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公元前4500—前4300年
城头山和草鞋山出现水稻田

如果你参观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可能还记得中国馆第一景所展示的就是“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厚厚的玻璃地板下,古城模型用最从容的姿态展示着远古人类文明的绚丽。

现代水稻田田埂Ⓨ

城头山古城有“城池之母、稻作之源”之称,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境内,具有6000多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由于它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因而被中国考古学界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中发现的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遗址,是世界上目前所见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迹。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城头山古城东城门北侧10余米处的城垣之下,清理出了西北—东南走向的3丘古稻田。这3丘古稻田平行排列着,长度在30米以上,最大的一丘宽4米多。田埂之间是平整的厚30厘米的纯净的灰色田土,为静水沉积。田丘平面平整,显出稻田所特有的龟裂纹,剖面可清晰见到水稻根须。田土中含有不少稻叶、稻茎、稻谷,田土中的稻谷硅质体含量很高,接近于现代稻田。稻田旁边有蓄水坑、流水沟等灌溉设施。

此外,在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也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在遗址共发现水稻田44块,用于排水、蓄水和灌溉的水沟6条,蓄水井10座,人工水塘2个。水稻田使用年代约在公元前4300—前4000年,位于居住地外围的低洼地带,由许多浅坑样的小田块连接形成,田块面积一般3—5平方米,最大的10余平方米,并有通水口、蓄水井、沟、塘等设施共同组成农田灌溉系统。同时还发现了水稻植硅石和炭化稻米。

正在稻田插秧的农民Ⓨ

从城头山和草鞋山遗址两处古稻田的发掘可知,当时的居民选择在近水源的低洼地段开辟稻田,大小田块有田埂相围,再在小范围内人工挖建水井、水坑、水塘、水沟、水口等蓄水引水灌溉设施,反映出既不完全依赖天然降水,也不直接引进大河水源,而是依托河流湖沼地区实际条件形成颇有特点的一套小型的水稻田灌溉系统,表明公元前4000多年中国已存在初具规模的水田灌溉农业,这在世界史前农业史上具有领先地位。

研究人类稻作农业起源,古稻田是最具说服力的论据之一,城头山和草鞋山遗址两处古稻田的发现,表明中华民族通过在人工栽培稻谷技术上的积极探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现代水稻田Ⓨ 1slYhmga2hKh6nyErG1tmN5wn1DEanD0UoqS0dW6B1Vd+tFqB/ySbqX4XDdzcA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