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安般品第十七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到时。著衣持钵。将罗云入舍卫城分卫。尔时。世尊右旋顾谓罗云。汝今当观色为无常。

罗云对曰。如是。世尊。色为无常。

世尊告曰。罗云。痛、想、行、识皆悉无常。

罗云对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识皆为无常。

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此有何因缘。今方向城分卫。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诲我。今宜当还归所在。不应入城乞食。

尔时。尊者罗云即中道还到只桓精舍。持衣钵。诣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一心。念色无常。念痛、想、行、识无常。尔时。世尊于舍卫城乞食已。食后在只桓精舍而自经行。渐渐至罗云所。到已。告罗云曰。汝当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汝今复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汝今。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嗔恚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护心。已行护心。所有憍慢悉当除尽。

尔时。世尊向罗云便说此偈。

莫数起著想 恒当自顺法

如此智之士 名称则流布

与人执炬明 坏于大闇冥

天龙戴奉敬 敬奉师长尊

是时。罗云比丘复以此偈报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恒复顺于法

如此智之士 则能奉师长

尔时。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还诣静室。

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是时。罗云即从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罗云。汝乃能于如来前而师子吼。问如此义。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汝今。罗云。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尔时。尊者罗云从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于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又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尔时。世尊具足与罗云说微妙法已。罗云即从坐起。礼佛足。绕三匝而去。往诣安陀园。在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余念。系心鼻头。出息长亦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有觉、有观息。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数十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亿载不可计。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乐。寿命长短。彼终生此。此终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复更施意。成尽漏心。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

是时。尊者罗云已成罗汉。便从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诸漏除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得阿罗汉者。无有与罗云等也。论有漏尽。亦是罗云比丘。论持禁戒者。亦是罗云比丘。所以然者。诸过去如来、等正觉。亦有此罗云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罗云比丘。亲从佛生。法之上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谓罗云比丘是。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具足禁戒法 诸根亦成就

渐渐当逮得 一切结使尽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二人出现于世甚为难得。云何为二人。所谓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甚为难得。转轮圣王出现于世甚为难得。此二人出现于世间甚为难得。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二人出现于世甚为难得。云何为二人。所谓辟支佛出现世间甚为难得。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出现世间甚为难得。是谓。比丘。此二人者出现于世甚为难得。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在于世间。甚为烦恼。云何为二法。所谓作众恶本。起诸怨嫌。复不造善行诸德之本。是谓。比丘。二法甚为烦恼。是故。诸比丘。当觉知此烦恼法。亦当觉知不烦恼法。诸烦恼之法。当念断除。不烦恼之法。当念修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邪见众生所念、所趣及余诸行。一切无可贵者。世间人民所不贪乐。所以然者。以其邪见不善故也。

犹如有诸苦果之子。所谓苦果、苦参子、葶苈子、毕地槃持子。及诸余苦子。便于良地种此诸子。然后生苗犹复故苦。所以然者。以其子本苦故。此邪见众生亦复如是。所作身行、口行、意行。所趣、所念及诸恶行。一切无可贵者。世间人民所不贪乐。所以然者以其邪见恶不善故。是故。诸比丘。当除邪见。习行正见。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正见众生所念、所趣及诸余行。一切尽可贵敬。世间人民所可贪乐。所以者何。以其正见妙故。

犹如有诸甜果。若甘蔗、若蒲桃果及诸一切甘美之果。有人修治良地。而取种之。然后生子皆悉甘美。人所贪乐。所以然者。以其果子本甘美故。此正见众生亦复如是。所念所趣及诸余行。一切皆可贪乐。世间人民无不喜者。所以者何。以其正见妙故。是故。诸比丘。当习行正见。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在闲静之处。独自思惟。便生是念。诸有生民。兴爱欲想。便生欲爱。昼夜习之。无有厌足。

