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正确方向的坚持。
当然,方向是不可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好,干吗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在一些人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办法。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实现主要目标,可以在次要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如果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任正非2010年1月14日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妥协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方式,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并不是非错即对、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灰色,灰色管理是在黑与白的管理之间寻求平衡。很多管理者都缺乏灰色管理,任正非早就在《华为十大管理要点》中提出:干部要学会灰色管理才行。
所谓的灰色管理,就是突破了将一切事物都一分为二看待的简单思维,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看待一个方案、一个员工时,不能纯粹地说这个方案可行还是不可行、这个员工优秀还是不优秀。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本身没有绝对正确的情况下,管理者要在它们之间找出可以介于两种结论之间的办法,将管理延伸到一个缓冲地带,也就是灰色地带。
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常常说,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一个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里达到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灰色管理是在管理中学会妥协,这并不是要求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低头,而是说,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找到让员工心甘情愿接受的、能够变通的办法。很多管理者不认同妥协管理的办法,他们认为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在做决策时坚持自己的想法、毫不让步才能体现出领导者的水平和风范,让员工敬畏;其实不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僵硬、不可调和的。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一味地强硬只会令管理陷入僵局,倒不如学会妥协,反倒能给团队带来和谐,为合作双方带来合作和共赢。
1999年之后,华为逐步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员工增多,部门结构稳定,基本的经济模式也形成了。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任正非发现之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可取了,需要的是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任正非决定让华为的管理更加细化、更加有人文色彩,也更加能被员工接受。
在处理公司内部管理的事情上,任正非要求管理者们不能对人或事有浮躁情绪,要收敛自我,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解和体谅。他要求管理者们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在内部人员管理中,都要学会灰色管理,不要凡事都理性判断,上纲上线,极端的管理模式会令公司陷入僵局。
“思想不经磨炼,就容易钝化。善于动脑筋的人,会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以身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的毛病,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如果是前者,就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改进工作。在科学家眼里,他的成果永远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优化。我们产品办、中研部、中试部的员工有这种感觉时,你就进入了科学家的境界。对我们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你每天都充满改进的欲望时,难道还看不见爱迪生的身影吗?”
这是任正非在公司表彰杰出员工时发表的一段话,任正非一直认为妥协的灰色管理才是更好地激进员工思维、让员工奋进工作的管理模式。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也是很会灰色管理的人。柳传志的管理风格多变,他变通的管理模式让联想不断发展。在联想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柳传志的灰色管理思想再度闪现光芒。2000年,联想拆分,杨元庆接管联想,郭为接管神州数码。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企业和员工着想,接班人只能有一个。柳传志打算让杨元庆接班,让郭为做杨元庆的副手,但柳传志也明白,二人能力旗鼓相当,郭为不一定能够安心当副手,但柳传志又舍不得郭为走,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另外搭了一个舞台。这种管理办法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华为的管理就是这样的思想,在管理中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难免有人会受到伤害,在这种时刻,灰色管理的智慧就能帮助管理者渡过难关,中庸而柔和的管理风格,会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柔化,实现平缓的过渡;比起强硬的管理方式,灰色的妥协管理不失为更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