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170年
1983年,在中国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了一批西汉时期高后至文帝初年(公元前187—约前170年)的古代竹简,其中数学竹简约200支(180余支较完整,10余支已残破,但编痕犹存)。有一支背面有“算数书”三字,学术界因此将其定名为《算数书》。
当《算数书》重见天日时,200余支竹简次序混乱,工作人员花了17年的时间才整理好,并于2000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简体字全文。但《算数书》并没有说明它出自何人之手,看来这是对前人成果的一次总结。
《算数书》与约公元100年成书的《九章算术》有许多相同之处,体例也是“问题集”形式,大多数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而且有些概念、术语也与《九章算术》的一样。如“粟求米”:“粟求米,因而三之五而一之。今有粟一升七分三,当为米几何?曰:为米七分升六。术曰:母相乘为法,以三乘十为实。”
汉简《算数书》的一部分
《算数书》全书总共7000多字,有60多个小标题,如“相乘”、“分乘”、“增减分”、“约分”、“合分”、“经分”、“金价”、“舂粟”、“息钱”、“贾盐”、“程禾”、“方田”、“少广”等,但未分章或卷。其内容涉及整数和分数的运算、几何级数、利息计算、税率计算、几何计算、兑换、产量、用盈不足术求平方根近似值等。
《算数书》特别让人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就是它与《九章算术》的关系,由于其内容与《九章算术》有一些相似,不少人怀疑《算数书》是《九章算术》的母本,至少也是张仓校正《九章算术》的母本之一,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尚无定论。在《算数书》出土之前,《九章算术》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数学著作。《算数书》的发现,将现存最早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的年代推前了约300年。
整理前的岳麓秦简
2007年12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在香港古董市场购得一批秦简,其中与数学有关的部分,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数》。据初步推断,其成书年代最晚为公元前212年。若此推断成立,那么现存最早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的年代还可前推数十年。另外,2006年11月,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睡虎地一汉代墓葬出土竹简2000余支,其中包括一部完整的数学著作《算术》216支。据报道,其成书年代最晚为公元前141年,虽晚于《算数书》,但它无疑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珍贵文献。关于这两部书的可靠成书年代和内容价值,史学家们正在研究之中。
睡虎地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