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公元前3300—前2600年
钱山漾出现丝织品和麻织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及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唯一能养蚕缫丝的国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是伴随着中国丝绸的西传逐步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看,丝绸或许是中国对于世界物质文化最大的一项贡献。丝绸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饮水思源,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利用蚕丝的呢?这一直是中外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中国很早就有蚕神崇拜,蚕神的形象,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披着一张马皮,头也像马,俗称马头娘娘。中国历史上关于桑蚕丝绸的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嫘祖教民养蚕制丝的故事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也最广。相传嫘祖是上古时期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正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后来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为历史上有名的五帝中的“颛顼帝”。嫘祖还是中国养蚕缫丝的创始人,被尊为“先蚕娘娘”。

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养蚕缫丝、织造丝绸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个被切割过的蚕茧。1977年,在约公元前5000年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刻绘着“蚕纹”和“织纹”的牙雕小盅,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利用野生蚕丝并驯化家蚕的工作。

蚕Ⓦ

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钱山漾,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个村落。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批丝麻织品。丝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等,麻织品有麻布残片、细麻绳,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里。这些丝麻织品除一小块绢片外,全部炭化,但仍保有一定韧性,手指触及尚不致断裂。经碳14测年法测定,它们的遗存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经鉴定,绢片的表面细致光滑,丝缕平整,明显是以家蚕丝捻合的长丝为经纬交织而成的平纹织物。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以家蚕丝为原料的丝织品。

蚕Ⓨ

要将蚕茧加工成宜于纺织的纤维,要经过缫丝、练漂及其后续工艺络丝、并丝、捻丝等工序。中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完整的蚕丝初加工工艺,而且还发明了相应的工具。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蛋白纤维,丝胶是黏性的胶质物,包裹在丝素的外面。丝素不溶于水,丝胶则溶于热水。要使丝素宜于纺织,必须将丝胶除去,这道工序就是缫丝。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和丝带的精细度和丝的长度都说明,当时养蚕缫丝的水平已经比较成熟。在技术发展十分缓慢的新石器时代,一种技术从起源到成熟,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所以,至迟在5000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广泛地利用蚕丝作为织物原料了。

缫丝图Ⓒ er34aKQgQFgcgQrq7dT9LOepCQmMBaAnGbtBPMboLSc3A6tTp6q/t0SZFd/X1y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