尔时。尊者阿难向暮即从坐起。著衣正服。便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尊者阿难白世尊曰。向在静闲之处。便生此念。诸有众生。兴欲爱想。便生欲爱。长夜习之。无有厌足。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汝所言。诸有人民。兴欲爱想。便增欲想。长夜习之。无有厌足。所以者何。昔者。阿难。过去世时有转轮圣王。名曰顶生。以法治化。无有奸罔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居士宝、典兵宝。是谓七宝复有千子。勇猛强壮。能降伏诸恶。统领四天下不加刀杖。阿难当知。尔时顶生圣王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阎浮提地。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亦曾从耆年长老边闻。西有瞿耶尼土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今当往统彼国土。尔时。阿难。顶生适生斯念。将四部兵。从此阎浮地没。便往至瞿耶尼土。

尔时。彼土人民见圣王来。皆悉前迎。礼跪问讯。善来。大王。今此瞿耶尼国。人民炽盛。唯愿圣王当于此治化诸人民。使从法教。尔时。阿难。圣王顶生即于瞿耶尼统领人民。乃经数百千年。

是时。圣王顶生复于余时便生此念。我有阎浮提。人民炽盛。多诸珍宝。亦雨七宝。乃至于膝。今亦复有此瞿耶尼。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亦曾从长年许闻。复有弗于逮。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今当往统彼国土。以法治化。尔时。阿难。顶生圣王适生斯念。将四部兵。从瞿耶尼没。便往至弗于逮。

尔时。彼土人民见圣王来。皆悉前迎。礼跪问讯。异口同响而作是语。善来。大王。今此弗于逮。人民炽盛。多诸珍宝。唯愿大王当于此治化诸人民。使从法教。尔时。阿难顶生圣王即于弗于逮统领人民。乃经百千万岁。

是时。圣王顶生复于余时便生此念。我于阎浮提。人民炽盛。多诸珍宝。亦雨七宝。乃至于膝。今亦复有此瞿耶尼。人民炽盛。多诸珍宝。今亦复有此弗于逮国。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亦曾从耆年长老边闻。复有郁单越。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所为自由。无固守者。寿不中夭。正寿千岁。在彼寿终必生天上。不堕余趣。著劫波育衣。食自然粳米。我今当往统领彼国土。以法治化。

尔时。阿难。顶生圣王适生斯念。将四部兵。从弗于逮没。便往至郁单越。遥见彼土郁然青色。见已。便问左右臣曰。汝等普见此土郁然青色不乎。对曰。唯然。见之。王告群臣曰。此是柔软之草。软若天衣而无有异。此等诸贤当于斯坐。

小复前行。遥见彼土晃然黄色。便告诸臣曰。汝等普见此土晃然黄色不乎。对曰。皆悉见之。大王曰。此名自然粳米。此等诸贤恒食此食。如今卿等。亦当食此粳米。

尔时。圣王小复前行。复见彼土普悉平正。遥见高台显望殊特。复告诸臣。汝等颇见此土普地平正乎。对曰。如是。皆悉见之。大王报曰。此名劫波育树衣。汝等亦复当著此树衣。

尔时。阿难。彼土人民见大王来。皆起前迎。礼跪问讯。异音同响而作是说。善来。圣王。此郁单越。人民炽盛。多诸珍宝。唯愿大王当于此治化诸人民。使从法教。尔时。阿难。顶生圣王即于郁单越统领人民。乃经百千万岁。

是时。顶生圣王复于余时便生此念。我今有阎浮地。人民炽盛。多诸珍宝。亦雨七宝。乃至于膝。今亦复有此瞿耶尼、弗于逮及此郁单越。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亦曾从耆年长老边闻。有三十三天快乐无比。寿命极长。衣食自然。玉女营从。不可称计。我今当往领彼天宫。以法治化。

