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管理语录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市场工作原则,几年来感召了多少英雄儿女一批一批地上前线。商场如战场,却比战场更加残酷与艰苦,苦难的历程又抚育成长了多少市场营销干部。没有他们一滴汗、一滴泪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月销售额突破12万线的好成绩。我代表公司向市场部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在全国多个市场上,各省管局都较大幅度地接纳了C&C08,预计6月的市场份额将上升10%。这些与科研人员日夜的辛劳、计划生产系统优良的管理、公司各部门的努力服务是分不开的。我代表市场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公司6月将在广东省开通多个母局带模块局的试验,争取作为国产机第一家较大规模地进入广东市场,使回收货款的状况有所改善。随着县本地网体制的确立和推广,C&C08以光交换为中心形成的强大处理能力的母局,用三次群光纤在50公里范围内,连接分布16~32个2000门模块远端模块群,由远端模块群再在7~8公里范围内用线路倍增技术连接分布4~8个64~512门远端模块组的全分散的交换机,会在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号角声中得到较大规模的使用,特别是C&C08的功耗仅为1240的1/5,使无人值守变为现实。加之我司7号信令已通过了国家测试,并到8月参加邮电部在广州与各国机器对接的检验,并由邮电部安排在实际网上试验。明年全网将开7号信令,我们的这些优势都会使明年的市场逐渐转好。加上公司推出的全数字ISDN排队机、智能平台、200号平台、双向CT2、7号信令的监视仪……都会相互推动市场,促进销售。

——任正非1994年6月5日,《胜利祝酒词》

管理智慧

个人的能力对企业能起到贡献,但团队的力量更大,“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讲的就是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由个人组成的团队所凝聚起的力量是无限的。马云说:“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中任何一个人失败。”

任正非说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员工,虽然华为的管理很严格,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度,但这并不表示华为对员工是不在乎的;相反,华为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员工,任正非对每一名员工都是爱护的。

华为每年都会给每位员工发放退休金,建立员工的个人账户,员工如果想离开公司,这笔钱便可以带走,华为是不会阻拦的,这样,员工便不会因为对公司有依赖心理,自己的钱会被公司扣下而不敢辞职。稳定了心情之后,员工的工作斗志便会昂扬,激情也越发高涨,工作便能做得更好。

在绩效考核中被淘汰掉的员工,也不是没有机会再进入华为了,可以转入再培训,由培训大队对员工进行再一次的考核和甄别,看一看这个员工是真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领导对其排斥、打击。所以,在华为,领导不能随便挤走任何一个员工,任正非认为员工为公司尽心竭力,不能让他们随便离开公司。

“几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华为从小公司逐渐变为有实力的公司,更有机会向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售后服务的成本也在降低。当前市场外患内乱、不正当的竞争几乎把国内厂家逼到临近破产的状况,我们一定要坚持提升技术的先进性,不惜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建立及时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当前产品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我们承受了较大的价格压力,但我们真诚为用户服务的心一定会感动上帝、一定会让上帝理解物有所值,逐步地缓解我们的困难。我们一定能生存下去,为中华民族的通信产业发光发热。历史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危机,也给了我们难得的机遇。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生存发展,绝不退步、低头。”在公司危难的时刻,员工和公司一起挺过去,所以,在员工有了难处时,公司也要伸手相助。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任正非认为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四大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员工在企业成长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做企业就是要尽量考虑员工的利益,尤其要注重员工人性化方面的需要。

任正非深知员工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对团队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对华为的团队建设非常重视。任正非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已经走过了爱迪生时代,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改变整个世界。所以除了在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制度外,公司始终致力于营造集体奋斗的企业文化。

在《逼自己改进,学“乌龟精神”》中,任正非提到了好员工的重要性:

“吸引优秀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美国为什么强,为什么成功啊?美国有什么人啊,美国的原住民就是印第安人,但它利用它的机制把全世界的人才拉到那里去,都在美国生蛋。然后我们反复去说服,你们不要歧视我们中国,我们中国要买你们的高科技啊。好不容易就买了两个蛋回来,一打开才发现是中国蛋。为什么不把中国鸡留在中国生蛋?为什么中国的鸡跑到国外去了?资本为什么要外流?人才为什么要外流?要反思我们有什么不足。

“我们怎么留住人才、怎么能吸引人才?华为公司改变结构以来,越来越多人加盟,才有现在的逐渐强大。那我们未来还会更强大呀,明年的经营状况还会更好,后年会更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我们不就是一个‘小美国’机制吗?我们要超越美国就要向美国学习。

“你看Google赚了很多钱,但在中国只招50个人,它的年薪是很高的,我们和他们是有区别的。华为以前实际上是三流人才的公司,一流人才、二流人才跑光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团结,团结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司像我们一样,15万人还这么团结。所以说我们无敌于天下,除了胜利,我们还有什么出路可以走?企业业务也会慢慢变强的,我今天看了你们的东西,就比前几年强大多了。”

集体进步,分享成果,当出现困难时也集体渡过难关,荣辱与共。没有责任心、不肯担责任的员工在华为是无法长期待下去的,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基本实现了组织目标中有高度自主权的团队管理模式。

就像任正非说的那样:“内部人才市场,是寻找‘加西亚’与奋斗者的地方,而不是落后者的摇篮。内部人才市场促进的流动,不仅让员工寻找自己最适合发挥能量的岗位,也是促进各部门主管改进管理的措施,流动就焕发出生命力。

“公司要逐步通过重装旅、重大项目部、项目管理资源池这些战略预备队,来促进在项目运行中进行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方法及经验等的循环流动。从项目的实现中寻找更多的优秀干部、专家,来带领公司的循环进步。

“要让人人明白希望在自己手里,努力终会有结果,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不埋怨,不怀念,努力前行。那些‘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人,虽然记功碑上不会写他的成绩,因为写得出成绩的是将军。但写不出成绩的可能是未来的统帅。” wRqGJHRVD1mrB8sVGuYCT9PN1lEjiA2mCcBIhE83A21ot7m8sFOLUpD7mcgAl/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