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
张季鸾
今日为“九一八”事变四周年之日,义应一言,以资警惕。其言曰:人类于其私人生活中,大抵皆有特殊之纪念日,尤以关于不幸事件者为不忘。尽凡死别生离之事,平时纵不省念,至其日则感慨系恋,不能自胜者,常人之情也。而倘有人焉,于叹逝伤别之外,更牵动身世问题;譬如家庭中落,沉沦逆境,举目惊心,感触今昔,是其所以纪念之者当尤挚焉。试以此喻国事,则此日之纪念“九一八”,大抵回顾过去之意义少,而感触现时之需要多。吾人根据此义,殊不屑亦不暇以感伤文字点缀成文,惟愿冷静地平庸地说明时势,解释问题,以供国人之记忆,而最后略致数语于日本国民焉。
(一)国人应记忆,自“九一八”掀起之巨大风波,迄至今日并未止息,或者过去四年间所遭逢者,倘只为风波之起点,而今后始渐接触其核心。简言之,此问题未尝告一段落也。自“九一八”迄今,国人曾犯种种之认识错误。自“九一八”当时起至锦州问题止,其间外交上料断之错误,为一般人其后所公认;然《塘沽协定》以后,又犯一大错误,其性质与初期之错误不同,而其为错误则同。盖自经协定休战之日,一部分人相信问题实际的告一段落,实则为又一新局之开始也。积四年之经验,证明重要一点:即凡强邻在华之重要步骤,凡其达到目的之日,皆即为新事态开始之日,而非纠纷结束之日。今夏之河北事件,为《塘沽协定》后之新的重耍步骤,其主张贯彻之日,国人未尝不解释为纠纷之告终,而实则为新幕之开始,此最近之例,不待详释矣。
(二)今日与“九一八”当时有一异点,即当年日本国策尚未确定,其国论亦未统一,军人亦半系乘势推演,非一一有几许步骤之完全预定,是以当时可以有外交,而中国失其机。今日局势则异是,盖日本之国论与实力皆已统一于军权指导之下,且已有一大系统国策之确定,其对华政策,乃由其退出国联废弃海约以后,根据对世界政策,并适应现时世界形势,相连而定。致其性质断非等常可谓外交方法所能牵动之者,虽其施行之际,亦固有一时之急缓显晦,而方针目的,则百变不离其宗者也。尤以近势观之,殊采急进之手段,大抵今后仍将尽可能地急进,故今后一切之推演,较过去四年间当系加速度为之也。
(三)然则其政策之全貌如何,粗浅笼统言之可分三层。第一,日本指导并守护下之东北现局,须中国承认;其意以为仅默认为未可,须中国自行放弃其四年在世界外交上之立场,换言之,即精神上自行认错,翻然改途,以分开承认之。第二,则为华北,现时先假定五省。此华北区域,须精神上事实上皆成一特殊区域。虽不必其形式上定脱离其中央政府,但实际上则须做到特殊状态,彼在此区域内,须有政治的经济的特殊地位,便与东北渐打成一片。同时当然须于内蒙有所设施。第三,此外中国全境,消极的须一致地不反对此种情形,所谓不反对者,非只取缔宣传,解消组织,须从思想上改起,至于教育问题颇加注意。积极的,则须得经济的自由发展,国际上则在共同防赤目标之下,欲中国一切追随。此外尚有二要义:一则望中国改变现行政制,一则不愿中国得欧美国家经济财政上之助力。惟须记忆者,以上为整个一套,不可分离,综合而言,全中国为其政策之对象,现时则特重华北也。
以上为现时形势之一斑也,兹将略论其事。忆“九·一八”后,一时国内曾盛行玉碎瓦全之论,实则就本质言,欲宁碎须先成其为玉;而就事实言,虽甘为瓦而苦仍不得全,此过去迄现在之情状也。中国出路根本在己身,即必须其国家组织、政治效率、经济力量、国民品性,能值得人敬重,方能得到敬重。国人自省,果何如哉。“九一八”者,乃积数十年怠惰、散漫、粗疏、腐败之原因而成,此四年来国难之增进,又系“九一八”后依然怠情、散漫、粗疏、腐败所使,今者问题之重大与真挚,又过于“九一八”当时者远甚。而形势分明,不容闪铄,此最近之未来,乃国家运命之所系,国人于此常知所勉矣。至于中日关系之将来,吾人就原则言,完全乐观,就现实言,则犹待努力。中日两国民将来定可提携共进,而现时尚隔一问,此中国国民所亟应自行努力者,何则?欲世界人俱尊重中国之统一独立自由,必须自己为统一独立自由夺斗。盖以皆应由自己挣扎得来,非他人所能赠与者。日本,世界一强国也,中国自省为何如国,在中国现势下而言提携,恐从美其名耳。吾人愿吾同胞一致注意者,不必萦心于日本政策步骤如何,宜问自已如何。我同胞所以自爱其国家者进步一分,则外交环境改良一分,此诚艰巨之事业,国人今日盖知之矣。吾人所愿寄语日本国民者,只简短数语,即中国人应认识日本之力量与需要。日本国民亦务应认识并同情中国必维护其国家之统一独立自由。中国所希望者,其实不过只如日本政治家近时常对欧美人所云之中国应自力更生,但求日本事实上行此标榜,为愿已足。中国人具有救国与睦邻之诚意,但望此二者能一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