尔时。阿难。顶生圣王适生斯念。将四部兵。从郁单越没。便往至三十三天上。尔时。天帝释遥见顶生圣王来。便作是说。善来。大王。可就此坐。尔时。阿难。顶生圣王即共释提桓因一处坐。二人共坐。不可分别。颜貌举动。言语声响。一而不异。尔时。阿难。顶生圣王在彼。乃经数千百岁已。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阎浮地。人民炽盛。多诸珍宝。亦雨七宝。乃至于膝。亦有瞿耶尼。亦复有弗于逮。亦复有郁单越。人民炽盛。多诸珍宝。我今至此三十三天。我今宜可害此天帝释。便于此间独王诸天。尔时。阿难。顶生圣王适生此念。即于座上而自退堕。至阎浮里地。及四部兵皆悉落堕。尔时。亦失轮宝。莫知所在。象宝、马宝同时命终。珠宝自灭。玉女宝、居士宝、典兵宝斯皆命终。

尔时。顶生圣王身得重病。诸宗族亲属普悉运集。问讯王病。云何。大王。若使大王命终之后。有人来问此义。顶生大王临命终时。有何言教。设有此问。当何以报之。顶生圣王报曰。若使我命终。命终之后有人问者。以此报之。顶生王者。领此四天下而无厌足复至三十三天。在彼经数百千岁。意犹生贪。欲害天帝。便自堕落。即取命终。

汝今。阿难。勿怀狐疑。尔时。顶生王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时顶生王者即我身是。尔时。我领此四天下。及至三十三天。于五欲中。无有厌足。阿难。当以此方便。证知所趣。兴贪欲心。倍增其想。于爱欲中而无厌足。欲求厌足。当从圣贤智慧中求。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便说此偈。

贪淫如时雨 于欲无厌足

乐少而苦多 智者所屏弃

正使受天欲 五乐而自娱

不如断爱心 正觉之弟子

贪欲延亿劫 福尽还入狱

受乐讵几时 辄受地狱痛

是故。阿难。当以此方便。知于欲而去欲。永不兴其想。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生漏婆罗门便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生漏婆罗门白世尊曰。当云何观恶知识人。

世尊告曰。当观如观月。

婆罗门曰。当云何观善知识。

世尊告曰。当观如观月。

婆罗门曰。沙门瞿昙今所说者。略说其要。未解广义。唯愿瞿昙广普说义。使未解者解。

世尊告曰。婆罗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广演其义。

婆罗门对曰。如是。瞿昙。生漏婆罗门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犹如。婆罗门。月末之月。昼夜周旋。但有其损。未有其盈。彼以减损。或复有时而月不现。无有见者。此亦如是。婆罗门。若恶知识。经历昼夜。渐无有信。无有戒。无有闻。无有施。无有智慧。彼以无有信、戒、闻、施、智慧。是时彼恶知识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是故。婆罗门。我今说是恶知识者。犹如月末之月。

犹如。婆罗门。月初生时。随所经过日夜。光明渐增。稍稍盛满。便于十五日具足盛满。一切众生靡不见者。如是。婆罗门。若善知识。经历日夜。增益信、戒、闻、施、智慧。彼以增益信、戒、施、闻、智慧。尔时善知识身坏命终。生天上善处。是故。婆罗门我今说此善知识所趣。犹月盛满。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若人有贪欲 嗔恚痴不尽

于善渐有减 犹如月向尽

若人无贪欲 嗔恚痴亦尽

于善渐有增 犹如月盛满

是故。婆罗门。当学如月初。

尔时。生漏婆罗门白世尊曰。善哉。瞿昙。犹如屈者得伸。冥者见明。迷者见路。于闇冥然明。此亦如是。沙门瞿昙无数方便为我说法。我今自归世尊及法、众僧。自今以往听我为优婆塞。尽形寿不杀生。

尔时。生漏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善知识法。亦当说恶知识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恶知识法。于是。比丘。恶知识人便生此念。我于豪族出家学道。余比丘者卑贱家出家。依己姓望。毁訾余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人便生此念。我极精进奉诸正法。余比丘者不精进持戒。复以此义。毁呰他人。而自贡高。是谓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者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余比丘者无有三昧。心意错乱。而不一定。彼依此三昧。常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复作是念。我智慧第一。此余比丘无有智慧。彼依此智慧。而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人复作是念。我今常得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此余比丘不能得此供养之具。彼依此利养之物。而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是谓。比丘。恶知识人行此邪业。

