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我认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公司或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只要有生命的活动就一定会有矛盾,会有斗争,也就一定会有痛苦。如果说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公司要有前途,那么每个人就必须舍弃小我。对四年前的行为如今我们来做一次评价,事实已向我们证明那次的行为是惊天动地的,否则也就不可能有公司的今天。毛生江从山东回来,不是给我们带来一只烧鸡,也不是给我们带来一只凤凰,因为虽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但凤凰也只是个体,凤凰是生物,生物是有时限的。我认为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可以永存的。孙总是市场部集体大辞职的带头人,但她受伤害最小。在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中毛生江是受挫折最大的人,经历的时间也最长,但是他在这四年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孙总给《华为人》报交代,要写一篇文章,把这种精神好好记述下来,并号召全体干部向他学习。
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高层领导干部的任职资格标准,知道了对高层干部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我认为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是一场洗礼,他们留给我们所有人的是一种自我批判精神。如果说四年前我们华为也有文化,那么这种文化是和风细雨式的像春风一样温暖的文化,这个文化对我们没有太大的作用。必须经过严寒酷暑的考验,我们的身体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实际上是在我们的员工中产生了一次灵魂的大革命,使自我批判得以展开。我个人也希望树立一批烧不死的鸟做凤凰。有极少数人是真正“在烈火中烧”的,如果说他们能站起来,那他们对我们华为人的影响是无穷的。
——任正非2000年内部讲话《凤凰展翅,再创辉煌》
1996年1月,华为内部发生了一件被业内人士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事件——市场部集体辞职。这起事件不是突然而来的,早在1995年12月26日,任正非在《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中提道:“为了明天,我们必须修正今天。你们的集体辞职,表现了大无畏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你们将光照华为的历史!”
当时,华为市场部所有的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市场部各办事处的主任,都提交了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另一份是辞职报告。提交了报告后,他们要按照竞聘的方式进行答辩,公司会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留下哪份报告。在这场事件中,很多市场部的干部都被替换了下来。从事件表面来看,这只是华为内部一次人事变动而已;但从深处思考,可以看到任正非的用意绝不是如此简单。
华为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任正非想的就是让公司活下来,并且把公司做好,在管理上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华为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依靠的就是自身奋力拼搏的精神,没日没夜地工作,苦熬奋斗将企业发展起来。在那个时候,超负荷地工作是家常便饭,很多华为人由于长期的疲劳工作,错过了很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
任正非多次提到了创业初期华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对那段经历,对那些人抱以深深的感恩之情。在华为发展壮大之后,管理工作就不能像之前那样粗糙不讲究了,企业的扩大标志着华为以代理销售为主的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变,转化成系统性的管理发展模式。当年创业期的华为骨干、华为“英雄”随着企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前进的步伐,他们管理水平的低下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果让他们继续留在管理岗位,那就是对华为的不负责任,对员工的不负责任。
所以,这次集体大辞职事件就是为了实现从创业期到发展期的新老接替,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但如果贸然将公司元老或者高级管理者降级或者辞退,会对公司员工的心理造成冲击,不利于人心稳定。华为需要变革,不变革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任正非为了让公司安然度过转型期,便引导公司员工进行自我批判,只有勇于自我批判,才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接受不同的批评,所以,华为的这场集体大辞职事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让华为人集体归零,不分等级,大家竞聘上岗,不论资排辈。这就体现了任正非管理思想中先进的一面。
集体辞职开创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这也成了企业在转型期如何顺利过渡、实现新老接替的成功案例。让企业的管理层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不但可以令企业良好发展,还能够刺激企业管理者不断学习的上进心,加速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