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世纪初

阿维森纳著《医典》

13世纪时

阿维森纳,原名伊本·辛纳,阿维森纳是后来欧洲人对他的称呼。他不仅是11世纪初著名的医学家,而且对阿拉伯国家乃至欧、亚两洲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希波克拉底、盖仑被并称为医学史上的三位鼻祖。

阿维森纳出生于波斯的阿弗什纳,是一名税务官的儿子。他从小记忆力超群,是位神童。10岁记诵《古兰经》,12岁与人讨论法律,16岁开始学医,17岁对哲学、自然史、诗歌、数学、法学和医学都很熟悉,18岁开业行医。因为他治愈了萨曼国王孟苏尔的病,被聘为“侍医”,特许可以到皇家图书馆看书。

他21岁时父亲病逝后,他游学于中亚细亚很多国家,一面讲学,一面写作。除了有关哲学、宗教、法学、数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音乐、语言、诗歌等方面的书籍外,他还著有大量的医学论述。他一生有多达450部作品,其中传世的约240部,有40部是医学著作。他的医学代表作《医典》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在完成《医典》后不久,他前往哈马丹,因医治好国王腹部绞痛而被任命为大臣,后遭人嫉恨而被迫隐居,还曾被囚禁。他一生经历坎坷,从事过法官、教师、行政官、医生等很多职业。晚年被伊斯法罕王子聘为侍医、哲学顾问。在生命的最后10多年中,他完成很多学术著作。1037年,阿维森纳因病去世,年仅57岁。

纪念阿维森

据说,他死于酒、色和超负荷写作而引起的过度疲劳。遗憾的是,他的医学理论对自己的健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他感到自己的死期将临时,就变卖了家产,把所得的全部钱财,散给需要帮助的贫民们。

《医典》被多次译成拉丁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研究医学的必读书。在这部中世纪卫生学的经典著作中,阿维森纳构建了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此外,《医典》还吸收了当时中国和印度的医学成就,并加以整理和注释,对欧亚两洲各民族的医学沟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典》临床病史描述清晰,治疗指征掌握准确,章节编排合乎逻辑,无过分夸大而雄辩有力,这部著作直到17世纪末,还是各国医生心目中毋庸置疑的权威著作。

根据《医典

《医典》分5卷,约100万字。卷一的第一篇,阐述了医学的定义、医学中所用的方法和基本理论。阿维森纳在《医典》开篇中是这样描述的:“医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告诉人们关于身体的健康状况,从而使人们在拥有健康的时候珍惜健康,并且帮助人们在失去健康的时候去恢复健康。”第二篇是论一般疾病,尤其是症状,对于脉搏和尿液检验有仔细的观察与详尽的解释。第三篇有许多卫生和预防的处方,这是以后几个世纪中所有卫生书籍的主要来源与出处。在最后一篇中,论及一般疗法,特别是灌肠、泻下、放血、烧灼术等,直到17世纪,这些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

卷二主要参考了前人的著作,还包括希腊人所不知道的许多药剂知识。卷三专讲各种疾病的病理特征,对每一种疾病都有详细的症状描述。卷四第一篇论述各种热型,介绍了许多流行病,如天花和麻疹;第五篇论外科,详细描述了骨折和脱臼;第七篇是对美容术全面细致的讨论。卷五包括药剂制备的详细指导,阐述了760种不同药物,当时人们都将其奉为药物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

《医典》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热病(鼠疫、天花和麻疹)时,他提出此病由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所致,致病物质通过土壤、饮水传播,并强调消毒的重要性;在解剖和生理学部分,他重点谈论大脑和神经的作用;在饮食营养学部分,他强调年龄与饮食的关系,对住宅、穿着、营养等方面详加描述;他还在书中记载了膀胱结石截除术和气管切开术。在治疗方面,他重视药物的作用,不但列举了希腊、印度的药物,还收载了中国的传统药物;在诊断方面,他重视切脉,将脉象分为48种,其中35种颇似源自我国王叔和的《脉经》。

《医典》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受当时所处历史条件限制,基础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内容不足。

《医典》在12世纪被翻译成拉丁文;在15世纪的后30年里,《医典》以英文、希伯来文出版了16次;1593年阿拉伯文的《医典》在罗马印刷;在12—17世纪的600年间,欧洲很多大学都将《医典》作为医学教科书。

总之,阿维森纳的《医典》既有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论述,包罗万象,且富有系统性,是当时医学的总结性著述。

出版于15 sQL9g/BylDIsrnz4pJPH2sjSL78FHlOTUO/vSsuH29wtCtrSyYCn8hY+4vR/t+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