彼云何为善知识之法。于是。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豪族家生。此余比丘不是豪族家。己身与彼而无有异。是谓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余比丘不持戒行。己身与彼无有增减。彼依此戒。不自贡高。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复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此余比丘意乱不定。己身与彼亦无增减。彼依此三昧。不自贡高。亦不毁呰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智慧成就。此余比丘无有智慧。己身与彼亦无增减。彼依此智慧。不自贡高。亦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能得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疾病医药。此余比丘不能得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疾病医药。己身与彼亦无增减。彼依此利养。不自贡高。亦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与汝分别恶知识法。亦复与汝说善知识法。是故。诸比丘。恶知识法当共远离。善知识法念共修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尼拘留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国中豪贵诸大释种五百余人。欲有所论。集普义讲堂。尔时。世典婆罗门便往诣彼释种所。语彼释种言。云何。诸君。此中颇有沙门、婆罗门及世俗人。能与吾共论议乎。

尔时。众多释报世典婆罗门曰。此中今有二人。高才博学。居在迦毗罗越国。云何为二人。一名周利槃特比丘。二名瞿昙、释种如来、至真、等正觉。众中少知无闻。亦无智慧。言语丑陋。不别去就。如此槃特之比。又此迦维罗越一国之中。无知无闻。亦无黠慧为人丑陋。多诸秽恶。如此瞿昙之比。汝今可与彼论议。设婆罗门能与彼二人论议得胜者我等五百余人。便当供养随时所须。亦当相惠千镒纯金。

尔时。婆罗门便生此心。此迦毗罗越释种。悉皆聪明。多诸技术。奸宄虚伪。无有正行。设吾与彼二人论议而得胜者。何足为奇。或复彼人得吾便者。便为愚者所伏。思此二理。吾不堪与彼论议也。作是语已。便退而去。

是时。周利槃特到时持钵。入迦毗罗越乞食。时。世典婆罗门遥见周利槃特来。便作是念。我今当往问彼人义。时。世典婆罗门便往至比丘所。语周利槃特曰。沙门。为字何等。

周利槃特曰。止。婆罗门。何须问字。所以来此欲问义者。时可问之。婆罗门言。沙门。能与吾共论议乎。

周利槃特言。我今尚能与梵天论议。何况与汝盲无目人乎。

婆罗门言。盲者即非无目人乎。无目则非盲耶。此是一义。岂非烦重。

是时。周利槃特便腾逝空中作十八变。尔时。婆罗门便作是念。此沙门止有神足。不解论议。设当与吾解此义者。身便当与作弟子。

是时。尊者舍利弗以天耳听闻有是语。周利槃特与世典婆罗门作此论议。是时。尊者舍利弗即变身作槃特形。隐槃特形。使不复现。语婆罗门曰。汝婆罗门。若作是念。此沙门止有神足。不堪论议者。汝今谛听。吾当说之。报汝向议。依此论本。当更引喻。汝今婆罗门。名字何等。

婆罗门曰。吾名梵天。

周利槃特问曰。汝是丈夫乎。

婆罗门曰。吾是丈夫。

复问。是人乎。

婆罗门报曰。是人。

周利槃特问曰。云何。婆罗门。丈夫亦是人。人亦是丈夫。此亦是一义。岂非烦重乎。然婆罗门。盲与无目。此义不同。

婆罗门曰。云何。沙门。名之为盲。

周利槃特曰。犹如不见今世、后世。生者、灭者。善色、恶色。若好、若丑。众生所造善恶之行。如实而不知。永无所睹。故称之为盲。

婆罗门曰。云何为无眼者乎。

周利槃特曰。眼者。无上智慧之眼。彼人无此智慧之眼。故称之为无目也。

婆罗门言。止。止。沙门。舍此杂论。我今欲问深义。云何。沙门。颇不依法得涅槃乎。

周利报曰。不依五盛阴而得涅槃。

婆罗门曰。云何。沙门。此五盛阴有缘生耶。无缘生乎。

周利槃特对曰。此五盛阴有缘生。非无缘也。

婆罗门曰。何等是五盛阴缘。

比丘曰。爱是缘也。

婆罗门曰。何者是爱。

比丘报曰。生者是也。

婆罗门曰。何者名为生。

比丘曰。即爱是也。

婆罗门曰。爱有何道。

沙门曰。贤圣八品道是。所谓正见、正业、正语、正命、正行、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谓名为贤圣八品道。

