们厂的工人收入当时在全城都算高的,后来差不多赶上了明光厂,各种福利劳保都齐全,工人主动要加班因为能拿到钱。所以几年后经常有人找关系要进我们厂、走什么门路的都有。

有一晚东晓亮去看黄家母女,刚从东厢房出来就见桂花树后母亲别别扭扭地探头出来,不禁心中诧异。陈玉芬满脸堆笑地迎上来硬接过儿子手中的皮包,说是做了他喜欢吃的千张结烧肉、热着呢、回家回家!东晓亮被拉到家里,意外地发现弟弟妹妹都不在只有父亲端坐在餐桌前,摆好了碗筷还放着两只酒杯,东晓亮简直怀疑走错了门,挠着头看了又看,被母亲按着坐下喝了两杯。东卫国趁着酒劲艰难开口,这一阵不少人找上门来、送礼的说好话的都有,什么事呢?都是家里有人在找工作,有的是应届技校刚毕业、有的是企业改制下岗了、有的是单位效益不好拿不到工资想换工作,总之都是来托东卫国夫妇想进白鹭灯彩厂的!东晓亮一愣,想开口说这个人事和招工都不是自己管,东卫国已经大手一摆:“唉,晓亮!我不是要塞人给你!进厂子嘛、我知道、凭本事正常走程序!我不会‘走后门’、不会让你为难!我是想告诉你,我高兴呐!真高兴呐!我儿子这么出息!我面上光荣呐!”

东卫国的嗓门有些大,陈玉芬连忙嘘他小点声,一边端上老母鸡汤、熬得浓浓地放了笋干、让儿子喝了一碗又一碗。“我一个工人,啊,打磨工,一辈子跟机器打交道,啊,现在这么多人上门来求我帮忙!我儿子是东厂长、公家都说得上话!”东卫国的酒有些多,越说声音越大,陈玉芬不停地来劝,同样也掩不住骄傲得意。

酒是长干里的大曲酒、很辣很烈,恍恍惚惚的醉意中东晓亮看到日期变更线、踩在脚下的小桔灯、满是汗渍的凉床、等在窗口的黄有桑、高考志愿表……十年。东晓亮的声音有些沙哑。父亲终于认可了我的职业,整整十年。

赚来的利润基本投入了再生产,添设备买材料成立设计室,安排设计师们多看多学,参观全国各地的灯会灯展等等。那之后我们每年春节在夫子庙做的灯展都很轰动,渐渐政府开始放手让我们参与策划大型灯展。其实说到底、灯会也好白鹭灯彩厂也好扎灯手艺也好,都是亏了政府,从政策上给我们资金场地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灯展灯会各种交流不断,甚至牵头引线让我们进学校向孩子们讲授花灯技艺,把传统花灯上升到了文化遗产的高度精心保护传承,不仅是过年在夫子庙、日常就有很多机会在各种舞台上绽放光彩,甚至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我再不是灯贩子灯花子,先是“东厂长”慢慢有人叫我“东老师”,一直到现在。东晓亮笑了笑。

九六年,厂里考虑要做些改造提升,车间库房都要扩容改造食堂锅炉房厕所要更新,特别是几间门面房想好好利用做成像样的零售点展示厅和窗口。工程不小,所以在找谁做的这个问题上颇为踌躇。打电话给周翰飞咨询——那时候电话已经普及了,东晓亮甚至有了手机算全中国最早有手机的人之一、厚而重的“大哥大”、可以当武器用的那种,周翰飞似乎在忙,匆匆听了来意便道电话里说不清楚,明天正好端午节大家都回家,回去谈吧?东晓亮知道他这个“大家”指的是与黄有桑,两人前年领了结婚证在排队等房子,设计院婚房是有保障的,不过这两年越来越慢,可能是员工多了吧?好在两个人事业心都重并没在意,唯一着急的是王珍,眼看着准儿媳年龄越来越大几次说要不就在家里结吧?都被周翰飞否决了。

