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公元前3900—前3200年
崧泽出现直筒形水井和三角形石犁

远古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著名的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等,莫不与水有关。在人类历史上,水井的发明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使人类得以摆脱对江河湖流等天然水源的依赖,生存的空间大为拓展。那么,水井最初是谁发明的呢?

崧泽文化是中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上海青浦崧泽遗址为代表,年代约为公元前3900—前3200年。1987年,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在崧泽遗址进行发掘时,意外地清理到了两口约6000年前的古井。其中一口直筒型水井尤其典型。残深2.26米,直径0.67—0.75米,井壁坚硬,无任何加固材料,井中满是黑灰土。还出土了先民食用过后丢弃的鹿骨角、梅子核,烧饭用的夹砂陶鼎、釜残片,以及一件完整的深腹夹砂陶盆。据专家分析,这件陶盆很有可能是套有竹编篮筐的汲水器。在崧泽遗址发现的距今约6000年的水井,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最典型的水井。水井的开凿和使用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类的定居生活创造了条件。

东汉绿釉陶井Ⓑ

水井Ⓨ

1988年,上海金山区亭林遗址出土的一件良渚文化黑陶罐底部阴刻有一“井”字,它与甲骨文、金文乃至今天的“井”字笔画分毫不差。这一发现对中国早期水井起源的研究、中国象形文字的发明创造,都是十分重要的依据。

崧泽遗址出土的陶器Ⓖ

此外,1980年,在同属崧泽文化的上海松江汤庙村遗址,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件距今5000多年的耕田用的农具——三角形石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犁之一。石犁的体型扁薄,平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腰即为刃部,单面斜刃,上下两面打磨比较平整,犁身上琢出圆孔,可以装在木柄上使用。石犁的出现在中国农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说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进入犁耕农业阶段。犁耕突破了以往锄耕缓慢的一点一穴或上下一个反复只能松一块土的作业模式,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翻地的质量,革命性地提高了生产力,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良渚文化石犁Ⓨ ZyoSVyClK7q6Z0dbsAIjCyJ2vT12bkEQzfgAi+Ac7wGr5y4pX/nGlMOp/PNqqu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