尔时。周利槃特广为说法已。婆罗门从比丘闻如此教已。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即于其处。身中刀风起而命终。是时。尊者舍利弗还复其形。飞在空中。还诣所止。

是时。尊者周利槃特比丘往至普集讲堂。众多释种所。到已。语彼释言。汝等速办苏油、薪柴。往耶维世典婆罗门。是时。释种即办苏、油。往耶维世典婆罗门。于四道头起鍮婆。各各相率。便往至尊者周利槃特比丘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时。诸释种以此偈。向尊者周利槃特说曰。

耶维起鍮婆 不违尊者教

我等获大利 得遇此福祐

是时。尊者周利槃特便以此偈而报释曰。

今转尊法轮 降伏诸外道

智慧如大海 此来降梵志

所作善恶行 去来今现在

亿劫不忘失 是故当作福

是时。尊者周利槃特广与彼诸释种说法已。诸释白周利槃特言。若尊者须衣被、饮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我等尽当事事供给。唯愿受请。勿拒微情。时。尊者周利槃特默然可之。

尔时。诸释种闻尊者周利槃特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提婆达兜恶人便往至婆罗留支王子所。告王子言。昔者。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备不登位。中命终者不亦痛哉。王子。时可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昙。作无上至真、等正觉。于摩竭国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靡所不照。如月云消。众星中明。尔时。婆罗留支王子即收父王。著铁牢中。更立臣佐。统领人民。

尔时。有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便闻提婆达兜教王子收父王。著铁牢中。更立臣佐。是时。众多比丘乞食。还归所在。摄举衣钵。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朝入城乞食。闻提婆达兜愚人教王子使收父王。闭著牢狱。更立臣佐。复敕王子言。汝杀父王。我害如来。于此摩竭国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尔时。臣佐亦行非法。臣佐已行非法。尔时王太子亦行非法。太子已行非法。尔时群臣、长吏亦行非法。群臣、长吏已行非法。尔时国界人民亦行非法。国界人民已行非法。尔时人众兵马亦行非法。兵众已行非法。尔时日月倒错运度失时。日月已失时。便无年岁已无年岁。日差月错。无复精光。日月已无精光。尔时星宿现怪。星宿已现变怪。便有暴风起。已有暴风起。神祇嗔恚。神祇已嗔恚。尔时风雨不时。尔时谷子在地者便不长大。人民之类、蜎飞蠕动。颜色改变。寿命极短。

若复有时。王法治正。尔时群臣亦行正法。群臣已行正法。时王太子亦行正法。王太子已行正法。尔时长吏亦行正法。长吏已行正法。国界人民亦行正法。日月顺常。风雨以时。灾怪不现。神祇欢喜。五谷炽盛。君臣和穆相视。如兄如弟。终无增损。有形之类。颜色光润。食自消化。无有灾害。寿命极长。人所爱敬。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犹如牛渡水 导者而不正

一切皆不正 斯由本导故

众生亦如是 众中必有导

导者行非法 况复下细人

萠类尽受苦 由王法不正

以知非法行 一切民亦然

犹如牛渡水 导者而行正

从者亦皆正 斯由本导故

众生亦如是 众中必有导

导者行正法 况复下庶人

萠类尽受乐 由王法教正

以知正法行 一切民亦然

是故。诸比丘。当舍非法而行正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7SWua5WE5xOMw1aTt2ti315A4hRufWRqpxMzoNQfJATskbixEBrM1D9AQ3+kyH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