第二天东晓亮在夫子庙买了绿豆糕、各种五彩荷包香囊等过节的小玩意、几瓶洋河酒,一踩油门回了状元巷。那是灯彩厂的第一辆车,深蓝色的上海桑塔纳,开在街上不是一般的拉风,超过现在的玛莎拉蒂。东晓亮不顾状元巷的两侧墙壁几乎蹭到后视镜,固执地将汽车开进巷底,一脚刹车停在石狮子前。顿时拥过来一群小孩高喊着“桑塔纳!桑塔纳!”“东厂长回来了!”七手八脚地上来帮忙提东西。东晓亮拎着大哥大举起车钥匙遥遥地“笛”锁上汽车,意气风发,长干里话一个字,“摆”!

美中不足的是东卫国和陈玉芬都上班还没回来,东晓玫也不知哪儿去了,只有东晓欣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到兄长连忙起身亲亲热热地喊了声“哥!你回来了!”

东晓亮自来对弟弟妹妹甚为疼爱,尤其晓欣是老巴子、又乖巧懂事一向是家里所有人的宝贝,虽然不如晓玫考到南大外语系毕业进外办那样让东家人步步自豪,但是能上南师大的本科也很不错了,尤其在长干里。前年高考后晓欣不满意自己的成绩一度难过郁闷,东晓亮特意赶回家连哄带劝,又带他去莲湖糕团店陪他吃最喜欢的赤豆小元宵,好容易说服他高高兴兴去上了大学。晓欣长相不同于兄长的憨厚也不象父亲的粗壮,白净秀气地象个姑娘,个子还在长、高高瘦瘦地也超过了全部东家人。

“什么电视?”东晓亮随口问道。

“哥你肯定不喜欢看,我换个台吧?”东晓欣就是这么懂事:“《儒林外史》,总共十集,这会儿放《金陵才女》下一集是《秦淮名士》。”一边说换台拿起遥控器,一边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恋恋不舍。

东晓亮瞥了一眼,见彩色屏幕上古装的儒林人物端着下巴在说酸话,不由得就有些头疼。真搞不懂晓欣怎么会喜欢这种老古董,他甚至会背《儒林外史》的名段,什么“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什么“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等等。晓欣还喜欢淘古物特别是旧书,钱家的古董铺子不用说是常客,夫子庙的东西市、李公井、新街口摊贩街、还有堂子街的旧货市场这几处也自小就老去,爸妈兄姊给的零花钱基本都变成了破旧的线装书或者肮脏斑驳的石头。每次一淘回来首先奔到黄家,江文秀和黄有桑都是行家,三个人对着本旧书能把玩闲聊很久,有时还把黄家的藏书取出比对。某次东晓欣兴冲冲地嚷“捡了个漏”,说是八十块买了个扬州诗局本——东晓亮不知道是什么,江文秀看了笑笑不做声自箱子里取出《全唐诗》《楝亭十二种》,东晓欣仔细对照之后满脸兴奋变成沮丧、改口八十块“上了个当”,回来对哥哥说黄家居然还有宋刻本图书、那都是一页千金应该放到博物馆珍藏的啊!东晓亮口中嗯嗯啊啊答应着心里只觉得弟弟趣味独特,书、而且是旧书!

钱大叔钱利亨最喜欢东晓欣,铺子里来了新东西必招呼他去看,拿不准的时候就一起捧了去东厢房,恭恭敬敬地请教江文秀。状元府八世长媳的眼力按钱叔的话“狠呐!”她说真的就是真的、说谁的就是谁的!当年那个青花玉壶春瓶,后来毛老三承认真是黔宁王墓里挖出来的!东晓欣和钱蕾听这个故事听了好几遍,问江文秀怎么知道是沐英用的她总笑笑不答,还是黄有桑给两个孩子看案上的釉里红笔洗,一模一样的卍字回旋连环纹是明太祖专门让刘基画的供朱家专用、将军山上的墓只有沐英做过朱元璋的干儿子算皇家人。钱蕾笑得酒窝全陷下去:爸爸后悔死了、几万块就卖掉了、这辈子都看不到了肯定!东晓亮偶尔碰见几个人讨论,听得直打瞌睡,想想妹妹晓玫也是一会儿“我但愿每一个站台都有一盏雾中的灯”、一会儿“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对家里两个文艺青年颇为敬畏。

