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26—1027年

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针灸铜人

北宋初年,政府发现当时书籍所记载的经络腧穴图有错误,鉴于针灸之法人命攸关,公元1026年,翰林医官王惟一奉诏,对针灸经络腧穴进行订正、补充和规范。

王惟一编著成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医官院木版刊行,并刻于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卷,创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经络腧穴的标准。1027年,王惟一主持铸成两具针灸铜人。针灸铜人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铜人前后可肢解为两片;二是五脏六腑俱全,肢解后可见到体内脏腑;三是中空,可以注水银(汞),外封黄蜡,考试时,考生针扎穴位后水银就会流出。因针灸铜人在北宋天圣年间制成,故又称为“天圣铜人”。

《铜人腧穴

天津科技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天圣针灸铜人对宋代以前的针刺法、灸法和配穴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集宋朝之前腧穴经络之精华,为后世针灸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经络穴位形象化的标准,堪称为价值连城的“国宝奇珍,医中神器”。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作为国家级标准,供研究、学习和考核之用。 EzHQdSAodcKnR3tV7NMV2RZkRFHXsyNW6f0wDAttn66vg25JHZFrorZr3x5A+4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