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下)

求真恶伪是人心天然所自有的,纯粹独立的,不杂有生活上利害得失的关系在内。何以能如是?此必须有以说明之。

旷观人类之感情意志虽复杂万状,却不妨简单地以两大相异之方向总括之。这两大相异之方向,就是:好和恶,或取和舍,或迎和拒,或趋和避……如此之类。在高等动物的生活动作上亦不无感情意志之流露,而且与人情多相类似,要亦可总括于此两大方向之中。不难看出:生物生命上之所以表见有此相异两方向者,盖导因于生活上利害得失之有异而来;至于其为利为害,为得为失,则一视乎其在图存与传种两大问题上之如何以为决定。然在一般动物依循本能之路毕生为两大问题而尽瘁者,固当如是耳。既迈进于理智而不一循本能,生命活动有非两大问题所得而限之的人类(请回看前文),其情志之向背是否亦限制在其利害得失上?这是一个问题。再则,此所谓求真恶伪者当亦不能不属在情志之两大方向内,设若它与两大问题之利害得失无涉,其又何从而来耶?这又是一个问题。

显然前后两个问题互相关联,统属后文论述人类伦理道德时之所当详,然在此亦不能不简略地有所回答。试为分说如次。

求真恶伪——是则是,非则非——属于吾人感情意志两大方向之一种表露,是肯定的。儒书之言不自欺其心,即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以明之是也。后儒阳明王子有云“只好恶就尽了是非”,亦可见。

人情所以有此两大方向之表露,一般说来,固然或直接或间接来自两大问题上的利害得失;但非即限止于此,而有超乎其上者。此即在计较利害得失外,吾人时或更有 向上一念 者是。此向上一念何指?要晓得,人类生命是至今尚在争取灵活、争取自由而未已的,外面任何利害得失不能压倒它争取自由的那种生命力。当初理智的发展,原作为营求生活的新途径而发展,故从乎营求生活的立场吾人时时都在计较利害得失是在所当然的。但理智的发展却又是越出两大问题之外不复为其所纠缠的(见前);尽管时时用心在应付和处理问题,却可不受牵累于任何问题。所谓 不受牵累于任何问题 ,即 不以任何利害得失 (诱惑、威胁) 而易其从容自主自决之度 也。

利害得失是相对的,是可以商量比较的,因而亦是可以彼此作交易的;而是非就不然了。求真之心“ 无以尚之 ”。是则是,非则非,无可商量;它亦不能同任何利害作交易(凡交易皆从利害之计算出发)。

古人虽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喻不自欺其本心之真切,却须晓得此两种好恶有本质之不同。前者是对外的,后者存于自觉;前者靠近身体,属于本能,而后者恰相反之。前文(第四节)曾说,本能活动无不伴有其相应之感情冲动以俱来。凡在动物不无感情意志之可见者,一一皆与其本能相伴者也。人类生命既得解放于本能,其感情意志不必皆从本能而来,然一般说来又大多难免关联于本能,如此靠近身体一类例是也。各项本能都是围绕着两大问题预为配备的方法手段,一一皆是 有所为 的。因之,一切伴随本能而与之相应的感情亦皆有所为而发(从乎其利害得失而发)。不论其为个体,抑为种族,其偏于局守一也;则其情谓之 私情 可也。人类固不能免于此,却殊不尽然。若求真之心,其求真就是求真, 非别有所为者 ,虽不出乎两大方向,却与利害得失无涉,我们因谓之 无私的感情 。所谓两种感情有着本质之不同者在此。

动物生命是锢蔽于其机体本能而沦为两大问题之机械工具的。当人类从动物式本能解放出来,便得 豁然开朗,通向宇宙大生命的浑全无对去 ;其生命活动主于 不断地向上 争取灵活、争取自由, 非必 更出于有所为而活动;因它不再是两大问题的机械工具,虽则仍必有所资借于图存与传种。(不图存,不传种,其将何从而活动?)原初伴随本能恒必因依乎利害得失的感情,恰以发展理智必造乎 无所为的冷静 而后得尽其用,乃 廓然转化而现为此无私的感情 。指出其现前事例,即见于人心是则是,非则非,有不容自昧自欺者在。

具此无私的感情,是人类之所以伟大; 而人心之有 自觉 ,则为此 无私 的感情 之所寄 焉。人 必超于利害得失之上来看利害得失,而后乃能正确地处理利害得失。 《论持久战》中说人类的特征之所以必曰“自觉的能动性”者,人 唯自觉乃临于一切动物之上而取得主动地位 也。非然者,人将不能转物而随物以转矣。吾书开宗明义曾谓: 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 ;而今则当说: 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 。此章(第六章)开首(第一节)提出人心基本特征问题来讨论,今于章末便可作结束,郑重地指出人心基本特征即在其具有自觉,而不是其他。

人心特征在自觉之一义,方将继此更有所发挥阐明,用以贯彻吾全书。但在这里仍且就其有关计划性者申说之于次节,用以结束此章主题之论述。 eUqkKAJ8yPwQZ6xdZEbJGB29g9xdUo9QOMpa7Y78CPefb5W8zxZJN2BM1ppd/0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