招呼晓欣不用换台继续看他的才女名士,东晓亮拎上礼物去师父师母家。周万福一见洋河酒连忙接过悄悄地想塞进柜子里,不料被正在煮粽子的王珍一眼看到嗔怪东晓亮不该带酒“你师父那个肝!医生再三关照不能喝酒!”周万福笑嘻嘻地满脸谄媚“少喝点、就喝一点。”

电视机随意开着,荧幕中的人群热热闹闹地。巨大的横幅上写的是“中日合作修复城墙开工典礼”,一个官员正在讲话:“由对那场侵略战争不负任何责任的人来抚平战争的创伤,由不忘过去面对未来高瞻远瞩的文化巨子来缔造和平,这就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最动人的事件,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由人类良知和爱心构成的伟大情感”,东晓亮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

周万福叹道:“修城墙呢!和日本人一起修!不就是他们炸塌的?破破烂烂的干么斯还修,没事找事!”王珍笑他:“老头你又不懂了吧?那时候的是日本侵略者,现在来的是日中友好协会,捐了老鼻子钱!人家也谢罪了嘛!”果然接着上来一个日本人叫平山的唧唧咕咕道歉、对南都人民谢罪等等,还写了一幅对联“共同修复古都城墙架起日中友好桥梁”。东晓亮想起卞书记也是不停地发动工人为修城墙献爱心,捐钱收旧城砖参加义务劳动等等,响应的员工还真多!南都人对城墙的感情细微具体到一砖一石,不管它有用没用、实实在在地就当作古城的传家宝。当然周万福这样反对的也有,这会儿就在讥讽“中华门城楼呢、他们鬼子炸的、喊他们修啊!”

问起周翰飞、说是去东厢房黄家了。王珍又嘀咕“家里房子怎么了嘛、这么多人住着也没住出毛病,怎么就不能在家里结婚?大小姐也太娇气了吧?”周万福瞪妻子一眼让她少说两句,孩子们自有他们的打算。“什么打算啊,她已经实足二十七了!再不结婚,我们抱不上孙子咯!单位分房又没个准,等到什么时候啊?”王珍抱怨。“那有什么办法?大学生嘛、设计师呐!打小就瞧不上家里、大了倒愿意回家了?老太婆别做梦啦!”周万福冷言冷语地怪话起来。东晓亮不由得有些尴尬,笑着起身告辞。王珍客气两句想想今天过节也就不多留,见那边周万福正开了酒瓶倒酒连忙赶过去,“喝一点!你这是一点吗?”

傍晚的落日红彤彤地挂在西边天际,照得城墙上橙色一片绚烂瑰丽,红花绿草尽皆被染,古拙的墙砖连铭文字迹都在夕阳中清晰鲜明,几只乌鹊跳跳蹦蹦地在凹凸错落的砖缝间玩耍。墙角栀子花开得正香,东晓亮听见身后老两口在又说又笑,这就叫白头偕老吧?几十年后,周翰飞和黄有桑、陈磊和晓玫都会这样愈老愈恩爱吧?

自己呢?

手中的大哥大沉甸甸地,车钥匙也变得没精打采。东晓亮望着落日下的城垣,忽然有些惆怅。厂房扩容改造,做了又怎么样呢? a6sgI5KxIVSzMAykNbEd2MS0Iemuh6bmCM09sFjkaitv6hd9Vdu+FRkUZZfM1V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