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中华传统价值观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儒家特别讲究“修身”,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身属于《大学》所言教育之八条目的范畴,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内容。八条目呈循序渐进的态势,有手段与目的之别,并非平等。其前五项无非为“修身”而设,《大学》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是此意。而“修身”的最终目的无非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后三项的要求了。《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被宋朱熹视为教育之三纲领,三纲领与八条目相辅相成,所以朱熹如此为释云:“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儒家“内圣外王”之最高目标从中可见一斑。所谓“内圣外王”,属于儒家传人借用道家《庄子·天人》中的术语对儒家学说一个高度概括,质言之,即内具圣人之才德而对外施行王道。

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前479),小农自然经济乃是这一学说产生的物质基础,伦理纲常即人际关系的调整是儒学所关注的主要方面。今天的社会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信息时代,人类共处于地球村中,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而外,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人类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那么,两千五百年前产生的儒家学说所包蕴的传统价值观在今天还有用武之地吗?众所周知,中国道家奠基人老子的生活时代仅仅略早于孔子,古印度的伟人释迦牟尼(约前563—前483),古希腊的伟人苏格拉底(前469—前399),这几位伟大思想家皆诞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左右,他们的学说分别对东、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于今天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然而毕竟时移世异,今人如何把握古代哲人留下的这一笔笔精神财富,如何古为今用以适应今天的现代化社会,生吞活剥或机械照搬乃至东施效颦都会因寿陵失步而贻笑大方。

冯友兰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即提出“哲学命题的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的问题(《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见1957年7月8日《光明日报》),他认为:“《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这句话的具体意义看,孔子叫人学的是诗、书、礼、乐等传统的东西。从这方面去了解,这句话对于现在没有多大用处,不需要继承他,因为我们现在所学的不是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从这句话的抽象意义看,这句话就是:无论学什么东西,学了之后,都要及时的、经常的温习和实习,这就是很快乐的事。这样的了解,这句话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对于我们现在还是有用的。”对于此后某些论者以“抽象继承法”理解上述论断,冯先生在其后的《三松堂自序》中对此问题又做了解释补充,讨论了哲学的命题继承与体系继承、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与本书论题无涉,这里不作深论。

本书所涉及者是《大学》教育八条目中“修身”以上的“明明德”之事,当属于“内圣外王”中“内圣”的范畴,因而不涉及哲学体系的继承问题,有关哲学的“命题继承”问题恰恰很适宜本书的内容。

本书以六部分总领所选文章,除儒家经典以外,也适当选取道家、墨家、杂家的著述,至于史书中对有关人物感人事迹的记述、文人别集中的有关文章、尺牍等,只要对现代个人的品德修养有益,自然也当在斟酌入选之列。

第一部分“立身修己”入选儒家典籍中的语录或历代散文、尺牍等19篇。意图从人生奋进、图新自强、畏天慎独、忧怀天下、慎重择友、廉洁奉公、不贪富贵、诚悫务实、坚忍不拔等各个方面解析古人在处世修身方面的自我完善。

第二部分“励志勉学”入选儒家典籍中的语录或历代散文、尺牍等15篇。博学笃行、业精于勤、立身谨重、志存高远、微言入心、困知勉行、敦厉风俗、游必就士、集思广益、转益多师等,是本部分要义所在。

第三部分“勤俭谦和”入选儒家、道家典籍中的语录或历代散文、尺牍等14篇。取意于天地恶盈好谦、器盈则覆,昭示祸福相倚、知足不辱之理,希冀功成身退、慎终如始,强调欲不可纵、自守身全,从而力求俭以养德、宁静致远。

第四部分“忧乐生死”入选儒家典籍中的语录或历代散文、尺牍等11篇。古代读书人无论殉身殉道、舍生取义,还是优游林下、北窗高卧,皆不出儒家“穷达”、“出处”之义。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凸显古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担当精神。至于文天祥、张煌言等志士仁人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则更加完美地诠释了“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的难能可贵。古人身居蛮荒之地,却可以随遇而安;“大隐”、“小隐”毋须详辨,都是任天之真。在人欲横流的社会,士大夫奔走势利之途,贪得无厌,以夤缘行贿为能事,虽不代表儒家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却不可小觑其恶劣影响,对之加以批判嘲讽,也属于正能量的积聚。

第五部分“去私从善”选儒家、杂家与历代散文9篇。与人为善,正视自己过失并勇于改正,也属于传统价值观中的闪光点。举贤任能,公正无私尽管理想化,但从善如流,有过则改,则是古代儒者的一种心理祈向。“夸辞不出于口,忲色不形于面”,属于修养的结果;终身让路,制怒为先,则是涵养的体现。

第六部分“情趣审美”选儒家、道家与历代散文12篇。读书人精神家园的构筑,外儒内道的达观自处而外,徜徉山水以寄意玄虚,观于万物而深思慎取,也属诗意栖居的逍遥。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都是一种情感的归宿,属于脱迹尘纷的自我解放。毫无疑问,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常常带有儒、道、佛三家的印迹,这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认真地总结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绝非倡导小学生身穿非中非西大作怪的服装去摇头晃脑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乃至《论语》那般荒诞不经,也不是鼓吹现代人正襟危坐地拜读儒家经书那般莫名其妙,更不能仅仅沉迷于肩披一袭黄绸去祭孔拜孟那般不今不古的仪式之中。日常对传统文化典籍耳濡目染并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真正领会古人“修己以敬”的真诚,才是传统价值观入门的正路。学习古人的家国情怀,不必以今天的地域或民族意识、政治理念去诠释屈原、岳飞、文天祥、张煌言等爱国志士在“忠君”观念下的百折不挠,这或许正是“抽象意义继承”的真谛所在;然而传统价值观的大部分内容又是具体可以捉摸的,如此方能令“三省吾身”切实可行,“具体意义继承”也是传统文化包容性与现代性的体现。

本书共解题、选注有关语录或文章80篇,另选8个关键词,略作诠释,这些内容如果对读者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有所助益并培养出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就达到本书的目的了。

赵伯陶
2015年11月5日于京北天通楼 nFjZfBQJlYTy2R6RLgWClACPM3g8F/69g8Ra6xt0OlW87r2Tnuo8C7URm0vLOI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